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兽医产科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28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56.9(7.2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兽医产科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299635
  • 条形码:9787030299635 ; 978-7-03-02996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兽医产科学 内容简介

全书分五大部分,对动物生殖生理、生殖疾病、新生仔畜疾病、禽类生殖疾病和繁殖新技术进行了较全面而实用的介绍。本书题材广泛,涉及了哺乳动物、禽类的生殖和生殖疾病,内容新颖,融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为一体,适合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和专业教师、科研所、养殖场、动物医院医生和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等学习和参考。

兽医产科学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
**篇 生殖内分泌学
**章 家畜生殖激素 2
**节 激素的概述 2
第二节 生殖激素 5
第三节 生殖内分泌学的研究方法 19
第二篇 生殖生理
第二章 生殖器官的解剖与生理 28
**节 母畜生殖器官解剖 28
第二节 公畜生殖器官解剖和生理 34
第三章 发情 44
**节 生殖机能的发生发展 44
第二节 发情周期 47
第三节 发情和发情鉴定 57
第四章 受精 61
**节 配子在受精前的准备 61
第二节 受精过程 70
第三节 影响受精的因素和异常受精的阻止机制 73
第五章 妊娠 75
**节 妊娠期 75
第二节 胚胎发育 79
第三节 胎膜及胎盘 83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 94
第五节 妊娠诊断 99
第六章 分娩 120
**节 分娩预兆 120
第二节 分娩启动 122
第三节 决定分娩过程的要素 126
第四节 分娩过程 130
第五节 接产 134
第六节 产后期 137
第七章 经济及野生哺乳动物繁殖 140
**节 经济哺乳动物繁殖 140
第二节 野生动物繁殖 150
第三篇 产科疾病
第八章 怀孕期疾病 175
**节 流产 175
第二节 阴道脱出 183
第三节 妊娠毒血症 187
第四节 异位妊娠 195
第五节 孕畜截瘫 195
第六节 胎水过多 197
第九章 分娩期疾病 199
**节 难产概述 199
第二节 难产的检查 201
第三节 手术助产的术前准备 206
第四节 助产手术 208
第五节 手术助产后母畜的检查及护理 224
第六节 手术助产的基本原则 225
第七节 常见难产及手术助产 226
第八节 难产的防治 258
第十章 产后期疾病 260
**节 生产瘫痪 260
第二节 子宫内翻及脱出 266
第三节 胎衣不下 270
第四节 产后感染 276
第五节 产道损伤 280
第六节 子宫破裂 283
第七节 犬、猫等产后搐搦 285
第八节 子宫复旧不全 287
第九节 产后截瘫 289
第十节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 290
第十一章 母畜科学 294
**节 不育的原因及分类 294
第二节 先天性不育 296
第三节 饲养管理及利用性不育 299
第四节 疾病性不育 303
第五节 免疫性不育 316
第六节 防治不育的综合措施 317
第十二章 乳腺疾病 322
**节 奶牛乳腺疾病的临床检查 322
第二节 奶牛乳房炎 324
第三节 马乳房炎 332
第四节 猪乳房炎 332
第五节 羊乳房炎 334
第六节 犬乳房炎 336
第七节 乳房创伤 337
第八节 乳池及乳头管狭窄和闭锁 341
第九节 酒精阳性乳 342
第十三章 新生仔畜疾病 345
**节 新生仔畜的生理特点 345
第二节 新生仔畜疾病 348
第十四章 公畜科学 357
**节 公畜生殖功能的发生、发展与调节 357
第二节 公畜的性活动年龄 360
第三节 公畜的不育 362
第十五章 禽类的生殖生理 374
**节 禽类的生殖器官及生殖生理 374
第二节 禽类的排卵的生殖内分泌学调控 380
第十六章 禽类的生殖疾病 382
**节 胚胎病 382
第二节 普通病 383
第十七章 禽类的人工授精技术 387
第四篇 生殖调控技术
第十八章 人工授精 390
第十九章 胚胎移植 395
第二十章 胚胎体外生产 399
第二十一章 胚胎显微操作 402
第二十二章 性别控制 405
第二十三章 克隆与转基因 408
主要参考文献 416
展开全部

兽医产科学 节选

绪论 兽医产科学(veterinary obstetrics,theriojenvlogy)是研究动物繁殖生理、繁殖技术和繁殖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自创立到现在,随着兽医学科的发展,兽医产科学从*初的附属在兽医外科学中、作为生产知识的一部分,仅仅涉及家畜接生和难产救助,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其研究内容和范围不断增加,研究深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兽医产科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动物的发情、受精、妊娠、分娩到产后期的整个繁殖过程的繁殖生理,以及妊娠期、分娩期和产后期疾病,根据兽医临床学科的内容,又将兽医产科学的内容外延,因此将乳腺疾病、母畜科学、公畜科学和新生仔畜疾病也包含于其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兽医产科学的内容还增加了繁殖技术,特别是繁殖新技术的机理和实际应用等。 兽医产科学在20世纪前尚未成为独立的学科,但已经开展了众多的相关实践,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开展了母畜接产和难产救助工作。1897年,丹麦的Bernard Bang发现了引起流产的布鲁氏杆菌,找出了传染性流产的原因之一。美国的Walter L.Williams在1909年出版了Veteinary Obstetrics,1921年出版了Diseases of the Genital Organs of Domestic Aninmls,这两本书的出版为现代兽医产科学的学科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后英格兰的Geoge Fleming出版了Veteinary Obstetrics,奥地利的Franz Benesch出版了Veteinary Obstetrics,兽医产科学作为兽医临床的独立学科得到了确立。 在中国古代的中兽医学当中,兽医产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内容没有完全的分开,但从公元前11世纪的《周礼》、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明代的《马书》和《元亨疗马集》,一直到清代的《猪经大全》、《抱犊集》、《驹疗集》等众多中兽医学的名著中,均记载了许多家畜繁殖和产科疾病的防治方法。数千年来,我国人民积累的宝贵经验,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兽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兽医产科学并没有作为专门的学科,直到1979年6月,在全国兽医产科学界同仁的努力下,兽医产科学独立出来,但根据当时养殖业的现状,被命名为家畜产科学,其内容也只是涉及家畜的繁殖和产科病。到了1988年随养殖业养殖动物种类的增加和繁殖新技术的创立和应用,学科所涉及的研究内容除了家畜外,还包括经济动物和宠物,而家畜产科学已经不能完全涵盖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因此于1988年改名为兽医产科学。 在20世纪后期,养殖的多元化进展迅速,兽医产科学实践中接触的动物范畴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现今的兽医产科学不仅在家畜方面深人探讨,同时实验动物、伴侣动物、经济动物、野生动物和禽类的产科学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兽医产科学的研究突飞猛进,在家畜生殖生理、家畜生殖内分泌学、胚胎工程、奶牛不孕症和乳房炎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兽医学的发展和生物医学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养殖动物越来越多,新的诊疗方法不断被广泛应用,兽医产科学的研究内容不仅范围更宽,而且会向细胞及分子水平方向深人发展。因此,今后兽医产科学的研究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深人研究动物产科疾病的实用诊疗方法;研究能够用于提高动物繁殖效率和新品种培育的繁殖新技术;研究常规的兽医产科疾病治疗药物和乳房炎防治疫苗,使兽医产科学适合我国动物养殖业的需要。 **篇生殖内分泌学 **章家畜生殖激素 **节激素的概述 —、激素概念的建立与发展 激素的现代学说起源于19世纪对形态学和生理学的研究。那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无管腺体,并能清楚地区别排泄和分泌作用。1855年Bernhard证明肝脏除具有排出胆汁的功能外,还担负着将葡萄糖运到血液中的任务。他将后者命名为“内分泌作用”从而创建了一个重要但仍不清晰的生理学概念。1905年Starling*次提出了“激素”hormone,激动之意,源于希腊语)一词。Bayliss和Starling通过对胰分泌素及其对消化液分泌作用的研究,认为“内分泌”表达含义不够,从而采用“激素”一词来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内分泌过程中的一些化学信息物质。 1.经典的激素概念激素是人和动物体内特殊的物质,由一定的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地输送到血液,在机体的另一部位发挥特异的、为机体功能所必需的作用。激素过多或缺乏,将引起一定的疾病,减少或补充相应的激素即可台愈。 2.内分泌和激素的新概念Roth小组认为,神经分泌、内分泌和邻分泌细胞实际都应归纳在同一家族里,统称为“调节细胞”它们产生的分泌物则统称为“调节素”不再分为激素或神经递质。从进化学上讲,激素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古老方式,其合成部位并没有严格的局限性。其他研究者也证实,单细胞生物对激素的反应也是通过特异性受体而实现的,并指出,细胞生物学家起初称细胞激素和神经递质为组织因子,它们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生长,或使细胞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活动,或者引起某种生化反应;动物进化到具有极性细胞的分化和细胞形成了组织,而且腺体也进化到能大量产生激素时,才能够以更巧妙的方式利用这些激素;按照Roth的理论,激素仅仅是信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Ensinck等则将激素效能归纳为6个方面,即内分泌、神经分泌、神经内分泌、神经传递、邻分泌和外分泌,并主张“一种化学物质只要具备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效能的,都可称为激素”。某些激素仅有一种功能,而另一些则可能具有多种功能,从而出现内分泌与神经分泌交叉、内分泌与邻分泌交叉等现象。 KarlSon(1982)主张对激素和类激素这样一些化学信息物质要加以区分,尽管激素和类激素之间很难有明显的界限,但还是可以根据其运输方式,对内分泌和邻分泌提出恰当的定义;并主张应将“激素调节”这一概念限制在内分泌系统中。他对内分泌的定义是:“内分泌细胞或神经内分泌细胞向血液中释放信息物质(激素),这些信息物质在靶器官中与特异受体+目互作用,使物质代谢过程和形态学的变化受到调节。”邻分泌的定义则是:“邻分泌细胞产生信息物质,通过在细胞间质中的扩散而到达靶细胞,其作用仅仅是近距离的。”这些信,良物质不应属于激素,而应称为“邻分泌素”(paramone)或“胞间分泌素,”(cybemin),其含意是“局部信息或局部作用”它包括神经分泌物质、神经调节物质和神经递质等具有邻分泌局部调节作用的物质。与此相对应的是,激素具有传递较远的信息和全身性的调控作用,激素的各个系统是在进化过程中不相关联地发展起来的。 3.激素的新学说与经典概念的区别综上所述,激素新学说的核心含意是:从进化上讲,激素是细胞与细胞间功能实现相互关联的信息物质,其合成部位并没有严格的局限性。它与经典的激素概念的区别如表1-1所示。 表1-1激素的新学说与其经典概念的区别 除上述区别外,新学说还认为细胞含有每种激素的基因,某一基因通过哪些已知的细胞表达则是固定的。用新学说可以解释许多经典学说不能解释的问题,也包括癌症方面的问题。 二、激素的分类及命名 (一)激素的分类 激素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主要激素达到60种以上。其分类方法也各有不同,可根据其化学结构及产生的部位和作用进行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可将激素分为3类:①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多肽、胺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②类固醇激素,又称留体激素;③脂肪酸激素。 与动物生殖关系密切的激素可根据产生部位及其作用分为8类:①松果体激素;②丘脑下部促垂体激素;③腺垂体(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④胎盘促性腺激素;⑤性腺激素;⑥神经垂体(垂体后叶)激素;⑦局部激素;⑧外激素。 体内产生的激素为“内源性激素”在临床上通过各种途径给予的激素及类似物为“外源性激素” (二)激素的命名 分子质量较小的类固醇激素及脂肪酸激素采用化学命名法,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或多肽激素均依照传统的命名法。例如,甲状腺素是按分泌部位命名,释放激素等是按生理功能命名,胎盘促乳素等是按分泌部位和生理功能综合命名的。 1975年国际生化命名委员会(CBN)规定凡垂体前叶激素均用“tropin”词尾(“促 激素”),如lutropin(促黄体素);丘脑下部释放激素用“-liberin”词尾(“释放素”),如prolac-tolibenn(促乳素释放素);抑制激素则用“statin”词尾(“抑制素”),如pro-lactostatin(促乳素抑制素),同时废除了同物异名。 三、生殖激素作用的特点 1.特异性激素进人血液循环系统后,随血流到达各自靶细胞上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发挥功能效应,如睾酮可作用于鸡冠的生长。激素只调节靶细胞生化反应速率,不发生新的反应。 2.高效性生理状况下,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很低,一般为10-12~10-6g/mL,却表现强大的生理作用,这就是激素的高效性。某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稍多或不足,都会分别表现出机能的亢进或减退。 3.分泌速率不均一性表现持续性或阵发性分泌的特点,有些激素的分泌还具有昼夜节律或周期性。 4.反馈作用靶细胞的反应性影响细胞分泌激素的功能,增加分泌为正反馈,减少分泌为负反馈,这种反馈作用协调正常的生理活动。 5.协同或拮抗作用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相互协同和相互拮抗两种形式。两种作用在不同的生殖、生理时期可以转化。 四、激素的贮存与释放 含氮类激素在腺体内产生后常C于腺体内,当机体需要时才释放。类固醇激素产生后立刻被释放,在血液中与载体蛋白结合,可防止其向组织中扩散,延长激素的作用时间。脂肪酸激素在机体需要时才分泌,分泌后不C存。 释放是指激素从腺体细胞释放到细胞外液或血液中的过程。体内外各种有关的刺激都能影响激素的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中必须维持一定的浓度,才能对靶组织起作用。但由于激素半衰期较短,必须不断地分泌才能维持足够的浓度(阈值)。反馈作用是调节激素分泌速率的重要机制,反馈不仅有正负之分,在“线路”上还有长短之分,外周的激素作用于丘脑下部为长反馈;垂体前叶激素反馈作用于丘脑下部即为短反馈。 五、激素的转运及灭活 激素的转运方式随激素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来说,水溶性激素分泌后,在血液中无需特殊机制就可转运,而水溶性低的激素则需要转运蛋白。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游离的或未结合的激素才能进人细胞,因此转运蛋白主要在少量的游离激素和结合激素的动态平衡中起调节库的作用。游离激素进人细胞后,其数量可以马上由载体蛋白新释放出的激素去补充,这样可确保激素能够到达所有细胞。 激素在全身不同组织器官血液中的浓度是不同的。各种激素在静脉血中的浓度也不一样,甚至相差悬殊。同一种激素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其浓度也常有变化。 1)含氮激素含氮激素在腺体内产生后常贮存于该腺体内,当机体需要时,分泌到邻近的毛细血管中。 2)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产生后立即释放。但血液中却含有各种类固醇激素,这是因为血浆中含有运载类固醇激素的载体蛋白,如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又称为皮质激素传递蛋白)、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等。这种结合作用可以限制激素扩散到组织中去,并能延长激素的作用时间。结合形式的激素没有活性,只有变为游离形式才能发挥作用。 3)脂肪酸类激素此类激素只有前列腺素。它是在机体需要时分泌,并不贮存。 前列腺素(PGs)主要在局部起作用,只有少量进人循环系统,对全身发挥作用,如PGA2。 激素在血液中是处在不断降解和不断补充的动态平衡过程中。激素的半衰期短者只几秒钟(前列腺素),一般为15~20min,长者达几小时。半衰期的长短与许多因素有关,一些激素在血中常与特异蛋白结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