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贵州省地图(袋装折叠大全开)(大比例尺1:790000)
-
>
世界地图(2023)
-
>
亚洲地图
-
>
山海经:精选插图版(全彩)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盒装(2022版)
-
>
北京市行政区划地图集
-
>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广西(2018年版)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方法与实践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362551
- 条形码:9787030362551 ; 978-7-03-03625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方法与实践 内容简介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是钱学森"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地理系统是开放复杂巨系统,地理问题是复杂性问题,"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依靠群体的专家智慧,可以使地理知识的获取、决策的制定和应急研讨等方面更为科学、准确、合理,也使得"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在地理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地理问题的空间特性,又使得"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具有独特的特征,有别于其他综合集成研讨厅。作者结合亲身实践,在书中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产生背景、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典型实践。本书可供区域规划、灾害应急、城市管理、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土地利用、水土保持等领域的管理者、决策者、以及相关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师生参考、阅读之用。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方法与实践 目录
《钱学森科学技术思想研究丛书》序
前言
**章 地理科学的复杂性 1
1.1 地理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2
1.2 地理科学网络系统的层次与跨度 7
1.3 复杂的、辩证逻辑的地理数学 11
1.4 多类学科交叉的地理科学 15
1.5 开放的“天地人机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 17
1.6 地理系统科学的示例 18
1.7 本章小结 19
参考文献 19
第二章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概念 21
2.1 综合集成研讨厅 21
2.2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提出 26
2.3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概念及学科定位 28
2.4 本章小结 34
参考文献 34
第三章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35
3.1 综合集成研讨厅与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 35
3.2 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 43
3.3 协同虚拟环境 46
3.4 普适计算与普适地理计算 54
3.5 地理协同虚拟环境/协同虚拟地理环境 57
3.6 现代空间信息技术 62
3.7 本章小结 68
参考文献 68
第四章 地理问题分布式群体研讨模型 75
4.1 群体研讨模型与群体地理研讨模型 75
4.2 地理问题和地理过程的重构 88
4.3 地理决策工具的开放親合与协同数据挖掘 106
4.4 分布式群体地理研讨的交流交互模式 112
4.5 分布式群体地理研讨的群体决策和意见综合 120
4.6 群体地理研讨的螺旋上升 126
4.7 本章小结 130
参考文献 130
第五章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关键技术 131
5.1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技术组成 131
5.2 分布式研讨服务器集群的构建 137
5.3 分布式研讨实时交流交互技术 143
5.4 分布式研讨资源的管理机制 149
5.5 面向移动设备研讨的地理计算转移模型 153
5.6 异构设备参与下普适地理研讨和感知的关键技术 164
5.7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系统原型 171
5.8 本章小结 173
参考文献 173
第六章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原型试验 174
6.1 案例一 自然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实验——小流域坝系规划可行性协同评审 174
6.2 案例二 人文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实验——以SARS传播研讨为例 191
6.3 案例三 基于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汶川地震应急研讨 204
6.4 本章小结 218
参考文献 219
第七章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发展展望 220
7.1 对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理论发展展望 220
7.2 对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技术发展展望 224
7.3 对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实践发展展望 230
参考文献 235
附录 237
地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方法与实践 节选
**章 地理科学的复杂性 钱学森在他所创导的系统科学中,提出了11个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和美术艺术)五个层次(哲学层次、哲学桥梁层次、基础科学层次、技术科学层次、工程技术层次)和一个作为“环境”的前科学,“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是系统科学在基础层次上的实例,见图1.1(马蔼乃,2011)。 图1.1 钱学森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地理科学(钱学森等,1994)是钱学森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它与众所周知的地理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表现在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实际上已经表明地理学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区别在于,长期以来受“还原论”的影响,将自身分解为自然科学的自然地理学,社会科学的经济地理学,人文学科的人文地理学。而地理科学则确切地阐明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研究“人地系统”、“人地系统工程”。钱学森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层次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设计部”,在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的表述中,清楚地表达了人地系统工程,实际上是一个“人地系统工程”的顶层设计,包括两大部分)社会系统工程和地理系统工程,左边三项(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右边一项(地理建设)是地理系统工程,见图1.2。 图1.2 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是人地系统工程 地理系统工程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马蔼乃,2006),而且是网络系统。不言而喻,社会系统工程更加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了。时至今日,我们研究的是开放的、网络的、复杂巨系统。与钱学森时代提出的“系统”来比较,应该更加强调“网络”。而且网络的复杂性随着人们深入的研究,发现网络的节点,可以是不同层次的“集群”或者是“个体”。一方面,按照通常的理解,系统是既有跨度,又有层次的,似乎是有“规则”的,实际上网络节点的重要性,有时是个体的权重远远超过了集群的权重,这样就增加了复杂度;另一方面,按照通常的理解,网络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但是按照“小世界”的规则(瓦茨,2006),网络个体与集群的影响又是有“范围”的,有“限制”的。以上两方面,都带来了复杂度的增加,地理系统工程的网络系统,在不同的条件下,低层次的小系统,会影响全局。 1.1 地理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按照2009年12月,作者对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第二种解读方法(马蔼乃,2010),见图1.3,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同样是穿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桥梁科学。 图1.3 地理科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两部分。自然环境的研究,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人工环境的研究,以人工科学(即钱学森的建筑科学)为基础。军事科学中的信息技术与地理科学中的“天地人机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可以平时民用,战时军用的。人体科学离不开环境,人体生态系统,实际上就是人体系统与地理环境系统的综合。地理环境是完整的系统,离不开地理系统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研究地理科学,离不开数学科学。认识地理现象是依靠人脑进行的,因此地理思维科学显得十分重要。改造地理环境必须依靠人的行为,因此行为科学对于地理科学也是不可或缺的。地理科学是穿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桥梁科学,因此地理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2011年出版的《地理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详细地阐述了其中的关系(马蔼乃,2011)。地理科学的研究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发展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1.1.1 发展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随着《地理科学丛书》的完成,地理哲学、理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系统工程的体系研究中,将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11个门类,扩充成为15个门类。因为11个门类分哲学层次、基础理论层次、技术科学层次、工程技术层次。哲学按照各个门类的矛盾特殊性而分类,构成整体的“哲学系统”(基础理论实际上是需要发展“复杂性科学”;技术科学在当前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冲击下,主要是“信息科学”;在工程技术层次上,主要是系统工程的技术工程科学,见图1.4。 图1.4 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11到15个门类 从11个门类到15个门类,使得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纵横交织,构成网络系统。后四个门类同样具有哲学层次、基础理论层次、技术科学层次和工程技术层次,见图1.5。 图1.5 新四个门类的四个层次 除哲学系统外,其他14个门类的哲学层次,实际上是各个科学门类的矛盾特殊性,符合恩格斯的分类原则,也符合“矛盾论”的分类原则(四个层次的区分符合“实践论”的认识论。哲学有其特殊性,哲学是认识上的*高概括,在基础科学层次上,是“科学哲学”,而不是哲学理论;在技术科学层次上是“信息哲学”(技术哲学),而不是哲学技术;在工程技术层次上是“工程哲学”,而不是哲学系统工程。 1.1.2 发展了系统科学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实际上并没有完成。在系统科学的理论层次上,钱学森给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实例(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给出了 “社会主义建设总体设计部”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实例。在技术科学层次上没有给出实例,地理科学在技术科学层次上,给出了“天地人机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开放的、复杂网络巨系统,补充了系统科学,发展了系统科学。 1.1.3 认识了地理思维 地理科学对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几乎是并重的,地理工作者的野外考察,首先接触到的地理现象,都是形象的感性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是很自然的。近三四十年来的遥感技术与遥感信息,特别是遥感影像,也是从图像开始的。如果说野外实况是“原型”,那么遥感影像就是“信息模型”。地理科学的研究从形象的原型或图像(二维、三维)开始,抽象为“语言、文字”的描述(一维),形成“概念”,概念与概念的逻辑推理与经验的联想,形成头脑中的“意象”。地理现象的形象好比是“几何”,抽象的概念好比是“代数”,那么这“意象”就是“解析几何”了。头脑中的“地理意象”是类比的基础,在类比的过程中,往往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此可以确信,以P波(13~30HZ)为主的抽象思维(左半脑为主),以α波(9~12Hz)为主的形象思维(右半脑为主)的分析,需要进一步分解成α1波(11~12HZ)为形象思维,α2彼(9~10Hz)为意象思维。地理思维具有左右半脑频繁交替进行思维的特点,在意象思维阶段极容易达到创造性思维的程。 地理思维,*先是右脑的c#波,然后是左脑的α1波,再后是右脑的β波,这已经十分接近创造性思维的“灵感” 彼(5~8Hz)了(马蔼乃,2007)。符合实践论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有助于地理科学的教育与科研。 1.1.4 联系了人体科学 将人体放置在地理环境中,称为人体生态系统,这样地理科学与人体科学就联系起来了。从人体生态系统的理念出发!认识了人体与宇宙同源的“天人合一”的科学思想(马蔼乃,2008),也认识了人体系统工程实际上是人体生态系统医学(马蔼乃等,2007)。进一步的研究,将会对“人体潜能”的认识,以及如何开发“人体潜能”提出科学的论据。 1.1.5分离了建筑科学 钱学森在1996年提出建筑科学,1986~1996年之间,是把建筑科学放在地理科学之中来研究的。为什么1996年将建筑科学从地理科学中分离出来,我们的理解是,地理科学是发现地理规律的科学,建筑科学是参与了“人的行为”的创造性的科学,2009年12月,作者对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第三种解读方法(瓦茨,2006),明显地看到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同属于一个太极,即“土太极”,见图1.6。 图1.6 地理科学与建筑科学——“土太极” 图1.6中思维科学属于人脑特有的功能,左(阳)右(阴)半脑分别属于“木太极人体科学(阳)与行为科学(阴),分别属于“水太极”;社会科学(阳)与军事科学(阴),分别属于“金太极”(地理科学(阳)与建筑科学(阴),属于“土太极宇宙系统与自然科学属于“火太极”。人脑“小宇宙”与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5¥24.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6.0¥48.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0.4¥68.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
-
发现东亚
¥20.2¥48 -
童书业中国疆域地理讲义
¥8.3¥15 -
山海经
¥14.5¥21 -
信阳(老版中英文地理画册)
¥4.1¥2 -
豪放陕北·黄土高原
¥25.4¥28 -
时间地理学
¥44.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