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中药方剂理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包邮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中药方剂理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962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260.3(7.7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60.3(7.7折)定价  ¥3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暑期大促, 全场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中药方剂理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08052
  • 条形码:9787030708052 ; 978-7-03-07080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中药方剂理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本书特色

《方剂中药理论卷》中,按照中药学、方剂学两个理论范畴,分别对两个范畴的专论加以分类、分层编排,并基于中医学理、结合临床实际加以提钩玄;展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中药学理论、方剂学理论框架结构。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中药方剂理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四个系列之一,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理论》《中药方剂理论》《针灸理论》和《养生理论》五个分卷。《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通过全面研读历代代表性医学论著,选取其中围绕某一概念或命题,较为精要地进行论证、阐述和辨析,且学术观点较为明确的章节或完整段落,按照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范畴进行分类;旨在全面展现中医经典与历代名家的原创性理论观点和独到临床体会,并对所选专论加以提要钩玄,力求要点突出,以促进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应用。
    本书为《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之“中药方剂理论”分卷。书中选择历代本草、方书论著及相关著作中,阐释中药、方剂理论基本概念、重要命题的内容,将其分别纳入中药、方剂之“总论”与“各论”,并阐释原文主旨。内容兼顾系统性、代表性和说理性。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中药方剂理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目录

目录
总序
总前言
凡例
上篇 中药理论专论
中药总论
1 分类 4
1.1 三品分类 4
《神农本草经》论三品药性 4
陶弘景 释三品药性 4
1.2 十剂分类 5
陈藏器 十剂论 5
寇宗奭 论增补寒热二剂 5
刘完素 论十剂 6
张子和 论十剂 7
王好古 十剂 8
陈嘉谟 十剂 8
李时珍 十剂 9
缪希雍 十剂补遗 13
贾所学 论古圣用药十八法 14
陈士铎 十剂论 14
陈士铎 辟陶隐居十剂内增入寒热二剂论 18
陈士铎 辟缪仲醇十剂内增升降二剂论 19
沈金鳌 十剂分类要药 19
沈金鳌 论增补升降二剂之失 20
1.3 自然属性分类 20
《周礼》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 20
陶弘景 分类论 21
李时珍 析族区类、振纲分目分类法 21
1.4 功效主治分类 22
王纶 药性分类 22
黄宫绣 分类论 23
2 产地与采收 24
2.1 土地所出 24
陈嘉谟 出产择土地 24
黄璐琦 张瑞贤 论道地药材 24
2.2 伐取得时 25
陶弘景 论采药时月 25
沈括 论采药 26
陈嘉谟 收采按时月 26
2.3 司岁备物 27
《素问》 论司岁备物 27
李时珍 采药分六气岁物 27
张志聪 论司岁备物 28
3 炮制 29
陈嘉谟 制造资水火 29
缪希雍 雷公炮炙十七法 29
张志聪 炮制辩 30
王洪绪 诸药法制及药性 30
徐灵胎 制药论 31
吴鞠通 雷公炮制论 31
莫枚士 制药论 31
唐容川 论炮制 32
4 性能 33
4.1 概说 33
4.1.1 辨识之法 33
《圣济经》 论药物形色自然之法象 33
《圣济经》 论药物性用 33
刘完素 论药性自然之理 34
刘完素 论药物形色性味体 34
李东垣 药性阴阳论 35
王好古 用药根梢例 35
陈嘉谟 咀片分根梢 36
陈嘉谟 用药法象 36
李时珍 草部论 36
杜文燮 药性阴阳论 36
龚廷贤 药物性用论 37
缪希雍 药性差别论 38
王肯堂 药说 38
贾所学 辨药八法 39
张志聪 药性形名论 39
张志聪 本草纲领论 40
张志聪 草木不凋论 41
汪昂 药有形性气质 41
汪昂 论药物各以其类相从 42
徐灵胎 药性变迁论 42
徐灵胎 药性专长论 42
徐灵胎 药石性同用异论 43
许豫和 药性解 43
吴鞠通 药不能治病论 44
吴鞠通 药物体用论 45
吴鞠通 草木各得一太极论 45
黄凯钧 古今药味不同论 45
黄凯钧 论金石药 46
莫枚士 药性刚柔论 46
石寿棠 用药大要论 47
张秉成 用药法程 48
唐容川 总论根实茎枝叶药性 49
唐容川 论金石禽兽昆虫药 49
陆士谔 辨药论 50
《医学言志录》论药物之产地与药性 50
4.1.2 纠偏之理 51
朱橚 用药偏胜论 51
莫枚士 用药论 52
徐灵胎 形气药性论 52
徐灵胎 补偏救弊论 53
吴鞠通 万物各有偏胜论 53
吴鞠通 论药不论病论 54
丹波元坚 药性皆偏 54
唐容川 论药物以偏调人身之盛衰 55
4.2 四气五味 55
4.2.1 概说 55
《素问》论气味阴阳厚薄 55
《神农本草经》药有四气五味 56
张元素 论气味之用 56
李东垣 五方之正气味 57
陈嘉谟 治疗用气味 57
徐春甫 药有四气五味 58
徐春甫 药用气味所宜 58
缪希雍 原本药性气味生成指归 59
张介宾 气味篇 60
贾所学 药性清浊 61
冯兆张 治疗用气味 61
南部生 药气味 62
4.2.2 四气论 62
寇宗奭 四气当称“四性”论 62
陈嘉谟 四气 62
李时珍 四时用药例 63
李中梓 论四气 63
李中梓 药性合四时论 64
张志聪 四气逆从论 65
傅学渊 论四性之用无一定之治 65
4.2.3 五味论 65
《素问》 地食人以五味 65
《素问》 论五味之所合 66
《素问》 论五味所入 66
《素问》 论五味入五脏,久而增气 66
《素问》 论五脏苦欲补泻,五味之所宜 66
《素问》 论五味阴阳之用 67
《素问》 论五味所禁 68
《素问》 论五味过伤 68
《灵枢》 论谷气五味入五脏 68
《灵枢》 论谷、果、畜、菜之五味 69
《灵枢》 论五脏病之五宜 69
《灵枢》 论五宜 69
《灵枢》 论五禁 70
《灵枢》 论五走 70
《灵枢》 论五裁 70
《灵枢》 论五味偏胜致病 70
《圣济经》论五味自然之理 71
寇宗奭 五味 71
李东垣 药本五味歌 71
王肯堂 五味补泻 72
李中梓 论五味之用 72
贾所学 五味所主 73
贾所学 五味所能 73
4.3 升降浮沉 73
张元素 药性要旨 73
张元素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74
王好古 论东垣先生用药法象 74
李时珍 升降浮沉 74
尤在泾 制方用药必本升降浮沉之理 75
唐容川 论升降浮沉之理 76
4.4 归经引经 76
张元素 各经引用 76
王好古 东垣报使 77
李时珍 引经报使 77
汪昂 论诸药入诸经 77
吴鞠通 引经论 78
韦协梦 药有经络 78
徐灵胎 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 79
张睿 药引 79
龙之章 大药引子甚是得力 80
赵竹泉 不先辨症乱用药引 80
唐容川 黄杰熙 论归经引经 81
谢海洲 漫话“药引” 82
颜德馨 引经药之奥旨 82
4.5 毒性 83
《素问》毒药治病无使过之 83
《神农本草经》毒药疗病取去为度 84
王履 神农尝百草论 84
虞抟 论药性相畏相恶相反同剂而用 84
王绍隆 潘楫 论无毒所以疗病,有毒所以发病 85
黄宫绣 论毒物 85
原昌克 五毒五药 86
长尾藻成 毒药 87
5 应用 88
5.1 选药 88
5.1.1 概说 88
《神农本草经》论用药各随其所宜 88
曹其旭 浅谈中医用药 88
5.1.2 诸病主药 89
张元素 论随证治病用药 89
刘全德 治病主药诀 90
龚廷贤 诸病主药 90
朱时进 治病主药论 92
朱时进 证药增损歌 93
龙之章 诸病主药论 94
陆晋笙 论病有对待药亦有对待 94
5.1.3 脏腑病主治药 96
《素问》论五脏苦欲补泻用药 96
张元素 五脏补泻法 96
王好古 五脏苦欲补泻 97
李时珍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98
缪希雍 五脏苦欲补泻 102
黄宫绣 脏腑病症主药 103
吴鞠通 五脏六腑体用治法论 116
赵术堂 肺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17
赵术堂 大肠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18
赵术堂 胃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19
赵术堂 脾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20
赵术堂 小肠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21
赵术堂 膀胱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22
赵术堂 肾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23
赵术堂 心包络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25
赵术堂 三焦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26
赵术堂 胆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27
赵术堂 肝经补泻寒热用药式 128
王旭高 治肝卅法 129
5.1.4 六淫病主治药 131
黄宫绣 六淫病症主药 131
王旭高 六淫治法 137
俞根初 六淫病用药法 139
5.1.5 辨病位选药 141
俞根初 六经用药法 141
俞根初 三焦用药法 142
5.1.6 依四时选药 142
徐彦纯 论用药必本四时 142
李时珍 四时用药例 143
缪希雍 脏气法时并四气所伤药随所感论 143
5.1.7 论治法相同药效有异 144
5.1.7.1 补益 144
黄宫绣 温中 144
黄宫绣 平补 145
黄宫绣 补火 146
黄宫绣 滋水 146
黄宫绣 温肾 147
5.1.7.2 治气 147
缪希雍 论治气三法药各不同 147
徐春甫 治气药论 148
梁学孟 诸气药性主治 148
黄宫绣 论气药 149
唐容川 论降气药 151
5.1.7.3 治血 151
徐春甫 治血药论 151
张介宾 论血证用药 152
梁学孟 失血各经药性主治 153
梁学孟 失血分经引用便览 154
黄宫绣 论理血药 155
黄宫绣 论温血药 155
黄宫绣 论凉血药 156
黄宫绣 论下血药 157
5.1.7.4 发散 158
黄宫绣 散寒 158
黄宫绣 驱风 158
黄宫绣 散热 159
黄宫绣 平散 160
5.1.7.5 泻实 160
黄宫绣 泻热 160
黄宫绣 泻火 162
黄宫绣 平泻 163
黄宫绣 下气 163
5.1.7.6 温里 164
黄宫绣 温散 164
5.1.7.7 祛湿 165
黄宫绣 散湿 165
黄宫绣 渗湿 165
黄宫绣 泻湿 166
5.1.7.8 利水 167
黄宫绣 泻水 167
5.1.7.9 祛痰 168
朱丹溪 治痰用药法 168
汪机 丹溪治痰活套 169
汪机 治痰饮大法 170
徐春甫 治痰药味各有所能 171
徐春甫 燥热药治痰之误 171
王肯堂 痰火 172
吴澄 积痰禁用滋降 172
黄宫绣 降痰 172
黄宫绣 痰病证主药 173
心禅僧 痰症随宜施治论 174
5.1.7.10 收涩 175
黄宫绣 温涩 175
黄宫绣 寒涩 176
黄宫绣 收敛 176
5.1.7.11 涌吐 176
黄宫绣 吐散 176
5.1.7.12 重镇 177
黄宫绣 镇虚 177
唐容川 论金石药性本镇静 177
5.1.7.13 杀虫、祛毒 178
黄宫绣 杀虫 178
黄宫绣 发毒 179
黄宫绣 解毒 179
5.2 配伍 180
5.2.1 君臣佐使配伍 180
《素问》论方制君臣 180
沈括 论君臣 180
李东垣 君臣佐使法 181
徐春甫 药用君臣佐使 181
张介宾 反佐论 182
贾所学 君臣佐使论 183
《景岳全书发挥》反佐论 184
韦协梦 论君臣佐使 184
倪维德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 185
蔡陆仙 君臣佐使 185
蔡陆仙 反佐法 186
5.2.2 七情配伍 187
5.2.2.1 概说 187
《神农本草经》论七情
展开全部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中药方剂理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节选

上篇 中药理论专论 中药总论 1.1 三品分类 《神农本草经》论三品药性 上药一百廿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廿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廿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 ——《神农本草经 序》 【提要】 本论主要阐述《神农本草经》的三品分类法。三品分类,是*早的按药性功能分类的方法。其据药性、功效、毒性等特性,将365种药物分别归为上、中、下三品。三品药性各有所长:上品主养命,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而不会损害人体;中品主养性,没有毒或毒性不大,可治病补虚;下品主治病,多有毒或药性较为峻烈,不能长期服用,具有祛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等功效。在实际应用中,治病当随人之所患,以合宜为本,不当因贵贱善恶而偏用。 陶弘景 释三品药性 上品药性,亦皆能遣疾,但其势力和厚,不为仓卒之效,然而岁月将服,必获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仁育,故云应天。独用百廿种者,当谓寅、卯、辰、巳之月,法万物生荣时也。中品药性,治病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于服之者,祛患当速,而延龄为缓,人怀性情,故云应人。百廿种者,当谓午、未、申、酉之月,法万物熟成时也。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恒服,疾愈则止,地体收煞,故云应地。独用一百廿五种者,当谓戌、亥、子、丑之月,兼以闰之,盈数加之,法万物枯藏时也。今合和之体,不必偏用,自随人患苦,参而共行。但君臣配隶,应依后所说,若单服之者,所不论耳。 ——南朝梁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序录上》 【提要】 本论是陶弘景对《神农本草经》三品药性论所做的理论阐释。《神农本草经》的三品药性论,将三品药物与万物生荣时、万物熟成时、万物枯藏时相对应,体现了其“法自然”的思想。陶弘景认为三品药性各有所长,没有贵贱善恶之殊,治病当随人之所患,以合宜为本,不必偏用。 1.2 十剂分类 陈藏器 十剂论 诸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而《本经》都不言之,后人亦所未述,遂令调合汤丸,有昧于此者。至如宣可去壅,即姜、橘之属是也。通可去滞,即通草、防己之属是也。补可去弱,即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泄可去闭,即葶苈、大黄之属是也。轻可去实,即麻黄、葛根之属是也。重可去怯,即磁石、铁粉之属是也。涩可去脱,即牡蛎、龙骨之属是也。滑可去著,即冬葵、榆皮之属是也。燥可去湿,即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湿可去枯,即紫石英、白石英之属是也。只如此体,皆有所属。凡用药者,审而详之,则靡所遗失矣。(陈藏器《本草拾遗》序例) ——宋 唐慎微《证类本草 卷** 上合药分剂料理法则》 【提要】 本论主要阐述“十剂”的功效及代表药物。十剂,是指十种不同的药效,也是后世按功用归类药物的方法之一。其论出自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因原书已亡佚,本论转载自掌禹锡录钞之文,是现存文献中对“十剂”*早的记载。陈藏器认为,将诸药分为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至金 成无己《伤寒明理方论 药方论序》,明确提出“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始有“十剂”之名。 寇宗奭 论增补寒热二剂 陶隐居云: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此十种今详之,惟寒、热二种何独见遗?如寒可去热,大黄、朴硝之属是也。如热可去寒,附子、桂之属是也。今特补此二种,以尽厥旨。 ——宋 寇宗奭《本草衍义 卷一 序例上 衍义总叙》 【提要】 本论在“十剂”基础上,补入寒、热二剂。一说自陶弘景,寇宗奭所言皆为引用。持此观点者,如缪希雍、陈士铎。一说“十剂”论出自寇宗奭,其言“此十种 今特补此二种,以尽厥旨”,此为寇宗奭本人语。此为主流观点。对于增补寒、热的意义,古今医家、学者有着正反两方面不同的看法,反对者如缪希雍、陈士铎、沈金鳌等,而赞同者则直接将寒、热二剂增入十剂之中。 刘完素 论十剂※* 十剂者,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 宣者,宣郁。郁而不散为壅,必宣剂以散之,如痞满不通之类是也。《本草》曰:宣可去壅,必宣剂以散之,如姜、橘之属。攻其里则宣者,上也;泄者,下也。涌剂则瓜蒂、栀豉之类是也。发汗通表亦同。 通:留而不行为滞,必通剂以行之,如水病、痰癖之类也。《本草》曰:通可去滞,通草。防己之属。攻其内则通者,行也,甘遂、滑石、茯苓、芫花、大戟、牵牛、木通之类是也。 补:不足为弱,必补剂以扶之,如气形羸弱之类是也。《本草》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攻其里则补养也。《经》所谓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故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是以膏粱理疾,药石蠲疾,五谷、五畜能补善养也。 泻:有余为闭,必泻剂以逐之,如腹胀、脾约之类是也。《本草》曰:泻可去闭,即葶苈、大黄之属。《经》所谓浊气在上,则生胀,故气不施化而郁闭不通。所以葶苈、大黄味苦大寒,专能泄热、去湿、下气。仲景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故约束津液不得四布,苦寒之剂,通寒润燥,而能泄胃强也。 轻:实则气壅,欲其扬也。如汗不发而腠密,邪胜而中蕴,必轻剂以扬之。《本草》曰: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王注曰:阳实则发散。 重:怯则气浮,欲其镇也。如丧神守而惊悸,气上厥以颠疾,必重剂以镇之。《本草》曰:重可去怯,即磁石、铁粉之属。《经》所谓厥成为巅疾,故惊乃平之,所以镇涎也,故使其物体之重,则下涎而用之也。 涩:滑则气脱,欲其收敛也。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必涩剂以收之。《本草》曰:涩可去脱,则牡蛎、龙骨之属。如宁神、宁圣散之类是也。 滑:涩则气著,欲其利也。如便难、内闭,必滑剂以利之。《本草》曰:滑可去著,即冬葵、榆皮之属。滑能养窍,故润利也。 燥:湿气淫胜,肿满、脾湿,必燥剂以除之。《本草》曰:燥可去湿,即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所谓湿甚于上,以苦泄之,以淡渗之是也。 湿:津耗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流,必湿剂以润之。《本草》曰:湿可去枯,即紫石英之属,故痿弱者用之。王注曰:心热盛则火独光,火独光则火炎上,肾之脉常下行,令火盛而上炎用事,故肾脉亦随火炎烁而逆上行也。阴气厥逆,火复内燔,阴上隔阳,下不守位,心气通脉,故生脉痿。肾气主足,故膝腕枢纽如折去而不相提挈,胫筋纵缓而不能任用于地也。可下数百行而愈。 ——金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本草论》 【提要】 本论主要阐述十剂的概念内涵和主治病证。刘完素在前人所论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十剂的概念内涵、主治病证,并对相关病机进行了一定的解析,所论条分缕析,颇有理论价值。概括而言:①宣:用开郁散壅类药物,以解除壅塞、痞满不通。②通:用通利药物,以去滞、攻内。③补:用补益药物,滋补气形羸弱。④泻:用苦泄通利药物,逐闭祛阻。⑤轻:用轻清升散药物,解除肌表邪气。⑥重:用重镇药物,镇静潜降。⑦涩:用酸敛固涩药物,收敛精气。⑧滑:用润滑药物,除去留着。⑨燥:用苦温或苦寒、淡渗药物以除湿。⑩湿:用濡润滋养药物,解除津液干枯。 张子和 论十剂 所谓宣剂者,俚人皆以宣为泻剂,抑不知十剂之中,已有泻剂。又有言宣为通者,抑不知十剂之中,已有通剂。举世皆曰:春宜宣,以为下夺之药,抑不知仲景曰:大法春宜吐,以春则人病在头故也。况十剂之中,独不见涌剂,岂非宣剂,即所谓涌剂者乎!《内经》曰:高者因而越之;木郁则达之。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义或同此。伤寒邪气在上,宜瓜蒂散。头痛,葱根豆豉汤。伤寒懊 ,宜栀子豆豉汤。精神昏愦,宜栀子厚朴汤。自瓜蒂以下,皆涌剂也,乃仲景不传之妙。今人皆作平剂用之,未有发其秘者。予因发之,然则为涌明矣。故风痫中风,胸中诸实痰饮,寒结胸中,热蔚化上,上而不下,久则嗽喘满胀,水肿之病生焉,非宣剂莫能愈也。 所谓通剂者,流通之谓也。前后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沙、大黄、琥珀、八正散之属;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便,宜通因通用。虽通与泻相类,大率通为轻,而泻为重也。凡痹麻蔚滞,经隧不流,非通剂莫能愈也。 所谓补剂者,补其不足也。俚人皆知山药丸、鹿茸丸之补剂也。然此乃衰老下脱之人,方宜用之。今往往于少年之人用之,其舛甚矣。古之甘平、甘温、苦温、辛温,皆作补剂,岂独硫黄、天雄然后为补哉!况五脏各有补泻,肝实泻心,肺虚补肾。《经》曰: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大率虚有六:表虚、里虚、上虚、下虚、阴虚、阳虚。设阳虚则以干姜、附子,阴虚则补以大黄、硝石。世传以热为补,以寒为泻,讹非一日。岂知酸苦甘辛咸,各补其脏。《内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若大邪未去,方满方闷,心火方实,肾水方耗,而骤言鹿茸、附子,庸讵知所谓补剂者乎! 所谓泻剂者,泄泻之谓也。诸痛为实,痛随利减。《经》曰:实则泻之;实则散而泻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大黄、牵牛、甘遂、巴豆之属,皆泻剂也。惟巴豆不可不慎焉。盖巴豆其性燥热,毒不去,变生他疾。纵不得已而用之,必以他药制其毒。盖百千证中,或可一、二用之。非有暴急之疾,大黄、牵牛、甘遂、芒硝足矣。今人往往以巴豆热而不畏,以大黄寒而反畏,庸讵知所谓泻剂者哉! 所谓轻剂者,风寒之邪,始客皮肤,头痛身热,宜轻剂消风散,升麻、葛根之属也。故《内经》曰:因其轻而扬之。发扬所谓解表也。疥癣痤痱,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熏之,皆轻剂也。故桂枝、麻黄、防风之流亦然。设伤寒冒风,头痛身热,三日内用双解散及嚏药解表出汗,皆轻剂之云尔。 所谓重剂者,镇缒之谓也。其药则朱砂、水银、沉香、水石、黄丹之伦,以其体重故也。久病咳嗽,涎潮于上,咽喉不利,形羸不可峻攻,以此缒之。故《内经》曰:重者,因而减之。贵其渐也。 所谓滑剂者,《周礼》曰:滑以养窍。大便燥结,小便淋涩,皆宜滑剂。燥结者,其麻仁、郁李之类乎!淋涩者,其葵子、滑石之类乎!前后不通者,前后两阴俱闭也,此名曰三焦约也。约,犹束也。先以滑剂润养其燥,然后攻之,则无失矣。 所谓涩剂者,寝汗不禁,涩以麻黄根、防己;滑泄不已,涩以豆蔻、枯白矾、木贼、乌鱼骨、罂粟壳。凡酸味亦同乎涩者,收敛之意也。喘嗽上奔,以齑汁、乌梅煎宁肺者,皆酸涩剂也。然此数种,当先论其本,以攻去其邪,不可执一以涩,便为万全也。 所谓燥剂者,积寒久冷,食已不饥,吐利腥秽,屈伸不便,上下所出水液,澄沏清冷,此为大寒之故,宜用干姜、良姜、附子、胡椒辈以燥之。非积寒之病,不可用也。若久服,则变血溢、血泄、大枯大涸、溲便癃闭、聋瞽痿弱之疾。设有久服而此疾不作者,慎勿执以为是。盖疾不作者或一、二,误死者百千也。若病湿者,则白术、陈皮、木香、防己、苍术等。皆能除湿,亦燥之平剂也。若黄连、黄柏、栀子、大黄,其味皆苦。苦属火,皆能燥湿,此《内经》之本旨也。而世相违久矣。呜呼!岂独姜附之俦,方为燥剂乎? 所谓湿剂者,润湿之谓也。虽与滑相类,其间少有不同。《内经》曰:辛以润之。盖辛能走气、能化液故也。若夫硝性虽咸,本属真阴之水,诚濡枯之上药也。人有枯涸皴揭之病,非独金化为然。盖有火以乘之,非湿剂莫能愈也。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一 七方十剂绳墨订》 【提要】 本论以《内经》释十剂之性用,并立足于临床主治病证及用药,解读十剂之功能,对十剂的涵义做了较为全面的讨论和补订。其立论中有许多独*的观点。如认为宣剂即是涌剂,本于《内经》“高者因而越之”“木郁则达之”;通剂与泻剂相类,“通为轻,而泻为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