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疆域沿革史

包邮 中国疆域沿革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5-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45.1(7.2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45.1(7.2折)定价  ¥6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暑期大促, 全场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疆域沿革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18125
  • 条形码:9787100118125 ; 978-7-100-11812-5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疆域沿革史 本书特色

上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创编《中国文化丛书》,独辟新径,分门别类,各为撰述。其中列有《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方面约请历史学家、古史辨的代表人物顾颉刚先生撰述,先生慨然应允,然以诸务萦身之故,无暇执笔,于是受命学生史念海搜集材料并起草。顾先生感于日寇侵凌,国难当头,一再指出,必须详细论述疆域损益及其演变踪迹,借以使国人具知创造祖国山河之匪易,寸土皆应珍视,不能令其轻易沦丧。史念海先生以此指示为框架轮廓,制定大纲目录。顾先生还指出,在论述历代疆域中,涉及许多的地名,应分别列成表格,即清眉目,又可少占篇幅;讲地理不能不用地图,现代地理如此,沿革地理更是不能舍之不用。史念海先生在业师的指导下,广读群书,博采众议,斟酌取舍,完成了这部《中国疆域沿革史》。

中国疆域沿革史 内容简介

本书由我国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顾颉刚先生及历史地理学家、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史念海先生合著,于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又出简体版。是**部公开问世的系统的历史地理专著。记述了从夏代到民国初年中国各个朝代疆域的变迁,以及各个朝代地方制度改革的情况,书中附有31个制度表和27幅各朝代疆域地图。

中国疆域沿革史 目录

重排本前言

**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国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绩

第三章 夏民族之历史传说及其活动范围
**节 大禹治水分州之传说
第二节 从夷夏交争与少康中兴等传说中观察夏代中世之疆域
第三节 晚夏之疆域范围

第四章 殷商民族之来源及其活动区域
**节 殷商民族起于东方说
第二节 殷商之建都与迁都
第三节 殷代之势力范围与其征伐所及

第五章 西周之疆域范围及东周王畿之区域
**节 周民族起于西方及其东侵
第二节 周灭殷后之东方封国
第三节 周室之东迁及东周王畿之疆域

第六章 春秋列国疆域概述
**节 春秋时期华夏之疆域
第二节 春秋时夷蛮戎狄之分布
第三节 春秋时代诸侯之互相吞并及夷狄之同化

第七章 战国疆域变迁概述
**节 战国之形势
第二节 战国时华夏疆域之扩张及民族之同化
第三节 郡县之起源

第八章 先秦人士之区划地域观念
**节 九州说及大九州说
第二节 十二州说
第三节 畿服说

第九章 赢秦统一后之疆域
**节 六国之灭亡及秦之统一
第二节 秦郡考略
第三节 长城

第十章 西汉疆域概述
**节 汉初之封建制度
第二节 西汉之郡国区划及其制度
第三节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
第四节 西汉对外疆土之扩张

第十一章 新莽改制后之疆域

第十二章 东汉复兴后之疆域
**节 东汉初年郡国之省并
第二节 两汉地理制度之比较与其疆域之消长
第三节 汉末九州制之复兴

第十三章 三国鼎峙中之疆域
**节 曹魏之疆域
第二节 蜀汉之疆域
第三节 吴之疆域
第四节 三国时之地方制度与特殊制度
第五节 三国时北边汉族之南徙与南蛮山越之征服

第十四章 西晋统一后之疆域及其地方制度

第十五章 东晋南北朝疆域概述
**节 五胡乱华及汉族之南迁
第二节 侨州郡县制度之建立
第三节 江左诸朝疆域之变迁
第四节 北魏周齐疆域之分合
第五节 南北朝时代地方制度之沿革及其紊乱

第十六章 隋代疆域概述
**节 隋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第二节 运河

第十七章 唐代疆域概述
**节 唐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第二节 府制之确立及其种类
第三节 节度使区域之建置
第四节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五节 唐代疆域之扩张及羁縻州县之建置

第十八章 五代割据时期疆域概述
**节 五代递嬗期间中原疆域之演变
第二节 十国之割据与此期疆域之变迁

第十九章 宋代疆域概述
**节 北宋之疆域区划及其制度
第二节 宋室南渡后之疆域
第三节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十章 辽国疆域概述

第二十一章 金源疆域概述

第二十二章 元代疆域概述
**节 元初领土之扩张及四大汗国之建立
第二节 元代中国本部之疆域区划与其制度
第三节 元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十三章 明代疆域概述
**节 明初布政使司之建置及其疆域区划
第二节 明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三节 都司卫所之分布
第四节 明代九边之建置及边墙之修筑

第二十四章 清代疆域概述
**节 未入关前之满清
第二节 清代行省之区划
第三节 蒙藏底定后之四方藩属
第四节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五节 清代西南土司制度

第二十五章 鸦片战后疆土之丧失

第二十六章 民国成立后疆域区划及制度之改革
顾颉刚先生学术年表 王煦华
史念海先生学术年表 王京阳
展开全部

中国疆域沿革史 节选

  汉代因赢秦旧规,复承成周故习,合封建、郡县二种制度冶于一炉,故其地方之官吏亦因郡国之情形而异。今略究其因革之迹,分论于后:  秦分天下为郡县,而畿辅之地独称内史,以别于他郡,即以内史治之。汉初分其地为三郡:中日渭南,左日河上,右日中地;虽为京师所在,而其地位则与他郡等。高帝末年,天下大定,复因秦制合之为一,其官吏亦如秦旧。稍后复分左右,其分置之时据《地志》所载,则武帝建元六年事也,而《百官表》又谓在景帝二年,检《表》文,则景帝元年已有左内史晁错之记载,知其时已分左右矣。武帝太初元年,更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复以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即治内史右地,是为三辅。后世遂为定制。三辅首吏虽有专名,究其实际固无异郡守国相,特以其为京师重地,故有斯称耳。  郡置郡守,以司民事,复置郡尉,以掌军旅,皆秦时旧官而汉所因者。景帝中二年更郡守日太守,郡尉日都尉,遂为定称。与郡同等者则诸侯王国,秦制所无,故其置官设吏,多所特创。高帝之时,诸王权势颇大,官吏率如汉廷,《百官表》云:“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制”,是其国土虽小,而其职官初不异于帝室也。景帝遭七国之乱,以诸王权力过大,乃盛加损抑,复令诸王不得自治其国,所属官吏皆由天子为之除授。元狩初,衡山、淮南二王谋反,武帝以其国属吏实促其成,乃作左官之律,厉行限制。至成帝绥和元年复省其内史,以相代治民事,以中尉为之主兵旅。自文、景削藩之后,诸王国土日渐缩小,几不能比之诸郡,守与相,都尉与中尉实际所差者仅名称不同而已。  郡之太守与诸侯王国之相中尉,皆仅一员,而都尉之多寡则因地而异,边圉要塞往往多至四五员。其名称略见于《地志》,姑举其重要者而言之:如会稽有西部都尉,复有南部都尉;酒泉有北部都尉,又有东部都尉;而云中且有中部都尉;此外,则骑都尉,天水、安定诸郡有之;农都尉,金城、西河诸郡有之;属国都尉,上郡、五原诸郡有之;关都尉,敦煌、弘农诸郡有之。别有受降都尉(《田广明传》)、护漕都尉(《朱博传》)、宜禾都尉(《地志》)诸名,皆因时而置,非常制也。  汉制别有州刺史,此秦代之所无者,《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诸州刺史仅司监察之责,非亲民之官,故《百官表》云:“掌奉诏条察州。”胡广《汉官解诂》亦言:“驰郡行国,督察在位,(敷)奏以言,录见囚徒,考实侵冤,退不录(称)职。”(《北堂书钞》七二《设宫部》引)刺史所辖之地域虽大,其重要反不及郡太守与国相,守相之秩各为二千石,而州刺史则仅六百石,不及三分之一,盖其时地方制度尚为郡县或王国、侯国之二级制也。与州刺史相似者又有司隶校尉,《百官表》:“武帝征和四年初置,从中都官徙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其兵,察三辅、三河、弘农。”是司隶之初置,本因巫蛊狱起,事平之后遂使察州。其形式虽与州刺史相似,而其权力则非州刺史所可及。其后,刺史之权力渐次增大,浸假而凭陵太守,绥和元年遂因何武、翟方进之请,改刺史为牧,于是向之仅司监察之责者一变而直接指挥守相之大员,其地位顿见重要,而地方制度亦由二级制变为三级制矣。州牧权力过大,不便之处甚多,故三年之后又因御史大夫朱博奏言,复行旧制。王莽柄政,再称州牧,汉室不久亦亡矣。  汉制郡国之下,复有县、邑、道、侯国,《百官表》:“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日邑,有蛮夷曰道。”是所谓邑、道、侯国者,特县之异称而已。县置令长以治其民,万户以上为令,减万户则为长,皆秦旧制也。邑、道置官与县同,而侯国则别置相如王国,其职责与县令长无异,对列侯亦不拘守臣节,而列侯亦不得以属吏视之也。县令长及侯相之下亦稍有掾吏以为佐贰,惟不若郡守国相之多耳。

中国疆域沿革史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史念海,1912年出生,山西平陆人,历史地理学家。1948年后,历任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副校长,陕西省历史学会第一届会长,民进中央委员、陕西省委主任委员。1956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中国的运河》、《河山集》(一、二、三集),与顾颉刚合著《中国疆域沿革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