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 (一函2册)
-
>
方剂学
-
>
(精)河南古代医家经验辑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医案摘奇·雪雅堂医案合集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用药禁忌书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辑要笺疏
临床医学导论(第2版/本科整合教材/配增值)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7315319
- 条形码:9787117315319 ; 978-7-117-3153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临床医学导论(第2版/本科整合教材/配增值) 内容简介
涵盖疾病临床诊治过程中医学生所必须的职业素养,所面临的基础性、共性的,而难以归属于某个“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所涉及的多学科共享的临床新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如内窥镜、微创介入、器官移植),以及医疗信息学等四个方面,汇集了临床医学新进展、医患关系学、叙事医学、医生职业素养、传统的诊断学、外科学概论、医学影像学、核医学、康复医学、护理学、医疗信息学等10余门学科的相关内容于一体,为相关的各个“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多学科综合辩证思维、临床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与能力提供保障,促进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临床医学导论(第2版/本科整合教材/配增值) 目录
**章 临床医学进展概述
**节 临床医学分科与发展
一、临床医学分科
二、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临床医学进展与展望
第二节 全科医学现状
一、概述
二、全科医学的临床实践
第二章 现代医学诊疗模式
**节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一、历史与背景
二、概念
三、组织形式
四、医疗模式特点
五、潜在问题
六、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节 远程医学诊疗模式
一、历史与背景
二、概念
三、组织形式
四、医疗模式特点
五、潜在问题和风险
六、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节 人工智能诊疗模式
一、历史与背景
二、概念
三、组织形式
四、医疗模式特点
五、潜在问题和风险
六、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章 叙事医学
**节 叙事医学概论
第二节 叙事医学临床实践
第四章 医患关系学
**节 医生的角色与社会职责
一、医生的角色与权利
二、医生的义务
三、医生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二节 病人的角色与心理需求
一、病人的角色
二、病人角色的行为
三、病人的心理与心理需要变化
第三节 病人的求医行为、权利与义务
一、病人的求医行为
二、病人的权利
三、病人的义务
第四节 医疗过程中的沟通技巧
一、医患沟通与医患关系
二、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
三、基本医患沟通技巧
四、医患沟通的具体要素
第五节 临床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一、医疗纠纷的定义
二、医疗纠纷的种类
三、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第五章 职业与素养
……
第二篇 疾病诊断基本技能
第三篇 手术相关基本技能
第四篇 烧伤整形与移植外科技术
第五篇 介入治疗学
第六篇 康复医学
第七篇 临床护理学
第八篇 医学信息学概述
推荐阅读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临床医学导论(第2版/本科整合教材/配增值) 作者简介
和水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1附属医院肝胆病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委员,国际消化内镜隧道技术联盟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胶囊内镜协作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与溃疡学组、老年消化疾病协作组委员,《中华消化内镜杂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杂志编委等。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致力于各种慢性肝病和肝癌发病机制与防治、消化道早癌与胃肠动力障碍等疾病内镜下超级微创诊治技术以及医工结合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研究,完成世界创直肠癌术后吻合口闭锁磁压榨再通术等。曾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TS)访问学者交流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5项,陕西省重点研发、科技攻关、国际交流等课题10余项,主持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3项,培养研究生100余名,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长期从事临床教学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参与国家“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建设、长年制教学改革、“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设计与实践、PBL教学探索等,主编、参编***规划教材10部,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荣获“王宽诚育才奖”等以及“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 黄钢,医学博士,上海健康医学院原院长;上海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兼任亚洲大洋洲核医学与生物学联盟主席,中国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模拟医学教育联盟理事长,第五届中国医用电子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ITCIOISC5)主任,《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第九届主编,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副会长,上海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 先后在Chemical Review、Science等发表SCI论文及评述二百余篇,人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主编Nuclear Medicine in Oncology及Personalized Pathway-Activated Systems Imagingin Oncology等Springer出版的英文专著3部、《PBL导论》《核医学》及《影像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等教材与专著30余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首席科学家及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新药创制项目等科研课题3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及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十余项奖励。 万学红,内科学教授,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198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2年。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委、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委员、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等杂志编委。 承担的医学教育研究课题总经费超过100万美元。***精品课程诊断学负责人。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全国规划教材《诊断学》、全国英文版规划教材Clinical Diagnostics以及《现代医学模拟教学》《医学教学方法》《中英对照内科查房》《临床医学导论》等;主译《医师职业素养测评》《乡村医学》等。2005年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获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杰出教授奖,2014年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董健,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在骨科尤其是脊柱相关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获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和上海百年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 从事教学工作30余年,培养博士生等60余名。承担国家863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4项。以首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2篇。以首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丁维光,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锦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研究联盟副理事长,辽宁省医学伦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高等医学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34年。长期致力于医学伦理学和医院管理学研究。主持完成《医学院校育人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省部级课题。在国家和省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医学伦理学》《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21世纪高校结构模式与运行机制》等多部教材和著作。担任副主编的《简明伦理学》被评为辽宁省社会科学省级优秀学术成果著作一等奖,
-
免疫学基础及病原生物学实验指导及报告
¥4.5¥5 -
中医基础理论
¥19.8¥24 -
老年健康管理实务
¥44.6¥59.8 -
临床免疫学
¥18.7¥34 -
针灸医籍选(供针灸专业用)
¥26.9¥30 -
护理学基础
¥10.1¥28.3
高分应考快题设计表现:建筑与规划设计
¥50.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