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临床诊治理论上下)(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临床诊治理论上下)(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18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31.7(7.6折) 定价  ¥5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临床诊治理论上下)(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07963
  • 条形码:9787030707963 ; 978-7-03-07079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临床诊治理论上下)(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有裨于中医药从业人员及多学科学者,深化对中医临床诊治理论的 认知,增进临床思辨和实践能力,启发中医科研思路。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临床诊治理论上下)(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四个系列之一,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理论》《中药方剂理论》《针灸理论》和《养生理论》五个分卷。《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通过全面研读历代代表性医学论著,选取其中围绕某一概念或命题,较为精要地进行论证、阐述和辨析,且学术观点较为明确的章节或完整段落,按照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范畴进行分类;旨在全面展现中医经典与历代名家的原创性理论观点和独到临床体会,并对所选专论加以提要钩玄,力求要点突出,以促进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应用。 本书为《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之“临床诊治理论”分卷。书中选择历代代表性医学论著中阐释中医临床诊治基本概念、重要命题的内容,将其纳入外感病、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口齿科、骨伤科等8个范畴,并阐释原文主旨。内容兼顾系统性、代表性和说理性。 本书有裨于中医药从业人员及多学科学者,深化对中医临床诊治理论的认知,增进临床思辨和实践能力,启发中医科研思路。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临床诊治理论上下)(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目录

目录
总序 
总前言
凡例
上册
**篇 外感病
1 伤风 3
2 伤寒 12
2.1 伤寒总论 12
2.2 太阳病 17
2.3 阳明病 23
2.4 少阳病 28
2.5 太阴病 32
2.6 少阴病 36
2.7 厥阴病 40
3 暑病 47
4 湿病 55
4.1 湿病总论 55
4.2 寒湿病 58
4.3 湿热病 59
5 燥病 65
6 温病 74
6.1 温病总论 74
6.2 风温 80
6.3 春温 85
6.4 暑温 91
6.5 湿温 93
6.6 伏暑 97
6.7 冬温 103
7 疫病 108
7.1 疫病总论 108
7.2 温疫 119
7.3 寒疫 125
7.4 杂疫 130
7.4.1 大头瘟 130
7.4.2 烂喉痧 134
7.4.3 霍乱 138
7.4.4 疟病 145
第二篇 内科
1 内科总论 163
1.1 病因病机 163
1.2 辨证施治 174
2 内科各论 195
2.1 咳嗽 195
2.2 哮证 209
2.3 喘证 219
2.4 肺胀 232
2.5 肺痈 237
2.6 肺痿 247
2.7 肺痨 254
2.8 胸痹心痛 265
2.9 心悸怔忡 277
2.10 不寐 292
2.11 呆证 307
2.12 健忘 312
2.13 癫狂 318
2.14 痫证 328
2.15 眩晕 337
2.16 中风 346
2.17 噎膈 362
2.18 胃脘痛 374
2.19 痞满 383
2.20 呕吐 392
2.21 呃逆 406
2.22 腹痛 420
2.23 泄泻 440
2.24 便秘 457
2.25 痢疾 468
2.26 胁痛 485
2.27 黄疸 498
2.28 鼓胀 511
2.29 积聚 521
2.30 淋证 534
2.31 水肿 549
2.32 癃闭 563
2.33 关格 572
2.34 内伤发热 584
2.35 痰饮 600
2.36 汗证 617
2.37 血证 634
2.38 消渴 649
2.39 郁证 668
2.40 头痛 682
2.41 痹证 697
2.42 腰痛 713
2.43 痉证 727
2.44 痿证 738
2.45 阳痿 753
下册
第三篇 外科
1 外科总论 763
1.1 综论 763
1.3 辨证方法 773
1.3.1 辨阴阳 773
1.3.2 辨虚实 777
1.3.3 辨脓 780
1.3.4 辨经络 781
1.3.5 辨预后 784
1.4 治则治法 787
1.4.1 因人因地制宜 787
1.4.2 内治法 791
1.4.2.1 内治综论 791
1.4.2.2 消法 795
1.4.2.3 托法 797
1.4.2.4 补法 798
1.4.3 外治法 799
1.4.4 禁忌与调护 804
2 外科各论 809
2.1 痈疽 809
2.1.1 痈疽综论 809
2.1.2 痈 826
2.1.3 有头疽 829
2.2 疖 838
2.3 疔疮 841
2.4 丹毒 851
2.5 走黄与内陷 858
2.6 瘤 864
2.7 岩 868
2.7.1 乳岩 868
2.7.2 肾岩 872
2.8 瘰疬 873
2.9 瘿 882
2.10 乳病 885
2.10.1 乳病综论 886
2.10.2 乳痈 891
2.10.3 乳癖 897
2.11 皮肤病 900
2.11.1 蛇串疮 900
2.11.2 疣 903
2.11.3 癣 905
2.11.4 白疕 910
2.12 肛肠病 912
2.12.1 痔 912
2.12.2 脱肛 924
2.13 其他 928
2.13.1 烧伤 928
2.13.2 肠痈 931
2.13.3 破伤风 942
2.13.4 臁疮 949
第四篇 妇科
1 妇科总论 957
1.1 综论 957
1.2 病因病机 961
1.3 辨证论治 962
2 妇科各论 966
2.1 月经病 966
2.1.1 月经先期 981
2.1.2 月经后期 986
2.1.3 月经先后无定期 991
2.1.4 月经过多 994
2.1.5 月经过少 996
2.1.6 经期延长 998
2.1.7 崩漏 1002
2.1.8 闭经 1011
2.1.9 痛经 1028
2.1.10 经行泄泻 1034
2.1.11 经行吐衄 1036
2.2 带下病 1038
2.3 妊娠病 1055
2.3.1 妊娠恶阻 1056
2.3.2 妊娠腹痛 1062
2.3.3 胎漏与胎动不安 1065
2.3.4 滑胎 1076
2.3.5 子肿 1082
2.3.6 子嗽 1085
2.4 产后病 1089
2.4.1 产后发热 1089
2.4.2 产后血晕 1094
2.4.3 产后腹痛 1099
2.4.4 产后恶露不绝 1104
2.4.5 产后缺乳 1107
2.5 妇科杂病 1112
2.5.1 不孕症 1112
2.5.2 癥瘕 1119
2.5.3 阴脱 1125
第五篇 儿科
1 儿科总论 1131
1.1 综论 1131
1.2 病因病机 1133
1.3 辨证论治 1137
2 儿科各论 1143
2.1 初生儿病证 1143
2.1.1 小儿胎怯 1143
2.1.2 胎黄 1145
2.2 小儿时行病证 1149
2.2.1 小儿痄腮 1149
2.2.2 小儿痢疾 1156
2.3 儿科常见病证 1172
2.3.1 小儿惊风 1172
2.3.2 小儿癫痫 1184
2.3.3 小儿呕吐 1194
2.3.4 小儿泄泻 1209
2.3.5 小儿便秘 1222
2.3.6 小儿积滞 1226
2.3.7 小儿疳证 1231
2.3.8 小儿发热 1240
2.3.9 小儿汗证 1252
2.3.10 小儿鹅口疮 1257
2.3.11 小儿口疮 1261
2.3.12 小儿乳蛾 1267
2.3.13 小儿咳嗽 1271
2.3.14 小儿五迟 1276
2.3.15 小儿五软 1280
2.3.16 小儿遗尿 1283
2.3.17 小儿夜啼 1288
2.3.18 小儿虫证 1294
第六篇 眼科
1 眼科总论 1303
1.1 综论 1303
1.2 病因病机 1309
1.3 辨证论治 1316
2 眼科各论 1320
2.1 外障 1320
2.1.1 针眼 1321
2.1.2 流泪症 1324
2.1.3 漏睛 1329
2.1.4 暴风客热 1331
2.1.5 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翳 1332
2.1.6 胬肉攀睛 1334
2.1.7 火疳 1337
2.1.8 聚星障 1338
2.1.9 花翳白陷 1340
2.1.10 宿翳 1342
2.2 内障 1344
2.2.1 瞳神紧小 1352
2.2.2 瞳神干缺 1355
2.2.3 青盲 1356
第七篇 耳鼻咽喉口齿科
1 耳病 1363
1.1 耳病总论 1363
1.1.1 病因病机 1363
1.1.2 辨证施治 1371
1.2 耳聋 1372
1.3 耳鸣 1379
1.4 耳疖 1384
1.5 耳疮 1386
2 鼻病 1388
2.1 鼻病总论 1388
2.1.1 病因病机 1388
2.1.2 辨证施治 1390
2.2 鼻渊 1392
2.3 鼻衄 1397
2.4 鼻窒 1402
3 咽喉病 1406
3.1 咽喉病总论 1406
3.1.1 病因病机 1406
3.1.2 辨证施治 1410
3.2 喉痈 1414
3.3 喉痹 1418
3.4 乳蛾 1422
4 口齿病 1431
4.1 口齿病总论 1431
4.1.1 病因病机 1431
4.1.2 辨证施治 1434
4.2 牙痛 1438
4.3 牙痈 1444
4.4 口疮 1447
第八篇 骨伤科 
1 骨伤科总论 1455
1.1 综论 1455
1.2 病因病机 1460
1.3 诊法辨证 1468
1.4 治则治法 1473
2 骨伤科各论 1486
2.1 骨伤 1486
2.2 脱位 1490
2.3 伤筋 1492
2.4 内伤 1493
2.5 骨病 1503
参考文献 1509
展开全部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临床诊治理论上下)(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节选

**篇 外感病   概要   【外感病】外感病是外感六淫与疫疠之邪侵犯人体所引发的各种外感疾病的总称。根据感受邪气的种类不同,外感病一般可分为伤风、伤寒、暑病、湿病、燥病、温病和疫病等不同类型。其中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为外感病的统称;狭义伤寒为人体感受六淫中的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病邪由表入里,出现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等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湿病有寒湿与湿热之不同。温病根据感受邪气性质的不同,又分为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和冬温等类型。疫病根据其发病特点不同,常分为温疫、寒疫与杂疫三大类,杂疫包括大头瘟、烂喉痧、霍乱和疟疾等病。外感病的辨证方法,主要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其中,伤寒以六经辨证为主,温病以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主,疫病有独特的辨证方法,如表里九传、九兼十夹等。外感病的治疗原则以祛邪为主,在病程中后期或恢复期需要注意扶正。   本篇将外感病分为伤风、伤寒、暑病、湿病、燥病、温病和疫病七部分,具体论述每种病证的诊疗理论。   1伤风   伤风是感受风邪所致的一类外感病,以恶风寒、头痛、身重或微发热、汗出、清涕、喷嚏为临床特征。多起病急,无传染性及流行趋势,发于冬春寒冷之时,病程短,可朝发暮愈,也可延缓数日。伤风与伤寒相近,又有明显区别。宋代陈无择说:“中风在经络中,循经流注,以日传变,与伤寒无异。但寒泣血,无汗恶寒;风散气,有汗恶风为不同。仲景正以此格量太阳经伤寒、伤风,用药不同。”感受风邪之后,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在临证中有寒、热等不同证候表现。   《素问》论邪风之至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提要】本论主要阐述风邪的致病特点、传变规律及治疗原则。要点如下:其一,风邪致病,其传变规律,初在皮毛,后入肌肤,再传筋脉,甚则传入六腑、五脏。其二,风邪致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故强调治疗宜速。治皮毛者,即治病于未成,上工之治也。此时病位表浅,病情轻缓,正气充足,祛邪易于速去。若待病及五脏再施治者,多半预后较差。   《素问》风论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风中五脏六腑之腧,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颐上,其色黑。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隔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帝曰:善。   ——《素问 风论》   【提要】本论主要阐述风邪侵袭人体所形成的多种病证及其证候表现。要点如下:其一,风邪具有善行数变的致病特点,侵袭人体可出现多种病证,因此称“风为百病之长”。其二,风邪侵袭体表,内不得通,外不得泄,流连皮肤之间,根据风邪停留的部位不同,可形成寒热、寒中、热中、偏枯、疠风等病证。其三,风邪若在不同脏腑当令之日侵袭人体,或随五脏六腑之腧穴而入,可形成脏腑之风,以多汗恶风和脏腑功能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四,风邪还可以从机体孔窍乘虚而入,导致脑风、目风、肠风等病证的发生。   《灵枢》论贼风邪气   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闭也,其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灵枢 岁露论》   【提要】 本论主要阐述风邪的治病特点。要点如下:贼风邪气致病,并非无时令节气之分,皆可侵入。但若乘其人腠理开张之时侵入,则病位易更为深入,传变更为迅速,发作更为急剧;若于腠理密闭之时侵入,则病位为浅,留止于体表,发作亦徐缓。   《圣济总录》诸风统论   论曰:《易》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夫以吹嘘鼓舞,巽而易入,枯者荣,甲者坼,成物之功,实在于是。然而分四时,位八方,适应其时,则为正,弗循其方,则为邪。人惟万物之灵,能察诸此,观冬至之日,有从南方来,必曰贼风,其他可以类推矣。感之浅者,留于肌肤,感之深者,达于骨髓,而况仓卒顷刻之间,大可畏惧,因有治疗所不迨者。盖祸患之机,藏于细微,非常人所预见,及其著也,虽智者不能善其后。是以上古圣人之教下,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不然何以言风者百病之始、风者百病之长、风者善行而数变?先圣之言,可深思之。   ——宋 赵佶《圣济总录 卷第五 诸风门 诸风统论》   【提要】本论主要阐述风邪的致病特点。要点如下:风能鼓舞、长养万物,但风有正邪之分。四时不正之风即为贼风,此风非但不能生化万物,反能损伤人体。轻者其病浅,重者其病深。且风邪致病,起病隐匿,发病急骤,难以察觉,发病之后难以善后。引用《内经》“风者善行而数变”“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等语,对风邪的致病特点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陈无择 叙伤风论   《经》云:春伤风,夏飧泄,此乃四时之序也。或表中风在经络中,循经流注,以日传变,与伤寒无异。但寒泣血,无汗恶寒;风散气,有汗恶风为不同。仲景正以此格量太阳经伤寒、伤风,用药不同。而纂集者,不识门类,遂双编二证,使后学混滥,卒不知归。甚者以伤风、暑、湿、时气、疫沴,凡曰太阳病者,皆谓之伤寒。晋人不经,类皆如此,固不足道,但名义乖错,惑于后世,不可不与之辨。今别立伤风一门,于四淫之前,且依先哲以太阳为始,分注六经,学者当自知。   ——宋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卷之四 叙伤风论》   【提要】本论主要阐述风邪的致病特点。要点如下:其一,提出伤风与伤寒的区别:风邪中于体表经络,按经络流注,循经以日传变,与伤寒相同;但伤寒无汗,伤风有汗恶风,为鉴别要点。二者用药不同。其二,批判后世医家不分门类,皆谓之伤寒,惑于后世,故于此书别立伤风一门,是以明之也。   陈无择 六经伤风论   足太阳膀胱经伤风,有汗恶风,不恶寒,头项强,腰脊痛。以其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故太阳诸证如是。治之宜桂枝汤。   桂枝汤   治太阳伤风,脉阳浮阴弱,荣弱卫强,头痛,鼻鸣干呕,发热自汗恶风,或烦热,汗出则解,有如疟状,脉浮洪虚大者。   桂枝(去皮) 生姜 芍药(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大枣(六枚)   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食前服。温覆,令湿身微汗,愈。或发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者,加熟附子一分;或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加葛根一两三钱;或汗出后,身疼痛,脉沉迟者,加芍药生姜各半两,人参一两半;或下后,脉促,胸满者,去芍药。若微寒,乃加附子;或下后,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去桂,加茯苓白术各一两半。太阳外证未除而数下之,协热,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加人参一两;或下之微喘者,加厚朴六钱三字,杏仁十七粒。因烧针令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灸其核上各一壮,加桂一两与服。因烧针烦躁者,去芍药,减桂一两,牡蛎龙骨各一两,可代救逆汤。   足阳明胃经伤风,口燥烦渴,自汗,嗜卧身重,小便难。以其脉侠鼻络目,下膈,属胃络脾,侠脐,入气街,故阳明诸证如是。治之宜杏子汤。   杏子汤   治阳明伤风,能食,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自汗,嗜卧身重,小便难,潮热而哕,其脉浮弦长而数,悉主之。   杏仁(去皮尖) 半夏(汤去滑) 五味子(各二钱半) 芍药 桂心 细辛 干姜(炮) 大黄(蒸) 甘草(炙)各三钱 茯苓四钱   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足少阳胆经伤风,身热,恶风自汗,项强胁满。以其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交出入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循胁里,出气街,合髀厌中,故少阳诸证如是。治之宜柴胡加桂汤。   柴胡加桂汤   治少阳伤风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口苦而渴,自汗,其脉阳浮阴弦,或发汗多,亡阳,谵语。可以此和其营卫,通其津液,自愈。   柴胡(一两三钱) 半夏(汤去滑,四钱一字) 甘草(炙,三钱一字) 芍药 黄芩 人参 桂各半两   上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足太阴脾经伤风,自汗,胸满腹痛,四肢倦怠。以其脉入腹络胃,上膈侠咽,连舌本,散舌下,故太阴诸证如是。治之宜桂枝芍药汤。   桂枝芍药汤   治太阴伤风,自汗咽干,胸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脉弦大而缓者。   桂心(半两) 白芍药(三两)   上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温服。腹痛甚者,加大黄一两。   足少阴肾经伤风,口燥舌干,咽痛胸满,心烦自汗,腰连胻骨酸痛。以其脉贯脊属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少阴诸证如是。治之宜桂附汤。   桂附汤   治少阴伤风,胸满心烦,咽喉痛,自汗,腰痛连胻骨酸痛,呕吐涎沫,头痛,其脉沉弦者。   附子(生,去皮脐) 桂心 干姜(炮) 芍药 甘草(炙) 茯苓 桃仁(去皮尖,面炒,各一两)   上咀。每服四钱,水三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或咽喉痛,加桂枝。   足厥阴肝经伤风,自汗恶风而倦,小腹急满。以其脉循股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侠胃络胆布胁,与督脉会,故厥阴诸证如是。治之宜八物汤。   八物汤   治厥阴伤风,恶风而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热如疟,骨节烦疼,其脉尺寸俱微而迟者。   桂心 当归 川芎 前胡 防风(各三分) 芍药(一两半) 甘草(炙) 茯苓(各半两)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