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文化概论新编

中国文化概论新编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5.9(7.2折) 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新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6833884
  • 条形码:9787566833884 ; 978-7-5668-338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文化概论新编 内容简介

一、厘清“文化”“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若干概念。二、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与成因。我们认为要完整、准确理解祖国很好传统文化体系的内涵,就要先了解我们民族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了解农耕与游牧民族的相互关系。本选题在开篇特别撰写了“中国的基本历史地理环境”和“中国的基本民族关系”两章,目的是回溯中国文化的缘起,把握来龙去脉的流变。三、准确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中国文化概论新编 目录

前言
上编
**章 中国的基本历史地理环境
**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概览
第二节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功过
第三节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
第四节 历史地理环境变化影响民族历史进程
第五节 历史地理环境所造就的民族性格
第二章 中国的基本民族关系
**节 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形成及演变
第二节 农耕与游牧民族的相互依存
第三节 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对垒
第三章 中国的宗法制度
**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 宗法制度的发展形态
第三节 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宗法制度对中国文化范式的影响
第四章 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节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政治观
第三节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第四节 天人合一的处世观
第五节 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与艺术精神
第五章 中国人的哲学、政治主张
**节 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二节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第三节 先秦诸子的理论主张
第四节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五节 宋明理学
第六章 中国人的伦理道德
**节 孝
第二节 忠
第三节 信
第四节 礼
第五节 仁
第七章 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节 中国人的原始宗教
第二节 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
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下编
第八章 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
**节 宗法制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古代文学呈现的天人合一精神
第三节 古代文学渲染的伦理道德观念
第四节 古代文学的雅俗观念
第九章 现代文学与中国文化
**节 宗法制度的批判
第二节 伦理道德的省思
第三节 天人合一的精神
第四节 感时忧国的情怀
第十章 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化
**节 家国情怀
第二节 生命意识
第十一章 文论与中国文化
**节 中国文论的天人合一精神
第二节 中国文论的儒家政治伦理色彩
第三节 中国文论的道家艺术品位
第四节 兴象批评的文化特色
第十二章 汉语与中国文化
**节 从汉语看儒家思想的历史
第二节 从汉语看中外文化的交流
第三节 从汉语看中国的风土民俗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国文化概论新编 节选

  一、道教的特点  与世界上的其他宗教相比,道教是一个很特别的宗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每个宗教都有教主和创教时间,而道教却没有明确的教主和创教时间。道教自称老子是教主,但老子生活的时代还没有道教,老子创立的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而不是一个宗教派别,宗教要有教义、教规、教徒,而老子从来不讲这些。严格来讲,道家与道教是两码事。  老子既然不是教主,道教的创教时间也就模糊不清了。一般认为道教有几大源头: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神仙传说和方士方术、老庄哲学和黄老道家,还有儒学和阴阳五行思想。东汉顺帝时期,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因为人道的人都必须交五斗米,所以得此名。汉灵帝时期,张角在中原地区创立太平道,这个道派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太平道在瘟疫流行时用符水咒语为人治病,发展了几十万信徒。这些都被视为道教的前身。东晋葛洪著有《抱朴子》《神仙传》,为上层士族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后世道教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葛洪同时,由五斗米道发展而来的“天师道”在江东盛行,后经陶弘景发挥,形成经典符箓系,史称“南天师道”。南北朝时期,寇谦之对北朝道教进行改造,得到北魏太武帝的支持,创立了“北天师道”,使道教由原来的民间宗教一变而成为官方宗教。宋元之际,各道派逐渐合流,形成了南北两大教派,南方是以讲究符箓为主的“正一道”,北方是反对符篆,排斥咒术,而倡导儒释道合一,注重内修真功的“全真道”。明清之后,道教日渐衰落。  回顾道教历史,我们很难确定其教主和创立的时间,这是它跟其他宗教相比的**个不同之处。  第二,从教义来看,道教跟其他宗教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各大宗教不约而同都看重来世,都说今世是多灾多难,对死后灵魂的归宿有无限期许。佛教中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基督教中的彼岸天堂,都是如此。只有道教看重的是现世生命,追求的是长生不死。  第三,其他宗教一般排他性强,不同宗教往往势如水火,而道教是唯一一个可以对各种宗教持兼容并存态度的宗教。在道教系统中,有不少内容是从佛教或从其他思想借鉴而来,其包容性可见一斑。  二、道家与道教的联系与区别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历史*悠久的宗教,其基本教义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道教接受道家的理论,把道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而道的关键在于玄牝之门。一般认为玄牝指的就是女性生殖器。道教用女性生殖器来表示其*高教义,同时推崇守雌、抱柔、虚静等与女性相关联的特征,道教这种浓重的女性崇拜色彩正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存。  虽然道教推老子为教主,并以老子的学说作为宗教理论核心,但如前所说,道教跟老子所创立的道家是不一样的。那么,两者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1)道家是顺乎自然、淡漠生死。老子、庄子不会主动求死,但也不会通过吃药等人为的方法来延长生命,追求长生不老。但是道教却无视自然规律,一心追求长生不死,希望通过修炼等方式成仙,活上一千年、一万年直至永恒。  (2)道家是无神论,老子和庄子虽然都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但他们所说的“道”是自然而然,不是神,对人没有生杀予夺的力量,可以说道家并没有给神留出位置。而道教信奉神仙,有崇拜的偶像,是有神论。  (3)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没有团体组织,没有物资储备。而道教不仅是一种精神意识,还是一股社会力量,他们有教团的物资保障,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也就是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各种道观。  道家与道教尽管存在上述区别,但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家给了道教一种哲学基础,没有道家,道教就只能是一种民间信仰,而难以成为一个有完整体系的宗教。道教修炼的基本方法,诸如养生、心斋、坐忘、缘督、导引、吐纳、听气、踵息(用脚后跟呼吸)、守静、守一、辟谷(避开五谷,也就是不吃五谷)等,都是从道家那里演化而来,只不过是改变了它本来的用途,把老庄的养生变成追求长生不老。反过来道教对道家的发展也有贡献。在中国哲学史上,汉代以后,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道家思想在哲学领域基本上就没有再向前发展,道家思想主要是在道教内部得到保存和发展,研究道家思想的也多是道教中人。

中国文化概论新编 作者简介

孙雪霞,文学博士,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美国南卡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教授,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古代文学硕士导师组召集人,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 陈一平,文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多年来从事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常年受邀到各地中小学开设文化讲座,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