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74535
- 条形码:9787208174535 ; 978-7-208-17453-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2017年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当代知名艺术史学者、牛津大学教授作品集结 作为艺术史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当代学者之一,埃尔斯纳的研究为西方艺术史学史和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带来了全新的格局。本书为埃尔斯纳2017年OCAT研究中心演讲及论文合集。 以敏锐视角回溯艺术史发展,重新审视长久存在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方式 欧洲中心主义是西方艺术史学界的传统思维方式,在这本书中,埃尔斯纳回溯了艺术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于欧洲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 3篇演讲+5篇论文+1篇附录,全面展现当代学者的艺术史思考 从不同角度切入,探讨艺术史研究对象、艺术史在欧洲以外其他地区的发展、古代晚期概念的诞生、神话与编年史、图像学等。 援引世界各地古代艺术案例,资料翔实,图文并茂 本书采用中英对照的形式,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 内容简介
作为一门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现代学科,艺术史在大多数时候是以欧洲为中心的。由此也引发了根本的学科问题:在优选转向的大背景下,依赖欧洲文化及语言构建出的经典话语体系及解题思路,一旦走出西方语境,将如何面对其他文化传统?又在何种程度上可借为他用?我们能否超越自身的固有视角,找到解释多元文化的有效路径? 埃尔斯纳在书中回溯了艺术史这门西方学科的缘起,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批现代艺术史家,如李格尔、沃尔夫林、瓦尔堡等人的标志性贡献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梳理艺术史学科理论发展的同时,他聚焦于潘诺夫斯基,深度剖析其围绕“解释之圈”所搭建的系统框架背后的学理逻辑,展开批判的思辨探讨。在此基础上,埃尔斯纳提出摆脱欧洲中心论的学科诉求,为寻求全新的研究范式提示了一种可能的蓝图,以多元比较的模式接近纷繁复杂的非西方艺术。 此外,埃尔斯纳深入讨论了艺术史学中的几个关键议题。他以李格尔和斯齐戈夫斯基为代表,介绍了维也纳艺术史传统中两股相互冲突的思潮;面对大写的艺术,埃尔斯纳探讨了围绕其概念起源及其所具有的集体性、自律性和价值而形成的神话式宣言;并呈现出对李格尔“艺术意志”这一艺术史中极富争议的概念的再次思考。而后,埃尔斯纳重点论述了20世纪二十年代德语艺术史界对李格尔遗产的两条继承路线——一是以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体系为例的新康德主义式的批判性回应;二是以新维也纳学派的卡施尼茨的“结构分析”方法为例的新黑格尔主义式的解释与拓展。 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是对“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项目”成果的整理与辑录。“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项目”是致力于促进当代艺术史研究的开放性项目,也是OCAT研究中心的年度核心项目。年度讲座项目每年在优选范围内选择一位重要学者,邀请其面向中国观众做原创性的系列演讲,介绍其近期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反思,在中国产生知识。该项目旨在帮助国内思想界和艺术界直面靠前前沿的学术动态,为彼此提供一个交流与对话的互动平台,也昭示了OCAT研究中心在广泛的人文学科基础上进行艺术史研究的基本理念。每年的年度讲座结束后,研究中心会将年度讲座,以及围绕年度讲座举办的启动讲座、研讨班等内容进行整合出版,形成持久的影响力。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 目录
**讲 艺术史:对一种欧洲传统的学科接受
第二讲 潘氏之圈:历史与艺术史探究的对象
第三讲 欧洲中心主义及其超越
附录
古代晚期的诞生:1901年的李格尔和斯齐戈夫斯基
神话与编年史:对艺术的价值的回应
从经验性证据到大图景:对李格尔艺术意志概念的一些思考
图像学的创生
结构的创生:卡施尼茨- 魏因贝格关于李格尔著作的书评以及新维也纳艺术史学派
补充文献
论造型艺术作品的描述与解释问题
后记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 节选
第三讲 欧洲中心主义及其超越(节选) 我在这一系列讲座的前两讲中,回顾了艺术史写作的历史并罗列了几点发现。首先,这门学科公然、自觉且底气十足地以欧洲为中心,因为它是对欧洲视觉传统、其具体特点——如对自然主义的强调—和从古代希腊罗马到当代对这种传统的写作方式的长期反思。其次,它毫无疑问是自相矛盾的。如我之前所述,因为两股本质上互相排斥的冲动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这项学术志业。一方面来说,用历史拉开距离的做法使过去成为过去,并尝试对其地位、叙事及价值做出客观化的评估;另一方面来说,过去的物质对象鲜活地存在着,被认为或想象为在当下的语境中具有某种能动性。用历史化制造距离感(historicizing distance)的做法是公元前5世纪,诸如希罗多德(Herodotus)、修昔底德(Thucydides)等古希腊作家留下的丰厚遗产;但与之产生重大冲突的是这样一种观念——它认为古代图像形式中同时存在着一股真实、灵动(animate)的力量,并在现代性中发挥着它的能动性。无论是古希腊罗马记述中从天堂跌落的神圣雕像,犹太基督教徒诅咒的异教偶像,还是“并非出自人类之手”又或出自如画家使徒圣路加(St. Luke)这样的圣人之手的圣像——这类图像贯穿于欧洲制像史中一个持续且大体围绕宗教展开的传统,也反复出于宗教原因而受到谴责(如会受到某种形式的伊斯兰教及宗教改革运动的谴责)。我说过,只有在宗教改革之后,当图像和其美学被赋予一个全新的——非宗教的空间,当欧洲传统中的灵动图像(animate image)被新教徒禁止、遭到罗马天主教中特定法规的阻碍,或转至地下进入大众文化及其实践,艺术的历史才有可能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 从这些思考中涌现出一个*令人沮丧的问题—在今天讲座发生地北京这样一个语境下尤其如此——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在根本上致力于一种欧洲中心式的自我反思,并试图解释一些深深植根于欧洲传统的视觉议题(如自然主义、偶像崇拜、灵动性、历史主义);而当这样一门学科跨出欧洲/美国语境之后,其相关性如何,又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可迁移性?至少在今天看来,当传统艺术史中那些相对普遍的一般性著作在20世纪转向非欧洲艺术时,其结果着实令人尴尬。 贡布里希所著的《艺术的故事》是迄今为止*好的概括性叙述,此书写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并于1950年首次出版。它的论点清晰,行文优美,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的杰出艺术史家提供的有力论述。因此,它具有全球视野,也受到冷战局势的影响。然而,对比非欧洲文化章节的象征性出场,关于欧洲艺术的讲述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连篇累牍;而且非欧洲材料也主要集中打包到“原始”开端那部分。这些无疑有力彰显了西方欧洲的价值观,它伪装成客观的历史,实际上却是反共产主义的政治话语。其讽刺之处在于,对如贡布里希那样一个犹太难民来说,在大屠杀的消息完全公开之后,没有什么比那些欧洲价值观更成问题、更富争议的了,然而该书恰恰要维护这一价值观。说回非西方艺术的层面,*糟的一点是他将它们排除在外的理由——基本被辩解为出于现实考虑,让这本书的篇幅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不妨坦白地说,书中实在没有余地,无法收容印度或伊特鲁里亚艺术,无法收容奎尔恰(Quercia)、西诺莱利(Signorelli)和卡帕齐奥(Carpaccio)这样的大师,还有彼得·菲舍尔(Peter Vischer)、布劳威尔(Brouwer)、泰尔博赫(Terborch)、加纳莱托(Canaletto)、柯洛(Corot)等数十位我深感兴趣的艺术家。 千年以来形成的整个视觉创作文化及地理竟然可与欧洲传统中的次要艺术家及个人相提并论,这实在不可思议,而结果是对这些文化、地理的忽视引起了切实的遗憾,因为作者无论如何还是对他们抱有浓厚兴趣! 贡布里希对待非西方传统的策略,在修·昂纳(Hugh Honour)和约翰·弗莱明(John Fleming)的《世界艺术史》(World History of Art)一书中得到延续,该书*初作为大学教材出版于1982年,它在美国的另一个标题叫作《视觉艺术史》(The Visual Arts: A History)。这种延续包括在开篇处将史前时期、古希腊罗马、远东地区、早期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的艺术一股脑儿打上“原始”的标签,并在随后关于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后期欧洲艺术的进步主义叙述中,卑躬屈膝似的添缀了一些非欧洲的叙述。在这段欧洲—美国故事中有三段偏离主旨的章节,其中一章在1982年题为《更广阔的视野》(2009年,章节标题改为更加笼统的《美洲、非洲与亚洲》,涵盖了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648年的内容,穿插在关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欧洲叙述中)。另一个章节名为《东方传统》,内容与中国、日本有关;第三章原名为《别样的原始风格》,后变更为《非洲、美洲、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与大洋洲的本土艺术》,该章涉及远古时期(如复活节岛巨石)以及当下,并被置于针对欧洲后印象派与20世纪的探讨之间。贡布里希的影响甚至延伸到了分配给印度与伊特鲁里亚艺术的极小篇幅。20世纪80年代,这部作品还很新颖时,它就可以说是考虑不周且不太适当的门面文章了。如果从21世纪(并不十分遥远)的视角来看的话,这本书是一则欧洲宏大叙事,附带对“他者”新殖民式的浮光掠影,其格局堪称荒谬。 海伦·加德纳(Helen Gardner)的《艺术通史》(Art through the Ages)一书写于20世纪20年代,比贡布里希更早,该书是为美国大学生设计的,现在仍然在印行,却已经历重大的改版。*初,该书将欧洲艺术(展现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共同体中兴起的民族流派的演化)放在了远古先祖(一个从史前时期、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米诺斯文明经由古希腊、罗马、早期基督教到伊斯兰教及波斯构成的大杂烩)与可被称作“其余的世界”(该书末尾几章,讲述“美洲原住民”,包括前哥伦布时期艺术,以及印度、中国和日本)的内容之间。加德纳*新版的文本呈现将上述内容分为两大卷,均富含大量插图。从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到当代世界艺术的欧洲中心材料,以风格运动而非民族性为单元进行了校正,摘录进了第二卷,而**卷对于真实的故事而言,仍然是一段祖先溯源式的原始主义序言。我们需要知道,这本教科书在美国非常流行,*近一次再版就在2016年。 与此同时,这些仍在刊印出版且不断更新的文本展现出的欧洲中心论至少承认了非西方“他者”的存在,比起H. W. 詹森(H.W. Janson,1913—1982年)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通史教材,显然不那么冒犯。后者也是时间靠后一些的冷战时期的成果,且当前仍在印行,标题为《艺术史:从历史开端到今天的主要视觉艺术概览》(History of Art: A Survey of the Major Visual Arts from the Dawn of History to the Present Day)。詹森不仅开篇就将古代埃及、近东、拜占庭、伊斯兰与原始艺术捆在一起,还以一种自命不凡到极点的糟糕口吻宣示了当时的殖民霸权: 三个重要区域被略去了:亚洲的印度地区、中国与日本,及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因为他们的本土艺术传统如今已不复存在,并且总的来说,其风格在西方也不曾产生重大影响。(《艺术史:从历史开端到今天的主要视觉艺术概览》,第569页) 他肤浅地将中国与日本等同起来(当然同时忽略了两者丰富的传统、多样的特性,如中国的藏地艺术,也忽略了例如韩国的艺术),遗忘了中亚和波斯艺术,这些简直和忽视绵延的传统及活生生的文化遗产一样糟糕!似乎从美利坚帝国的制高点投来的帝国目光只能看到它想看到的,且认为无须从它之外的任何角度诠释外部世界。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雅希·埃尔斯纳(Ja?? Elsner,1962年— ) 英国艺术史家、古典学学者,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古代晚期艺术教授。埃尔斯纳早年先后在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考陶尔徳艺术学院研习古典学和艺术史,于1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其专著涉及古代晚期的艺术、仪式及视觉性,著有《艺术与古罗马观者:从异教世界到基督教时期的艺术嬗变》《古罗马之眼:艺术与文本中的视觉性与主体性》等。雅希·埃尔斯纳的研究横跨几大学术领域,为西方艺术史学史和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带来了全新的格局,是艺术史学界最重要的当代学者之一。 【译者简介】 胡默然,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业余从事艺术领域翻译,译有《蒙克与摄影》(合译)等。 曾清漪,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比较文学博士在读,牛津大学比较文学与批判性翻译硕士,清华大学文学士。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视觉艺术,地理与空间研究,全球现代主义等。 寿利雅,译者。法国巴黎先贤祠–索邦—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硕士,主修文艺复兴艺术及艺术机构馆藏与修复。 吴亚楠,巴黎第七大学古希腊史专业在读博士生,曾获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硕士学位。 陈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西方艺术史学史和建筑史,主要著作有《李格尔与艺术科学》《外国建筑史:从远古至19世纪》《西方美术史学史》,翻译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李格尔《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潘诺夫斯基《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等西方艺术史名著十多部,主编“艺术史里程碑”丛书。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3.4¥42.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