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乾隆化州志(粤西府县旧志丛书)
¥70.6¥98.0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60.4¥99.0清代科举落第制度研究
¥34.5¥78.0条议船政拨差事宜书册:浙海钞关徵收税银则例
¥30.4¥98.0聚讼纷纭:清代的“健讼之风”话语及其表达性现实
¥50.6¥68.0
内外之间:清代的总管内务府大臣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98196
- 条形码:9787520198196 ; 978-7-5201-981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内外之间:清代的总管内务府大臣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梳理了清代总管内务府大臣的群体特征, 详细考辨了其职掌, 彰显了这一职官群体在清代官僚体系中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与地位。近代以降, 内务府大臣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 其对财政危机处理的不当及自身的腐朽堕落, 使其在晚清政治改革中成为朝野内外批判、攻击的对象。尽管内务府大臣做出了种种回应, 也进行了某些变革, 但他们的言论和实践都显得软弱无力, 终究没有根本性的变革。总管内务府大臣及其治下内务府的腐败, 成为人们诟病清室的口实, 也构成了其走向覆亡的一个内在因缘。具体目录如下: 绪论 ; 清代总管内务府大臣群体特征及其演变 ; 内外之间: 总管内务府大臣职掌及其演变 ; 总管内务府大臣与清宫太监管理 ; 总管内务府大臣与晚清内务府财政危机 ; 总管内务府大臣与晚清内务府的腐败 ; 结语参考文献。
内外之间:清代的总管内务府大臣 目录
绪论
**节选题缘起
第二节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写作思路与资料来源
**章清代总管内务府大臣群体特征及其演变
**节内务府的创立及内务府大臣初介
第二节从无定额到有常数:内务府大臣人数之演变
第三节正途取代异途:内务府大臣出身之变化
第四节内务府大臣的任前官职及其多重职务
第五节内务府大臣的行走班次及特权
第六节内务府大臣的身世背景及世家现象
第七节常规与恩泽:内务府大臣的去向
第二章总管内务府大臣的职掌
**节职思总理:内务府大臣的基本职掌
第二节不只在内廷:内务府大臣职掌之延伸
第三节内务府大臣的职能分工
第四节游走于内外之间:内务府大臣职掌之特色
第三章总管内务府大臣与清宫太监管理
**节内务府大臣对太监的选用
第二节内务府大臣对太监的日常管理
第三节内务府大臣对太监违禁犯罪的处理
第四节内务府大臣对太监有效管理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善政背后的缺失
第四章总管内务府大臣与晚清内务府财政危机
**节内务府大臣与清前期内廷财政管理
第二节晚清内务府财政危机及内务府大臣的应对
第三节家国之分与家国不分:晚清内务府大臣与户部的财政纠纷
第五章制度缺失与家国利益:总管内务府大臣与晚清内务府的腐败
**节积重难返:晚清内务府大臣及内务府腐败概况
第二节制度与人:晚清内务府大臣及内务府腐败原因探析
第三节整顿内务府与裁定皇室经费:由腐败引发的家国利益之争
第四节腐败的流毒与清室的垮台
结语
附录一清代内务府大臣名单
附录二清代内务府大臣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外之间:清代的总管内务府大臣 作者简介
强光美,女,博士,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史、中国近现代史、边疆民族史。合作编译《满文译编》,在《历史档案》《清史研究》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参与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读者参考丛书:140:幸有家书相伴
¥16.0¥20.0扁鹊心书-中医传世经典诵读本
¥8.1¥10.0绿色消费
¥29.8¥48.0内藤湖南的中国学
¥41.8¥68.0努力到感动自己.全世界为你让路
¥19.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