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张光直作品系列(套装共9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8074393
- 条形码:9787108074393 ; 978-7-108-07439-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张光直作品系列(套装共9册) 本书特色
?? 完整呈现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一生著述面貌 ?? 凝聚精华,从人类学角度解释中国考古学材料 毫无疑问,具有多方面天赋的张光直是20世纪后半叶考古学史上的中心人物之一。“张光直作品系列”凝聚了他一生从人类学的角度解释中国考古学材料的研究精华,具有经典意义的影响。
张光直作品系列(套装共9册) 内容简介
“张光直作品系列”,收入其拥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九种:《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商文明》《中国青铜时代》《美术、神话与祭祀》《考古学专题六讲》《古代中国考古学》《中国考古学论文集》《考古人类学随笔》《番薯人的故事》。 这些涵盖考古学理论、古代中国考古学、考古人类学等诸多领域的专著、论文集、讲座,以及学术文化随笔和记述个人经历的回忆录,曾经在数十年间陆续以中英文出版,在国内外学术文化界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三联版“张光直作品系列”**次较为完整地呈现了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一生的著述面貌,也凝聚了他毕生从人类学的角度解释中国考古学材料的研究精华,具有经典的意义。
张光直作品系列(套装共9册) 目录
1、考古学
——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
本书源自作者1966年在耶鲁大学以“史前聚落的分析与比较” 为题的人类学讲座,英文本出版于1967年,名为Rethinking Archaeogy。书中系统地阐释考古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集中体现了作者在“新考古学”潮流的背景下,对考古学理论的再思考。他主张把聚落作为考古学主要的解析单元,认为考古学的首要目的是用有效的手段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人的世界的本质;他对族群、聚落、文化等概念的颇富常识又充满逻辑的阐释,极大地拓宽了同代和后学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或许就是奠定作者一生辉煌成就的基石。
2、商文明 (Shang Civilization)
商,在周代文献中首先是取得王朝地位的王室的名字。它是被商王室统治的国家的称号,也用以称呼商国人民及其他同时代人民所创造的文明。商还用来称呼中国历史上被商王朝统治的那一时代。
本书从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卜甲和卜骨、考古学、理论模式这五个角度切入,依据已知的考古发现和文献材料,力图全面呈现商文明的各个方面。
张光直有关商代的著作和文章,比如《商文明》,使西方有关早期中国的教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吉德炜(David N.Keightley)
3、中国青铜时代
所谓青铜时代,即是指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三代文化的核心内容。
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大量制造与使用,再到逐渐消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青铜时代。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不仅是技术史角度的研究,从政治、经济到战争、祭祀,从礼仪、艺术到巫术、饮食……作者试图以各个侧面的探究还原一个立体的时代模型。
4、美术、神话与祭祀(Art,Myth,ahd Ritual: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作者一向主张对古代中国的研究要跨出传统的专业局限,从史学、考古、美术史、古文字、古地理学、思想理论等多方面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而此书正是他本人所做的一次*彻底的试验。书中利用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神话学的各种材料,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早期的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可以看作是作者一生研究古代中国的综合性成果。近三十年来,先后有英、中、日三种文字的文本在世界各地流传。
5、考古学专题六讲
本书根据1984年初秋作者在北京大学考古系的九次演讲记录整理而成,内容集中于宏观性探讨中国考古与一般性问题的关联。是80年代国内*为流行的考古学读物之一。此次再版,还收录了他去世前后发表的三篇文章,集中表现他晚年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认识和反思。对想了解什么是“考古学”,以及考古学对史学研究有何助益的年青读者来说,本书不失为*简要而又富启发性的读物。
6、古代中国考古学
英文本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由耶鲁大学1963年初版,中译本所据1986年第四版是该书*大的一次修订,已经是一部全新的《古代中国考古学》,由以前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单线说转变为区系类型的多元理解。
从旧石器时代的遗存及分析到中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再到中国文明相互作用的范围和基础,以及夏商周三代和三代以外的文明的详细阐释,作者在理论和方法上确立起一个视野宏阔的中国古代考古学分析框架,并着意描述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其朝着充分复杂化和等级化的社会发展的脉络,力图揭示中国古代文化相互作用演进的动态的全息图景。
《古代中国考古学》先后四次修订出版,不仅更新了对中国新石器时期和早期铜器时代的描述,而且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也相应地为学界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光直对重要资料的追踪整理,并时时更新的意志和能力让人望尘莫及。因为他耐心细致的工作,这四次出版奠定规划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基础和方向。
——吉德炜(N.Keightley)
《古代中国考古学》首次尝试在现代人类学社会进化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新梳理中国考古学材料。
——罗泰
7、中国考古学论文集
作者考古学论文的精选结集。包括考古学学科意义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古代巫觋文化的特点及其在王权形成中的作用、东南沿海尤其是台湾原始社会考古、殷墟考古等。
作者立足于实践调查和中国考古学实际材料,吸收区域文化多元说等新理论,在文明的交互作用、东南沿海与南岛语族的关系、古代王权兴起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严谨精当的见解。
8、考古人类学随笔
书中所收文章多写于八九十年代,在为他人新书撰写的序文、讲演辞、《中国文物报》专栏文章及访谈记录中,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考古人类学的新知识、新发展,选评了国内外考古书籍,也记述了学界的师友人物,表达了对考古时事的看法以及对海峡两岸学术文化前景的瞻望。
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作者学术上的真知灼见,更可以切实感受他的诙谐、宽容、乐观、热情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正像朋友所说,“他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热已永远留在人间。”
9、番薯人的故事
作者回忆早年生活的自述作品。因祖籍台湾,台湾岛的形状像个番薯,岛上两三千万汉人自称“番薯人”,故以此名书。书中记述其家世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度过的孩提时代,重点追忆了18岁作为“政治犯”被捕入狱一年的特殊经历。这段经历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也由此引发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科学兴趣。
在张先生的回忆录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个乡情浓厚,再普通不过的中国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既会说“标准的京片子”,“也会说台湾话”……自认为是台湾人,但也是闽南人和中国人的“番薯人”。他对他的故土北京和台湾,对他的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一直有诗一般的魂牵梦绕,又透着淡淡的哀伤。
——李零
张光直作品系列(套装共9册) 节选
商代的占卜与祭祀 * 文章整理摘编自张光直《商文明》 很久以来,我们就知道周人利用龟甲占卜。《诗经·大雅·绵》描述了周族的祖先如何借助龟甲决定在陕西岐山附近建设他们的首都: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1977年底,这种用于占问的龟甲残片在岐山附近的周代遗址中被发现。据《美洲华侨日报》1977年11月1日新华社电讯。然而在那之前,学者们竟然不知道周代有刻字甲骨!他们也不知道占卜实际上也是商人的风俗,但是他们早在1977年之前——凭借他们关于甲骨文的知识——就知道占卜这一事实。早在19世纪末,商人的刻字卜骨就已经为人所知,而且它们的发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商代历史的了解。 商代卜骨的发现离现代考古学的产生不很久远;不像青铜器的研究占去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一大部分,它的发现离科学的发掘不到30年。但是这里把卜骨作为商代考古学的一个独立部分叙述,因为它的文字的研究需要更多的文献知识而不是考古学知识。 让我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刻字甲骨的基本特征。安阳的商代人继承了灼烧骨片并按照裂纹预测吉凶的做法,而且把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为了这一工作,他们首先选择骨料,打磨光滑,然后在每一片上钻出洞,凿出槽。使用的骨料有两种。**种是家牛、水牛或少数其他动物的骨骼,主要是肩胛骨。第二种是龟的腹甲和(少数)背甲。这些龟属于以下种类:中华胶龟(Ocadia sinensis)、乌龟(Chinemys reevesi)、黄纹龟(Mauremys mutica)、闭壳龟属(Cuora sp.)和陆龟属池龟(Testudo emys)。除了乌龟以外,所有其他的种类都不产于华北,在商代,它们的甲壳可能是从外地运入的。 在准备阶段,这些肩胛骨要被攻治,去掉残存的肉渣。龟甲要沿甲桥锯开(甲桥保留在腹甲上,经常雕刻有此甲的来源和序数),然后打磨光滑。作为准备工作的一部分,甲和骨都有可能浸泡在某种液体中使它们软化,以便钻凿、烤出裂纹和镌刻文字,但是具体细节还不清楚。 在甲和骨的一面做出成排的钻和凿是为了使这一部分甲骨变薄,易于在加热的情况下产生裂纹而且使裂纹在另一面出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卜骨上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坑洞,但是只有商代人才使它们规则地排列并精细地加工出来。钻为圆形,平底或圜底;凿为枣核形,V字形底。二者相互交叠。加热时,就会有两条裂纹在另一面出现,一条垂直,沿着枣核形的中轴,另一条横向,垂直交于中轴并通过钻的圆心。通常钻比凿靠近甲的中脊,以便横向裂纹可以指向中脊。在肩胛骨上也是如此,这样所有的横向裂纹都可以指向同一方向。 占卜时,在钻和凿的底部加热,另一面出现裂纹,解释裂纹的形状作为向祖先提出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占卜吉凶在商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可能是很普遍的;但因为实际上所有刻字卜骨都是商王的问卜,我们就把我们的描述限制在商王宫廷里。显然,很多人介入了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商王本人,有时他亲自问卜,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所有占卜都是以他的名义进行的;贞人,作为商王的代言人问卜;卜人,执行占卜过程;占人,专掌解释裂纹的含义;史,专掌记录整个占卜过程并将其刻在甲和骨上。当然,这只是基本角色,有的角色可能不止一人,有的可能兼管几个角色。在宫廷中,占卜是一项重要活动,无疑在王室成员和整个王国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甲骨文记录包括以下内容:祭祀、征伐、田游、往来行止、旬、夕-日、天象、年岁、疾病、生死、生育、梦、营建和其他。有些占问是常规进行的(例如关于一些礼仪、旬、夕、日的吉凶等);有的则是根据需要临时问卜。无论哪种问卜,贞人都要要求卜人进行占卜,卜人要执行占卜过程,占人则接收卜人所求示的祖先发来的回答。然后史就当场记录下来这些疑问、预兆的内容,少数还记载是否应验。从这些记录中,我们了解了占卜的过程。
张光直作品系列(套装共9册) 作者简介
张光直(1931—2001) 当代华裔考古人类学家。祖籍台湾,自称“番薯人”。50年代在台湾大学读人类学,师从李济先生。后负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院毕业。先后担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中研院副院长。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 张光直一生致力于中国考古学与考古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专著(《古代中国考古学》等)和大量学术论文,把自己祖国古代文明的丰富考古材料介绍给英语世界,更倡导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力求通过中国文明进程和发展模式的建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内涵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4.1¥48.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1¥76 -
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
¥8.8¥18 -
敦煌学概论
¥14.9¥34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7¥68.8 -
罗马史纲
¥13.2¥35 -
现代欧洲200年
¥2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