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我们从哪里来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59484
- 条形码:9787559659484 ; 978-7-5596-594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们从哪里来 本书特色
·追寻我们成为中国人的起点 每个孩子大概都会向家长追问“我们从哪里来”,通过户籍、日记、族谱等文字记录,我们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自己的祖籍。但是,再往前呢?在没有文字之前,令我们成为“中国人”的起点在哪里?中华文明的起点在哪里? ·每一个战胜灾祸活下来的人都是英雄 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1500万年前类人猿出现,220万前年直立人出现并抵达亚洲,12万年前现代智人走出非洲,4万年前山顶洞人出现,1.3万年前陶器发明,到1万年前驯化家犬家猪,进入新石器时代……漫长的时光里沧海变桑田,无数物种灭绝,每一次变动对生命而言都是巨大的磨难。致敬苦难深重的祖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你自己,都是物种演化的幸存者 ·神话里不是骗人的 各大古文明都有的“大洪水”叙事、愚公移山寓言、麒麟龙马饕餮等上古圣兽、孔子所言身高三十尺的巨人、《庄子·逍遥游》所载的北冥、《西游记》里的海底龙宫,这些被视作神话传说的故事,并不是古人的想象,而是在史前是真实发生的。作者带你从全新的角度解读历史。 ·精致duchang全彩地图 作者原创精致全彩地图,与文字高度配套,直观展现中华大地沧海桑田的变迁。
我们从哪里来 内容简介
作者将观察视角锁定在 9.6 亿年前到公元前4000 年的那片后来被称为“ 中国 ”的陆地上。相比于大家熟知的有文字记录以来的纷繁灿烂的中华文明史,这段遥远时空的史前中国史显得格外孤寂。然而,这段历史真的是简陋乏味的吗? 那是怎样沧海桑田的环境变迁?我们的祖先如何抵御外部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与现代人脑容量相当的祖先们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在单纯依靠历史学无法探知的领域,作者综合运用人类学、环境学、考古学、地质学、神话传说等诸多领域知识,试图解答“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从哪里来 目录
我们从哪里来 节选
仙女麻姑的记忆迷宫 说起自然环境的大幅变化,人们总会用到“沧海桑田”一词。“沧海”的意思是海洋,“桑田”的意思是桑树林,这两者之间看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中隐含着对于人类至为重要的自然规律和文明密码。要想完全理解这个成语的奥义,我们需要回溯它诞生的时代—4 世纪初。 4 世纪初可谓中国社会局势*动荡的年代之一,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占据了整个华北平原,摧毁了刚刚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物阜民丰、号称“天下无穷人”的西晋帝国,导致中原鼎沸,白骨蔽野。幸存者之一的桓温哀叹为“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4 世纪初偏偏又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年代之一,华东地区出现了三位罕见的学术奇才— 丞相掾葛洪、尚书郎郭璞、著作郎干宝。这三人都任职于偏安东南一隅的东晋朝廷,而且关系很好,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学术思想。他们本来应当专心研究儒家经典,但偏偏都视野广阔,热衷于搜集各个学术派别的著作,而且对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怀有浓厚兴趣,在中国史上显得相当独特。 323 年晋元帝驾崩,不久郭璞的母亲也去世了。他按照儒家礼制,辞官回家为母亲办丧事。郭璞是有名的占卜大师,人们都以为他会给母亲的坟墓找一块风水宝地,不料郭璞却将墓地选在长江南岸的暨阳县(今江苏张家港),离长江不足 200 米,地势低洼。不仅如此,暨阳当时迷信盛行,在晋朝以经常出怪事而闻名。亲友感到暨阳不适合,纷纷劝阻郭璞,说此地离长江太近,一旦发生洪水,郭母的墓地就有被淹没的危险。郭璞却平静地答复:“那一段长江马上就要变成陆地了!”不久,长江三角洲的水位果然大幅下降,从郭母墓地向北绵延数十里的长江河道都变成了沙丘,还长出了茂盛的桑树林! 若干年后,郭璞的好友葛洪在他的名著《神仙传》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末年有一位法术高深、广受社会各界尊敬的方士,名叫王远。一次,王远来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当地一位崇尚道术的富人蔡经隆重地接待他。宾主坐定,王远又派手下去请一位叫“麻姑”的仙女来一同进餐。麻姑差人送口信说,已经 500 多年没有与王远相见了,十分想念。 过了两个时辰,麻姑飘然而至,仿佛十八九岁的漂亮姑娘,装束举止优雅。麻姑说:“自从上次会面以来,我已经三度看见东海化为桑田。刚才路经蓬莱,看到海水比往年浅,水位大约只有上次会面的一半,难道又要变成陆地了吗?”王远笑着回答:“圣人讲,东海就要再度扬起尘土了。” 由《神仙传》的这个故事产生了两个成语:沧海桑田、东海扬尘。它们都是环境剧变的意思。沧海桑田的故事激发起中国历代学者的持久兴趣和想象力,唐代名士颜真卿参观了据说是麻姑曾经修道的遗迹之后,在《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中这样记录:“(麻姑山)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 《神仙传》里的麻姑是一位仙女,而《列仙全传》《登州府志》等古籍则记载了一位更真实的麻姑。她也恰恰生活在 4 世纪初,与葛洪是同时代人,是后赵皇帝石虎部将麻秋的女儿。石虎和麻秋都是羯人,羯是个源自中亚的民族,信仰波斯拜火教。 葛洪和麻秋生活的 4 世纪初正是拜火教的全盛时代,以拜火教为国教的萨珊波斯帝国在此期间多次击败罗马帝国及各个西亚和中亚政权,成为中东霸主,拜火教由此在整个亚欧大陆传播开来。而说起“麻姑”这个名字,每个拜火教徒都耳熟能详:古波斯语称为“Mog”,拉丁语和英语则称为“Magus”—拜火教祭司麻葛(亦译“穆护”)。 麻葛是伊斯兰教兴起之前波斯主要的知识分子阶层,因为具备丰富的社会与自然知识,所以在波斯帝国享有崇高的地位,掌握宗教和政治大权。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时,将皇家图书馆和神庙中的诸多图书送给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而将其余图书付之一炬,古希腊学者由此得以将麻葛和其他古代中东学者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现代西方语言中的 “magic”和汉语中的“魔术”一词均来源于“Magus”,因为自从汉朝以来,越来越多的麻葛进入中国,而且大都擅长利用自然科学知识表演戏法。“走火入魔”这个源自佛教的成语,同样本指这些经常与火苗打交道、擅长表演戏法的拜火教祭司。麻葛钻研自然科学有深刻历史原因,因为拜火教的起源与中亚常见的石油、天然气自燃现象密切相关。约公元前11 世纪创立拜火教的波斯圣人琐罗亚斯德(亦译“查拉图斯特拉”)毕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里海沿岸度过,当地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在世界名列前茅,而且*早得到开发。 这样看来,麻姑的身份应当是后赵政权的拜火教祭司麻葛。就在葛洪编写《神仙传》的时候,麻姑的父亲麻秋正在率领羯人骑兵威胁东晋的北部边疆。据史书记载,麻秋的性情阴险狠毒,曾经设计毒死前秦的开国之君苻洪,东晋人非常害怕他,百姓只要说“麻胡来!”,婴孩就不敢再哭泣。一旦当时发生郭璞预言的长江水位大幅下降、“长江变桑田”等现象,北方战马就有可能直接涉越长江南下。 《晋书》和《神仙传》中记载的水域变桑田的奇闻,在古代曾经引起巨大的反响,而这个故事甚至还有更为古老的源头。西方人习惯于手按宗教典籍或宪法发誓,而在远古中国,人们则习惯于以另一种方式发下*隆重的誓言。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西汉皇帝册封侯爵时,会立下白马之盟誓词:“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说,直到黄河变得像衣带那么狭窄,泰山变得像磨刀石那样平坦,你的封国都会永远安宁,恩泽一直传到子孙后代。在民间,人们也习惯于以类似的内容发誓,例如汉乐府民歌《上邪》就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来展现相爱的男女永不分离的决心。这些以长河断流和大山消失等环境剧变为内容的汉朝誓词被后人统称为“海誓山盟”,还衍生出“海枯石烂”等成语。可见,早在汉代人们就知道,这类环境剧变通常不会发生,如果它们真的发生了,那么一切社会秩序和文化习俗都会被颠覆。 古人对于山河剧变的描述值得现代人认真思考:它们究竟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还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如今,黄河断流已经不罕见,长江变桑田也可以用旱季常见的枯水现象来解释,但东海的水位是否真的可能在短期内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为什么长江、东海这些巨大的水体在干涸之后,会变成桑田,而不是被其他植被覆盖呢?
我们从哪里来 作者简介
罗三洋,男,1979年生于安徽,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著有《三国三十案》《横行草原的柔然》《挺进欧洲的匈奴》《欧洲民族大迁徙史话》《梦断三国》《罗马的黑人皇帝》《袁本初密码》《古代丝绸之路的绝唱:广东十三行》等;译有《哥特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1¥76 -
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
¥8.8¥18 -
敦煌学概论
¥14.9¥34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7¥68.8 -
罗马史纲
¥13.2¥35 -
现代欧洲200年
¥2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