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长沙五一广场简与东汉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96.9¥149.0帛书老子校注(简体字本)/高明撰
¥49.8¥65.0中国西北文化史
¥90.0¥120.0魏晋南北朝论体文通论
¥93.4¥128.0“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空间重塑研究
¥61.5¥84.0
古代寺院建筑与中国文化(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文化大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034675
- 条形码:9787516034675 ; 978-7-5160-346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古代寺院建筑与中国文化(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文化大系 内容简介
寺院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是人文和自然地理综合作用下的地域表现,反映了历史剖面上的佛教文化的生态体系。本书以寺院建筑及其文化环境为对象,借助文化及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发现其演变、分布和扩散的规律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成因;在文化分区和文化生态的体系中,勾勒出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群体的空间模型或者是图景。
古代寺院建筑与中国文化(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文化大系 目录
**节 寺院文化在古代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古代寺院的演变
第三节 佛教胜迹的地理分布
第二章 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的人文地理研究
**节 中国寺院文化的地理学研究进展
第二节 寺院文化景观
第三节 寺院文化要素的空间分布与分区
第三章 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的时空演变
**节 初期传播路线和地区的寺院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寺院建筑的分布
第三节 兴盛时期的寺院建筑地理分布
第四节 唐代及唐以前开凿的石窟寺
第五节 两宋时期寺院建筑的地理分布
第六节 藏传佛教进入汉地以后的寺院建筑
第四章 中国古代寺院建筑文化的聚集区
**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寺院地理
第二节 都城与寺院建筑
第三节 圣山道场
第四节 南宋江南五山十刹禅院
第五章 中国古代寺院建筑的地理区域
**节 河陇地区
第二节 江南地区
第三节 闽粤地区
第四节 湘赣地区
第五节 巴蜀地区
附录 参考图片
参考文献
古代寺院建筑与中国文化(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文化大系 节选
《古代寺院建筑与中国文化》: 四、唐以前石窟寺地理分布成因 中国的佛教石窟寺的分布,北方大大多于南方地区,究其原因,一是地理因素,源于印度的佛教石窟寺的传入先是到达西域地区,通过河西走廊到达内地,从北方起家的十六国、北朝诸国和隋政权都奉行佛法,为石窟寺的扩展打开方便之门;二是弘法方式上的差异,南北方的社会生态和文化环境不同,产生了佛教不同的发展走向。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佛教偏重义理,与玄学互融,讲经论道,更趋向建造以塔为中心的佛塔寺院;禅僧多采取独行散修的方式,与石窟寺在功能上不匹配。北方佛教重修禅持戒等实践性宗教活动,禅僧多以群聚状态起居修行,选择悠远静谧的环境作为栖身之所则更为理想。另外,北方开凿石窟的行为与佛教末法思想有关;正法、象法、末法是佛法经历的三个时期,末法时期诸多不利因素的积累导致了对危机的预期,经历了“三武一宗”大规模灭佛事件,在佛教徒心中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和忧患意识。末法思想在北方盛行,因为唐以前的国家重心在北方,北方游牧民族的杀伤力强大,因而发生社会动荡的剧烈程度远超过南方。北方政权的毁佛行动多发且比较极端,而南方相对温和。在山体上凿窟造像、镌刻石经增加了佛寺的永恒性,以此达到抵御毁灭的目的, 南方的佛教石窟仅存在长江下游的建康和川北的广元地区。建康曾为六朝都城,有很强的文化吸附和融合特质,总会吸收些别的地方的东西以丰富自己。开凿具有一定规模的石窟是耗费巨大的工程,往往离不开集权和豪富的支持,所以,依附都城或大城市营建石窟是非常现实的选择。 广元是关中入川的交通枢纽城市,也是南北交汇的重要节点,开凿石窟受到来自北方的影响。五、唐代开始开凿的石窟 唐代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很大一部分在以后朝代不断增加雕凿扩建;也有一部分在唐代未继续开辟新窟,有些石窟仅增添一些唐代的造像,并无开凿石窟的建设,因而唐代的佛教文化、营造技术和艺术风格对其影响不大。 在新疆地区没有唐代新开发的石窟寺。古龟兹、古高昌区与唐朝关系较密切,经济文化发展比较顺利;吐蕃、回鹘崇信佛教,延续以往的石窟开凿,有些石窟在唐代进入兴盛期;而古焉耆区则没有唐代续凿的洞窟。 在中原、北方地区中,河西区在唐代没有选择新地点开创石窟寺,基本是在唐以前开发的石窟基础上续凿新洞窟,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部分石窟寺,是在唐代的大力扩充之下进入繁盛时代。甘宁黄河以东区始创于唐代的,仅有位于宁夏中宁县西北双龙山的石空寺石窟,以及甘肃合水县莲花寺石窟。位于陕西区麟游县城周边的慈善寺石窟和西郊石佛崖为唐代所创;富县城西65公里处的石泓寺石窟开创于盛唐时期。晋豫及其以东区太原周边,仅太原西南晋祠西北的龙泉寺石窟为初唐时兴建;洛阳周边则有沁阳城西北开凿于唐早期的玄谷山石窟,以及开凿于唐武后至玄宗年间的荥阳市大周山东麓的邢河石窟。安阳周边有唐代始凿的灵泉寺石窟和浚县千佛洞。河北隆尧县城西北9公里亦有一座始凿于唐初的宣雾山石窟。在济南周边,位于历城区柳埠镇的朗公谷石窟为唐早期新开凿;梁山县北昆山的马跑泉石窟造像也开凿于唐代。 南方地区唐代开创的石窟在川渝区域分布较多,其中包括: 巴中石窟,位于米仓古道交通线上,洞窟类型和造像风格接近于广元石窟,时代稍晚;大部分为唐早期开凿,后期延续到宋代。 通江县石窟,包括位于县城西2.5公里的千佛崖石窟,以唐早期造像为主;鲁班石石窟,多为唐开元、天宝年间开窟。 梓潼县千佛岩石窟,初唐至晚唐间开凿。 绵阳石窟,初唐至晚唐间开凿。 大足石窟,包括北山石窟、尖山子石窟、圣水崖石窟。北山石窟位于大足城西北2公里的北山之上,以佛湾为中心,分南、北两个部分,共290窟龛,唐晚期开凿。尖山子石窟位于大足西南20公里的宝山乡建角村,初唐始建。圣水崖石窟与尖山子石窟相去3公里,中唐开凿。 安岳石窟,位于四川安岳县,包括:千佛寨石窟,盛唐开凿;卧佛院石窟,开凿于唐开元年间;玄妙观石窟,开凿于唐开元至天宝年间;圆觉洞石窟,盛唐始建;净慧岩石窟,创建于唐乾元年间;毗卢洞石窟,盛唐开创;三堆寺石窟,唐晚期开凿。 ……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6.9¥49.8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8.6¥55.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4.5¥39.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8.3¥4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十个人的上海前夜-上海往事三部曲之三
¥34.3¥68.0葛翠林童话全集:幸运明星
¥20.6¥28.0觉醒的力量
¥22.9¥39.8孤鹰(全2册)
¥35.6¥99.0傅雷家书-本
¥11.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