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成都考古发现(2019)

成都考古发现(201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99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59.1(7.9折) 定价  ¥3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成都考古发现(2019)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0789
  • 条形码:9787030710789 ; 978-7-03-07107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成都考古发现(2019)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19年度考古报告集。收录考古调查、发掘简报21篇,包括成都市双流区北郊村、金沙遗址“金煜”地点、金沙遗址“百仁幼儿园”、青羊区文家街道乐平七组商周遗址、金牛区抚琴路战国墓等先秦时期遗存的发掘材料;成都市金牛区王家碾墓地、武侯区音乐坊晋唐明墓、金沙遗址“置信金沙园”地点北朝墓、高新区“锦城小学综合楼”唐宋墓、双流区“成都靠前空港商务区”项目唐宋墓、青羊区光华村唐宋墓、青羊区高坎小学唐宋墓、金牛区万圣家园E区唐宋墓、高新区王家山Ⅱ号点唐宋明墓、新津区兴义镇访竹东路宋墓,崇州市燎原乡易家坝唐宋墓,简阳市平泉镇竹林湾宋明墓、石盘镇响水滩明代墓地,大邑县且埂村明墓,金堂县土桥镇金壶村明墓等汉晋、唐宋、明墓的发掘材料;都江堰市“罗家井坎”宋代遗址的发掘材料。还有成都市双元村墓地M154人骨鉴定、实业街M32玉石器分析、民兴一路M3铅锡器鉴定等科技分析报告。 本书可供从事中国考古学、历史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学者参考。

成都考古发现(2019) 目录

目录
2019年成都市双流区北郊村遗址发掘简报(1)
成都市金沙遗址“金煜”地点发掘简报(51)
2019年成都市青羊区百仁幼儿园商周遗址发掘简报(83)
成都市青羊区文家街道乐平七组商周遗址发掘简报(94)
成都市金牛区抚琴路战国墓发掘简报(129)
成都市金牛区王家碾墓地发掘简报(141)
成都市武侯区音乐坊晋、唐、明墓发掘简报(179)
成都市金沙遗址“置信金沙园”地点北朝墓葬发掘简报(209)
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小学综合楼”项目唐宋墓葬发掘报告(214)
成都市双流区“成都国际空港商务区”项目工地唐宋墓葬发掘简报(234)
2017年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唐宋墓发掘简报(247)
成都市青羊区高坎七组小学唐宋墓发掘简报(277)
成都市金牛区万圣家园E区唐宋砖室墓发掘简报(293)
崇州市燎原乡铧头村易家坝唐宋墓群清理简报(309)
成都市高新区王家山Ⅱ号点唐宋明墓葬发掘简报(321)
都江堰市罗家井坎遗址发掘简报(364)
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访竹东路宋代墓葬发掘简报(375)
简阳市平泉镇竹林湾墓地发掘简报(395)
简阳市石盘镇响水滩明代墓地发掘简报(411)
大邑县且埂村明墓群发掘简报(429)
金堂县土桥镇金壶村明墓发掘简报(450)
成都市双元村墓地M154人类遗骸的核检(458)
成都市实业街墓地
M32出土玉石器分析(462)
成都市民兴一路M3出土铅锡器鉴定报告(472)
基于Agisoft Metashape软件的坐标转换(477)
图版目录
图版一 成都市金牛区抚琴路战国墓出土铜器
图版二 成都市金牛区抚琴路战国墓出土器物
图版三 成都市金牛区王家碾墓地出土器物
图版四 成都市金牛区王家碾墓地出土瓷四系罐
图版五 成都市武侯区音乐坊晋墓、明墓
图版六 成都市武侯区音乐坊唐五代墓
图版七 成都市武侯区音乐坊唐五代墓
图版八 成都市武侯区音乐坊唐五代墓
图版九 成都市金沙遗址“置信金沙园”地点北朝墓葬出土器物
图版一○ 成都市武侯区音乐坊唐五代墓、明墓出瓷器
图版一一 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小学综合楼”项目唐宋墓葬航拍照、全景照
图版一二 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小学综合楼”项目唐宋墓葬M11、M1
图版一三 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小学综合楼”项目唐宋墓葬M4
图版一四 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小学综合楼”项目唐宋墓葬M6
图版一五 成都市大邑县且埂村明墓出土瓷谷仓罐
图版一六 成都市大邑县且埂村明墓出土瓷器盖
展开全部

成都考古发现(2019) 节选

2019年成都市双流区北郊村遗址发掘简报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北郊村遗址位于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永福社区6组,地处航都大街北侧,东接港都路,西临城北上街,北挨航园路。南距双流城区约1千米,东北距金沙遗址12.8千米(图一)。2019年10月,为配合双流区土地储备中心出让双流区东升街道永福社区6组土地建设使用权项目,双流区文物管理所在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该遗址。随即,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双流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发掘工作。调查得知,遗址位于该地块的西南部,地块外的南部和西部也应该有遗址分布,但由于其地面已建成道路和楼房,无法开展调查以确定遗址的分布状况。其中项目内遗址的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3°92′24.85″、北纬30°59′41.89″,海拔约497米,现存面积约1500平方米(图二)。此次发掘采取普遍钻探和重点发掘相结合的方法,发掘编号“2019CSDB”,在堆积较好的西南角布正南北向10米×10米探方5个,探方编号 T1~T5,总发掘面积419平方米(图三)。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 遗址范围及布方示意图 一、地层堆积 北郊村遗址的地层堆积较浅,根据土质土色及包含物统一划分地层为4层。以地层堆积较完整的T2南壁(图四)为例说明如下。 第1层:灰黑色现代耕土层。土质疏松,包含较多植物根茎和少量现代砖块。近水平堆积,该层在5个探方均有分布。厚0.05~0.15米。 第2层:灰黄色土层。土质较疏松,含水重,黏性强。近水平堆积,该层在5个探方均有分布。厚0.08~0.14米。出土少量青花瓷片,为清代文化层。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汉代灰坑1个(H1)。 第3层:浅褐色土层。土质紧密,黏性强,内含少量褐色颗粒。近水平堆积。该层在5个探方均有分布。厚0.05~0.2米。出土大量夹砂褐陶、灰褐陶、黑褐陶和少量泥质黑皮陶等,可辨器形有陶敛口罐、侈口罐、小平底罐、高领罐、瓮、盆、高柄豆、器盖、盖纽、圈足、器底等,为十二桥文化时期地层。 图三 遗迹分布图 图四 T2南壁剖面图 第4层:深褐色土层。土质紧密,黏性强,内含大量褐色颗粒。北高南低坡状堆积,该层仅在T1~T3内有分布。厚0.1~0.2米。出土大量夹砂褐陶、黑褐陶、红褐陶和少量泥质灰陶、橙黄陶、黑皮陶等,可辨器形有陶有领罐、花边口沿罐、喇叭口高领罐、敛口罐、宽沿尊、盘口尊、敞口尊、器盖、圈足、器底等,为宝墩文化时期地层。 第4层以下为黄褐色生土。 二、陶器类型学分析 双流北郊村遗址本次发掘共发现先秦文化层两层(第3、4层),灰坑24个,窑址1座;其中开口于第3层下的遗迹有灰坑9个(H8、H9、H12、H14、H15、H18、H20、 H24、H25)、窑址1座(Y1),开口于第4层下的遗迹有灰坑15个(H2~H7、H10、 H11、H13、H16、H17、H19、H21~H23)。另有开口于第2层下的汉代灰坑1个(H1)。 为便于叙述,将遗址中出土的先秦时期主要陶器进行类型划分如下。尊9件。大口,深腹。根据口沿形态的不同,分为三型。 A型5件。盘口,曲沿。如H22∶4。 B型2件。敞口,斜侈沿。如H23∶6。 C型2件。侈口,宽平沿。如H22∶1。花边口沿罐 6件。大口,口沿内外侧均压印绳纹。根据口沿形态和纹饰的不同, 分为二型。 A型 3件。翻沿,胎较厚,绳纹较粗。如H4∶14。 B型 3件。折沿,胎较薄,绳纹较细。如H23∶2。喇叭口高领罐7件。喇叭口,高领。根据口沿、唇部特征的不同,分为三型。 A型4件。圆唇。如H22∶3。 B型2件。凸唇,唇部加厚。如T2④∶4。 C型1件。锯齿口,方唇。如H22∶11。窄沿罐8件。窄沿,深腹。根据口沿部特征的不同,分为二型。 A型3件。侈口,斜折沿,腹微鼓。如H4∶11。 B型5件。敛口,平折沿,溜肩。如H4∶5。有领罐14件。短颈,压印绳纹。根据沿部、领部形态的不同,分为三型。 A型6件。卷沿,矮领。如H16∶5。 B型1件。直沿,无领。如H19∶6。 C型 7件。平沿,领较高。如H10∶4。敛口罐 33件。敛口。根据沿部特征的不同,分为四型。 A型 8件。无沿。如H10∶9。 B型 19件。口外一周抹断较浅,呈假凸沿状。如H9∶10。 C型 4件。口外一周抹断较深,呈凸沿状。如H15∶15。 D型 2件。素面,凸沿较高。如H9∶9。侈口罐 16件。侈口。根据肩部特征的不同,分为三型。 A型 6件。溜肩。如H15∶33。 B型 8件。圆肩。如H18∶3。 C型 2件。鼓肩。如H8∶7。 瓮 9件。器形较大。根据口、领部形态的不同,分为三型。 A型 6件。敞口,高领。如H15∶26。 B型 1件。直口,矮领。如H15∶24。 C型 2件。侈口,矮领,束颈。如H15∶25。 豆盘 5件。根据豆盘形状的不同,分为二型。 A型 2件。浅盘形。如H16∶15。 B型 3件。杯形。如H9∶7。 豆柄 26件。根据柄身形状的不同,分为二型。 A型 10件。直筒形,柄身竖直。如T5③∶24。 B型 16件。茧形,柄身中间粗、两端细。如T5③∶22。 盖纽 6件。根据纽部特征的不同,分为三型。 A型 4件。纽部呈伞盖状。如H15∶28。 B型 1件。纽部呈碗状。如H15∶40。 C型 1件。“8”字形纽。如H15∶41。 圈足 18件。根据足部形态的不同,分为四型。 A型 5件。覆盆状,足壁斜直,器形较大。如H4∶17。 B型 8件。覆盆状,足壁内弧,足跟加厚。如T5③∶10。 C型 1件。覆杯状,足壁斜直,器形瘦高。如H18∶5。 D型 4件。足壁外撇,器形矮小。如H15∶49。 器底 18件。根据腹壁与底部角度及形态的不同,分为四型。 A型 9件。腹壁倾斜角度较大。如H10∶2。 B型 4件。平底,腹壁较竖直。如H4∶22。 C型 3件。台底,腹壁近底部内收成台状。如H4∶21。 D型 2件。小平底。如H12∶12。 此外,还有小平底罐、高领罐、深腹罐、盆、壶、器盖、器座等各类器物,由于器形残缺或器形简单,未进行型式划分。 三、新石器时代遗存 本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包括T1~T3的第4层和开口在第4层下的H2~H7、 H10、H11、H13、H16、H17、H19、H21~H23等遗迹单位。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出土陶片中夹砂陶数量占优势,泥质陶数量也不少。陶色有黑褐、灰褐、黄褐、灰白、橙黄等。夹砂陶多数压印绳纹,个别装饰镂孔、戳印纹、附加堆纹等;泥质陶一般为素面,也有少量弦纹、细线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花边口沿罐、喇叭口高领罐、有领罐、敛口罐、深腹罐、尊、窄沿盆、器盖、圈足、器底等。按地层顺序简述如下。 (一)第4层下遗存 H4 位于 T3东北部,部分延伸至东壁和北壁内,未扩方清理。开口于第4层下,被一条现代沟打破,向下打破生土。平面形状难以推断,弧壁,圜底(图五)。坑口*长3.12、宽0.86、深0.3米,距地表深0.45米。坑内填土为黑褐色,土质湿润且黏性较强,结构疏松,内含较多草木灰烬。出土大量夹砂褐陶、灰褐陶、黄褐陶和泥质灰陶、橙黄陶,可辨器形有尊、花边口沿罐、深腹罐、窄沿罐、壶、圈足。 A型陶尊 2件。H4∶19,夹砂灰褐陶。方唇。口沿外侧饰斜向绳纹。残高3厘米(图六,11)。H4∶20,泥质灰褐陶。沿面微曲,圆唇。素面。残高3.5厘米(图六,12)。 A型陶花边口沿罐 1件。 H4∶14,夹砂黑褐陶。方唇。唇部、口沿内外侧及腹壁均压印绳纹。残高4.6厘米(图六,13)。 陶深腹罐 1件。H4∶8,夹砂黑褐陶。侈口,尖唇,深腹。腹壁满饰横向绳纹。口径13、残高6厘米(图六,4)。 A型陶窄沿罐 3件。H4∶11,夹砂褐陶。腹壁饰两周附加堆纹。残高5.6厘米(图六,9)。H4∶12,夹砂灰褐陶。沿面微凹,圆唇。腹壁压印斜向绳纹。残高5.1厘米(图六,7)。H4∶9,夹砂灰褐陶。圆唇,溜肩。器壁压印斜向绳纹。残高5.6厘米(图六,8)。 B型陶窄沿罐 4件。H4∶5,夹砂黑褐陶。腹壁饰两周附加堆纹。口径22、残高5.2厘米(图六,2)。H4∶6,夹砂褐陶。腹壁饰斜向绳纹。口径28、残高6.6厘米(图六,1)。H4∶10,夹砂褐陶。腹壁饰交错绳纹。残高5.6厘米(图六,6)。H4∶13,夹砂褐陶。沿下饰一周圆点戳印纹。残高5厘米(图六,5)。 陶壶 1件。H4∶18,泥质灰陶。直口,尖圆唇。素面。残高6.2厘米(图六,10)。 A型陶圈足 1件。H4∶17,泥质灰陶。足壁饰两周附加堆纹,另有一圆形镂孔。足径26、残高10厘米(图六,3)。 图五 H4平、剖面图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