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778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04.5(7.1折) 定价  ¥2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07772
  • 条形码:9787030707772 ; 978-7-03-07077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四个系列之一。书中选择中医药治疗有优势或特色的30种常见现代疾病,检索1949年至2017年期间相关公开报道与获奖成果,梳理现代医家基于临床诊治实践而提出的理论认识;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创新性的观点或学说,分别纳入“诊治纲要”“名家心法”“医论选要”之中,加以理论阐释和提要钩玄。 本书有裨于中医药从业人员及多学科学者,了解此30种现代疾病的中医诊治实践、理论进展及成果;增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可为中医药科研思路的拓展,提供重要参考。

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目录

目录
总序
总前言
凡例
冠心病1
一、诊治纲要1
(一)诊疗思路1
(二)辨证论治2
1.心血瘀阻证2
2.寒凝心脉证3
3.气滞心胸证3
4.痰浊闭阻证3
5.热毒血瘀证3
6.心肾阳虚证3
7.气阴两虚证3
二、名家心法4
1.岳美中4
2.邢锡波4
3.邵念方4
4.颜德馨5
5.冉雪峰5
6.赵冠英6
7.任继学6
8.张琪7
9.廖家桢7
10.陈可冀8
11.丁书文8
12.张伯礼8
13.史载祥9
14.潘澄濂9
15.奚凤霖10
16.秦伯未10
17.高辉远10
18.张镜人11
19.李斯炽11
20.郭士魁12
21.蒲辅周12
22.周次清12
23.赵锡武13
24.邓铁涛13
25.路志正13
26.盛国荣14
27.俞慎初14
28.朱良春15
29.张伯臾15
30.沈绍功15
31.姜春华16
32.张学文16
三、医论选要17
1.络脉瘀血,心络绌急论(吴以岭)17
2.脾虚为本,肝郁为先论(陈镜合)17
3.热壅血瘀,毒损心络论(史大卓)18
4.络风内动,虚实分治论(王显)19
5.脾肾亏虚,痰瘀痹阻论(阮士怡)19
6.伏毒损脉论(王新东)20
7.补养宣涤,通窍宁神论(任应秋)20
参考文献21
心律失常31
一、诊治纲要31
(一)诊疗思路31
(二)辨证论治32
1.心虚胆怯证32
2.心脾两虚证33
3.阴虚火旺证33
4.心阳不振证33
5.水饮凌心证33
6.心血瘀阻证33
7.痰浊阻滞证33
8.痰火扰心证33
9.邪毒侵心证34
二、名家心法34
1.邓铁涛34
2.颜乾麟34
3.严世芸35
4.赵锡武35
5.曹鸣高36
6.郭士魁36
7.岳美中36
8.奚凤霖37
9.王国三37
10.丁光迪38
11.李玉奇38
12.郭子光38
13.张珍玉39
14.吴以岭39
15.卢尚岭40
16.郭维琴40
17.林钟香40
18.周次清41
19.朱良春42
20.李介鸣43
21.曹玉山43
三、医论选要44
1.瘀热论(魏执真)44
2.阴寒论(魏执真)44
3.快慢分热毒与湿毒论(陈宝义)45
4.毒、瘀、虚论(韩丽华)46
5.阴阳虚实论(张静生)46
6.五法论治论(赵冠英)47
7.辨治三要论(张伯臾)48
8.温阳益心安神论(曹洪欣)48
9.补肾活血论(华明珍)49
10.早搏七法论(周祯祥)50
11.辨偏态用靶药论(仝小林)50
12.辨证结合辨病论(朱锡祺)51
13.痰瘀同调论(周仲瑛)52
参考文献53
高血压病58
一、诊治纲要58
(一)诊疗思路58
(二)辨证论治59
1.肝阳上亢证59
2.痰浊内蕴证59
3.瘀血阻络证60
4.气血亏虚证60
5.肝肾阴虚证60
6.肾精不足证60
7.冲任失调证60
8.阴阳两虚证60
二、名家心法61
1.郭士魁61
2.邓铁涛61
3.张学文62
4.赵立诚62
5.江世英63
6.刘德桓63
7.郭维琴63
8.汪履秋64
9.孟景春64
10.盛国荣65
11.张镜人65
12.朱良春65
13.魏长春66
14.郭子光66
15.邢子亨67
16.周次清67
17.欧阳锜67
18.周信有68
19.方和谦68
20.董建华68
21.路志正69
22.王治强69
23.颜乾麟70
24.李士懋70
25.朱古亭70
26.丁书文71
27.李军71
三、医论选要71
1.肝肾阴虚论(徐贵成)71
2.肾虚为本,痰瘀为标论(林慧娟)72
3.瘀阻血脉,肝风内动论(张振千)73
4.热(火)毒论(李运伦)73
5.五型辨治论(邓启华)74
6.证治六辨论(周仲瑛)74
7.肝肾虚实辨治论(柴浩然)76
8.虚实兼顾,标本同治论(祝谌予)77
9.八法分治论(高辉远)78
10.调气论(盛国荣)79
11.平衡阴阳论(韩旭)80
参考文献81
脑卒中86
一、诊治纲要86
(一)诊疗思路86
(二)辨证论治88
1.急性期88
2.恢复期89
二、名家心法89
1.程门雪89
2.周仲瑛90
3.卢尚岭90
4.王永炎91
5.任应秋94
6.曹永康95
7.郑荪谋95
8.李寿山96
9.任继学96
10.郑绍周96
11.王少华97
12.张学文97
13.蒋日兴98
14.钟一棠98
15.陆永昌98
三、医论选要99
1.气血不和论(任继学)99
2.气血左右论(麻瑞亭)100
3.脾胃始动论(李振华)101
4.正衰积损论(常富业)102
5.中风毒邪论(王永炎)103
6.从瘀辨治论(张学文)104
7.中风先兆防治论(郭维一)105
8.中风闭证论(曹永康)105
9.虚实闭脱论(王季儒)106
10.主症治法论(朱进忠)107
11.上病下治论(于智敏)108
12.五脏辨治论(周喜燕)109
13.四步法论(程门雪)110
14.中风六要论(汪履秋)110
15.中风针药并用六法论(刘冠军)111
16.中风治疗七法勿忘外风论(张琪)112
参考文献113
慢性支气管炎120
一、诊治纲要120
(一)诊疗思路120
(二)辨证论治121
1.风寒犯肺证121
2.风热犯肺证121
3.痰浊阻肺证121
4.痰热郁肺证122
5.寒饮停肺证122
6.肝火犯肺证122
7.肺气亏虚证122
8.肺脾气虚证122
9.肺肾气阴两虚证122
10.脾肾阳虚证123
二、名家心法123
1.裴正学123
2.曹玉山123
3.王有奎123
4.杨牧祥124
5.高体三124
6.邵长荣124
7.王正公125
8.姜春华125
9.朱良春126
10.颜德馨126
11.李济仁127
12.陈树森127
13.胡翘武127
14.高辉远128
15.洪广祥129
16.詹文涛129
17.林求诚129
18.葛琳仪130
19.高复安130
20.王福全131
21.马智131
22.钟一棠131
23.郭选贤132
24.周平安132
25.陈家礼133
26.刘建秋133
三、医论选要133
1.燥邪论(周铭心)133
2.辨痰论(李鸿娟)134
3.扶阳论(徐仲才)135
4.通腑论(宋传荣)136
5.宣清肃降四法论(沈丕安)136
6.三期辨治论(洪广祥)137
7.三态十一证论(姜良铎)138
8.外感内伤分治论(王玉)139
9.清肺化痰论(宋八恺)139
参考文献140
支气管哮喘144
一、诊治纲要144
(一)诊疗思路144
(二)辨证论治145
1.急性发作期145
2.慢性持续期146
3.临床缓解期146
二、名家心法147
1.姜春华147
2.徐仲才147
3.洪广祥148
4.吴银根148
5.晁恩祥148
6.李振华149
7.黄吉赓149
8.黄文东149
9.张瀚清150
10.姜良铎150
11.颜德馨151
12.朱良春151
13.沈仲圭151
14.张镜人152
15.周信有152
16.胡翘武152
17.邵长荣153
18.周仲瑛153
19.曹世宏154
20.徐钢154
21.王会仍154
22.刘弼臣155
23.曹鸣高155
24.柯新桥156
25.蒋天佑156
26.张明德156
27.李鸣真156
28.钱今阳157
29.李石青157
30.武维屏157
31.陈宪海158
三、医论选要158
1.阳虚寒盛论(吴银根)158
2.火热致哮论(王檀)159
3.化痰平喘论(胡国俊)160
4.祛风宣痹论(史锁芳)161
5.膏方调治论(徐志瑛)162
参考文献163
慢性胃炎168
一、诊治纲要168
(一)诊疗思路168
(二)辨证论治169
1.肝气犯胃证169
2.脾胃湿热证169
3.寒邪客胃证169
4.饮食伤胃证170
5.胃络瘀阻证170
6.胃阴亏虚证170
7.脾胃虚寒证170
二、名家心法170
1.张学文170
2.姚乃礼171
3.刘启泉171
4.裘沛然172
5.姚树坤172
6.路志正172
7.单兆伟173
8.徐经世173
9.朱良春174
10.颜正华174
11.董建华174
12.张镜人175
13.张泽生175
14.李恩复176
15.杜雨茂176
16.胡翘武176
17.何炎燊177
18.刘渡舟177
19.蔡淦177
20.林沛湘178
21.李乾构178
22.沈洪178
23.谢晶日179
24.李振华179
25.危北海180
26.周福生180
27.胡建华180
三、医论选要181
1.三证辨治论(徐景藩)181
2.五法辨治论(徐珊)181
3.证治六法论(徐迪华)182
4.酸甘化阴论(周仲瑛)183
5.辨病分证论(田德禄)184
6.气血辨治论(彭万枫)184
7.中焦如衡论(姜良铎)185
8.清法为要论(葛琳仪)186
9.通调脏腑论(郭喜军)187
10.三因制宜论(雷正荣)188
11.化浊解毒论(李佃贵)189
12.清润补和化痰论(李世增)190
13.温法为主论(顾勤)191
14.镜检辨治论(刘先勇)191
15.序贯四步论(沈绍功)192
16.从肾辨治论(刘启泉)193
参考文献194
消化性溃疡199
一、诊治纲要199
(一)诊疗思路199
(二)辨证论治200
1.肝气犯胃证200
2.寒热错杂证200
3.脾胃湿热证200
4.胃阴不足证200
5.脾胃虚弱(寒
展开全部

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节选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发病早于女性,且以脑力劳动者居多,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由于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的不同,冠心病有不同的临床表型。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将之分为五型:①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②心绞痛;③心肌梗死;④缺血性心肌病;⑤猝死。近年趋向于根据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不同分为两大类:①慢性冠脉疾病(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hronic ischemic syndrome,CIS);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前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型冠心病等;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也有将冠心病猝死包括在内。   本病的辨证论治,可参考中医学“胸痹心痛”。   一、诊治纲要   (一)诊疗思路   冠心病的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胃诸脏腑。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本虚而标实。本虚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心脉失养,且发病过程中又可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而表现出气阴两虚、气血双亏、阴阳两虚,甚至阳微阴竭,心阳外越;标实为气滞、血瘀、寒凝、痰阻、热毒等阻遏胸阳,阻滞心脉。其中,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及痰浊痹阻胸阳;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痰瘀互阻、痰瘀化毒是重要的病机。血瘀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气虚、气滞、阳虚、阴虚、血虚、寒凝、痰浊、热毒,均可导致血瘀。瘀血内阻,阻碍气机,影响气血津液生化,又可加重本虚标实,使阳、气、阴、血虚者更虚,气滞、血瘀、痰浊实者更实。不同病邪还可相兼为病,如气滞血瘀、寒凝气滞、痰瘀互结等。冠心病早期多为痰阻脉络、胸阳不展;中晚期多为痰浊、血瘀相兼为病。痰瘀互结,痹阻心脉,热邪入侵,或痰瘀湿浊蕴积日久,内生热毒,热毒亢盛,败坏形体,损伤心络,成为危重冠心病发生的重要病机。   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治疗时,首先,要辨疼痛发生部位。局限于胸膺部位,多为气滞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臂膊、手指者,为虚损已显,邪阻已著;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多为寒凝心脉或阳气暴脱。第二,辨疼痛性质。闷痛,是冠心病的临床常见表现,闷重而痛轻,兼见胸胁胀满,善太息,憋气,苔薄白,脉弦者,多属气滞;天阴加重,多唾痰涎,苔腻,脉弦滑或弦数者,属痰浊为患;心胸隐痛而闷,因劳累而发,伴心慌气短乏力,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结代者,多属心气不足之证。灼痛,兼烦躁气粗,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为热邪犯心所致;若胸闷而灼痛阵发,痰稠,苔黄腻,脉弦数,为痰火所致;灼痛兼见心悸,眩晕,五心烦热,口干,盗汗,舌红少津,脉细而数者,属心阴不足,心火内炽,阴虚内热之证。绞痛,遇寒则发,或得冷加剧,伴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为寒凝心脉所致;若绞痛兼见四肢厥冷,脉细欲绝,冷汗如油,则为阳虚暴脱危重之象。此外,剧烈绞痛,也可因劳累过度,七情喜怒,饮食饮酒等因素而诱发,不可皆以为寒邪或虚寒所引起。刺痛固定不移,痛有定处,夜间多发,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结代,由心脉瘀滞所致。隐痛时作时止,缠绵不休,动则多发,口干,舌淡红而少苔,脉沉细而数,常为气阴两虚表现。第三,辨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短暂,瞬息即逝者多轻,持续不止者多重;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不休者,常为重症或危候。一般疼痛发作次数多少,与病情轻重程度呈正比,即偶发者轻,频发者重。但亦有发作次数不多而病情较重的情况,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具体分析判断。若疼痛遇劳发作,休息或服药后能缓解者为轻症,若服药后难以缓解者常为危候。   针对本病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特点,治疗应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补虚泻实为原则。本虚宜补,权衡心之气血阴阳之不足,有无兼见肝、脾、肾之亏虚,调阴阳补气血,尤应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热毒,而理气、活血、温通、化痰、清热解毒,尤重活血通络治法。由于本病发作期虽以标实为主,但常潜藏着本虚;缓解期虽以本虚为主,但亦可兼见邪实。故治疗上当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补正而不碍邪,祛邪而不伤正。至于补泻之多少,当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定。同时,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时,在发病的前三四天内,警惕并预防脱证的发生,对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更为重要。必须辨清证候之顺逆,一旦发现脱证之先兆,如疼痛剧烈,持续不解,四肢厥冷,自汗淋漓,神萎或烦躁,气短喘促,脉或速、或迟、或结、或代、或脉微欲绝等,必须尽早投用益气固脱之品。   (二)辨证论治   综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以及名老中医诊治经验等,将冠心病的辨证论治要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血瘀阻证   临床表现:心胸剧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心悸;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面色晦暗,舌质暗红或紫黯,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促、结、代。   基本病机: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通,不通则痛。   常用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2. 寒凝心脉证   临床表现: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心悸气短,喘不得卧,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冷汗自出,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基本病机:寒邪侵袭,阳气不运,气机痹阻。   常用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3. 气滞心胸证   临床表现: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情绪波动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痞胀满,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基本病机: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血行瘀滞。   常用治法:调畅气机,活血通络。   4. 痰浊闭阻证   临床表现:胸闷重而心痛,痰多气短,倦怠肢重,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基本病机:痰浊内阻,胸阳失展,气机痹阻。   常用治法:通阳化浊,豁痰宣痹。   5. 热毒血瘀证   临床表现:胸闷胸痛,痛引肩背,心悸,发热,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口苦,口气秽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基本病机:热毒痹阻心脉,热壅血瘀,损伤心络,热扰心神。   常用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6. 心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面色?白,四肢不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基本病机: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血脉失于温煦。   常用治法:温振心阳,补益阳气。   7. 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心胸隐痛,时作时休,胸闷气促,心悸自汗,动则喘息益甚,倦怠懒言,面色少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   基本病机:思虑伤神,劳心过度,损伤心气,耗伤阴血,血瘀心脉。   常用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二、名家心法   1. 岳美中   【主题】 胸阳衰微,外因寒气   【释义】 岳美中认为,心绞痛的内因,是机体阳气素虚,肌理疏松,卫阳力量不足,时有厥气上逆;寒气聚于清阳之府的胸中,久留而不去,导致胸阳亦微。一加寒气侵袭的外因,也有的先有寒气侵袭胸阳,皆可使脉管缩踡而绌急,故心绞痛发作;若频感外寒,则久痛不止,同时有的会形成凝血。因血属阴,气属阳;阳气既微,再加上外在寒气内侵,使血循环不能流畅,血液凝涩,导致血栓血塞的形成。   临床所见冠心病,多为心绞痛,胸闷,心律失常,舌质紫黯。源于心阳式微,或心气不足,而致心脉痹阻,气滞血瘀。胸为清阳之府,心属少阴,体阴而用阳;一有浊阴,则发生胸痹之证。必须采用阳药及通药以廓清阴邪,不可掺杂阴柔滋敛、助长阴邪之品。因证选方,如枳实瓜蒌薤白桂枝汤、变通血府逐瘀汤(归尾、川芎、桂心、瓜蒌、薤白、桔梗、枳壳、红花、桃仁、怀牛膝、柴胡)、苏合香丸等。冠心病逢夏即重者,多呈心部隐痛,渴而多汗,气短神疲,懒于动作,不思饮食,脉弦细迟。缘于心阳本虚,又为暑热夺气、消烁津液,治宜益气养津,李东垣清暑益气汤主之。(岳美中. 心痛、胸痹的探讨[J]. 新中医,1974,6(4):10-15.)   2. 邢锡波   【主题】 真阴损伤,心失所荣   【释义】 邢锡波认为,冠心病发生,多因真阴损伤过甚,致元神调节功能障碍,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代谢功能紊乱。本病由于真阴损伤致心血供奉不足,按照中医学辨证法则,属于虚证范畴。其中,心悸气短、脉虚不整者,则为心阴不足;心气虚损,不能维持自身之阴阳平衡,而心悸动;心气虚则气不足以息,血运过缺,可致脉结代,或缓急不整。治宜育阴养心为主,以扶持自身固有机能,辅以活血通络安神之剂,以畅达血运,潜镇心阳,使心脏有补益修复机会。   治疗时斟酌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务使立法用药与病情现症相适应。①心阴虚的心绞痛,育阴养心,活血通络,止痛之法治之。选用育阴药时,应择其能滋补真阴,并可强心之品,如玉竹、女贞子、五味子、首乌之类。②心阳虚的心绞痛,补气养心,活血通络,止痛治之。选用黄芪、葛根、桂枝、川芎、灵脂、乌附子、丹参、玉竹、当归、乳香等药。③心阴阳俱虚之心绞痛,宜扶心阳育心阴,养心活血,通络止痛。选用川芎、黄芪、玉竹、五味子、麦冬、元参、桂枝、阿胶、五灵脂、蒲黄等药。(邢锡波.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J]. 天津医药,1975,17(1):7-10.)   3. 邵念方   【主题】 心气亏虚,心脉痹阻   【释义】 邵念方认为,心气亏虚是冠心病的发病基础。心主血脉,以气为用,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心气虚弱,帅血无权,才是冠心病*根本的病机所在。病延日久,必然导致心阳衰微。邪实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素问 痹论》曰:“心痹者,脉不通。”在正虚的基础上,因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瘀血、痰浊、气滞、寒凝等,积聚胸中,痹阻心脉,是冠心病(胸痹心痛)发病的重要因素。在诸多邪实中,瘀血阻于心脉,络脉不通是中心环节。心气虚是引起心脉瘀阻的常见原因。如《医林改错》中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气滞也必然导致血瘀。如《直指方》中所说:“盖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痰浊作为继发性的致病因子,具有易行性(痰随气血无处不到)和易聚性(黏滞易聚集成块);阻滞心脉后心血不行,则出现痰阻血瘀,痰瘀互结,心脉不通。寒邪内侵,心脉凝滞收引,使气滞血瘀而脉不通。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创制冠心保丹饮,由保元汤合丹参饮加减而成;药用生黄芪、党参、麦冬、丹参、檀香、砂仁、石菖蒲、炒枣仁、葛根、炙甘草。(邵念方.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 邵念方[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36-139.)

30种现代疾病中医诊治综论(精)/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 作者简介

邢玉瑞,1959年生。陕西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陕西省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思维方法、中西医学比较等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编、参编学术著作及教材34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主持“973”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与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奖5项、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奖、很好教材奖等。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杂志社社长。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常委、医史文献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常务理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