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包邮 针灸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8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68.0(8.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68.0(8.5折)定价  ¥7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暑期大促, 全场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针灸学 版权信息

针灸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内容包括绪论、上篇经络腧穴、中篇刺灸法、下篇针灸治疗及附篇针灸学现代研究概论。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针灸学的发展历程、对外传播及国际交流,归纳了针灸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经络腧穴部分强调经典原文,在论述经脉循行及主要病候、络脉循行及主要病候、经别循行、经筋循行及主要病候等内容时,均是先出现经典原文,再重点注释。刺灸法部分及时吸收针灸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增加了针刀法、新九针疗法、浮针法、热敏灸等在针灸临床具有较大影响的新刺灸疗法。针灸治疗部分强调临床实用性,用方选穴与临床吻合,对于临床应该注意的问题或成功的经验在按语中给予补充。附篇增加了近年来针灸科研发展的**成果,以利扩大读者的学术视野。此外,本教材还具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

针灸学 目录

目录
编写说明
绪论 1
一、针灸学发展简史 1
二、针灸学的对外传播 5
三、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6
二、针灸学的对外传播 5
三、针灸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6
上篇
**章 经络总论 10
**节 经络概述 10
一、经络与经络学说概念 10
二、经络学说的科学内涵 10
三、经络的现代研究概况 10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 11
一、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传导的观察 11
二、腧穴功效的总结 11
三、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11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11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12
一、十二经脉 12
二、奇经八脉 14
三、十五络脉 15
四、十二经别 15
五、十二经筋 15
六、十二皮部 15
第四节 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16
一、根结与标本 16
二、气街与四海 17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 17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7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8
第二章 腧穴总论 21
**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21
一、腧穴的分类 21
二、腧穴的命名 22
第二节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 23
一、腧穴的主治特点 23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23
第三节 特定穴 30
一、五输穴 30
二、原穴、络穴 31
三、背俞穴、募穴 31
四、八会穴 31
五、郄穴 31
六、下合穴 31
七、八脉交会穴 32
八、交会穴 32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 32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2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32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33
四、简便取穴定位法 35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37
**节 手太阴经络及其腧穴 37
一、手太阴经络 37
二、手太阴肺经腧穴(11 穴) 38
第二节 手阳明经络及其腧穴 41
一、手阳明经络 41
二、手阳明大肠经腧穴(20 穴) 42
第三节 足阳明经络及其腧穴 47
一、足阳明经络 47
二、足阳明胃经腧穴(45 穴) 48
第四节 足太阴经络及其腧穴 58
一、足太阴经络 58
二、足太阴脾经腧穴(21 穴) 59
第五节 手少阴经络及其腧穴 63
一、手少阴经络 63
二、手少阴心经腧穴(9 穴) 65
第六节 手太阳经络及其腧穴 67
一、手太阳经络 67
二、手太阳小肠经腧穴(19 穴) 68
第七节 足太阳经络及其腧穴 72
一、足太阳经络 72
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67 穴) 74
第八节 足少阴经络及其腧穴 88
一、足少阴经络 88
二、足少阴肾经腧穴(27 穴) 90
第九节 手厥阴经络及其腧穴 96
一、手厥阴经络 96
二、手厥阴心包经腧穴(9 穴) 97
第十节 手少阳经络及其腧穴 99
一、手少阳经络 99
二、手少阳三焦经腧穴(23 穴) 101
第十一节 足少阳经络及其腧穴 106
一、足少阳经络 106
二、足少阳胆经腧穴(44 穴) 108
第十二节 足厥阴经络及其腧穴 117
一、足厥阴经络 117
二、足厥阴肝经腧穴(14 穴) 118
第十三节 奇经八脉及其腧穴 121
一、督脉及其腧穴 121
二、任脉及其腧穴 128
三、冲脉 134
四、带脉 135
五、阴维脉 135
六、阳维脉 136
七、阴跷脉 136
八、阳跷脉 137
第十四节 常用奇穴 137
一、头颈部穴 137
二、胸腹部穴 140
三、背部穴 141
四、上肢穴 142
五、下肢穴 145
中篇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150
**节 刺灸法的概念与分类 150
一、刺法的概念与分类 150
二、灸法的概念与分类 150
第二节 常用针灸器具 150
一、传统针灸器具 150
二、现代针灸仪器 152
第三节 刺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153
一、刺法的量学要素 153
二、灸法的量学要素 153
第四节 刺灸施术的注意事项 154
一、施术前的消毒 154
二、刺灸法的宜忌 154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157
**节 毫针刺法 157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 157
二、毫针刺法的练习 158
三、针刺前的准备 159
四、进针法 160
五、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162
六、行针与得气 163
七、针刺补泻手法 167
八、留针与出针 171
九、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72
十、毫针刺法注意事项 175
第二节 灸法 176
一、灸法的作用 176
二、灸法的种类及运用 177
附 热敏灸 183
三、灸感及灸法补泻 184
四、灸法的注意事项 185
第三节 拔罐法 185
一、罐的吸附方法 186
二、拔罐的应用方法 187
三、起罐方法 188
四、拔罐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189
五、拔罐的注意事项 189
第四节 三棱针法、火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芒针法 190
一、三棱针法 190
二、火针法 192
三、皮肤针法 194
四、皮内针法 196
五、芒针法 198
第五节 新九针疗法、针刀法、浮针法 199
一、新九针疗法 199
二、针刀法 202
三、浮针法 203
第六节 电针法 205
一、操作方法 205
二、适用范围 207
三、注意事项 207
第七节 穴位注射法、穴位贴敷法、
穴位埋线法 207
一、穴位注射法 207
二、穴位贴敷法 209
三、穴位埋线法 211
第八节 头针法 213
一、标准头针穴线的定位和主治 213
二、适用范围 216
三、操作方法 216
四、注意事项 217
第九节 耳针法 217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217
二、耳针刺激部位 218
三、耳针操作技术 227
四、耳针临床应用 228
下篇
第六章 治疗总论 232
**节 针灸治疗作用和原则 232
一、针灸治疗作用 232
二、针灸治疗原则 233
第二节 针灸临床诊疗特点 235
一、辨经与辨证结合 235
二、辨证与辨病结合 236
三、调神与调气并重 236
第三节 针灸处方 237
一、腧穴的选择 237
二、刺灸法的选择 239
附 针灸处方的常用符号 239
第四节 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 240
一、穴分主次,术分先后 240
二、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240
三、深浅不同,作用有别 240
四、手法不同,效果有异 241
五、知常达变,增减腧穴 241
第五节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241
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241
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 243
三、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 244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244
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 245
六、郄穴的临床应用 245
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245
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246
第七章 治疗各论 251
**节 头面肢体经络病证 251
一、头痛 251
二、面瘫 252
三、面肌痉挛 254
四、面痛 255
五、痹证 256
六、落枕 257
七、项痹 258
附 颈椎病 259
八、肩周炎 260
九、肘劳 261
十、腰痛 262
附 坐骨神经痛 264
十一、扭伤 265
第二节 内科病证 266
一、眩晕 266
附 高血压病 267
二、中风 268
附 假性延髓麻痹 270
三、痿证 270
四、癫狂 271
五、痴呆 273
六、痫病 274
七、震颤麻痹 275
八、感冒 277
九、咳嗽 277
十、哮喘 279
十一、心悸 280
十二、胸痹 281
十三、不寐 282
十四、胁痛 283
十五、胃痛 284
十六、呕吐 285
十七、呃逆 286
十八、腹痛 287
十九、泄泻 288
二十、痢疾 290
二十一、便秘 291
二十二、癃闭 292
二十三、尿失禁 293
二十四、阳痿 294
二十五、郁证 295
二十六、消渴 296
第三节 妇科病证 297
一、月经不调 297
二、痛经 299
三、经闭 300
四、崩漏 302
五、带下病 303
六、不孕症 304
七、绝经前后诸证 305
八、阴挺 306
九、缺乳 307
第四节 儿科病证 308
一、遗尿 308
二、惊风 309
三、积滞 310
四、疳证 311
五、小儿多动症 312
六、小儿脑性瘫痪 313
第五节 皮外科病证 314
一、瘾疹 314
二、湿疹 315
三、蛇串疮 316
四、神经性皮炎 317
五、粉刺 318
六、黧黑斑 319
七、斑秃 320
八、疔疮 320
九、丹毒 321
十、痄腮 322
十一、乳痈 323
十二、乳癖 324
十三、肠痈 325
十四、痔疮 326
第六节 五官科病证 327
一、目赤肿痛 327
二、麦粒肿 328
三、近视 329
附 视神经萎缩 330
四、耳鸣、耳聋 331
五、鼻鼽 332
六、鼻渊 333
七、鼻衄 334
八、咽喉肿痛 335
九、牙痛 336
十、口疮 337
第七节 急症 338
一、晕厥 338
二、虚脱 339
三、高热 340
四、抽搐 341
五、内脏绞痛 342
第八节 其他 345
一、衰老 345
二、肥胖症 346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 347
四、戒断综合征 348
五、癌病 349
附篇 针灸学现代研究概论
**节 文献研究 352
第二节 临床研究 354
第三节 实验研究 356
展开全部

针灸学 节选

绪论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来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针灸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少数几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科领域之一。针灸学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技术、临床治疗。针灸疗法属于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在防治疾病和保障人们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针灸学发展简史 针灸学历史悠久,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和医学家长期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医学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的结晶。 (一)针灸的起源 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远古时代,人们因饮食起居不当感受外邪,或与野兽搏斗发生创伤,为解决身体病痛,常自发地进行按压捶击,以至用尖锐的石器刺破痈疡,排出脓血,使疼痛缓解,从而创用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疗法的萌芽。据文献考证,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罗泌《路史》则说太皞伏羲氏“尝草治砭,以制民疾”。 针具起源于砭石。在2000多年前的古书中经常提到原始的针刺工具——“砭石”,如《左传》提到“美疢不如恶石”;《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内蒙古多伦县新石器时期遗址中也发现了一块长4.5cm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四棱锥形,可用来放血。在山东省日照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墓葬里,发现两块殉葬的砭石,长度分别为8.3cm、9.1cm,尖端为三棱锥形和圆锥形,可用于刺血,调和经气。砭石实物的发现,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素问 异法方宜论》记载:“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这里所说的“东方”,相当于我国山东一带。可见,砭石治病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以渔业为生的民族。近年来,在山东省发现了一批以针砭为题材的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雕刻着半人半鸟形的神医正在用砭石或细针给人治病。鸟形显然来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画像石反映了古代关于针砭起源的传说。 灸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对火的运用。《素问 异法方宜论》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这段记载说明,灸法的产生与北方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关。北方天气寒冷,人们易于感受寒邪,加上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使人们易于罹患寒痛、胀满类疾病,逐渐总结出用火的烘烤或烧灼的办法进行解决,并且,生活经验让人们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到*终的艾灸。据考察,先民们钻木取火或敲击燧石取火,往往用艾绒作为引火材料,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绒烧灼动物骨骼。这种用艾绒点火的方法为艾灸的发明提供了必要条件。 拔罐是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起源于原始社会,亦常与针灸结合运用。初期以兽角为罐具,故古称“角法”。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夏、商、周、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制度的变革及各种学术思想的活跃,针灸学从实践经验走向理论升华。针刺工具由砭石、骨针、竹针发展到了金属针。据《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缓、医和均擅长针灸,公元前581年,医缓给晋景公看病,指出其已病入膏肓,针、灸皆无能为力,这是史书上记载*早的一份针灸病例。此外,商代甲骨文里有了关于针灸的象形文字。 战国、秦至两汉时期,金属针在临床应用中成主导针具,《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对“九针”有了详细的论述,扩大了针刺的适应证范围,带来了针灸学术的飞跃发展。考古发现,河北省满城区的西汉刘胜墓出土了4枚金针,1枚锋针,2枚毫针,另有1枚名称尚未定。文献记载,先秦名医扁鹊(秦越人)在给虢太子治尸厥时,让其弟子子阳取外三阳五会而使太子复苏,又令子豹药熨两胁下,而太子坐起 可见,在先秦时期针砭、火灸、药熨等均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部古代关于经脉的著作,即《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书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的循行、病候和灸法治疗,反映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 《内经》的问世,是先秦至西汉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其中《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和系统,故《灵枢》又称《针经》。《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医学文献典籍,也是针灸学的**次大总结。它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精神、气血、津液等为基本理论,针灸为主要医疗技术,用无神论观点、整体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人体与自然相应的观点,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要领和防病治病原则,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内经》对经络学说论述精辟,不但对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属络脏腑及其所主病证均有明确记载,而且对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走向、分布、功能以及与经络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亦有记叙。《内经》对腧穴理论论述丰富,全书载有160多个腧穴,对五输穴、原穴、下合穴、十五络穴、背俞穴等也均有详细记载。《内经》对刺法的论述较为详尽,提出了迎随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等手法。在治疗方面,提出了“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等治疗原则;还提出了俞募配穴法、远道取穴法等取穴配穴方法;记载了100多种病证,其中绝大多数都应用针灸治疗。此时的医学家们不但构筑起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而且卓有成效地运用刺法、灸法等技术防病治病,初步形成了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独*的针灸学理论体系。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是一部可与《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所作,该书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针灸学理论体系。书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穴的论述,补充了《内经》之不足;还提出了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东汉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与针灸有关的条文达69条,主张针药结合、辨证施治。已佚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即《黄帝明堂经》)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华佗夹脊穴”,著有《枕中灸刺经》(佚)。三国时期的曹翕擅长灸法,著《曹氏灸经》,可惜失传。 (三)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随着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针灸学理论与技术有了新的提高,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魏晋时期,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全书分为12卷128篇,共收腧穴349个,以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刺灸法和临床各科病证针灸治疗为次序加以编纂。这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一部*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晋代以炼丹闻名的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从而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妻鲍姑,亦擅长用灸,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女灸疗家。晋末到南北朝的徐熙一族,累世精于医术,徐秋夫、徐文伯和徐叔响等都是针灸史上的有名人物。 隋、唐时期,中医药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医家。唐初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书中绘制了彩色“明堂三人图”,是历史上*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佚),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名医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等(均佚)。此外,唐代杨上善在《黄帝明堂经》的基础上,撰《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次序论列穴位。王焘编《外台秘要》,大量采录了诸家的灸法。此期,灸法备受多位医家重视,出现了针对专病的灸法著作,如唐代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门介绍灸治痨病方法;刊于公元862年以前的《新集备急灸经》,是我国*早雕版印刷的医书,专论急症用灸。针灸教育得到政府重视,唐太医署掌管医药教育,内设针灸专业,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针灸成为一个独立的专科,为针灸学的学校教育开创了先河,促进了针灸学科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宋金元时期 印刷术和铸造技术的提高加快了针灸学术的传播与发展。著名针灸家王惟一,在北宋政府支持下,重新考订厘正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于公元1026年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雕印刻碑,由政府颁行。公元1027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针灸铜人模型制成,作为教学和考试针灸师之用。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2017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这个浑身布满穴位的铜人雕塑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南宋针灸家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重视实践经验,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代著名医家滑寿,考订经络循行及其与腧穴的联系,在元代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基础上编撰而成的《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这个时期长于针灸的名医很多,著作也颇丰富,《备急灸法》、《痈疽神秘灸经》、《膏肓腧穴灸法》等书问世,标志着针灸在各科的深入发展。南宋初期的席弘,世代皆专针灸,传世的《席弘赋》特别讲究刺法。同时期的窦材著《扁鹊心书》,极力推崇烧灼灸法,每灸数十壮乃至数百壮。当时还有杨介、张济亲自观察尸体解剖,主张用解剖学知识指导针灸取穴。金代何若愚与撰《子午流注针经》的阎明广,提倡按时取穴法。金元名医窦汉卿既推崇子午流注,又提倡八法流注,按时取穴,他所编撰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赋中的名篇。 3.明清时期 针灸学术在明代发展到高潮,名家辈出。明代初期的陈会、中期的凌云、后期的杨继洲,都对针灸学术发展影响重大。这一时期针灸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包括:**,广泛搜集整理了明以前的针灸文献,出版了许多汇总历代针灸文献的著作。如朱的《普济方 针灸门》、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吴昆的《针方六集》、张介宾的《类经图翼》以及杨继洲在家传著作《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编撰而成的《针灸大成》(收录经穴359个)等,其中《针灸大成》被认为是针灸学术史上的第三次总结。第二,深入研究针刺手法,在单式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十多种复式手法。其中《针灸大全 金针赋》、《针灸大成 三衢杨氏补泻》、李梴的《医学入门 针灸》、汪机的《针灸问对》等,都是载述针刺手法之代表作。第三,灸法从艾炷烧灼灸法向用艾卷温和灸法发展。14世纪开始出现的艾卷灸法,后来发展为加入药物的“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第四,对于历代不属于经穴的针灸部位进行了整理,在腧穴里列出“奇穴”这个类别。 (四)针灸学术的低谷时期 从清初到鸦片战争这一历史时期,医者重药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18世纪吴谦等人撰《医宗金鉴 刺灸心法要诀》,以歌诀和插图为主,很切合实用。李学川撰《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增加中枢、急脉两穴,记载361个经穴。此时著述虽多,但影响不大。公元1822年,清王朝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理由,下令太医院停止使用针灸,废止针灸科。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各地教会医院和西医学院校纷纷建立,中医受到很大冲击,针灸更是受到严重挫折。由于广大群众相信并且欢迎针灸治病,所以,针灸在民间继续流传。许多针灸医生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成立针灸学社,编印针灸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