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介固定技术图谱

介固定技术图谱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88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93.4(7.3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介固定技术图谱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9379
  • 条形码:9787030719379 ; 978-7-03-07193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介固定技术图谱 内容简介

骨折固定技术是一项古老又年轻的骨科技术。中医的小夹板就是沿用数千年的骨折固定技术。西医的骨折固定技术包括手术固定技术和非手术固定技术。目前的手术固定技术主要有内固定(internalfixation)和外固定(externalfixation)两种。内固定和外固定技术各有其适应证,各有优点和不足,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经过十余年的不懈探索,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的梁向党团队形成了一项介于内固定和外固定之间的骨折固定新技术,鱼与熊掌终可得兼,我们暂将之命名为介固定(medi-fixation)技术。如果这一命名成立,介固定将成为一个首先由中国人命名的医学名词。本书主要介绍介固定的由来、发展、手术的技术技巧以及不同骨折的手术图谱。

介固定技术图谱 目录

目录
**部 分介固定技术理论与基础
**章 绪论 2 
1.1 介固定技术概述 2 
1.2 “逆向卫勤”救治理论与技术 4 
1.3 介固定技术设计思路与发展历史 11 
1.4 介固定技术意义、前景与展望 17
第二章 介固定技术基础研究 18 
2.1 介固定技术医学基础 18 
2.2 介固定分型法 25
第三章 介固定技术设计理论及实现  35 
3.1 概述 35 
3.2 跟骨介固定系统 35 
3.3 胫骨介固定系统 39 
3.4 股骨介固定系统 45 
3.5 掌骨介固定系统 47 
3.6 桡骨远端介固定系统 48 
3.7 肱骨介固定系统 51 
3.8 锁骨介固定系统 51 
3.9 肩锁关节介固定系统 53 
3.10 介固定系统力学特性评价装置研制 55 
3.11 小结 57
第四章 介固定技术动物实验验证 58 
4.1 概述 58 
4.2 专用介固定系统设计与制造  58 
4.3 介固定系统动物实验 59 
4.4 小结 61 
第二部分 介固定技术临床应用
第五章 上肢骨折与脱位 64 
5.1 锁骨骨折 64 
5.2 肩锁关节脱位 70 
5.3 肱骨干骨折 77 
5.4 尺桡骨骨折 89 
5.5 桡骨远端骨折 96 
5.6 掌骨闭合性骨折 104 
5.7 掌指关节陈旧性脱位 109
第六章 下肢骨折 116 
6.1 股骨颈骨折 116 
6.2 胫骨干闭合性骨折 125 
6.3 跟骨骨折 131 
6.4 跖骨骨折 143
第七章 开放性骨折 147 
7.1 开放性骨折概述 147 
7.2 胫骨干开放性骨折 149 
7.3 股骨干开放性骨折 158 
7.4 掌骨开放性骨折 165 
7.5 胫腓骨术后感染 170
第八章 介固定技术在其他骨科疾病与损伤中的应用 173 
8.1 介固定与VSD 173 
8.2 骨不连 176 
展开全部

介固定技术图谱 节选

**部分介固定技术理论与基础 **章绪论 1.1介固定技术概述 1.1.1介固定技术相关概念 介固定技术是介于外固定与内固定之间的一种骨折固定技术,又是一种介于中西医之间的骨折固定技术。它同时具有中医整体观微创观的理念又很好地践行了西医精准治疗的理念,是一种可与内外固定技术相并列的第三种骨折固定技术(图1.1.1)。 介固定技术是笔者课题组在总结传统固定方式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的全新的骨折固定技术,在该技术指导下,课题组设计研发了新型全自动野战外固定系统,亦称介固定系统(图1.1.2),并开发了与之配套的器械(图1.1.3)。 1.1.2介固定技术特点 经过笔者课题组十余年的工作,初步完成了介固定技术从基础研宄、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的系列研宄,充分验证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目前,介固定技术已应用于十余种骨折与脱位损伤的治疗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概括起来,介固定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强度大,可支持固定后即刻站立与行走。 (2)动静结合,精准动态调控骨折愈合。 (3)自动化程度高,支持全电钻操作,便于批量伤员处置。 (4)体积小、重量轻,置架后可穿着衣物,便于单兵动作。 (5)架体材质与颜色可进行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 (6)无需二次手术,*大程度节约医疗资源,减少病人痛苦。 (7)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兼容性好,大幅提高开放性 此外,在众多部位损伤治疗中,介固定技术较传统治疗方式还展现出其他一些独*的优势,在后续章节,我们将为大家作详细介绍。 1.2“逆向卫勤”救治理论与技术 1.2.1“逆向卫勤”救治理论 医学的发展与战争息息相关,许多医学技术均是应战伤救治的需求而诞生,并在战伤救治的实践中得到大规模推广和发展。卫勤救治理论是指导战伤救治的基础理论,它是在战伤救治实践的基础上总结而来,又在不断发展中对战伤救治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军的卫勤救治理论是在长期艰苦实战化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而来,具有明显的我军特色,为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有力的卫勤理论支撑。但是,随着战争模式的改变以及武器装备的发展,传统卫勤救治理论己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战争的实际需要,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优化。传统卫勤救治理论包括分级救治、治送结合等原则,在该理论背景指导下,一名伤员产生后,往往需要经历火线抢救、紧急救治、后送、早期救治等数个流程,在这些流程中,需要军医、卫生员、担架员、战斗员等众多人员的紧密配合。当批量伤员产生后,短时间内医疗机构的救治压力陡增,需要抽调更多的人员来参与整个救治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卫勤保障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战伤救治的效果,进而可能对战争的胜负产生不利影响。在现代战争中,随着战争模式的改变以及武器杀伤力的增加,批量伤员的产生较以往更多且伤情更重,上述矛盾将更为突出。 针对上述问题,为满足新形势下的卫勤救治需求,我们提出了“逆向卫勤”救治理论,该理论以“一切为打赢”这一我军现代卫勤保障指导思想为基础,整合了当代创伤救治的新理论新技术,对传统的卫勤救治理论及救治程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逆向卫勤”救治理论的核心是改变传统卫勤的“救治+后送”的被动模式,优化调整为“救治+进行战斗+自行后撤”的主动卫勤模式。“逆向卫勤”救治理论可*大程度减轻批量伤员发生时的卫勤保障压力,进一步提高卫勤救治时效性,聚焦维持一线作战部队战斗力,以适应大规模现代战争卫勤保障的实际需要,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创新性卫勤理论支持。 1.2.2“逆向卫勤”救治理论应用案例——介固定技术在战伤救治中的应用 创新理论需要创新技术的支撑。介固定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骨折固定技术,十分符合“逆向卫勤”救治理论的救治理念,是支撑“逆向卫勤”救治理论的重要技术之一。 以下,我们将逐一介绍介固定技术在战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图1.2.1)。 下肢的开放性骨折是战伤主要伤型之一,战场条件下,对伤员的救治比较困难,卫勤救治压力大,是卫勤救治的重点及难点(图1.2.2)。 战场环境条件恶劣,战伤又多为开放伤,因此外固定架是主要的战伤救治手段,其中尤以随意外架*为常用。其优点为:对骨折复位要求不高,可以随意打钉,操作相对简便,速度较快。不足为:关节较多,操作相对复杂,强度不高,容易松动,不能支撑站立及行走(图1.2.3)。 伤员经传统外固定架处置,面临两个问题:首先,伤员必须退出战斗,导致战斗减员;其次,处置后的伤员需要后送,该过程占用大量的卫勤保障力量,是批量伤员救治过程中的难点与重点(图1.2.4)。 我们基于介固定技术研制的介固定系统,又称作全自动野战外固定架(图1.2.5),它应用于战伤救治领域具有以下特性: (1)全自动特性,支持全电钻操作,操作简便快速,适合于战场等恶劣环境下批量伤员的处置。 (2)强度大不易松动,处置后伤员能够即刻站立行走,部分伤员可以继续投入战斗,对维持一线作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部分伤员可图1.2.5介固定外架以自行后撤,大幅度缓解伤员后送的压力,提高整体卫勤救治水平。 (3)体积小重量轻,伤员可以穿着作训服,方便伤员完成简单的战术动作,对于作战能力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4)操作简便,学习曲线短,便于基层部队推广。 (5)价格低廉,便于部队批量装备。 介固定系统全自动螺钉具有自穿剌、自攻、自钻、自把持的特性,螺纹细密(图1.2.6)。 介固定系统支持全电钻操作,操作简便快速,置入速度较传统外架提高一倍以上(图1.2.7)。 介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快速,特别适合于战场等恶劣环境下批量伤员的处置,可大幅提高卫勤救治的时效性(图1.2.8)。 介固定系统经过严格的强度测试,80kg荷载下,4万次疲劳实验证明该结构达到设计要求,无变形失效和断裂,可以确保战时单兵自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