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民族村落社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一项家乡人类学考察(精)/教育与语言书系/光明学术文库

民族村落社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一项家乡人类学考察(精)/教育与语言书系/光明学术文库

作者:王国超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8.0(4.9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民族村落社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一项家乡人类学考察(精)/教育与语言书系/光明学术文库 版权信息

民族村落社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一项家乡人类学考察(精)/教育与语言书系/光明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羊望社区为个案,运用民族志方法,探微这一苗族村落社区的地理环境、生计方式、生活习俗、社会关系等,透视这一空间中“人的发展”资源,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三形态说”为依据,从理论上揭示学校教育与本土教育这两股近乎相互排斥的力量在“人的发展”方面潜隐的内在关联性。 本书通过描述民族村落社区人早期“文化人”生命史和不同时期现代学校“文化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认为他们因缺失本土教育滋养,缺损本土教育根基,“学识水平”常常与“生活水平”反道而行,学校教育难以成为社区人生命成长的力量。反观本土教育,其所具有的“内聚性”局限,也使社区人的“成家”“成.人”多在村落社区这样相对狭小的场域内生成。而人的持续发展必然会挣脱这种场域的束缚,在更广阔的场域中获得提升,从而体现出对现代学校的内在诉求。

民族村落社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一项家乡人类学考察(精)/教育与语言书系/光明学术文库 目录

导论
**章 民族村落社区教育与人的发展之理论初探
**节 人性理论
第二节 教育原点:人的发展
第三节 民族村落社区教育的价值
第二章 “走进”与“走出”:民族村落社区的教育人类考察
**节 走进社区
第二节 社区人
第三节 学校教育
第四节 走出社区
第三章 本土教育:民族村落社区人“初级社会化”力量
**节 1959年前社区外学校图景
第二节 1959年前社区“文化人”及其人生境遇
第三节 本土教育:在社区生活世界中进行
第四章 学校教育:民族村落社区人“次级社会化”力量
**节 扎根于社区的学校(1959-1962年)
第二节 逐渐独立于社区的学校(1970-1990年)
第三节 独立与逃离于社区的学校(1990-2013年)
第五章 民族村落社区学校教育与本土教育之关系变迁
**节 民族村落社区教育与人的发展之规律性阐释
第二节 民族村落社区学校教育与本土教育之关系
第六章 民族村落社区学校教育与本土教育之联动共生
**节 联动共生机制构建的基本前提
第二节 联动共生机制:学校教育与本土教育互动理论模型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本土教育之联动共生机制的实践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民族村落社区教育发展机制研究--一项家乡人类学考察(精)/教育与语言书系/光明学术文库 作者简介

王国超,男,苗族,贵州丹寨人,博士,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理事,贵州省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贵州民族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贵州民族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点负责人。近年来致力于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儿童社会性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等领域研究。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著著作1部;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青年、一般、重点)、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1项、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2项、安顺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