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本科教材)机械制图

(本科教材)机械制图

作者:郭红利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44.9(7.5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本科教材)机械制图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2400338
  • 条形码:9787122400338 ; 978-7-122-4003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本科教材)机械制图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一版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标准,突出以图例为核心的版面设计,力求图例生动、清晰,启发读者联想,按照“图书—网络—媒体”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编写思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交互技术等先进手段,通过双色印刷、手机二维码等技术,将书本内容、网络媒体、立体动画有机结合,实现立体模型的动画演示和作图过程的情景再现。本版书的编写特色如下: (1)采用套色印刷技术,对图形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和作图过程套红处理,改善现有图书中色彩单一,图形重点不突出,作图过程不清晰的缺点,提高可读性和美观性。 (2)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立体图形能够动起来,在手机屏幕上实现立体模型的旋转,缩放等功能,帮助读者建立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视频讲解,动画演示等手段,给每个例题配上相应的分析和作图过程,通过视频讲解或动画演示,让读者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4)引进二维码技术,通过手机扫面二维码,可实现上述视频播放,立体模型的动画演示。 (5)配套多媒体软件,实现资源共享。

(本科教材)机械制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采用三维建模、双色印刷等手段,突出作图过程,强调知识重点;利用二维码技术,进行立体模型的动画演示和作图过程展示,实现文本、网络媒体、立体动画的有机结合。本书内容涵盖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立体表面相交,轴测图,组合体,机件的图样画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零部件测绘等。本书及配套习题集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近机械类各专业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和其它类型学校有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本科教材)机械制图 目录

绪论001
0.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001
0.2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002
0.3本课程的学习方法002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004
1.1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005
1.1.1图纸幅面及格式005
1.1.2比例006
1.1.3字体008
1.1.4图线010
1.1.5尺寸注法011
1.2几何作图015
1.2.1等分已知线段015
1.2.2正多边形画法016
1.2.3椭圆的画法017
1.2.4斜度和锥度018
1.2.5圆弧连接019
1.3平面图形的分析与作图021
1.3.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021
1.3.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022
1.3.3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022
1.4绘图工具及其使用023
1.5绘图的方法和步骤025
1.5.1仪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025
1.5.2徒手绘图的一般方法026

第2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029
2.1投影法029
2.1.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029
2.1.2投影法的分类030
2.1.3正投影的基本性质030
2.2点的投影031
2.2.1点的单面投影031
2.2.2点的三面投影031
2.2.3两点的相对位置与重影点034
2.3直线的投影035
2.3.1直线的三面投影035
2.3.2直线的投影特性035
2.3.3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037
2.3.4直线上的点038
2.3.5两直线的相对位置040
2.3.6直角投影定理042
2.4平面的投影043
2.4.1平面的表示法043
2.4.2平面的投影特性043
2.4.3平面内的点和直线046
2.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048
2.5.1平行问题048
2.5.2相交问题051
2.5.3垂直问题054
2.6换面法057
2.6.1换面法的基本概念057
2.6.2点的投影变换058
2.6.3换面法中的四种基本变换060

第3章立体的投影065
3.1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065
3.1.1视图的基本概念065
3.1.2三视图的形成065
3.1.3三视图的对应关系及投影规律067
3.2平面立体068
3.2.1棱柱068
3.2.2棱锥069
3.3回转体071
3.3.1圆柱071
3.3.2圆锥072
3.3.3圆球074
3.3.4圆环075
3.3.5组合回转体076

第4章立体表面相交078
4.1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078
4.1.1截交线的性质078
4.1.2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079
4.1.3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080
4.2两回转体表面相交090
4.2.1相贯线的性质090
4.2.2积聚性法求相贯线091
4.2.3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095
4.2.4相贯线的特殊情况098
4.2.5多立体相交的相贯线099

第5章轴测图101
5.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101
5.1.1轴测图的形成101
5.1.2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02
5.1.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102
5.1.4轴测图的分类102
5.2正等轴测图102
5.2.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02
5.2.2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103
5.2.3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103
5.2.4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106
5.3斜二等轴测图108
5.3.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08
5.3.2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108
5.4徒手画轴测图109
5.4.1徒手画轴测轴109
5.4.2徒手画正等测圆110
5.4.3徒手画物体的正等轴测图110
5.5轴测剖视图110
5.5.1轴测图上的剖切位置111
5.5.2轴测剖视图上的剖切线方向111
5.5.3轴测剖视图的画法111

第6章组合体113
6.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表面连接关系113
6.1.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113
6.1.2相邻表面之间的连接关系113
6.2画组合体的三视图115
6.2.1叠加式组合体的画法115
6.2.2切割式组合体的画法117
6.3读组合体的三视图118
6.3.1读图的基本要领118
6.3.2读图的基本方法121
6.3.3由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24
6.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27
6.4.1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128
6.4.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28
6.5组合体的形体构思134
6.5.1形体构思的基本原则134
6.5.2形体构思的基本方法134

第7章机件的图样画法138
7.1视图138
7.1.1基本视图138
7.1.2向视图139
7.1.3局部视图140
7.1.4斜视图141
7.2剖视图142
7.2.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142
7.2.2剖视图的种类146
7.2.3剖视图的剖切方法149
7.3断面图154
7.3.1断面图的概念154
7.3.2断面图的种类154
7.4局部放大图、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157
7.4.1局部放大图157
7.4.2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157
7.5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举例161
7.6第三角画法简介163
7.6.1第三角画法中视图的形成163
7.6.2第三角画法与**角画法的比较164
7.6.3第三角画法的标识164

第8章标准件和常用件165
8.1螺纹166
8.1.1螺纹的要素166
8.1.2螺纹的结构168
8.1.3螺纹的画法169
8.1.4螺纹的种类170
8.1.5螺纹的标注171
8.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画法175
8.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175
8.2.2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176
8.3键连接178
8.3.1常用键连接179
8.3.2花键连接180
8.4销连接182
8.4.1圆柱销和圆锥销182
8.4.2开口销183
8.5滚动轴承183
8.5.1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183
8.5.2滚动轴承的代号184
8.5.3滚动轴承的画法184
8.6齿轮186
8.6.1圆柱齿轮186
8.6.2锥齿轮简介189
8.6.3蜗轮蜗杆简介190
8.7弹簧194
8.7.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194
8.7.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195

第9章零件图197
9.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197
9.2零件的视图选择198
9.2.1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198
9.2.2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199
9.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03
9.3.1尺寸基准的选择203
9.3.2零件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204
9.4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209
9.4.1铸造工艺结构209
9.4.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211
9.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212
9.5.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213
9.5.2极限与配合218
9.5.3几何公差226
9.5.4其它技术要求230
9.6读零件图231

第10章装配图233
10.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233
10.1.1装配图的作用233
10.1.2装配图的内容233
10.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235
10.2.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235
10.2.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235
10.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238
10.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238
10.3.2装配图的技术要求238
10.3.3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238
10.4装配图结构的合理性239
10.5装配图的画法241
10.5.1分析部件241
10.5.2确定表达方案242
10.5.3拼画装配图242
10.6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246
10.6.1读装配图246
10.6.2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49

第11章零部件测绘253
11.1部件测绘253
11.1.1测绘前准备工作253
11.1.2分析测绘对象253
11.1.3画装配示意图和拆卸零件254
11.2零件测绘255
11.2.1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255
11.2.2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257
11.2.3测绘注意事项259
11.3由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绘制装配图259

附录262

参考文献285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