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医学史(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中国医学史(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作者:甄志亚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1997-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95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6.9(8.4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医学史(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版权信息

中国医学史(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内容简介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  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腧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其中除少数教材是初次编写者外,多数是在原教材,特别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础上充实、修改而编写成的。所以这套新教材也包含着前几版教材编写者的劳动成果在内。  教材是培养社会主义专门人才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要提高教材的质量,必须不断地予以锤炼和修改。

中国医学史(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目录

导论 1. 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1.1 卫生保健 1.1.1 居处 1.1.2 衣着 1.1.3 用火 1.1.4 导引 1.1.5 婚姻 1.2 医药知识 1.2.1 药物 1.2.2 针灸 1.2.2.1 针法 1.2.2.2 灸法 1.2.3 外治法 1.3 其他几种医药起源论 1.3.1 “医源于圣人” 1.3.2 “医源于巫” 1.3.3 “医源于动物本能” 1.4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 2. 早期的医药卫生活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春秋) 2.1 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 2.1.1 对疾病的认识 2.1.1.1 甲骨文关于疾病的记载 2.1.1.2 固定病名的出现 2.1.1.3 对自然条件与人体发病关系的认识 2.1.2 对疾病的诊治 2.2 医学理论的萌芽 2.2.1 相关的几种哲学思想 2.2.1.1 气、精、神 2.2.1.2 阴阳、五行 2.2.1.3 天人相应 2.2.2 病因学 2.2.3 预防医学思想 2.3 药物知识 2.3.1 药物知识的积累 2.3.2 酒的应用及其意义 2.3.3 汤液的制作 2.3.3.1 汤剂说 2.3.3.2 “五谷之液”说 2.4 卫生保健与医事制度 2.4.1 卫生保健 2.4.2 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2.5 医与巫的斗争 2.6 古代医家 3.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3.1 诸汉墓出土的医书 3.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3.1.1.1 脉灸经 3.1.1.2 《五十二病方》 3.1.1.3 帛画《导引图》 3.1.1.4 竹木简医书 3.1.2 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医书 3.1.2.1 《脉书》 3.1.2.2 《引书》 3.1.3 满城中山靖王墓出土的医用文物 3.1.4 武威汉简《治百病方》 3.2 早期的医学理论著作 3.2.1 《黄帝内经》 3.2.1.1 《内经》的产生 3.2.1.2 《内经》的基本精神和成就 3.2.1.3 《内经》的影响 3.2.2 《难经》 3.3 药物学的发展 3.3.1 战国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3.3.2 《神农本草经》 3.3.2.1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及其流传 3.3.2.2 《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和成就 3.4 辨证论治原则的确立 3.4.1 战国以来临证医学的发展概况 3.4.2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3.4.2 张仲景的生平 3.4.2.2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 3.4.2.3 《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3.4.2.4 《伤寒杂病论》的影响 3.5 主要医家及其成就 3.5.1 扁鹊 3.5.2 淳于意及其“诊籍” 3.5.3 涪翁与再传弟子郭玉 3.5.4 华佗 4. 医药学的全面发展公元265—960年(西晋—五代) 4.1 医学理论的提高 4.1.1 古医籍的整理和注释 4.1.1.1 (内经》 4.1.1.2 《伤寒杂病论》 4.1.2 脉学的总结与普及 4.1.2.1 《脉经》 4.1.2.2 《脉诀》 4.1.3 病因证候学的探索 4.1.4 医德规范的树立 4.2 药物学的进步 4.2.1 国家药典的诞生 4.2.2 药物品种的丰富 4.2.3 分类方法的进步 4.2.4 药物图谱的创制 4.2.5 药物炮制的规范 4.2.6 制药化学的先声 4.3 临证医学的显著进展 4.3.1 针灸科 4.3.1.1 《针灸甲乙经》 4.3.1.2 其他 4.3.2 内科 4.3.3 妇产科 4.3.4 小儿科 4.3.5 外科 4.3.6 按摩科 4.3.7 骨伤科 4.3.8 五官科 4.4 综合性医著 4.4.1 《肘后救卒方》 4.4.2 《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4.4.3 《外台秘要》 4.4.4 藏医与<四部医典》 4.5 医学教育 4.6 中外医药交流 4.6.1 中朝医药交流 4.6.2 中日医药交流 4.6.3 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 4.6.4 中国与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 5. 医药学的突出成就与医家的创新公元960—1368年(宋—元) 5.1 医政设施的进步 5.1.1 改进医事管理 5.1.2 开设国家药局 5.1.3 发展医学教育 5.2 古医籍的整理与研究 5.2.1 医籍的整理与刊行 5.2.2 方书的编著和发展 5.3 药物学的发展 5.4 临证各科的突出成就 5.4.1 病因病机学 5.4.2 诊断学 5.4.3 解剖学 5.4.4 针灸学 5.4.5 内科 5.4.6 外伤科 5.4.7 妇产科 5.4.8 儿科 5.4.9 法医学 5.5 金元医家的创新 5.5.1 刘完素——火热论 5.5.2 张元素——脏腑辨证论 5.5.3 张从正——攻邪论 5.5.4 李杲——脾胃论 5.5.5 王好古——阴证论 5.5.6 朱震亨——相火论 5.6 中外医药交流 5.6.1 中朝医药交流 5.6.2 户日医药交流 5.6.3 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医药交流 5.6.4 中国与印度、阿拉伯诸国的医药交流 6. 医药学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新发展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 6.1 药物学与方剂学的发展 6.1.1 药物学 6.1.1.1 《本草发挥》 6.1.1.2 《救荒本草》 6.1.1.3 《滇南本草》 6.1.1.4 《本草集要》 6.1.1.5 (本草纲目》 6.1.1.6 《本草述》 6.1.1.7 《本草备要》 6.1.1.8 《本草从新》 6.1.1.9 《得配本草》 6.1.1.10 《本草纲目拾遗》 6.1.1.11 《植物名实图考》 6.1.2 方剂学 6.1.2.1 《普济方》 6.1.2.2 《医方考》 6.1.2.3 《祖剂》 6.1.2.4 《医方集解》 6.1.2.5 《成方切用》 6.1.2.6 《炮炙大法》 6.2 温病学说与人痘接种术 6.2.1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6.2.1.1 明以前有关温病论述之梗概 …… 7.近百年的中国医学公元1840~1949年(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展开全部

中国医学史(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 节选

  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进入衰落时期,政治更加腐败,经济停滞落后,国力日益衰弱。与此同时,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落后衰弱的中国,便成为殖民者的侵略对象。  1840年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鸦片,挑起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清政府于1842年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打开了大门。从此,各侵略者接踵而至。美国和法国于1844年先后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俄、德、奥、日、意等国也趁火打劫,来争夺权益。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侵略的种种特权后,进一步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加强了对中国各族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激化了阶段矛盾和民族矛盾,加深了社会危机。面对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反抗斗争。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发生了太平天国革命、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未间断过。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主义的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向新生的革命政权猛烈进攻,不久,政权落入北洋军阀手中,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出现了军阀混战。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924年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1931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激起全国人民抗日的怒火,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国民政府发动全面内战,经过3年的国内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异常复杂,有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地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城乡小生产和个体经济。  18世纪后期,清朝封建经济陷入衰落的危机之中,资本主义萌芽逐渐增长,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必将缓慢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统治阶级的屈服,改变了中国社会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  19世纪初,外国在华经济势力有很大扩展。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以后,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使中国的经济完全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严重束缚,难以正常发展。国民政府时期,官僚买办资产阶段窃据了财政经济大权,四大家族的垄断资本发展到*高峰,造成国民经济停滞、破产和衰落的状态。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西方文化的广泛传播,猛烈地冲击着封建思想体系,形成了新旧并存、中西混杂的势态,出现了“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贯串在哲学、史学、文学、教育以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领域深刻而复杂的斗争。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纷纷入侵,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衰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一些封建士大夫从为封建王朝炼石补天出发,深感烦琐的汉学与空疏的宋学都不能应付当时的局面,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改良朝政,向西方学习,并著书立说抨击时弊,力图摆脱汉学与宋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的学风;主张治学要有助于经世,治经只要通晓大义,无须把精力耗费在烦琐考据上,强调要研究社会现实问题,于是便兴起了“经世致用”的思潮。在当时的知识界有一定积极作用,开创一代新学风,但其主观愿望仍是维护封建统治。  在“西学东渐”的形势下,洋务派对“师夷”、“通变”存在种种忧虑,担心西学输入会对人心风俗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危及密封的中国封建思想体系,为了摆正“中学”与“西学”的位置,保证“西学”的输入不超出洋务派允许的范围,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此作了具体的阐述和发挥。此后“中体西用”思想,日益广泛地渗透到各个学术领域。也成为中西汇通医家的一种思想方法。  近代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是,他们不能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更无力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因此,产生了改良主义思想。他们提倡西学,要求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政治学说,打破了洋务派和传教士只限于学习西方技艺的束缚。甲午战争后,改良主义思想迅速发展,从一种社会思潮发展成为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戊戌维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提出了一套以进化论为核心的思想理论,提倡新学、提倡民权、批判旧学,改革封建制度,受到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与洋务派的坚决反对,双方围绕着变法、民权、西学等,展开激烈的论争。由此成为一场传播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启蒙运动。  辛亥革命后,一批小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破除旧的传统观念,树立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在思想文化领域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出现了新的思想解放高潮,促进了人民大众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  “五四”时期,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掀起了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运动。与反动统治阶级洋奴买办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展开激烈斗争。反映在对待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上,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针,前者主张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后者否定民族文化遗产。这在近代医学史上也有明显的反映。  进入封建社会末期,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在缓慢地萌发着,西方自然科学传人后,被少数知识分子所接受,天文、历法、数学等学科有一定进展,出现了如李善兰、华衡芳、徐寿等早期启蒙科学家,但广大知识分子仍然热衷于科举仕途。19世纪末,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已经形成一种风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和方法,对当时知识界有深刻的影响。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我国生根发芽,尽管它还幼小,但它毕竟冲破了封建制度和旧传统的束缚,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科学体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