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

作者:孔雪松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24cm 页数: 205页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108.0(7.3折) 定价  ¥1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3049
  • 条形码:9787030713049 ; 978-7-03-07130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 本书特色

本书系一部专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逻辑体系、技术方法和优化路径的专著。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对国内外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的总结、梳理和分析, 提出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概念模型与内在逻辑, 在探讨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数量增减潜逻辑与潜力测算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乡村聚落城镇化时空交互逻辑与乡村聚落社区化的目标协同逻辑, 并引入元胞自动机和粒子群优化算法, 实现乡村聚落城镇化模拟和社区化智能布局 ; 同时, 基于乡村聚落地缘、血缘和业缘关系, 将乡村社会联系网络引入到乡村空间重构的多目标约束体系中, 提升乡村聚落规划布局的合理性与农户满意度 ; 此外, 本书还基于制度和实践层面, 深入探讨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路径依赖及其优化方向。本书系对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系统性研究, 研究紧密结合村庄发展的实际问题, 逻辑性强, 兼具技术性和制度性思考。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乡村转型与乡村聚落空间重构 1
1.1 中国乡村转型 1
1.2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 6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体系 15
第2章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与理论方法 20
2.1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 20
2.2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理论方法 24
2.3 案例分析:基于智能体模型的黄陂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 43
第3章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数量约束基础:潜力测算 51
3.1 乡村聚落整治潜力与测算方法 51
3.2 乡村聚落整治潜力影响因素识别与整治分区 54
3.3 案例分析:宜城市农村宅基地退出潜力的空间分异与协同分区 60
第4章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布局引导基础:适宜性评价 69
4.1 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现状与发展趋势 69
4.2 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原则和内容 71
4.3 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 75
4.4 案例分析:嘉鱼县典型镇乡村聚落适宜性评价与重构分区 82
第5章 乡村聚落城镇化的时空关联与动态模拟 88
5.1 乡村聚落城镇化的内涵和类型 88
5.2 乡村聚落城镇化动态模拟模型构建的关键 91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与多智能体系统的乡村聚落城镇化模拟模型构建 93
5.4 案例分析:嘉鱼县典型镇乡村聚落城镇化动态模拟 109
第6章 乡村聚落社区化的目标协同与智能优化 121
6.1 乡村聚落社区化的目标协同 121
6.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乡村聚落社区化智能优化模型构建 128
6.3 案例分析:嘉鱼县典型镇乡村聚落社区化智能优化 135
第7章 基于村镇社会网络特征的乡村聚落空间智能优化 146
7.1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社会关联 146
7.2 村镇社会网络构建与分析 148
7.3 村镇社会网络应用与聚落空间智能优化模型构建 156
7.4 案例分析:陈贵镇社会网络引导乡村聚落空间智能优化 163
第8章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路径优化与模式创新 174
8.1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路径依赖与优化 174
8.2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地方实践与模式创新 182
8.3 案例分析: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实践的调研报告 187
参考文献 196
展开全部

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动态模拟与智能优化 节选

第1章 乡村转型与乡村聚落空间重构 1.1 中国乡村转型 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是陶渊明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农家烟火;也是辛弃疾笔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景象。中国乡村经历了五千年的洗礼,已然成为国人心中那片*充满温情、诗意和乡愁的祥和之地。时至今日,中国乡村承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依然是国脉发展之基。然而,中国乡村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转型。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和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预计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70%。快速城镇化加速了城乡要素的流动,改变着中国城乡社会结构,带来了城乡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耕地非农化、人居环境恶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乡村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面临着分化重组的态势。 1.1.1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乡村离不开泥土,从而形成乡土。从本质上而言,乡土中国就是乡村与土地高度结合发展形成的传统农业中国,农耕生产与土地之间的依存关系决定村民对于世界的直接认知通常在一日往返范围之内(韩茂利,2017)。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和交通的限制固化了农民日常的活动空间,形成中国乡村特定的地缘、血缘和业缘关系,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熟悉”的社会;从三五户的小组到上千户的大村,尽管规模有所差异,但跨区域的村落联系是不多见的,乡村地方性尽显无遗,使其在清晰、稳定的地理或地域内形成经济活动与社会交往的封闭性和独立性,且作为独立的文化单元和社会单元而存在(刘守英和王一鸽,2018)。 独立且相对封闭的乡村造就了维系社会治理特定的“差序格局”,形成“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费孝通,2008)。在这个乡村社会网络中,生活依靠的是祖祖辈辈的经验积累和乡里乡亲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城市文化与法律条文难以在传统乡村教育和社会治理中真正发挥功效,甚至无法进入具有自我屏蔽功能的乡村生活圈。传统乡村存在两种基本关系,一种是人地关系,即农民与土地形成的生产和生活关系;中国传统农业注重精耕细作的集约化发展,这与小农经营方式和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息息相关,而为了便于平时耕作和生活,他们往往就近建房定居和储存粮食,形成一个地域范围内相对稳定的村民与土地的共生关系。另一种是人人关系,即村民与村民之间日常交往和互助协作的关系,并由此形成一定规模的聚落,这种聚落的形成强化了村民之间的身份认同和联系纽带,而聚落周围土地资源的有限供给和耕作半径的限制,使得村民相互之间维系一种自存和共存的平衡关系(梁鹤年,2021),即村民及其核心家庭的自我生存,以及与其他村民和家庭的共同生存;久而久之形成约定俗成的村规民俗,并随时间逐渐演绎发展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和习俗,折射在乡村建筑、饮食服饰、仪式庆典和农业生产等方方面面,浓缩成乡土中国的小缩影,也呈现出乡土中国的大世界。 近代以来,在工业化的浪潮之下,中国开始由传统的农业大国向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转型,但这种转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极其缓慢的,经历了乡村治理转型到城乡转型两个阶段。**个阶段的乡村治理转型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广袤的乡村分布着全国近90%的人口,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高达 84.5%,乡村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而基础的作用,这也让国家意识到乡村治理的重要性,着手重塑乡村人地关系,推行了一系列土地改革和集体化运动,打破村庄传统的私有化土地管理模式,将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到乡村基层,传统乡村社会的秩序和治理结构被重构(黄宗智,2003;卢晖临,2003);第二个阶段的城乡转型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灵活的市场制度、快速的城镇发展和便捷的交通条件等形成了城乡转型的客观基础,大量村民尝试走出那片长期束缚的农耕土地,传统的乡土中国开始流动起来,并形成规模化、季节性的城乡间迁徙运动,村民活动空间的扩大打开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眼界,更是他们内心渴望的大千世界,*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与传统农耕相比更可观的经济收入。传统乡土中国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引吭高歌中一去不返,传统村民关系被城乡两栖人口的聚少离多所取代,传统圈地为农的人地关系被季节性耕种、流转、甚至撂荒所取代。随着城乡人口、土地和资本要素流动的加快,城乡二元分割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全新的城乡关系正在形成和发展。 1.1.2 从乡村衰退到乡村振兴 快速城镇化在造就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的乡村衰退问题(Liu and Li,2017),这一问题在城乡关系长期处于对立状态的中国尤为突出,带来了农村耕地撂荒、宅基地闲置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人口是乡村社会系统的行为主体,产业是乡村经济系统的内生动力,而土地则是乡村社会与经济系统的空间载体。乡村衰退必然反映在人口流动与结构变化、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与经济效益、土地利用格局与集约状态等方面,表现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形态。 显性衰退易于直观察觉,典型的表现为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和乡村土地的低效利用。1978~2019年,全国乡村人口比例由82.08%下降到39.40%,乡村总人口减少了2.38亿,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直接加快了乡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农村出现严重的空巢现象,乡村产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匮乏。乡村人口问题同时表现在农村教育方面,计划生育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村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大量学校布点分散,教育资源浪费严重;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国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施大规模的“撤点并校”,1997~2010年,仅农村小学就减少了30余万所。乡村教育资源的优化也带来了农村青少年上学难的问题,很多书声琅琅的乡村顿时少了几分喧闹和人气。土地利用的问题也伴随乡村人口总量减少、老龄化和学龄人口减少而生,全国乡村出现大量低效闲置使用的宅基地,村庄凋敝和耕地撂荒现象十分普遍。 隐性衰退的典型表现为乡村社会活力弱化和乡村文化流失。地相近、人相亲、心相通、情相牵、邻里和睦、乡风文明,才是乡土中国的特色,才是治理有效的社会生态(刘奇,2021)。然而,大量乡村两栖人口长期在城镇工作生活,从慢节奏的乡村熟人社会转变为快节奏的城镇陌生社会,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生活渐行渐远,乡村逐渐成为他们假日歇息的驿站和停泊的港湾,儿时亲密无间的伙伴也因天各一方的生活而缺少共同话题,取而代之的是城镇打工收入的攀比和相谈甚少的寒暄,乡里乡亲的社会关系越来越脆弱,乡村社会活力也逐渐因人口的流失和社会联系的减少而弱化。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庄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村民是乡村文化的践行者;然而,传统农耕文化在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正逐渐模糊化,那些我们曾引以为豪的农业文明、农耕技术和农村遗产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同质化的乡村景观和物质化的乡村价值观。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但当前乡村传统文化却面临断崖式流失,长此以往,恐怕落入无地可求礼的境地。乡村是文化的家园,传承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不仅仅是留住乡愁,更是留住中华文明发展的根。有形的人口、土地和资本源源不断地从乡村流向城镇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可逆的,但无形的乡村社会活力与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塑是极其困难的。乡村需要的不仅仅是青壮年村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动力,更需要引导青少年认同乡村文明的教育和老年人追溯乡村历史的记忆,如何应对乡村衰退问题已成为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挑战。 乡村衰退不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城镇化不是必然导致城进乡退,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有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局部或暂时性乡村衰退是可以理解的正常现象,但当前全国大规模和长时间的乡村衰退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这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为国家战略,并提上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标志着乡村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全国掀起了一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热潮。乡村面貌有了历史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明显缩小。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农户所在自然村通公路,4G通村率达到98%,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国85%的行政村,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8%,全国超过30%的农户生活污水已得到有效管控,建成了一大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①。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人口、土地与产业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在城乡生产要素快速流动与交互作用下,实现人口、土地和产业等基本生产要素协调发展,是保障区域乡村可持续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尽管近些年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多数乡村以外在的物质环境改造提升为主,由表及里的乡村产业、人才和文化振兴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1.1.3 从农业乡村到韧性乡村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的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生和兴衰存亡。正因农业的重要基础作用,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农治国的传统和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继承重农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路线,把农业生产列为经济建设工作的首位。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继承和改造了既有农业发展思想,提出“首先解决农村问题”的发展方针,将粮食问题看作农业问题的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启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易钢,1998);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全国粮食总产量已超过1.3万亿斤②,居世界**位。 然而,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因素,受制于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气候,乡村农业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事实。中国是农业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各类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大量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让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感到彷徨和不安,他们想追求更加稳定的生活,而传统农业始终让他们有种风雨飘摇的不安全感,这无形中增加了农户生计的脆弱性。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给了农民逃离农村和追求稳定生计的机会,客观上助推了农民弃农从工的行为,传统农业面临削弱和萎缩的风险,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发展具有韧性的新时代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 “韧性”的概念来自工程韧性,发展于生态韧性,后随西方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延伸拓展为社会生态韧性,而韧性乡村的概念内涵与逻辑认知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和发展(Carpenter etal.,2001;Folke,2006)。Heijman等(2007)认为乡村作为一个动态的社会生态系统,其韧性是指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维持令人满意的生活水平的能力;虽然不同学者对韧性乡村的概念内涵有不同认知和理解,但基本形成韧性乡村是指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展现的恢复力、适应性和可变性能力的共识。国外早期的韧性乡村研究主要关注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外部环境变化,如乡村社区在应对火山喷发和洪涝灾害中的应对策略和适应性恢复(Paton etal.,2001;Smith etal.,2011)。在全球城镇化浪潮下,以人口、土地和资本为主的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从乡村流向城市,直接影响着乡村地域系统的稳定性,导致乡村区域活力逐渐丧失,韧性乡村研究的视角逐渐从高强度的自然扰动转向复杂的人文作用影响(Kim etal.,2020)。Kelly等(2015)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和政策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乡村社区韧性分析的理论框架,促进了乡村韧性研究的多元化;Skerratt(2013)分析了苏格兰17个乡村社区在土地信托制度变革过程中展示的自我调节和学习能力,强调乡村韧性研究应从宽泛的理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