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生十论(中国版《沉思录》;钱穆先生讲给青年的人生观,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人生十论(中国版《沉思录》;钱穆先生讲给青年的人生观,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作者:钱穆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57.2(6.5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生十论(中国版《沉思录》;钱穆先生讲给青年的人生观,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507682
  • 条形码:9787522507682 ; 978-7-5225-0768-2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生十论(中国版《沉思录》;钱穆先生讲给青年的人生观,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本书特色

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位国学大师的忠告。 非学术著作,通俗易懂,堪称中国版的《沉思录》。 布面精装,典雅庄重,阅读与收藏兼备。

人生十论(中国版《沉思录》;钱穆先生讲给青年的人生观,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内容简介

《人生十论》是钱穆先生所撰有关人生问题文稿的结集。生命、自由、心、我、身、物质、道德、精神、理想、人生真理,这些颇具西方哲学意味的命题,在钱穆先生笔下,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他论述人生路向、人生理想,并不脱离中国文化本源,他鼓励人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在现代思潮和世界新趋势中,思考自己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安身立命。树立共同的理想,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不要堕落在物质生活的陷阱中,才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生十论(中国版《沉思录》;钱穆先生讲给青年的人生观,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目录

自序

新版序

一 人生三路向

二 适与神

三 人生目的和自由

四 物与心

五 如何探究人生真理

六 如何完成一个我

七 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

八 如何安放我们的心

九 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

一〇 道与命

一一 人生三步骤

一二 中国人生哲学

**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一三 人之三品类

一四 身生活与心生活

一五 人学与心学

一六 谈谈人生


展开全部

人生十论(中国版《沉思录》;钱穆先生讲给青年的人生观,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节选

人生三路向 一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像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 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 对精神界向往的*高发展有宗教,对物质界向往的*高发展有科学。前者偏于情感,后者偏于理智。若借用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的话,“宗教是软心肠的,科学是硬心肠的。”由于心肠软硬之不同,而所向往发展的对象也相异了。 人生一般的要求,*普遍而又*基本者,一为恋爱,二为财富。故《孟子》说:“食色性也。”追求恋爱又是偏情感,软心肠的;而追求财富是偏理智,硬心肠的。 追求的目标愈鲜明,追求的意志愈坚定,则人生愈带有一种充实与强力之感。 人生具有权力,便可无限向外伸张,而获得其所求。 追求逐步向前,权力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随带而来者,是一种欢乐愉快之满足。 二 近代西方人生,*足表明像上述的这一种人生之情态。然而这一种人生,有它本身内在的缺憾。 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了这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 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的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停止向前即是生命空虚。人生的终极目标,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地向前。 满足转瞬成空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 人生意义只在无尽止的过程上,而一切努力又安排在外面。 外面安排,逐渐形成为一个客体。那个客体,终至于回向安排它的人生宣布独立了。那客体的独立化,便是向外人生之僵化。 人生向外安排成了某个客体,那个客体便回身阻挡人生之再向前,而且不免要回过头来吞噬人生,而使之消毁。 …… 西方人生,始终挟有一种权力欲之内感,挟带着此种权力无限向前。 权力客体化,依然是一种权力,但像是超越了人类自身的权力了。于是主体的力和客体的力相激荡,相冲突,相斗争,轰轰烈烈,何等地热闹,何等地壮观呀!然而又是何等地反复,何等地苦闷呀! 三 印度人好像自始即不肯这样干。他们把人生向往彻底翻一转身,转向人生之内部。 印度人的向往对象,似乎是向内寻求的。 说也奇怪,你要向外,便有无限的外展开在你的面前;你若要向内,又有无穷的内展开在你的面前。 你进一步,便可感到前面又有另一步,向外无尽,向内也无尽。人生依然是在无限向前,人生依然是在无尽止的过程上。或者你可以说,向内的人生,是一种向后的人生。然而向后还是向前一般,总之是向着一条无限的路程不断地前去。 你前一步,要感到扑着一个空。因而使你不得不再前一步,而再前一步,又还是扑了一个空,因而又使你再继续不断地走向前。 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而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外的要在外建立,向内的则要把外面拆卸,把外面遗弃与摆脱。外面的遗弃了,摆脱了,然后你可走向内。换言之,你向内走进,自然不免要遗弃与摆脱外面的。 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洒落的人生,*后境界则成一大脱空。佛家称此为涅槃。涅槃境界究竟如何呢?这是很难形容了。约略言之,人生到达“涅槃”境界,便可不再见有一切外面的存在。 外面一切没有了,自然也不见有所谓“内”。“内”“外”俱泯,那样的一个境界,究竟是无可言说的。倘你坚要我说,我只说是那样的一个境界,而且将永远是那样的一个境界,佛家称此为“一如不动”。 依照上述,向内的人生,就理说,应该可能有一个终极宁止的境界;而向外的人生,则只有永远向前,似乎不能有终极,不能有宁止。 向外的人生,不免要向外面“物”上用功夫;而向内的人生,则只求向自己内部“心”上用功夫。然而这里同样有一个基本的困难点,你若摆脱外面一切物,遗弃外面一切事,你便将觅不到你的心。 …… 适与神 一 人生到底是有限,人生到底只是宇宙中一部分,而且是极小的一部分。你将求老死于此当下,苟安于此现实,而不可得。时间的大轮子,终将推送你向前。适于昔者未必适于今,适于今者未必适于后。如是,则虽有终极而仍然无终极,然而已在无终极中得到一终极。人类一切过程之所得,正使人类真有理智的话,将不复是一否定,而始终是一肯定了。将不复是一矛盾,而始终是一和合了。这一个肯定与和合,将在“适”字的第四价值领域中,由人获得,让人享受。 “适”字的价值领域,正在其能侧重于人生的“现实”。这一点已在上文阐述过。然而这一个价值领域,绝非是绝对的,而依然是相对的,是有限的。依然只能限制在其自己的价值领域之内。越出了它的领域,又有它的流弊,又有它的不适了。 二 人生只是宇宙之一部分,现在只是过去未来中之一部分,而且此一部分仍然是短促狭小得可怜。 我们要再将第五种价值领域加进去,再将第五种价值领域来冲淡第四种价值领域可能产生之流弊,而使之恰恰到达其真价值之真实边际的所在者,便是“神”的新观念。 人生永永向前,不仅人生以外的宇宙一切变动要推送它向前,即人生之自有的内在倾向,一样要求它永永地向前。 以如此般短促的人生,而居然能要求一个无限无极的永永向前,这一种人性的本身要求便已是一个神。试问你不认它是神,你认它是什么呢? 以如此般短促的人生,在其无限向前之永无终极的途程中,而它居然能很巧妙地随其短促之时分,而居然得到一个“适”,得到一种无终极里面的“终极”,无宁止里面的“宁止”。而这种终极,又将不妨害其无限向前之无终极;这种宁止,又将不妨害其永远动进之无宁止。适我之适者,又将不妨害尽一切非我者之各自适其适。试问这又不是一种神迹吗?试问你不认它是神,你又将认它是什么呢? 庄子可算是一位极端反宗教的无神论者吧,然庄子亦只能肯认此为神。惟庄子同时又称此曰“自然”。儒家并不推崇宗教,亦不尊信鬼神,但亦只有肯认此为神,唯同时又称此神迹曰“性”。 说自然,说性,不又要沦于唯物论的窠臼吗?然而中国人思想中,正认宇宙整体是个神,万物统体也是个神,万物皆由于此神而生,因亦寓于此神而成。于何见之?试再略说。 人生如此般渺小,而居然能窥测无限宇宙之真理,这已见人之神。 自从宇宙间的真理,络绎为人类所发现,而后人类又不得不赞叹宇宙到底是个神。 你若能亲临行阵,看到千军万马,出生入死,十荡十决,旌旗号令,指挥若定,你将自然会抽一口气说:“用兵若是其神乎!” 你若稍一研究天文学,你若稍一研究生物学,你若稍一研究任何一种自然科学之一部门,一角落,你将见千俦万汇,在其极广大极精微之中,莫不有其极诡谲之表现,而同时又莫不有其极精严之则律,那不是神,是什么呢? 人生目的和自由 一 整个自然界像是并无目的的。日何为而照耀?地何为而运转?山何为而峙?水何为而流?云何为而舒卷?风何为而飘荡?这些全属自然,岂不是无目的可言。 由自然界演进而有生物,生物则便有目的。生物之目的,在其生命之“维持”与“延续”。维持自己的生命,维持生命之延续。植物之发芽抽叶,开花结果;动物之求食求偶,流浪争夺,蚁营巢,蜂酿蜜,一切活动,都为上述之目的,先求生命之保存,再求生命之延续。生物只有此一目的,更无其他目的可言。而此一求生目的,亦自然所给与。因此生物之唯一目的,亦可说是无目的,仍是一自然。 生命演进而有人类。人类生命与其他生物的生命大不同。其不同之*大特征,人类在求生目的之外,更还有其他目的存在。而其重要性,则更超过了其求生目的。换言之,求生遂非*高目的,而更有其他超人生之目的。有时遂若人生仅为一手段,而另有目的之存在。 当你晨起,在园中或户外作十分钟乃至一刻钟以上之散步,散步便即是人生,而非人生目的之所在。你不仅为散步而散步,你或者想多吸新鲜空气,增加你身体的健康。你或在散步时欣赏自然风物,调凝你的精神。 当你午饭后约友去看电影,这亦是一人生,而亦并非是你之目的所在。你并不仅为看电影而去看电影。你或为一种应酬,或正进行你的恋爱,或欲排遣无聊,或为转换脑筋,或为电影的本身内容所吸引。看电影是一件事,你所以要去看电影,则另有目的,另有意义。 人生只是一串不断的事情之连续,而在此不断的事情之连续的后面,则各有其不同的目的。人生正为此许多目的而始有其意义。 有目的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将称之为“人文”的人生,或“文化”的人生,以示别于自然的人生,即只以求生为唯一目的之人生。

人生十论(中国版《沉思录》;钱穆先生讲给青年的人生观,过有意义的心灵生活.布面精装,繁体竖排,典雅庄重,收藏级版本.) 作者简介

钱穆先生(1895—1990),字宾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也曾任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移居台北,1990年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