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美好生活:中产阶级的生活史
¥51.8¥69.0为了活下去的思想
¥27.8¥58.0建筑与现代性:批判
¥48.3¥69.0古典世界的城市:从地图探寻文明的细节 (精装)
¥65.7¥98.0词语与建筑物---现代建筑的语汇/AS当代建筑理论论坛系列读本
¥69.5¥88.0
图像的生与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7521292
- 条形码:9787567521292 ; 978-7-5675-212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图像的生与死 本书特色
“轻与重”文丛,图像中的西方思想史。 1.《图像的生与死》的作者雷吉斯·德布雷创设了一门新学科:“媒介学”。其早年还曾赴古巴、玻利维亚,同情切?格瓦拉的革命活动。 2.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跨学科研究之作,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
图像的生与死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讲述图像在西方的起源、演进和死亡的历史。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关于“看”的历史,本书所说的图像,包括生活和艺术中仅有别于可读(文字)、可听(音乐)的一切眼睛可见之创造物。本书分为三部分,共12章,从西方哲学、艺术、科技、媒体等方面,对图像起到的作用和反作用进行详尽又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图像的生与死 目录
鸣谢 /1
前言 /1
**卷 图像的起源
**章由死而生 /3
第二章象征的传承 /27
第三章信仰的真谛 /55
第四章迈向宗教唯物主义 /85
第二卷 艺术的神话
第五章 历史无休止的螺旋上升 /125
第六章“古代艺术”幽灵的解剖 /145
第七章 艺术的地理分布 /165
第八章 目光的三个时期 /181
第九章绝望的宗教 /211
第三卷 演出之后
第十章 一场大灾难的编年史 /235
第十一章 视频领域的吊诡 /267
第十二章 纯电视的辩证法 /295
图像的生与死 节选
译序 从前的译者写序,一般都跳不过介绍原书作者这道“坎儿”,而且看来交代得越详细越好。这有助于读者了解写书人的背景嘛。而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这道“工序”似乎可以免去,起码不必弄到巨细无遗的程度。就拿本书的作者雷吉斯?德布雷来说吧,您只须点击“百度”,马上就知道:他是法国人,1940年9月2日出生于巴黎,早年曾赴古巴、玻利维亚,同情切?格瓦拉的革命活动。他的身份为作家、媒介学家、思想家(或哲学家)。1996年创办期刊《媒介学手册》。2010年曾应邀来华讲学,作过“知识分子与权力”的专题演讲,引起相当程度的反响。他的著作已译成中文的有两部:《100名画〈旧约〉》、《100名画〈新约〉》,如此等等。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来说,我想“百度”提供的信息,应该是足够的了。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那得进入法国网站,那里面的绍介至为详尽。译者的所长,是能读懂原文,把法语信息翻译过来,填补中文信息之不足,并非难事。不过转念一想,有此必要吗?当今已进入信息社会的时代,垃圾信息正泛滥成灾,再制造些冗余的信息,表面看来可显示译者的见识广博,但其实增加本书的篇幅,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还是直奔主题吧:谈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译者首先接触原著,读后总有一点的印象和感想,趁此机会向读者传达一下,或许算是个义务吧。本书原是作者在巴黎一大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论文。可以说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他在书中次解释了他所创设的一门新学科:“媒介学”。全书共分十二章,目录上的章节标题已交代得一清二楚,毋庸译者赘述。但本书的目录有一个特点:除了重复书中的章节标题之外,每一标题之后还附上一两句简单的话语,提示本节的内容。因而读者纵览目录,便大约可知全书的梗概。作为本书的先行读者,译者留心的不是其内容如何或架构怎样,而是它有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或是能够给我国读者什么启发。 首先抓住译者的观点是:“图像源于丧葬”,正是为了延续死者的“生命”,才制作出雕像、塑像、画像等一系列的图像。将珍爱的易朽的对象永远保存下来,这是人类的普遍要求。图像正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产物。作者举了大量西方墓葬的例子,条分缕析,令人信服。他还论述了图像与宗教的密切关系,准确地认定:“图像的目的原在于拉近人和超自然的距离”。 其次,作者指出“图像的威力”,而且认为,到了视像时代的今天,掌握图像制作的权力尤为重要。作者说:“如今,铸币,就是制作图像。有多少国家即便维持不住原来的特权,但起码还保持着传播能力呢?”的确,当金钱的主宰慢慢减退的时候,想象空间的主宰显得特别重要。作者还说道:“经济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若要化为政治上的霸权,那略微的高超之处就在于一方面有随时可用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有整套的图像装备。” 为此,作者对今天因图像的控制和传播而造成差距和不公表示深深的反感。作者说:“十个人里有九个是透过亚特兰大和好莱坞向他们提供的图像去观察生活的。各处人们接受来自美国人的配音或配字幕的图像,但美国人在自家却受不了来自别处的任何一幅配字幕的图像。”作者还尖锐指出:“电视生来就是美籍的,它吞噬一切……”作者发现,在口头文化向书面文化过渡的阶段,一国强势的语言逐渐统一国内的方言土语。如今,世界进入视觉文化的阶段,“世界上各种目光的统一”正向前迈进。“……各国发现自身的眼光被剥夺,都以美国的眼睛看世界。” 然而,这种“统一”是否开阔了人们对世界的视野呢?作者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他认为,从前是“极小的空间里极大的多样性”,如今是“极广的空间里极少的多样性”。甚至连美国人也未必享受到此种“统一”的好处。尽管全球每天有10亿以上的人口依据美联社的报道去对世界大事进行价值判断。“不过,世界上电视普及的国民——美国人,却又是为乡土闭塞、关注自身、后是对外部世界了解少的,这难道是个偶然吗?”作者的反问可谓一语中的。 再者,作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视像的不可靠(或其“客观性”是有限度的)。他所举的理由大体有如下几点:,镜头的背后是操作的人,“连自动摄像机都是由人的意愿去安放、启动和关停的”。因此,要展示什么,无视什么,都透露出操纵者的主观性。第二,视像的镜头往往是一面看的。作者以交战的双方为例,视像的传播常常源自占优势的一方。他又以警察与小偷为例:“视像运作只在警察一方,小偷是没有视角的。”第三,视像无法反映抽象的东西,诸如自由、平等、正义、人类、资本等说法“从技术角度说”是上不了屏幕的,要不,就只会弄得非驴非马、令人啼笑皆非。 后,令译者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作者凭敏锐的观察、以辩证的观点论述了视像时代一系列亦是亦非的正反命题:“电视为民主服务”,“电视祸害民主”;“电视向世界开放”,“电视遮蔽了世界”;“电视是绝佳的储存器”,“电视是有害的过滤器”;“电视是真相的操作者”,“电视是假象的制作工场”;如此等等。读后令人不禁掩卷深思。 总之,本书有不少地方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尽管作者某些观点我们未必完全同意,其中一些论据也未必十分周全,但依然不失为一本能增长知识、启迪思考的好读物。译者的以上所见、所感,或许是一孔之见,还是赶快打住“饶舌”,请读者自己开卷吧。 临末,回到译者的本行,谈谈本书的译事。本已自知才疏学浅,动起手来,更有捉襟见肘的深切感觉。原著作者可谓是学富五车,旁征博引,对考古、宗教、绘画、雕塑等的种种典故、知识津津乐道,“掉起书袋”来那得意神情,似可窥见。可苦了译者!书中大量在西方文化人眼里平平常常的专名或文化常识,对中国读者是相当生分的,加注还是不加注,这就成了问题。终的选择是附上外文原名,适量有限加注,否则译注的篇幅恐怕可达原著的数倍之多。有的时候索性将本欲加注的专名借译文显示出来,如原文第31页:“…et ce n’est pas en vain qu’Hésiode fait d’Hypnos le frère cadet de Thanatos”,干脆译为:“因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Hésiode)把梦神希普诺斯(Hypnos)表现为死神塔那托斯(Thanatos)的弟弟,并非无缘无故。”又如:“……但此处悲情与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os)的关系比与农神萨顿(Saturne)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是这样处理。既然许多专名都附了原文,为了节省篇幅,很多时候也按惯例,我们只译姓而不译名,对较为熟悉的人物,更是如此,例如Anatole France,我们就按习惯就译为“法朗士”。 读过原文的人士就会知道,本书的行文自成一格:使用大量的无动词句,断句常常不循一般的习惯;插入语颇多,不少言外之意;时而褒扬,时而贬损,时而驳斥,时而挖苦,有时顺着别人的思路一直往下写,后回过头来倒“将一军”;所以读时可得小心,更不可轻易引用,否则真应了“断章取义”之说。译者体验到了挣脱原文的痛苦,当然也感受到译成交稿的喜悦。借着译书的过程,查阅了许多书籍和绘画,实在也是赏心悦目的一大幸事。但愿我们不成熟的译作能有助于中国读者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本书原由黄迅余承担翻译,已经基本完成,由于她要赴联合国任职,匆忙交由黄建华做收尾的工作,适逢后者不幸罹患重病,加之尚有其他事务缠身,遂拖延至今才交稿,在此谨向出版方表示歉意!同时趁此机会向几位曾在翻译上提供帮助和指导或一直给予支持鼓励的良师益友表达由衷的感谢!他们是:Odile BOUSSEL,Pierre JEANNE,TANTOT夫妇,薛利,易安丽,M. IBAZIZEN。当然,我们也忘不了何家炜先生,当初是他热情推荐黄迅余担任此译事的。 ……
图像的生与死 作者简介
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1940年出生于巴黎,法国作家、思想家、媒介学家,著有《通用媒介学教程》(Cours de médiologie générale)。2010年6月曾来中国讲学,主题为“知识分子与权力”,在中国的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 译者简介: 黄迅余,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曾长期任自由职业同传译员(汉语,法语,英语)。为国际组织(如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政府部门、事业机构、私营企业等众多客户提供过口译和笔译服务;还曾多次担任中法作家文学研讨会的口译和笔译。工作之余,在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任教。与父亲黄建华合作翻译过《罗马爱经》、《蒙田散文》、《中国社会文化史》等重要著作。现为联合国专职译员。 黄建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审、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棕榈叶二级勋章,被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译著有《论实证精神》、《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夜之卡斯帕尔》、《蒙田随笔》(与梁宗岱合作)等。曾出版散文集《花都异彩》、《随谈录》,诗集《遗珠拾捡》、《黄建华短诗选》等。他还是辞书学者,专著《词典论》被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9.2¥24.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2.4¥68.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4.4¥45.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7.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