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经络腧穴学(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经络腧穴学(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4.7(7.2折) 定价  ¥7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经络腧穴学(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版权信息

经络腧穴学(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之一。经络腧穴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基础入门课程,是针灸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是阐述经络的组成、循行、作用以及腧穴的分类、主治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及附录,上篇为经络腧穴概述,主要介绍经络系统的组成、作用和临床应用,以及腧穴的分类、命名、特定穴、作用和临床应用。中篇为经络腧穴各论,主要介绍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病候,经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以及人体常用的经外奇穴。下篇为经络腧穴现代研究。附录部分包括常用经络腧穴歌诀、常用腧穴穴名释义、常用古代体表标志释义等扩展知识。本书的特色是突出中医针灸思维,体现“重经典、强实训”的针灸学科特色,如增加腧穴配伍、现代研究等相关内容,以期能扩展读者知识面及阅读量。此外,本教材还采用二维码的形式,增加经典针灸医案和经络循行病候经典原文的音频诵读等内容,更方便读者学习。本教材文后附有全身经络腧穴彩图,以便学生使用。 本书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使用,也适用于广大从事针灸医疗、教学、科研的人员及针灸爱好者阅读。

经络腧穴学(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目录

目录
上篇 经络腧穴概论
**章 经络概论 2
**节 经络的概念与发展 3
一、经络概念的形成 3
二、经络理论的发展 3
第二节 经络系统概貌 5
一、十二经脉 5
二、奇经八脉 10
三、十二经别 10
四、十二经筋 11
五、十二皮部 11
六、十五络脉 12
第三节 经络的分部关系 12
一、根结 12
二、标本 14
三、气街 15
四、四海 16
第四节 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18
一、经络的作用 18
二、经络的临床应用 18
第二章 腧穴概论 21
**节 腧穴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2
一、“以痛为输”阶段 22
二、定位命名阶段 22
三、分类归经阶段 23
四、近现代研究阶段 24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24
一、腧穴的分类 24
二、腧穴的命名 26
第三节 特定穴 27
一、五输穴 27
二、原穴 29
三、络穴 30
四、郄穴 31
五、背俞穴 32
六、募穴 32
七、八会穴 33
八、八脉交会穴 34
九、下合穴 35
十、交会穴 35
第四节 腧穴的作用 36
一、输注气血,疏通经络 36
二、反映病证,协助诊断 36
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36
第五节 腧穴的主治规律 37
一、分经主治规律 37
二、分部主治规律 38
第六节 腧穴的临床应用 39
一、诊断 39
二、治疗 39
第七节 腧穴定位法 40
一、体表标志法 40
二、骨度分寸法 40
三、手指比量法 42
四、简易取穴法 42
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章 十二经络与腧穴 46
**节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46
一、手太阴经络 47
二、手太阴肺经腧穴 50
第二节 手阳明经络与腧穴 55
一、手阳明经络 56
二、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58
第三节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68
一、足阳明经络 69
二、足阳明胃经腧穴 73
第四节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90
一、足太阴经络 91
二、足太阴脾经腧穴 94
第五节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103
一、手少阴经络 104
二、手少阴心经腧穴 106
第六节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112
一、手太阳经络 113
二、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115
第七节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123
一、足太阳经络 124
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128
第八节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152
一、足少阴经络 153
二、足少阴肾经腧穴 156
第九节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166
一、手厥阴经络 166
二、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169
第十节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174
一、手少阳经络 175
二、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177
第十一节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186
一、足少阳经络 187
二、足少阳胆经腧穴 190
第十二节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207
一、足厥阴经络 208
二、足厥阴肝经腧穴 210
第四章 奇经八脉 219
**节 督脉 219
一、督脉经络 220
二、功能与病候 222
三、督脉腧穴 222
第二节 任脉 237
一、任脉经络 237
二、功能与病候 239
三、任脉腧穴 240
第三节 冲脉 251
一、冲脉循行与病候 251
二、功能 253
第四节 带脉 254
一、带脉循行与病候 254
二、功能 255
第五节 阴跷脉、阳跷脉 256
一、阴跷脉、阳跷脉循行与病候 256
二、功能 260
第六节 阴维脉、阳维脉 260
一、阴维脉、阳维脉循行与病候 260
二、功能 263
第五章 经外奇穴 265
**节 头颈部奇穴 266
第二节 胸腹部奇穴 271
第三节 背腰部奇穴 271
第四节 上肢部奇穴 275
第五节 下肢部奇穴 278
下篇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第六章 经络的现代研究 284
**节 经络的循经感传现象 285
一、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与调查 285
二、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 285
三、循经感传现象的机制 287
四、循经感传的病理现象 288
第二节 经络与组织结构关系 289
一、经络与血管的关系 289
二、经络与淋巴管的关系 289
三、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290
四、经络与肌肉的关系 293
第三节 经络实质的假说 294
一、神经-体液调节相关说 294
二、经络-内脏-皮质相关说 294
三、二重反射说 294
四、轴索反射接力联动假说 296
五、第三平衡系统说 297
六、经络电通路假说 299
七、经络波导假说 299
八、循经感传的脊髓脑干神经网络假说 300
第七章 腧穴的现代研究 302
**节 腧穴的形态结构研究 303
一、腧穴的解剖学结构研究 303
二、腧穴的组织学结构研究 304
第二节 腧穴生物物理、化学特性研究 305
一、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研究 305
二、腧穴的化学特性研究 307
第三节 腧穴的功能研究 308
一、腧穴功能的特异性研究 308
二、腧穴的病理反应及诊断研究 309
三、腧穴的刺激效应研究 310
附录 313
展开全部

经络腧穴学(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节选

上篇经络腧穴概论   **章经络概论   **节经络的概念与发展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等经络系统的简称,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沟通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所分出的支脉。《灵枢 脉度》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以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经络学阐述了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是针灸学的基础,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理论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对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见本章结尾处二维码01   一、经络概念的形成   经络概念的产生来源于古代医家对气血运行现象的认识及长期的医疗实践。《论语 季氏》曰:“少之时,血气未定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说明“血气”的变化是生命的主要特征。《管子 水地》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认为“血气”如自然界的水流一样,是在“筋脉”中流通的。《灵枢 经脉》将当时有关人体生理的认识做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将精气视为人体*基本的物质,并且与脑髓有密切联系。骨、脉、筋、肉、皮肤和毛发构成了整个形体。饮食进入胃肠,化生血气,通过“脉道”而运行周身。   上述有关血气的论述多次涉及“脉”的概念。脉,本义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袤[斜]行体者”。脉,原写作“脈”,又作“衊”;马王堆汉墓帛书又演变为“温”。从字形的构造已说明,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脉”就是“派”的意思。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的进一步细化。经,原意为“纵丝”,有路径的含义,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深而在里,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浅而在表,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而“经络”一词首见于《汉书 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是对“脉”的概念进一步的认识。   近代发现汉墓出土的古帛书和竹简中都记载有“十一脉”,这一名称与《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所说的仓公淳于意受其师公乘阳庆传授“黄帝、扁鹊之《脉书》”之说相符合。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就有几种文本:一种内容较简,按先“足三阳三阴脉”后“臂二阴三阳脉”排列,称为“足臂本”(《足臂十一脉灸经》);另一种内容较详,按先六阳脉后五阴脉次序排列,称为“阴阳本”(《阴阳十一脉灸经》)。说明此时已形成了“经络”雏形,并开始运用到医疗实践中去。   在对“脉”和“血气”不断认识的基础上,古代医家结合“导引”行气、针灸感传现象、体表病理现象、腧穴主治规律及解剖观察等,相互启发,相互佐证,相互补充,不断扩大对“脉”的认识,并引入阴阳、五行等理论,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经络概念。   二、经络理论的发展   迨至《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时期,古代医家总结整理了当时的医学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经络理论体系。《灵枢 经脉》详述十二经脉的循行、病候,成为应用至今的经络理论主干,结合《经别》《经筋》《脉度》《根结》等篇和《素问》中的《脉解》《皮部论》《经络论》《骨空论》《调经论》《太阴阳明论》《阳明脉解》等篇,共同构成了经络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脉”依然是重要的核心内容,但已经被赋予新的含义,即“气血运行”的含义。在“十二经脉”的基础上,提出了“络脉”的概念,并将全身的“筋”“皮”纳入了十二经脉体系,同时阐述了气血与经脉的关系。   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对经络学说有所阐发,特别是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补充了《内经》之不足。晋代王叔和《脉经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系统补充了奇经八脉病候,这大大丰富了经络理论内涵。   魏晋时期皇甫谧编集的《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是现存*早的针灸专著,该书全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是汇集《素问》《九卷》《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分类整理而成。《甲乙经》在晋以前医学文献的基础上,对经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整理研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的基本内容,成为后世对经络学说研究的依据。   据考证,魏晋时期已出现了直观的经络腧穴图,称为“明堂孔穴图”,并为后世医家所重视。晋代《抱朴子》就引用过《明堂流注偃侧图》,唐代甄权曾对其进行修订,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652年)加以引用,说“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尔 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说明原图是用五彩标线的,王焘《外台秘要》(简称《外台》)(752年)中又改绘成“十二人图”(将督脉并入足太阳,任脉并入足少阴)。在后来的刻本中,这些图均未流传下来。   宋朝对经络腧穴的整理研究甚为重视,早期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992年),其第九十九卷称《针经》,**百卷称《明堂灸经》,后人又称之为《明堂上经》和《明堂下经》,其中列有“十二人形”的经穴图。天圣四年(1026年)由王惟一编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三卷,书中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任二脉的循行路线与腧穴,参考各家学说予以订正,并绘制经脉腧穴图。次年铸成“铜人”经穴模型两座,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甚广。其后,北宋朝廷又组织编写《圣济总录》(约1112年),按经排列腧穴,为元代各书所继承,从而完成了经穴合一。   宋、金以来,对经络概念的阐述有了新的发展。何若愚《流注指微论》曰:“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他把经、络与脉作了区分,而且认为经与络是有深有浅的。金代窦默《针经指南》(1295年)云:“络有一^十五,有横络三百余,有丝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明代钱雷《人镜经附录》(1608年)云:“十二经生十五络,十五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这一论述为以后医家所引用。   元代,滑伯仁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1303年)的基础上编著成《十四经发挥》(简称《发挥》)(1341年),其后医家论述经络多以此为主要依据。   明代,夏英以滑氏注解配合经脉原文编成《灵枢经脉翼》(1497年),高武《针灸聚英》(简称《聚英》)(1529年)也依照此书流注次序排列绘图。沈子禄编辑《经络分野》,徐之曾为之删订,又补辑《经络枢要》,总成《经络全书》(1576年)。马玄台《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1586年)对《灵枢 经脉》的注释,以《发挥》为主要参考,其后又为张景岳《类经》(1624年)所依据。杨继洲《针灸大成》(简称《大成》)(1601年)为《聚英》之后的针灸专书,内载经络穴位资料更为丰富。此后,有张三锡《经络考》(1609年)、翟良《经络汇编》(1628年)、韦勤甫《经络笺注》(1636年)等。在这一时期,李时珍就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著有《奇经八脉考》(简称《八脉考》)(1578年),丰富了奇经八脉的内容。   清代,除了见于注释《内经》和针灸书中的经络内容外,经络专书较少。《医宗金鉴》(简称《金鉴》)(1744年)“刺灸心法要诀”中载有经穴歌诀,分绘经脉图和经穴图。药物归经和运用方面在这一时期有所发展,严西亭等的《得配本草》(1761年)、赵观澜的《医学指归》(1848年)、姚澜的《本草分经》(1840年)都将经络学说与药物结合起来,认为“何经之病,宜用何经之药”,是掌握药物性能的要领。温病学派叶天士、吴鞠通等注重分经辨证用药,于十二经之外更重视奇经,为经络理论在方药方面的运用做出贡献。   这一时期在运用经络理论认识和治疗疾病方面出现了新的概念一“久病入络”。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其有较为完善的阐述,强调“医不明治络之法,则愈治愈穷矣”,指出“是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治疗当因证而异,分别采用“辛香温通法”“甘温缓柔法”“辛润缓通法”等。该理论对络病的认识影响深远,为现代医家所效法,对经络理论做出了新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认识不断加深。1956年国家将“经络的研究”列为全国自然科学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进行临床观察、形态学研究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经络研究在1985年被列入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990年被列为国家十二项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之一,同年,WHO宣布针灸已成为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又被列入国家攀登项目。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经络的现代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大量研究表明,经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人体体表可以观察到与经脉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的线路,它与人体功能的调节密切相关,经脉和脏腑间确有相对特异性联系。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味着世界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对中国针灸的传承、保护、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见本章结尾处二维码02   第二节经络系统概貌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十五络脉(图1-2-1)。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灵枢 海论》),将人体内外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外行支脉。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分布和作用的经脉。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部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现将经络系统的内容逐一介绍如下。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被称为“十二正经”,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阴经(脾、肝、肾)、足三阳经(胃、胆、膀胱)的总称。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   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   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多少)。其中阴气*盛的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两阴交尽”);阳气*盛的为阳明(“两阳合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根据阴阳气的多少,三阴三阳之间组成对应的表里相合关系(图1-2-2)。   脏腑:根据经脉所连属的脏腑名称而命名。   按照上述命名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在实际应用中,常使用简称,如手太阴肺经可称为手太阴经脉,或肺经,余经皆可仿此。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灵枢 海论》概括地指出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在内部,十二经脉隶属于脏腑,在外部,分布于四肢、头和躯干。   (1)外行部分十二经脉“外络于支节”。这里的“支节”,可理解为经脉在四肢、头、躯干这些体表部位的分支和穴位。一般经穴图和经穴模型都包括这些内容(图1-2-3)。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