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C19-二萜生物碱

C19-二萜生物碱

作者:周先礼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B5 页数: 1040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94.2(7.9折) 定价  ¥4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C19-二萜生物碱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59514
  • 条形码:9787030659514 ; 978-7-03-06595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C19-二萜生物碱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总结了C19-二萜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新颖结构及特殊取代基、结构修正、结构修饰及化学合成、药理作用、核磁共振波谱特征等内容,并全面收集900余个C19-二萜生物碱的名称、分子式、植物来源以及碳、氢化学位移数据。

C19-二萜生物碱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结构类型 1
1.2 新颖结构及特殊取代基 3
1.3 结构修正 9
1.4 结构修饰及化学合成 12
1.5 药理作用 26
1.6 C19-二萜生物碱的核磁共振波谱特征 38
参考文献 45
第2章 C19-二萜生物碱核磁数据 50
2.1 乌头碱型(aconitine type,B1) 51
2.2 牛扁碱型(lycoctonine type,B2) 571
2.3 热解型(pyro type,B3) 924
2.4 内酯型(lactone type,B4) 934
2.5 7,17-断裂型(7,17-seco type,B5) 947
2.6 重排型(rearranged type,B6) 970
2.7 新骨架化合物 980
索引 1002
展开全部

C19-二萜生物碱 节选

第1章 绪 论 自1833年盖革(P. L. Geiger)从欧乌头(Aconitum napellus L.)中分离出**个C19-二萜生物碱—乌头碱,至今,发现的天然C19-二萜生物碱近1000个,是数量*多的一类二萜生物碱。C19-二萜生物碱主要分布在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 L.)和翠雀属(Delphinium L.)植物中,飞燕草属(Consolida L.)中也有分布。C19-二萜生物碱结构复杂,生物活性多样,具有镇痛、抗炎、强心、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备受人们关注。草乌甲素(bulleyaconitine A)、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已开发为非成瘾性镇痛药应用于临床;中乌宁碱(mesaconine)为附子的强心活性成分,表现出极强的强心与抗心衰作用,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为使读者全面了解C19-二萜生物碱,现从结构类型、新颖结构及特殊取代基、结构修正、结构修饰及化学合成、药理作用、核磁共振波谱特征六个方面进行简单总结。 1.1 结 构 类 型 C19-二萜生物碱根据骨架的差异及C(7)位上含氧取代基的有无,分为6个类型:乌头碱型(B1)、牛扁碱型(B2)、热解型(B3)、内酯型(B4)、7, 17-断裂型(B5)和重排型(B6)(Wang F P et al.,2010)。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C19-二萜生物碱的分类 1. 乌头碱型(aconitine type,B1) 乌头碱型是C19-二萜生物碱中数量*多的一种类型,约500个。主要分布在乌头属植物中,翠雀属中偶有分布。该类型C(7)位上无含氧取代基,且C(6)位上的含氧取代基如羟基、甲氧基等多为α构型。乙酸酯、苯甲酸酯、藜芦酸酯、大茴香酸酯、肉桂酸酯等常连接在C(14)位,C(8)次之。氮原子上常有甲基、乙基、氢原子、醛基等取代或以亚胺、季铵盐形式存在。 2. 牛扁碱型(lycoctonine type,B2) 乌头碱型与牛扁碱型包含了绝大多数的C19-二萜生物碱,牛扁碱型在数量上仅次于乌头碱型,主要分布在翠雀属植物中。C(7)位上的含氧取代基是其主要结构特征,也是其与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的主要区别。另外,不同于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牛扁碱型C(6)上含氧取代基多为β构型;邻氨基苯甲酸酯及其衍生物常连接在C(18)位,极少在C(8)或C(14)位上。此外,常见的取代基还有7, 8-亚甲二氧基,且该取代基仅存在于牛扁碱型结构类型中。 3. 热解型(pyro type,B3) 该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约12个,全部存在于乌头属植物中。其生源上衍生于乌头碱型生物碱分子中C(8)—OAc的消除,具有Δ8(15)或C(15)=O结构。 4. 内酯型(lactone type,B4) 该结构类型的化合物约13个。由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C环中C(14)=O经Baeyer-Villiger氧化形成六元内酯。肖培根等(2006)曾对中国乌头属植物药用亲缘学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内酯型二萜生物碱是甘青乌头系(Ser. Tangutica)与圆叶乌头系(Ser. Rotundifolia Steinb.)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并将其合称为内酯型二萜生物碱类群。 5. 7, 17-断裂型(7, 17-seco type,B5) 由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C(17)—C(7)键经Grob裂解,形成C(7)=C(8)键。裂解后,部分化合物进一步形成了 N—C(17)—O—C(3)氮杂缩醛结构,如化合物secoaconitine(1);部分化合物保留了N=C(17)亚胺结构,如化合物secokaraconitine(2)。此外,该类型中部分化合物还具有N—C(17)—O—C(6)结构,根据二萜生物碱的生源关系认为是由C(6)α-OH进攻亚胺盐形成,如化合物franchetine(3)和francheline(4)(图1.2)。 图1.2 化合物1~10结构式 6. 重排型(rearranged type,B6) 该类型生物碱包括acoseptine和vilmoraconitine两种亚型。Acoseptine亚型是由含7, 8-邻二羟基牛扁碱型二萜生物碱经频哪醇(pinacol)重排而来,C(7)—C(17)键断裂,重排成C(8)—C(17)键,C(6)或C(7)位形成酮羰基。如化合物acoseptine(5)具有C(7)=O结构,puberuline C(6)具有C(6)=O结构。从黄草乌(A. vilmorinianum)中分离得到的vilmoraconitine(7)是首个发现的vilmoraconitine亚型结构,该亚型具有C(8)—C(9)—C(10)三元环结构,同类型的化合物还有aconitramine A(8)、vilmorine B(9)、vilmorine C(10)。 1.2 新颖结构及特殊取代基 1.2.1 新骨架C19-二萜生物碱 截至2020年,乌头属植物中发现的新骨架化合物结构如图1.3所示。新骨架化合物vilmorine A(11)、vilmotenitine A~B(12~13)是通过C(8)—C(9)键迁移为C(8)—C(10)键而形成的具有重排六元B环结构的C19-二萜生物碱。从黄草乌(A. vilmorinianum Kom.)中分离得到的11,是首个发现的该骨架类型化合物,且C(1)位上连有十分少见的β构型甲氧基(Yin T P et al.,2015)。Cai等(2015)从黄草乌的变种展毛黄草乌(A. vilmorinianum var. patentipilum W. T. Wang)中分离得到另外两种相同骨架类型化合物12和13。 图1.3 化合物11~19结构式 与常见的具有六元D环的C19-二萜生物碱不同,化合物hemsleyaconitine F(14)和hemsleyaconitine G(15)具有重排D环,C(8)—C(15)键断裂重排为C(9)—C(15)键,形成由C(9)、C(13)、C(14)、C(15)和C(16)组成的五元D环结构。14和15是Shen等(2011)从瓜叶乌头(A. hemsleyanum)根部分离得到的2个新型C19-二萜生物碱。 从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全草中发现的grandiflodine B(16),其N—C(19)键和C(7)—C(17)键断裂形成罕见的N—C(7)键(Chen N H et al.,2017)。 从宽裂北乌头[A. kusnezoffii var. gibbiferum (Reichb.)]中分离得到的kusnezosine A~C(17~19),其C(15)—C(16)键断裂酯化后形成具有内酯D环结构的二萜生物碱(Li Y Z et al.,2020)。 1.2.2 具有开环结构的C19-二萜生物碱 从保山乌头系(Ser. Bullatifolia W. T. Wang)保山乌头(A. nagarum Stapf)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nagarine A(20)、nagarine B(21)是具有D环开环结构的新颖C19-二萜生物碱,且其C(14)位无取代基也十分罕见。 Yin等(2019)提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可能生源途径如图1.4所示。推测其前体化合物可能为C(15)位具有羟基的乌头碱型C19-二萜生物碱fuziline,经消除反应生成双键,形成中间体A。再经氧化反应,C(8)—C(15)键断裂使得形成具有D环开环结构的中间体B,经还原得20和21。李玉(2019)从乌头系(Ser. Inflata Steinb)植物乌头(A. carmichaelii Debx.)中也分离得到这两种化合物,进一步证实了该骨架类型的存在。20、21作为结构特殊的特征性成分,对乌头亚属及系的划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1.4 化合物20和21的结构式及可能的生源途径 1.2.3 含特殊取代基的C19-二萜生物碱 1. 氰基 目前发现的含氰基的二萜生物碱仅有2个。Carmichasine A(22)是首个发现的含有氰基的C19-二萜生物碱(图1.5)(Li Y et al.,2018),另一个为C20-海替生型二萜生物碱grandiflodine A。 图1.5 化合物22~31结构式 2. C(8)位氨基取代 C(8)位具有氨基取代基的天然C19-二萜生物碱较为少见,目前仅有四个:hemsleyatine(23)、kongboentine A(24)、lasianine(25)和14-anisoyl-lasianine(26)。从瓜叶乌头(A. hemsleyanum Pritz.)中分离得到的hemsleyatine是首个C(8)位具有氨基取代基的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Zhou X L et al.,2003)。 3. 糖苷 糖基是近年来发现的新颖二萜生物碱取代基,自2016年首次发现含糖二萜生物碱以来,陆续已有10余个含有糖基取代基的二萜生物碱被报道。周先礼课题组从采自新疆地区的伊犁翠雀花(D. iliense Huth.)中发现的iliensine A(27)是首个含有肉桂酸葡萄糖基的牛扁碱型二萜生物碱(Zhang J F et al.,2016)。随后,石建功课题组从乌头侧根附子中发现四个具有L-阿拉伯吡喃糖和L-阿拉伯呋喃糖取代基的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aconicarmichoside A~D(28~31)(Meng X H et al.,2017)。2018年,该课题组又从附子中发现了另外八个含糖苷的C19-二萜生物碱(Guo Q L et al.,2018)。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