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精)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54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79.7(7.6折) 定价  ¥3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27602
  • 条形码:9787030727602 ; 978-7-03-07276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精) 本书特色

力求为阐释中国及东亚地区现代人类出现与农业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提供**证据及相关研究成果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精)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通过郑州地区典型遗址的分析,系统建立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环境背景与年代学框架;进而闸述荥阳织机洞、二七区老奶奶庙、新郑赵庄、登封方家沟、登封西施以及新密李家沟等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进展;*后对郑州地区新发现与中原及邻近地区的旧石器考古成果进行综合讨论,系统展示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本书可供考古、历史等学科的研究者以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阅读。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精) 目录

目录

前言(iii)
第1章 古环境与年代背景 ⑴
1.1 古环境概述(1)
1.2 织机洞遗址的古环境分析(2)
1.2.1 洞穴遗址(2)
1.2.2 旷野遗址(6)
1.3 老奶奶庙遗址群的古环境分析(9)
1.3.1 老奶奶庙遗址第1地点(10)
1.3.2 老奶奶庙遗址第2地点(27)
1.3.3 老奶奶庙遗址第3地点(28)
1.3.4 老奶奶庙遗址群的古环境重建(29)
1.4 赵庄遗址的古环境分析(31)
1.4.1 遗址的地貌部位(31)
1.4.2 剖面特征和年代测定(32)
1.4.3 沉积物分析(34)
1.4.4 赵庄遗址的古人类生存环境(45)
1.5 黄帝口遗址(46)
1.5.1 遗址地貌部位(46)
1.5.2 沉积剖面特征和年代测定(47)
1.5.3 沉积物分析(48)
1.5.4 黄帝口遗址人类生存环境分析重建(57)
1.6 方家沟遗址(58)
1.6.1 遗址的地貌部位(58)
1.6.2 遗址地层剖面特征和年代(59)
1.6.3 剖面沉积物分析(61)
1.6.4 方家沟遗址古环境重建(75)
1.7 西施—东施遗址群古环境分析(77)
1.7.1 西施遗址**地点(77)
1.7.2 东施遗址(91)
1.8 李家沟遗址(102)
1.8.1 遗址的地貌部位(102)
1.8.2 遗址地层剖面特征和年代测定(103)
1.8.3 沉积物分析(105)
1.8.4 孢粉分析(121)
1.8.5 古地震遗迹分析(129)
1.8.6 李家沟遗址古环境重建(130)
1.9 嵩山东南麓晚更新世古人类的生态环境(133)
1.9.1 遗址群的地貌分布(133)
1.9.2 气候和植被(134)
1.9.3 河漫滩与晚更新世人类栖居地(135)
第2章 织机洞遗址(137)
2.1 概述(137)
2.2 地理位置和地貌环境(138)
2.3 地层堆积与年代(139)
2.3.1 地层堆积(139)
2.3.2 年代(141)
2.4 埋藏学分析(142)
2.4.1 产状分析(143)
2.4.2 保存状况(144)
2.5 石器组合与技术特点(145)
2.5.1 下文化层(147)
2.5.2 上文化层(157)
2.6 织机洞人类技术行为的变化(175)
第3章 老奶奶庙遗址(181)
3.1 概述(181)
3.2 地层划分与年代测定(182)
3.3 遗存概况与埋藏特征(184)
3.4 石器组合与技术特点(193)
3.4.1 分类体系(193)
3.4.2 定位与观测(200)
3.4.3 ④I~④E层石器(203)
3.4.4 ④D层石器(207)
3.4.5 ④C层石器(211)
3.4.6 ④A、④B层石器(217)
3.4.7 ③F层石器(220)
3.4.8 ③E层石器(229)
3.4.9 ③C、③D层石器(231)
3.4.10 ③B层石器(232)
3.4.11 ③A层石器(245)
3.4.12 老奶奶庙遗址石器生产操作链与石器工业特点(247)
3.5 遗存的空间分布(254)
3.5.1 ④I~④E层(255)
3.5.2 ④D层(255)
3.5.3 ④C层(257)
3.5.4 ④A、④B层(257)
3.5.5 ③F层(257)
3.5.6 ③E层(261)
3.5.7 ③C、③D层(263)
3.5.8 ③B层(263)
3.5.9 遗址的空间利用模式(264)
3.6 小结(265)
第4章 赵庄遗址(267)
4.1 概述(267)
4.2 地貌、地层与年代(267)
4.2.1 遗址位置(267)
4.2.2 地层(268)
4.2.3 埋藏性质(270)
4.2.4 年代(270)
4.2.5 地貌部位(271)
4.3 文化遗物(271)
4.3.1 石制品(271)
4.3.2 动物化石(284)
4.4 遗存空间分析(286)
4.5 石制品拼合与微痕分析(288)
4.5.1 石英砂岩的拼合研究(288)
4.5.2 脉石英微痕分析(291)
4.6 小结(294)
4.6.1 文化特点(294)
4.6.2 遗址性质(294)
4.6.3 考古学意义(295)
第5章 方家沟遗址(296)
5.1 概述(296)
5.2 地层堆积与年代(299)
5.2.1 地层堆积(299)
5.2.2 年代(303)
5.3 文化遗存(304)
5.3.1 遗迹(304)
5.3.2 石制品(308)
5.4 石制品拼合研究(326)
5.4.1 原料*小单元划分(327)
5.4.2 拼合结果与技术分析(332)
5.5 石器生产操作链的复原(352)
5.5.1 原料采办(352)
5.5.2 剥片技术(355)
5.5.3 剥坯方法与概念(356)
5.5.4 工具加工(366)
5.5.5 原料利用和消耗程度(369)
5.6 遗址形成过程中的自然因素(372)
5.6.1 重力作用(372)
5.6.2 局部的重力作用(373)
5.6.3 河流流水作用(374)
5.6.4 坡地作用(379)
5.7 遗址形成过程中的人类行为因素(381)
5.7.1 拼合石制品所反映的遗址形成过程(381)
5.7.2 遗址空间利用方式(392)
5.8 讨论(400)
5.8.1 遗址形成过程中的相关因素(400)
5.8.2 石器工业(401)
5.8.3 遗址空间利用方式与功能(402)
5.8.4 小结(403)
第6章 西施遗址(406)
6.1 概述(406)
6.1.1 遗址的发掘(406)
6.1.2 整理工作(407)
6.1.3 野外综合调查工作(407)
6.1.4 研究方法(408)
6.2 地质、地层与古环境背景(408)
6.2.1 区域地质地貌综述(409)
6.2.2 遗址的地层堆积(415)
6.2.3 遗址埋藏学分析(416)
6.2.4 遗址的年代测定(422)
6.2.5 遗址的古环境特征(423)
6.3 文化遗存(426)
6.3.1 出土概况(426)
6.3.2 石制品的分类、测量标准与方法(426)
6.3.3 石制品的分类统计、描述与分析(431)
6.4 石器技术分析(462)
6.4.1 概述(462)
6.4.2 石叶技术的操作链研究(463)
6.4.3 西施旧石器遗址的石叶技术(466)
6.4.4 细石叶技术及其与石叶技术的关系(467)
6.5 石器原料的开发与利用(469)
6.5.1 燧石的属性(469)
6.5.2 原料产地调查(470)
6.5.3 原料的选择与开发(471)
6.5.4 原料的利用模式(472)
6.6 西施石叶技术的源流(475)
6.6.1 石叶技术的来源(475)
6.6.2 相关问题的讨论(476)
6.6.3 小结(479)
第7章 李家沟遗址(484)
7.1 概述(484)
7.2 地貌及地层堆积(485)
7.3 年代(487)
7.4 遗物遗迹(488)
7.4.1 石片石器文化层(MIS3阶段)(488)
7.4.2 细石器文化层(488)
7.4.3 李家沟文化层(492)
7.4.4 裴李岗文化层(500)
7.5 李家沟遗址的意义(500)
7.5.1 李家沟遗址与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500)
7.5.2 李家沟遗址与华北地区细石器技术的发展演变(500)
7.5.3 李家沟遗址与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500)
第8章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的发展(502)
8.1 古环境与年代学背景(502)
8.1.1 嵩山东麓(503)
8.1.2 环秦岭地区(504)
8.1.3 晋南及邻近地区(505)
8.1.4 晚更新世环境变迁的阶段性及影响(508)
8.2 从MIS5到MIS4阶段(510)
8.3 MIS3阶段的转变(512)
8.3.1 石器工业的变化(512)
8.3.2 栖居形态的转变(513)
8.3.3 行为复杂化或现代性的出现(517)
8.4 MIS2阶段石叶/细石叶工业出现与发展(518)
8.4.1 西施遗址的石叶(519)
8.4.2 东施遗址(520)
8.4.3 西施遗址东区(521)
8.4.4 晋南等地的发现及相关问题(522)
8.5 旧、新石器时代的过渡(524)
8.6 余论(525)
8.6.1 晚更新世的文化发展序列(525)
8.6.2 南北两线的交流与影响(528)
8.6.3 人类演化、文化发展与环境变迁(529)
结语(535)
Summary(539)
后记(543)
图1-27 赵庄遗址磁化率、色度、粒度曲线对比图(44)
图1-28 赵庄遗址古地貌示意图(45)
图1-29 赵庄遗址—黄帝口遗址地貌剖面示意图(46)
图1-30 黄帝口遗址北壁剖面实测图(47)
图1-31 黄帝口遗址粒度变化曲线对比表(49)
图1-32 黄帝口遗址沉积物的粒度曲线图(49)
图1-33 黄帝口遗址剖面孢粉图(50)
图1-34 黄帝口遗址剖面常量化学元素曲线图(54)
图1-35 黄帝口遗址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比值变化曲线图(55)
图1-36 黄帝口遗址色度、磁化率、粒度曲线对比图(57)
图1-37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图(59)
图1-38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色度、粒度和磁化率的变化曲线(63)
图1-39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各层粒度频率曲线(64)
图1-40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三种主要粒度概率累积曲线(65)
图1-41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各层粒度概率累计曲线分布(66)
图1-42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常量化学元素含量变化曲线(69)
图1-43 方家沟遗址东壁剖面孢粉图(72)
图1-44 方家沟遗址人类活动的地貌部位(75)
图1-45 方家沟遗址古地震遗迹(76)
图1-46 西施遗址第1地点、第2地点和东施遗址位置(78)
图1-47 西施遗址地貌示意图(79)
图1-48 西施遗址第1地点剖面图(79)
图1-49 西施遗址第1地点采样剖面图(79)
图1-50 西施遗址第1地点采样分析结果(80)
图1-51 西施遗址第1地点剖面的代表性粒度曲线图(81)
图1-52 西施遗址第1地点剖面孢粉图(84)
图1-53 西施遗址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曲线图(86)
图1-54 西施遗址剖面主要化学元素

展开全部

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精) 节选

第1章 古环境与年代背景 1.1 古环境概述 嵩山耸立于我国豫西地区的核心地区,主峰海拔1440m,是黄河中游和淮河上游的分水岭,其北属黄河流域,其南属淮河流域,中国北方重要的自然地理界限一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线从嵩山的西南通过,南北气候差异明显,植被面貌不同。界限东北为暖温带气候,温暖湿润,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混交林;界限西南为北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本区属暖温带。 适中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嵩山所在的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在这里,古代人类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而且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夏商周三代、汉唐盛世以及古代丝绸之路,无不与这片土地休戚相关。 近十几年来,在嵩山周边的山麓地带发现晚更新世,尤其是晚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文化遗址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四百处。它们以嵩山为中心,呈半月形分布在嵩山北侧、东侧和南侧,主要集中在淮河上游贾鲁河、双洎河、潠水河,颍河以及洧水河等支流的河谷地带,是我国北方发现这一阶段文化遗址*多的地区。到目前为止,已系统发掘有7处,其中织机洞遗址位于嵩山东北麓,老奶奶庙遗址和李家沟遗址位于嵩山东麓,赵庄遗址和黄帝口遗址位于嵩山东南麓,西施和东施遗址位于嵩山南麓(图1-1)。 这些遗址的年代,织机洞*早,大致从晚更新世之初开始,一直延续至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早期。其他则主要在MIS3阶段(距今5万~3万年),部分遗址的年代在MIS2阶段早期(距今3万~2.5万年)和旧新石器过渡时期(距今1万年前后),除冰盛期(距今2.4万~1.8万年)的遗址目前尚未发现外,几乎囊括从距今5万~1万年的整个晚更新世晚期,是研究中原地区晚更新世,特别是MIS3阶段、MIS2阶段和新旧石器过渡时期中原地区古人类文化演替和环境变化相互关系的极好场所。本章拟以嵩山主峰以东新近发现并发掘的7个遗址的古环境资料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别讨论不同遗址的古环境与年代学特点,重建中原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演化与旧石器文化发展的环境背景与年代框架。 图1-1 郑州地区旧石器遗址位置示意图 1.2 织机洞遗址的古环境分析 嵩山北麓的山麓地带,山前黄土台地和冲洪积平原发育,发现有不少史前人类遗址,包括洞穴遗址和旷野遗址,但以往研究较少。近年来陆续有织机洞等7个遗址做过详细的科学发掘,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1.2.1 洞穴遗址 1.2.1.1堆积特征 织机洞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30km的荥阳市崔庙乡王宗店村北,地理坐标113°13'E,34°38'N,海拔452m (图1-2)。织机洞为一个大型喀斯特溶洞,洞穴中充填有巨厚的堆积物,剖面总厚可达21m。其中洞口剖面下部的文化层厚达8m,主要属于MIS3时期的堆积⑴。 图1-2 MIS3阶段织机洞洞穴遗址与洞外旷野遗址 文化层划分: ①层:表土层,棕黄色黏土质粉砂,含有灰岩碎屑。深度0~0.6m。 ②层:土黄色黏土质粉砂,含有少量3~125px灰岩角砾。本层有光释光年代数据为37.4±3.51 ka B.P.。深度60~4000px。 ③层:钙板层,上部为灰白色,下部为砖红色,风化强烈,呈团块状,顶部起伏不平,厚度变化较大。含有少量石制品。深度160~7500px。 ④层:褐灰色钙质粉砂质黏土,含极少量灰岩碎屑,夹灰黑色猛质条带。含少量的石制品。深度300~9125px。 ⑤层:褐灰色钙质粉砂质黏土,底部含薄层灰岩碎屑。含有少量石制品。本层有光释光年代数据46.5土4.12 ka B.P.。深度365~9550px。 ⑥层:砖红色钙质黏土,含较多灰岩碎屑,砾径3~125px,扁平状,含有大量的钙结核,底部颜色变深,出现灰黑色锰质条带。含有较多的石制品。本层有光释光年代数据48.1±11.1 ka B.P.。深度382~10750px。 ⑦层:灰黑色砂质黏土,含有少量灰岩碎屑,发育钙质条带,西侧较多。含有丰富的石制品。本层有光释光年代数据49.7±5.76 ka B.P.。深度430~11475px。 ⑧层:灰褐色粉砂质黏土,夹灰白色钙板团块,夹有较多的灰黑色锰质条带,分布不均。含有少量的石制品。深度459~13150px。 ⑨层:褐灰色砂质黏土,混杂有大量的灰黑色锰质条带和灰白色钙质条带,条带呈垂直向下状,与洞壁保持一致,为洞底落水洞充填物。本层中含有少量的石制品。深度526~22500px。 据研究,织机洞遗址洞口部分文化层出土石制品具有旧石器中期向晚期过渡的文化特征,主要集中于⑤、⑥、⑦层。14C与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文化层时代大致在50~35 ka B.P.之间,属于MIS3阶段(参见第2章表2-6、表2-7)。1990年及随后两次发掘的洞内部分早期堆积的时代更早,据发掘者研究推断为晚更新世早期及更早的遗存⑴。洞外黄土堆积也可见晚更新世 Si古土壤层。 1.2.1.2 文化层的孢粉组合特征 在文化层(深60~13150px),按样长100px连续采集孢粉样品79个。在实验室镜下共鉴定出孢粉科属39种(图1-3)。 草本植物花粉占72.2%~100%,为主要组分,共有17个科属,其中以蒿属)、藜科(Chenopodiaceae)、禾本科(Gramineae)为主,还有菊科(Compositae)、毛茛科(Ranunculaceae)、唐松草属(Thalictrum)、唇形科(Labiatae)、寥属(Polygonum)、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旋花科(Convolulaceae)、豆科(Leguminosae)、茄科(Solan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小檗科(Berberidaceae)、车前属(Plantago)、伞形科(Umbelliferae)、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 木本植物花粉占0~37.5%,为次要组分,共有18个科属,除松属(Pinus)和柏科(Cupressaceae)之外,还有桦木属(Betula)、桤木属(Alnus)、鹅耳枥属(Carpinus)、栎属(gwercws)、胡桃属(Juglaws)、枫杨属(Pferocarja)、漆树属(AMs)、榆属(Ulmus)、槭属(Xcer)、臭椿属(Ailanthus)、柳属(Salix)等。灌木植物花粉有桑科(Moraceae)、木犀科(Oleaceae)、鼠李科(Rhamnaceae)、麻黄属(Ephedra)、蓄薇科(Rosaceae)等。 蕨类植物孢子较少,仅占0~20.8%,共有4个科属,包括卷柏属(Selaginella)、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铁线蕨属(Adiantum)、石松属(Zjcopodium)等。 文化层中所含孢粉种属表明,当时植被中草本植物占优势,以蒿属一藜科一禾本科组合为主,还有其他十余种暖温带常见的旱生种属,乔灌木有针叶树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树,还出现有亚热带的枫杨属,蕨类植物少数,反映受亚热带气候影响的暖热带南缘比较温暖干燥的疏林草原环境。 进一步的孢粉统计结果表明(表1-1),文化层可以划分为四个孢粉带,均为暖温带草原或疏林草原环境,其中第m孢粉带的⑤、⑥、⑦层和第n孢粉带的④层中,有亚热带植物少量出现,反映在此期间(⑦~④层),亚热带北界存在有向北的移动。 石制品数量的分层统计结果表明,剖面中石制品分布普遍,但以文化层下部的⑥、⑦层(第m孢粉带中下部)*为集中,主要为石片石器。这一阶段属于比较温暖湿润的暖温带疏树草原环境,由于受亚热带气候界线北移的影响,植被覆盖度较大,出现较多的喜暖阔叶树和少数亚热带代表性植物种属,是文化层堆积时期生态环境较好的阶段,适宜于古代人类的活动,称“上文化层”。文化层底部的⑧层(第汉孢粉带)石器较少,且多为砾石石器,称“下文化层”。这一阶段属于比较干暖的草原环境,草本占绝对优势,无阔叶树和灌木,这可能是造成石器类型不同于上文化层的原因之一。 图1-3 织机洞遗址文化层孢粉百分含量曲线变化图 表1-1 织机洞洞穴遗址文化层孢粉组合与石制品分布一览表 1.2.2 旷野遗址 旷野遗址主要分布于山前黄土台地的黄土堆积中。 1.2.2.1织机洞洞外黄土柱遗址点 该遗址点位于织机洞西侧约500m,该地出露有黄土剖面,厚16.5m,由上而下根据岩性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5层。 ①层:浅黄色细粉砂,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其中含有较多形状不规则的钙质结核,靠近底部发现一打制石器,属旧石器晚期,时代要稍晚于织机洞下文化层。本层底部有两个热释光年龄30.9土1.9和32.0土2.0ka B.P.。深度50~16250px。 ②层:棕红色粉砂质黏土,致密块状,有孔隙,为古土壤,称上古土壤层。本层底部有厚625px的砾石层,呈透镜状产出,砾石大小3~125px,磨圆度和扁平度较好,为河流相堆积。深度650~22500px。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