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金融科技平台的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以借贷型众筹为例

金融科技平台的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以借贷型众筹为例

作者:姜杨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24cm 页数: 123页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76.8(8.0折) 定价  ¥9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金融科技平台的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以借贷型众筹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7023
  • 条形码:9787030717023 ; 978-7-03-07170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金融科技平台的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以借贷型众筹为例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金融科技平台的投资者决策行为开展研究。全书以借贷型众筹为例,围绕投资者与借款者、同伴投资者、借贷平台以及政策制定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开展了投资者选择借贷平台的羊群行为研究

金融科技平台的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以借贷型众筹为例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金融科技平台的投资者决策行为开展研究。全书以借贷型众筹为例,围绕投资者与借款者、同伴投资者、借贷平台以及政策制定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投资者选择借贷平台的羊群行为、同伴感知匿名程度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基于匹配视角的投资者交易对手选择决策以及宏微观因素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等内容开展研究。研究成果深化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中投资者决策行为及其机制的理论认识,为投资者、借款者、平台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指导建议。

金融科技平台的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以借贷型众筹为例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回顾 6
1.3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17
第2章 投资者决策行为分析框架和模型 20
2.1 相关概念 20
2.2 相关理论及框架 23
2.3 主要研究模型 31
2.4 本章小结 38
第3章 投资者选择借贷平台的羊群行为研究 39
3.1 引言 39
3.2 研究设计 40
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7
3.4 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56
3.5 本章小结 57
第4章 同伴感知匿名程度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58
4.1 引言 58
4.2 研究设计 59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7
4.4 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72
4.5 本章小结 73
第5章 基于匹配视角的投资者交易对手选择决策 74
5.1 引言 74
5.2 研究设计 76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83
5.4 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90
5.5 本章小结 90
第6章 宏微观因素对投资者出借决策的影响 92
6.1 引言 92
6.2 研究设计 93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102
6.4 理论贡献和管理启示 112
6.5 本章小结 113
参考文献 114
展开全部

金融科技平台的投资者决策行为研究——以借贷型众筹为例 节选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融合,金融科技出现了,它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各领域特别是与资金、价值和信任等相关的行业。据国际咨询机构毕马威发布的《金融科技脉动》2020上半年度报告,2020年上半年全球创投业对金融科技的投资金额达200亿美元 。中国金融科技领域投资也快速增长,成为与美国并列的全球金融科技市场之一。花旗集团(Citigroup)报告显示,在金融科技领域,每投资10美元,这两个国家加起来就占9美元。由于现有的支付系统相对薄弱,而现有的消费者银行也薄弱,这使得大量创新、变革和新进入者涌现。   金融科技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阶段是从1866年前后到1967年。该阶段的特点是金融服务与技术紧密联系,但仍然是利用模拟信号技术。金融科技的第二阶段是从1967年持续到2008年。数字技术特别是通信和处理交易的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金融业数字化的转变。截至1987年,不少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不但变得全球化而且高度数字化。在该阶段内,传统规范化的金融服务行业掌握着金融技术,它们利用技术提供产品和服务。金融科技的第三阶段始于2008年。在这一阶段新的企业和已有技术公司开始直接向商业和消费者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2017年至今,金融科技的发展处于第四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倡议更多地与传统金融机构联系。金融科技企业的数量更多,它们与传统提供商之间的联结也更为复杂。具体而言,从技术的角度看,金融科技是系统化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行业的角度看,金融科技是金融倡议和既有金融系统的结合。   在实践中,金融科技呈现多种业态。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BCBS),金融科技可以分为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以及市场设施四类。其中,支付结算类的平台包括PayPal和支付宝等;存贷款与资本筹集类的平台则包括各种借贷型、股权型众筹平台等;投资管理类的平台包括京东智投、理财魔方和摩羯智投等;市场设施类涉及分布式记账、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础设施。   在学术界,不止金融领域的学者[2-3],管理科学及运营管理领域的学者也认识到开展金融科技研究的重要性。该领域内的顶级期刊也相继推出了金融科技的专题。例如,《信息系统研究》(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和《制造和服务运营管理》(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4-5]。在众多的研究课题中如何系统地分析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仍然是重点和难点。首先,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具有复杂性。Nicoletti在其著作《金融科技的未来:将金融和技术整合到金融服务》中给出了较为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框架[1]。如图1-1所示,该生态系统涵盖了需求、资本、智力、政策和解决方案五个方面的金融科技活动的参与者。投资者作为金融科技生态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其决策行为受到其他各方的影响和制约。其次,探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是制定各种政策法规的需要。各国政府或行业监管部门发布了金融科技行业的法规以保护参与者的利益。例如,美国的《创业企业扶助法》(The Jumpstart Our Business Startups Act,or JOBS Act)。本书立足学术视角,旨在综合考虑投资者与平台、借款者、政策监管者之间的关系,探究金融科技活动中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以期为金融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图1-1 金融科技生态系统   本书将围绕借贷型众筹这一存贷款及资本筹集类的金融科技平台,针对投资者在该类平台的投资决策行为开展研究。借贷型众筹利用互联网平台作为信息中介撮合借贷双方的交易,它主要用于满足小型、微型借款需求。全球首家借贷型众筹平台Zopa于2005年3月诞生于英国伦敦,随后,借贷型众筹业务风靡全球,产生了一批成功的借贷平台,如Prosper、LendingClub、Funding Circle等。我国*早的借贷型众筹平台拍拍贷于2007年8月成立于上海,随后众多借贷平台,如人人贷、有利网、宜贷网等纷纷涌现并持续运营。就全球范围来看,借贷型众筹市场在2014年到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该市场的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5589.1亿美元,预计在2020年到2027年间实现29.7%的复合年增长率。   借贷型众筹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变革了传统的借贷活动[6],给平台和借款者均带来了机会。借贷型众筹的基本交易流程是借款者通过借贷平台发起借款需求并填写个人信息,随后平台审核借款者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那些通过审核的借款项目会在网站公布,投资者可以在线获取项目信息并通过借贷平台进行投资。从各借贷型众筹运营模式来看,借贷平台在交易中担任信息中介而非直接参与借贷交易;从借款者的角度来看,借贷型众筹这种融资模式为满足中小企业和个人的个性化融资需求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是对现有金融服务体系的补充。   从本书研究关注的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借贷型众筹活动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型投资方式。借贷型众筹给投资者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投资门槛较低。传统的金融投资产品由于门槛相对较高、投资风险较大、品类繁多、政策信息与专业技术要求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而借贷型众筹平台中的项目具有较低的投标份额,能提供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能满足投资者使用小额闲散资金进行投资的需求,这使其成为新兴的投资产品。二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更加公开。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提供了较多的公开信息,这为投资者自主决策提供了便利。投资者可以看到借款项目(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和借款者的信息(网站的历史交易信息和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等),同时投资者也可以观察到有关同伴投资者的信息。例如,针对感兴趣的项目,投资者可以获得既有投资者的用户名、投资时间和投资金额等信息。   关于挑战,投资者在借贷型众筹中进行投资也面临着各种问题,承担着违约风险。首先,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突出。即便在网络环境下,关于借款者的众多信息被借贷平台公开,投资者仍然是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信息不对称增加了投资者决策的难度。其次,投资者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网站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多、类型多、展示的方式各异。而个体投资者往往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而难以处理这些信息[7]。此外,由于大多数的借贷平台所提供的项目都是在纯信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旦借款者违约,投资者将遭受资金和收益损失。   本书将针对投资者在借贷型众筹活动中的投资决策行为开展研究。特别地,各章内容将围绕投资者及其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展开。这里与投资者相关的个人或组织主要包括借款者、同伴投资者、借贷平台、政府及相关部门。其中,借款者作为借款项目的发起者是投资者在借贷型众筹市场的直接交易对手,其提供的借款条件和自身的特征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其还款情况直接影响到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同伴投资者是与投资者共同投资于同一借贷平台和同一项目的其他投资者,他们与投资者是风险共担的关系;借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其自身的运营状况影响到投资者资金的安全,其信息披露政策影响到投资者决策可依据的信息类型和数量;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借贷型众筹市场运行的指导意见和规范等,可以增加投资者对借贷型众筹活动的认知,影响投资者对该类活动收益和风险的评估,进而影响到投资者在面临众多的借贷平台或借款者时的投资决策行为。具体而言,本书将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投资者在选择借贷平台时是否存在追随其他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若存在,那么借贷平台的特征、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监管规定和指引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第二,投资者的在线身份信息和投资者群体的影响力的关系如何。具有不同匿名程度的同伴投资者是否对后续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具有不同影响。第三,借贷型众筹市场中投资者和借款者匹配的决定因素有哪些。若借贷平台采用不同的信息披露政策会对参与者和市场的匹配价值产生怎样的影响。第四,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是否会考虑担保物类型。若考虑,他们的反应是否受到自身投资经验和外部市场表现等因素的影响。   1.1.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本书丰富了现有的理论和研究,主要包括了借贷型众筹中的投资者行为规律、用户信息披露和在线隐私、在线双边市场匹配等方面。   首先,针对平台层面的投资者羊群行为所开展的研究丰富了信息系统领域现有的羊群行为研究。羊群行为虽然在信息系统领域已经受到关注,但关于众筹活动中的羊群行为研究尚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借款项目层面。本书则着重研究投资者在平台层面的羊群行为,证明了投资者在选择借贷平台时存在羊群行为。此外,针对平台特征和相关监管规定对羊群行为的调节作用的分析也为理性羊群行为提供了支撑。   其次,本书丰富了信息系统领域中关于用户信息披露和在线隐私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关注项目发起方的信息披露,如详细的项目描述,关于投资者的信息披露研究较少。本书的研究重点分析投资者的在线身份披露并衡量具有不同匿名程度的同伴投资者的影响力。此外,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少数群体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探究个人和机构之间的在线隐私问题,而本书则探究了在网络环境中用户在线身份的匿名程度对用户内部追随行为的影响。   再次,关于投资者和借款者之间的匹配问题的研究则丰富了众筹和双边市场的相关研究。借贷双方的匹配是众筹市场运行的基本机制,但是现有众筹研究中多在单边框架下进行分析,尚未有从双边市场匹配视角分析参与者行为的研究,既有双边市场研究也未涉及众筹领域。本书提出了投资者和借款者的匹配模型,探索了决定投资者和借款者之间匹配关系的因素,并挖掘了众筹平台的信息披露政策对市场匹配的影响。   *后,本书探究了具有担保物的借贷型众筹中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投资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各种宏微观因素的影响。具有担保物的借贷活动是传统线下的借贷活动和在线的借贷活动的结合,而现有研究中多关注基于纯信用的借贷型众筹,忽略了具有担保物的借贷活动。本书分析了在线投资者对担保物信息的反应,并挖掘了上述反应如何受到自身投资经验和外部市场表现的影响。   2. 现实意义   本书的研究对投资者、借款者、借贷平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等借贷型众筹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均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相关监管规定和指引的发布对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影响将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实行投资者教育和指导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监管政策进行分析得出投资者会根据监管范围和细则调整自身投资决策行为,他们的羊群行为会随着信息的增加、借贷型众筹市场逐步完善而减弱的结论。该结论的启示是政策制定者或监管者可以根据借贷型众筹市场的发展情况及时地推出规范借贷型众筹活动的规定或指导意见,从而起到投资者教育的作用。   第二,分析投资者在线身份信息和同伴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识别借贷平台中具有影响力的用户群体。研究表明用户名作为个体在网络环境中的一种在线身份会影响借贷平台中其他投资者的判断和投资决策行为。借贷平台可以赋予用户自行设定用户名的权限。这类在线身份信息的披露不仅有利于平台中的其他个体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关于陌生人的在线身份信息,平台自身也可以识别出有影响力的用户,从而进行相应的消息推送。   第三,关于投资者和借款者匹配关系的研究对借贷平台制定信息披露策略具有借鉴意义。同其他网络平台类似,借贷平台既需要加强借款者的信息披露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需要尽可能地保护借款者的个人信息。就市场匹配价值而言,平台可以仅披露信用分数而保护借款者的个人信息,并且规模大的市场适合披露统一的信息,而规模小的市场则可以披露多样的信息,这意味着平台需要根据市场规模的大小找到合适的信息披露策略。   1.2 国内外研究回顾   本节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