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精)/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250057
- 条形码:9787305250057 ; 978-7-305-25005-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精)/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本书特色
☆ 一本关于记忆研究的入门之作,短小精悍,可读性很强。 ☆ 本书为“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中的一本,主要探讨了德国人对自己国家历史尤其是纳粹历史的记忆、情感、态度和认识。 ☆ 讲述了德国各代人、家族和城市形象中的个人历史经验,以及作为记忆承载者的历史建筑,还有当今的各种消费历史记忆的商品(博物馆、媒体等等)。 ☆“这里涉及的不是头脑中可以被测试或者可以被灌输的历史知识,而是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兴趣、不同形式的历史倾向、历史所提供的各种经历以及对历史的消费。” ☆ “比回忆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那些被回忆的事件的意义。” ☆ “过去是一面镜子……它超越了个人和集体的掌控,它无法被专权操控,无法被*终评价,无法被永久否定,并且*重要的:它绝对不会被完全摧毁。”
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精)/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中的一本,主要探讨了德国人对自己国家历史尤其是纳粹历史的记忆、情感、态度和认识,题名中的“记忆中的历史”是指真正存在于德国人记忆和普遍认识中的历史,即德国人如何面对历史,德国历史是如何被人们谈论、解读和描述的。本书探讨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德国人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兴趣、不同形式的历史倾向、历史提供的各种经历,以及当今对于历史的消费。本书更倾向于对民族志的解读,研究的对象除了德国各代人、家族和城市形象中的个人历史经验以外,还有作为记忆承载者的历史建筑,以及当今(写作时的2006、2007年)的各种消费历史记忆的商品(博物馆、媒体等等)。
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精)/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目录
序言
前言
1 开端:德国历史有多漫长或是多短暂?
17 被体现的历史:几代人的动力
53 家庭记忆中的历史:世界历史的私人通道
77 公共空间中的历史:作为记忆承载者的建筑
117 被展演的历史:博物馆和媒体
159 展望:国家的重现
173 参考文献
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精)/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作者简介
阿莱达??阿斯曼,《s经??新约》学者巩特尔??鲍恩康的女儿。1966—1972年,在海德堡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分别学习英语和埃及学。1977年,她以“虚构的合理性”为主题,撰写了博士论文。1992年,阿斯曼获得了海德堡大学的特许任教资格。1993年,任康斯坦茨大学的英语和文学研究教授。阿斯曼早期的著作主要讨论英语文学和文字交流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后,她的研究重心转变为文化人类学,特别是文化记忆与交流记忆——这是她和扬??阿斯曼联合创造的新术语。她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1945年以来的德国历史、代际在文学和社会中的角色,以及记忆理论问题。 译者简介 袁斯乔,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学士、南京大学-哥廷根大学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发展硕士。长期从事中欧政府间交流工作,先后任职于德国驻华大使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和政府外事机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1¥16.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8.3¥4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20.2¥35.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5.7¥30.0
中华精神家园:国风美术--独特画派:著名绘画流派与特色/新
¥8.9¥29.8重读孙中山遗嘱
¥11.8¥25.0城市文艺的重建(1949—1956)(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 (第三辑))
¥20.8¥52.0聪明豆绘本系列1小房子变大房子/聪明豆绘本系列1
¥12.3¥18.0艺术管理学理论及实践:以中国传统音乐及经典案例为中心
¥24.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