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庆后:有一种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苏轼全传(特装版)
-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
>
水浒人物之最
-
>
爱因斯坦(藏文)
-
>
张之洞督鄂纪年
-
>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5754133
- 条形码:9787505754133 ; 978-7-5057-5413-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 本书特色
【1】音乐爱好者的“福音”。本书对古典音乐爱好者,尤其是热爱马勒音乐的人来说,是进一步了解马勒音乐和人生的*新读本之一。作者逐段分析马勒第八交响曲的音乐与文本,讲述这部伟大交响曲与歌德《浮士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柏拉图《会饮篇》的哲学精神的内在联系;讲述马勒以此音乐与文本,想要向世人传达的理想信念,以及为何要采用交响曲这种表达形式。 【2】1910年是**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大动荡开始的一年,更是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等新思潮、新变革正逐渐开启的一年。将马勒置于那个风云际会的大时代,你会对他的音乐有更深的理解。由此,本书可以作为进入那个时代文化史的指路牌。 【3】作者逐乐章分析马勒第十交响曲,探讨这部百年来一直被公认的“未完成之作”。作者宣称,这部“音乐史上*伟大交响曲”之一的第十交响曲,与他的第八交响曲是一个整体,同时揭示了作曲家人生中*后一年的心路历程与艺术探索。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 内容简介
"古斯塔夫·马勒,欧洲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因其以唐诗为文本的《大地之歌》广为爱乐者熟知、热爱。但实际上,在第八交响曲首演之前,马勒一直以当世伟大的指挥家闻名,他的音乐并未得到广泛认同。但马勒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我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第八交响曲1910年9月12日的首演,标志马勒时代的大幕的开启。本书作者正是以这个历史时刻为节点,向读者讲述了马勒在1910年到1911年去世那段时间的生活与创作,详细分析、解读马勒第八交响曲的音乐与文本,更以作曲家的眼光和角度,逐乐章分析马勒*后一部作品第十交响曲——这部被作者视为与第八交响曲“是同一整体的两个部分”的、“未完成”的伟大交响篇章。 1910年,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夜,与之相映照的是整个欧洲知识界、思想界、文化界、艺术界的风起云涌。作者以其开阔的视野,将马勒的音乐置于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尼采、施特劳斯的哲学;弗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托马斯·曼、斯蒂芬·茨威格的文学;克里姆特、埃贡·席勒、科科施卡的分离主义艺术;勋伯格、韦伯恩、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等等,为读者勾画了一幅背景深远而丰富的文化图景,从而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作者更是通过分析马勒的音乐,分析了困扰马勒一生的身份问题:波西米亚人、奥地利人、犹太人、不受欢迎的入侵者,并将马勒的音乐,尤其是第八交响曲,追根溯源,置于柏拉图《会饮篇》、古拉丁赞美诗《降临吧,造物主之圣灵》、歌德《浮士德》,以及巴赫、贝多芬、舒伯特的伟大音乐传统中,揭示了马勒音乐所具有的以歌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代表,更现代、更多样化、更包容的“德国性”。 本书当属研究、论述马勒音乐的新成果。"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 目录
引子:天后驾临
**章 奠基
第二章 升起吧,理性之光
第三章 为什么是交响曲?
插曲 幕后故事:阿尔玛与沃尔特,1910年8月至9月
第四章 上帝,抑或魔鬼?
第五章 近乎不可言说:马勒《第八交响曲》文本与音乐
第六章 身份问题
第七章 阴影降临
第八章 “为你而生,为你而死”
尾声:1910年9月14日至1911年5月18日
注释
致谢
译后记
出版后记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 节选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他的第八交响曲》: 听上去这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在邮局按单词收费的年代,把整首拉丁赞美诗的全部经文用电报传送给马勒要花多少钱?不过,这个故事并不仅仅只是阿尔玛的创造或是她灵机一动的叙述。评论家恩斯特·德西在马勒1911年去世后不久撰文提到作曲家曾告诉他的或多或少同样的故事——德西给出的地点是阿特施鲁德巴赫,但这是后来创作《第九交响曲》《第十交响曲》还有《大地之歌》的地点。德西告诉我们,马勒手头确实有中世纪拉丁赞美诗《降临吧,造物主之圣灵》的文本,但这个版本删去了一些原始文本中的文字。德西说得有些含糊,他说马勒设想的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对文本来说分量太大。究竟是如阿尔玛所说,他的意思是“文字和音乐不太合适”,还是在更广泛意义上暗示某种结构性的问题,我们无从知晓(事实上,马勒的歌词的确删去了那首中世纪赞美诗的一些诗文)。不过,德西也告诉我们,马勒很快意识到他必须看一下原始文本。他联系了维也纳宫廷剧院乐团的指挥卡尔·鲁兹,请他寄一份完整的赞美诗的文本副本。德西说,当这部文本送达马勒手里时,马勒惊讶并激动地发现,他写出的音乐很精确地符合赞美诗的诗句结构(抑或是单个词和短语?)。 人们可以对其中的细节争论不休,但大家都强烈怀疑,在这两种描述之间的某个地方,是否存在着一种真实且非比寻常的创造性事件——如此不寻常,以至于旁观者认为它几乎是超自然的。这也证明了马勒在创作《第八交响曲》时没有任何特定的“意义”。对马勒的年轻朋友,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可值得关注的。勋伯格说,造物主只不过是上天的奴隶。对他来说,作曲不是一种幸福的、完全意识到的对某种神圣灵感的反应,而更像是处在恍惚之中。根据勋伯格的回忆,《第八交响曲》在纸上迅速而“半无意识”地流淌出来——“就像马勒曾经告诉他的那样,它是被口授给我的”。尽管音乐是一种奢侈的语言,但马勒的说法确实说得通:他肯定是在“半无意识”的状态中创作《第八交响曲》。考虑到这些乐思涌上纸张的速度,他几乎没有时间“有意识地”评估它们,更不用说停下来思考它们可能意味着什么。 但是到了1910年6月,当马勒急切地期待《第八交响曲》三个月后的首演时,音乐的“真正含义”在他脑海中浮现了出来。将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结尾部分,用在《第八交响曲》第二部分的想法似乎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马勒是一个热衷于读书的人,他对德国文学经典的知识是广泛的。《浮士德》在德语文学中的标志性地位,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英语文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不可少的阅读对象。但就如恩斯特·德西的回忆所说的,马勒对歌德的热情源自认同,不仅是认同他的作品,甚至是认同他这个人。德西清楚地记得他**次进入马勒客厅时的印象:到处都是书,不仅是书架上,桌子上也堆得老高,还有家具上,甚至地板上。除了小说以及种类繁多的文学作品外,还有动物学百科全书和大量的哲学著作。德西觉得,这些书都不是用来装门面的。马勒是一个很有品味的读者,每当夜晚,他*喜欢的就是舒舒服服地伸着懒腰,请朋友为他朗读他喜爱的书。德西记得,马勒*常要求朗读的作家是歌德,尤其是《浮士德》的第二部分。尽管马勒显然熟记了这部作品的大部分内容,但他还是喜欢反复品味其中特殊的段落,通过听别人的朗读来重新发现它们。德西描述了一个特别难忘的情景:有一天晚上,在为马勒朗读了一个多小时后,德西恍惚觉得,至少有那么一会儿,他对面坐着的不是马勒而是歌德本人:“他陷入沉思的神态是那么高贵,鼻子直挺。我凝视他很久,这种印象好真实:就跟歌德一样。” 这正是现代评论家乐于揭穿的那种半醉半醒、梦幻似的描述。然而,看看罗丹著名的马勒半身像-1910年9月占据了整个慕尼黑商店橱窗的那尊——似乎这位法国雕塑家也看到了类似的东西。德西的叙述中有一点基本上是不容置疑的:马勒对歌德,尤其是《浮士德》的第二部分烂熟于心。早在l906年那个极富创造力的夏天之前,《第八交响曲》的歌词就已经在他的想象中开始酝酿了。当他提笔作曲的时候,音乐或多或少早已进入了他的潜意识。难怪它会像洪水一样涌上稿纸。 ……
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 作者简介
斯蒂芬·约翰逊,英国作家、作曲家,早年学习大提琴及作曲,后进入BBC,长期担任BBC三台、四台和国际台古典音乐栏目撰稿人、主持入,并为《独立报》(Independent)、《卫报》(Guardian)、《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和《留声机》(Gramophone)撰稿。著有《追忆布鲁克纳》(Bruckner Remembered,1998)、《肖斯塔科维奇如何改变我的精神世界》(How Shostakovich Changed My Mind,2018)、《马勒传》(Mahler:His Life and Music)和《马勒和1910年的世界》(The Eighth:Mahler,and theW orld in 1910,2020)等。 张纯,1957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此后至2017年底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热爱音乐,曾为三联书店《爱乐》、《人民音乐·留声机(中文版)》、人民音乐出版社《歌唱艺术》等撰写专栏文章、翻译古典音乐文章。著有《窗外享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与郭建英先生合译《瓦格纳与哲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8年)。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1.1¥68.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15.4¥38 -
(精)路易斯.康传(八品)
¥31.4¥98 -
中国女书法家传(九品)
¥19.2¥48 -
沿着公路直行-鲍勃.迪伦传
¥15.5¥45 -
民国漫画风范
¥17.6¥39 -
别样风景-张乐平(八品)
¥2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