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大行致远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0264772
- 条形码:9787540264772 ; 978-7-5402-647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行致远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钟月玄晖以深厚的情怀和礼敬之心,努力把美的价值注入到美的艺术中,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塑造了-个个生动感人的古代、现当代人物,比如永乐皇帝朱棣、“钦差”大臣宋礼、普通中国人赵万华等,他们以叱咤风云的雄姿、以担当作为的品格、以凡人琐事的细致,在朝堂之上、在运河之岸、在山丘之下、在乡村之中,以他们各自的方式,书写了人民的奋斗和创造、时代的壮观和伟大……
大行致远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钟月玄晖创作的九篇作品,包括:讲述明永乐年间修浚大运河的《运河,运河》;朱棣迁都北京的《奠都》;普通中国人以生命为代价保护中华古文化的《龙骨魂》;和抗击疫情有关的《社区主任》等。不难看出,贯穿这些小说主线的就是充满着价值引导力和精神推动力的民族振兴和爱国主义的大德和高行。
大行致远 目录
春江月
奠都
龙骨魂
蹲爷
换届
一个都不能少
社区主任
意外
后记
大行致远 节选
自隋炀帝修通四千多里长的大运河以来,历朝历代无不因政治经济需要而不断完善,各有侧重,将其为己所用,无非是枢纽天下、临制四海,所以大运河也是陵谷陡异的巨大变化。元代“调直”的工程虽大,因水源问题解决不好,并没有很好地派上用场。明朝初年,明成祖朱棣准备迁都北京,遂对运河进行了彻底整修,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才真正发挥作用,惠及明清两代。本文即从明永乐年间的工部尚书宋礼受命修河、直至平江伯陈碹疏浚淮河以南各段运河、千里一线为止,详细描述了运河修浚工程中的点点滴滴,从而折射出一个朝代的盛世之因。 一、运筹帷幄 大明永乐九年孟冬,受命治理运河的钦差大臣、工部尚书宋礼携助手金纯、蔺芳及随从官员二十余人乘船自南京进入长江东下,由扬州溯运河北上。几经辗转抵淮安至徐州,一会儿水路,一会儿陆路,到济宁后干脆弃船登陆沿河岸而行。宋礼选择水路的缘由很简单,就是想实地看看枯水期大运河各段的通畅和淤塞程度,通过现场踏勘,对下一步疏浚有一个通盘考虑。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令他不胜感慨和激情。同样是一百石的粮饷,由苏州运往天津的海运艰险他听总兵官陈碹多次说起;而一帆风顺地走运河水路虽没有大的风险,但因运河多处不同程度的淤塞,或长淤或短淤,中途不知多少次装卸转运,损耗和劳累程度比之海运的风险一点也不逊色,他这次是亲眼所见了。尤其是看到一些装运的民夫因疲乏过度而迁怒于粮饷、摔摔扔扔时,他的怒火“噌”地就被点燃了,马上就要过去,用马鞭子给那些破衣烂衫的可恨之人讲讲规矩,而几次都被温文尔雅的金纯拦住了:“大人息怒,民夫有官员管着呢,我们还是尽快摸清运河淤塞之境况,及早疏浚、通航,就没有眼前的一幕了。” 见宋礼余怒未消,怒目民夫仍立马不动,那副闻风而动的白眼珠恨不能蹿出眸子,射向搬运者,身材瘦小的蔺芳会意,赶忙提马上前说“两位大人都不必耽搁,继续前行,我过去说说就是了。”宋礼这才作罢。 一路走来,运河畅与不畅的烦忧便如这冬日的寒风一样一阵阵袭来,时而让人神清气爽,时而又让人冰冷透骨。 宋礼是个直肠子,高大的身躯、宽阔的胸膛,而胸膛里却没有太多的城府。皇上交办了,那就一门心思办好差,别无二话。至于官员们要耗费多大的精力,百姓们要付出多大的辛劳他考虑不多。前几年承差去四川的大山里为建皇宫采木是这样,今天治理大运河,他依然是这股劲头,风风火火,雷厉风行。 山东布政司参议以上官员及随从二十几人以及济宁知府潘叔正早己到府界恭候,纵没有锣鼓喧天,但恭迎的场面也着实不小。见这么多人迎接,一向简单务实的宋礼皱了皱眉,很是反感。但转念一想,朝廷的钦差、二品大员到了,人家也是例行公事,迎一迎,一会儿打发了就是了,也就没有计较。下马还礼后稍作寒暄,便单刀直入,对山东左布政使储诞说:“储大人,大运河是国家的运河,维护修葺是国家的职责,但会通河一段大多在山东境内,你们也是守土有责。朝廷的邸报想必也看了,国家虽准备调集几万官军和数十万百姓协力修浚,你等也不要袖手旁观,高枕无忧。略尽地主之谊,共同做好治运之事,才不负皇上圣托。” “宋大人的话见外了。”因为个矮,储诞拱着手,半仰着头,他觉着宋礼轻看了山东官员的眼界,忙予以澄清,“会通河在山东,‘会通’畅通,受益的首先是山东,这个道理连三岁的娃娃都懂,故而齐鲁大地巴不得早一日治好运河呢!大司空尽可放心,会通河的事,就是我山东的事,储某全心全意,责无旁贷。” 储诞所称的“大司空”,是中国古代对于掌管山川水利、土木工程的工部头领官的称谓,在这种场合说出来,明显的有着表示亲近的成分。毕竟是钦差,人家说什么、做什么都代表朝廷,何况,修浚会通河,于山东、于他这个布政使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事呢! 先不论怎么做,储诞的一番表白,倒还让宋礼满意。 矮而胖的身形,鸭子一样的步态,方方正正的脑壳,堆满赘肉的大脸,再配上肥肥大大的大红官袍,看着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活像一个会走动的红色大口袋,直让人想笑。不过,宋礼还是忍住了,对他的表态,半开玩笑道:“储大人的话宋某及各位都记下了,我算账可等不到秋后啊!”众人一笑。宋礼遂抬眼扫视了一下山东的官员,开始表述他的“算账”之要,一说到正题,人马上就变得严肃了:“下一步要看看会通河的淤塞程度,不是韩信将兵,用不着这么多人,二位布政使和潘知府随宋某共视,由济宁同达临清,以便议事,其他官员请回衙视事,有所叨扰时再现身不迟。本部堂好静,不大习惯前呼后拥的阵势。”宋礼语气坚定,不容质疑,点明了轻车简从,不需要太多的陪同人员。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为此,也得罪了不少攀龙附凤、狐假虎威的势力小人。 “宋大人及各位一路鞍马劳顿,”右布政使马麟提步上前,习惯性地眨眨眼,带着几分不怀好意的佞笑,拱着手,赶忙接过话题,“我等己在济宁驿馆备下薄酒,为列位官员接风洗尘,还请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