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七十五卷 鞘翅目 阎甲总科 扁圆甲科 长阎甲科 阎甲科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七十五卷 鞘翅目 阎甲总科 扁圆甲科 长阎甲科 阎甲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720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51.4(7.9折) 定价  ¥6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七十五卷 鞘翅目 阎甲总科 扁圆甲科 长阎甲科 阎甲科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717399
  • 条形码:9787030717399 ; 978-7-03-07173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七十五卷 鞘翅目 阎甲总科 扁圆甲科 长阎甲科 阎甲科 内容简介

阎甲总科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中的隐翅虫大类(多食亚目三大支系之一),包括扁圆甲科、长阁甲科和阁甲科3个科,以捕食性物种为主,大多适应于腐木、腐草、腐菌或动物腐尸等腐生性微环境,少数类群为嗜蚁性甲虫。 本志是对中国阁甲总科分类学研究的系统总结,是著者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通过全面的分类学修订,在检视绝大多数模式和定名标本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阎甲总科的完整物种记述。总论部分总结并介绍了阎甲总科的国内外研究概况,成虫、幼虫、蛹和卵的形态特征,阎甲总科及各科的系统地位和分类发展历史,中国阎甲总科的属、种地理分布格局,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阎甲总科的经济意义等。各论部分记述了中国阎甲总科扁圆甲科和长阎甲科,以及物种丰富的阎甲科的10亚科,共67属303种及亚种;包括从科到种各级阶元的检索表、绝大多数种的完整描述,以及所有物种及种上单元的名称订正、详细引证、观察标本信息和现有分布范围,为了方便鉴定,为228个种及亚种制作了形态特征图版,共计近2000幅黑白点线图。 本志可以为昆虫学、生态学、动物进化与系统学、生物地理学、法医昆虫学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可供昆虫学研究与教学、农林害虫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监测等相关工作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作为参考,也可供昆虫爱好者、科学普及与公众教育工作者,以及对昆虫有兴趣的相关人士使用。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七十五卷 鞘翅目 阎甲总科 扁圆甲科 长阎甲科 阎甲科 目录

目录
前言
总论 1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1
二、形态特征 3
(一)成虫 3
(二)幼虫 23
(三)蛹 26
(四)卵 27
三、分类发展历史和系统发育关系 27
(一)阎甲总科的系统地位 27
(二)阎甲总科的分类 28
(三)扁圆甲科的系统地位 29
(四)长阎甲科的系统地位 29
(五)阎甲科的分类发展历史和系统发育关系 30
四、地理分布 37
(一)属的分布类型及其特点 37
(二)种的分布类型及其特点 39
五、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52
(一)食性和栖息环境 52
(二)世代和发育历期 55
(三)成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学 56
(四)天敌 58
六、经济意义 58
各论 60
阎甲总科Histeroidea Gyllenhal, 1808 60
一、扁圆甲科Sphaeritidae Shuckard, 1839 60
1. 扁圆甲属Sphaerites Duftschmid, 1805 61
(1) 双色扁圆甲Sphaerites dimidiatus Jurecek, 1934 61
(2) 黑扁圆甲Sphaerites glabratus (Fabricius, 1792) 63
(3) 翔扁圆甲Sphaerites involatilis Gusakov, 2004 64
(4) 亮扁圆甲Sphaerites nitidus L?bl, 1996 64
(5) 暗扁圆甲Sphaerites opacus L?bl et Háva, 2002 66
(6) 孔扁圆甲Sphaerites perforatus Gusakov, 2017 67
二、长阎甲科Synteliidae Lewis, 1882 67
2. 长阎甲属Syntelia Westwood, 1864 68
(7) 大卫长阎甲Syntelia davidis Fairmaire, 1889 68
(8) 马氏长阎甲Syntelia mazuri Zhou, 2003 69
(9) 中华长阎甲Syntelia sinica Zhou, 2003 71
三、阎甲科Histeridae Gyllenhal, 1808 72
(一)细阎甲亚科Niponiinae Fowler, 1912 74
3. 细阎甲属Niponius Lewis, 1885 74
(10) 沟细阎甲Niponius canalicollis Lewis, 1901 75
(11) 凹细阎甲Niponius impressicollis Lewis, 1885 76
(12) 姬细阎甲Niponius osorioceps Lewis, 1885 77
(13) 山崎细阎甲Niponius yamasakii Miwa, 1934 79
(二)嗜蚁阎甲亚科Chlamydopsinae Bickhardt, 1914 81
4. 奇异阎甲属Eucurtiopsis Silvestri, 1926 81
(14) 奇异阎甲Eucurtiopsis mirabilis Silvestri, 1926 82
(三)脊阎甲亚科Onthophilinae MacLeay, 1819 82
5. 脊阎甲属Onthophilus Leach, 1817 83
(15) 黄角脊阎甲Onthophilus flavicornis Lewis, 1884 85
(16) 细脊阎甲Onthophilus foveipennis Lewis, 1885 86
(17) 丽江脊阎甲Onthophilus lijiangensis Zhou et Luo, 2001 88
(18) 原脊阎甲Onthophilus ordinarius Lewis, 1879 90
(19) 粗脊阎甲Onthophilus ostreatus Lewis, 1879 91
(20) 席氏脊阎甲Onthophilus silvae Lewis, 1884 93
(21) 斯氏脊阎甲Onthophilus smetanai Mazur, 1994 94
(22) 瘤脊阎甲Onthophilus tuberculatus Lewis, 1892 95
6. 毛脊阎甲属Epiechinus Lewis, 1891 95
(23) 多刺毛脊阎甲Epiechinus hispidus (Paykull, 1811) 96
(24) 马氏毛脊阎甲Epiechinus marseuli Lewis, 1900 97
(25) 南洋毛脊阎甲Epiechinus taprobanae Lewis, 1892 98
(26) 树毛脊阎甲Epiechinus arboreus (Lewis, 1884) 99
(四)小阎甲亚科Tribalinae Bickhardt, 1914 100
7. 悦阎甲属Epierus Erichson, 1834 100
(27) 索氏悦阎甲Epierus sauteri Bickhardt, 1913 101
8. 副悦阎甲属Parepierus Bickhardt, 1913 101
(28) 中国副悦阎甲Parepierus chinensis Zhang et Zhou, 2007 102
(29) 异刺副悦阎甲Parepierus inaequispinus Zhang et Zhou, 2007 104
(30) 刘氏副悦阎甲Parepierus lewisi Bickhardt, 1913 106
(31) 梳刺副悦阎甲Parepierus pectinispinus Zhang et Zhou, 2007 107
9. 小阎甲属Tribalus Erichson, 1834 109
1) 小阎甲亚属Tribalus Erichson, 1834 110
(32) 点小阎甲Tribalus (Tribalus) punctillatus Bickhardt, 1913 110
2) 真小阎甲亚属Eutribalus Bickhardt, 1921 111
(33) 鸽小阎甲Tribalus (Eutribalus) colombius Marseul, 1864 111
(34) 柯氏小阎甲Tribalus (Eutribalus) koenigius Marseul, 1864 113
(35) 欧氏小阎甲Tribalus (Eutribalus) ogieri Marseul, 1864 115
(五)阎甲亚科Histerinae Gyllenhal, 1808 115
一)突胸阎甲族Exosternini Bickhardt, 1914 116
10. 短臀阎甲属Anaglymma Lewis, 1894 117
(36) 环短臀阎甲Anaglymma circularis (Marseul, 1864) 117
11. 圆臀阎甲属Notodoma Lacordaire, 1854 119
(37) 蕈圆臀阎甲Notodoma fungorum Lewis, 1884 120
12. 凹背阎甲属Epitoxus Lewis, 1900 122
(38) 亚洲凹背阎甲Epitoxus asiaticus Vienna, 1986 123
(39) 布拉凹背阎甲Epitoxus bullatus (Marseul, 1870) 123
13. 长臀阎甲属Cypturus Erichson, 1834 124
(40) 埃长臀阎甲Cypturus aenescens Erichson, 1834 125
14. 缘尾阎甲属Paratropus Gerstaecker, 1867 127
(41) 坎达拉缘尾阎甲Paratropus khandalensis Kanaar, 1997 127
二)扁阎甲族Hololeptini Hope, 1840 129
15. 扁阎甲属Hololepta Paykull, 1811 130
3) 扁阎甲亚属Hololepta Paykull, 1811 131
(42) 乌苏里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amurensis Reitter, 1879 131
(43) 鲍氏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baulnyi Marseul, 1857 133
(44) 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depressa Lewis, 1884 135
(45) 长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elongata Erichson, 1834 137
(46) 费氏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feae Lewis, 1892 138
(47) 希氏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higoniae Lewis, 1894 140
(48) 印度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indica Erichson, 1834 141
(49) 亮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laevigata Guérin-Ménéville, 1833 143
(50) 尼泊尔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nepalensis Lewis, 1910 145
(51) 钝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obtusipes Marseul, 1864 145
(52) 平扁阎甲Hololepta (Hololepta) plana (Sulzer, 1776) 147
三)方阎甲族Platysomatini Bickhardt, 1914 148
16. 巨颚阎甲属Megagnathos Penati et Zhang, 2009 150
(53) 巨颚阎甲Megagnathos lagardei Vienna et Ratto, 2015 151
17. 沟颚阎甲属Silinus Lewis, 1907 151
(54) 沟颚阎甲Silinus procerus (Lewis, 1911) 151
18. 长卵阎甲属Platylister Lewis, 1892 153
4) 长卵阎甲亚属Platylister Lewis, 1892 154
(55) 黑长卵阎甲Platylister (Platylister) atratus (Erichson, 1834) 154
(56) 缅甸长卵阎甲Platylister (Platylister) birmanus (Marseul, 1861) 156
(57) 柬埔寨长卵阎甲Platylister (Platylister) cambodjensis (Marseul, 1864) 158
(58) 霍氏长卵阎甲Platylister (Platylister) horni (Bickhardt, 1913) 161
(59) 平氏长卵阎甲Platylister (Platylister) pini (Lewis, 1884) 162
(60) 缝长
展开全部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七十五卷 鞘翅目 阎甲总科 扁圆甲科 长阎甲科 阎甲科 节选

总论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 阎甲总科 Histeroidea包括扁圆甲科 Sphaeritidae、长阎甲科 Synteliidae和阎甲科Histeridae,全世界现已记录扁圆甲科1属7种,长阎甲科1属7种,阎甲科11亚科391属4400余种(Mazur,2011a; Zhou and Yu,2003)。毫无疑问,在这一总科中扁圆甲科和长阎甲科是稀有的类群,阎甲科才是主要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分化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阎甲科的绝大多数类群,体形宽扁,为短圆形,腐生性为主,主要包括捕食性的肉食性物种、嗜尸性的物种,以及比较特殊的嗜蚁性物种或腐木皮下生活的倒木昆虫(周红章等,1997; Wu et al.,2008)。阎甲总科的研究在国外起步很早,*早记述阎甲种类的分类学家是 Linnaeus(1758),记录了阎甲总科的6个种。 19世纪以来,是阎甲科分类学研究快速发展时期,该科的种类记载迅速增加,世界性及地区性的专著相继出现,其中重要的世界性专著有: Paykull(1811)的 MonographiaHisteroidum;Erichson(1834)的 übersicht der Histeroides der Sammlung;Lacordaire(1854)的 Histoire Naturelle Des Insectes;尤其是 Marseul在1853—1862年的系列专著,是早期阎甲科研究的里程碑,把已知种类数量提高了近1倍,超过了600种,给出了近于统一格式的种类描述和图示;Bickhardt(1916b,1917)的2卷书是阎甲科的另一总结性巨著,书中总结了当时所有属及属以上单元的分类学定义,并提供了大量精美的彩图;Reichardt(1941)首次运用雄性外生殖器作为鉴别特征,为阎甲分类在以后大量使用两性外生殖器进行更加深入的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使种类鉴定更加精确可靠。地区性的阎甲分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Jacquelin-Duval,1858; Seidlitz,1875; Ganglbauer,1899; Reitter,1909; Kuhnt,1913)。Schmidt(1885c)的 Bestimmungstabellen der Europ.ischen Histeriden(《欧洲阎甲科鉴定检索表》)堪称杰作;1850—1880年,J. E. LeConte对北美区系的阎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另外 Horn在1862—1894年、Hinton在1934—1945年也对该区的阎甲进行了研究(Mazur,1997,2011a)。其他做出杰出贡献的分类学家及其研究地区或类群还包括 Auzat(1915—1931年,法国)、Blackburn(1891—1903年,澳大利亚)、 Lea(1910—1925年,澳大利亚)、Cooman(1929—1956年,越南东京湾)、Desbordes(1913—1930年,非洲、东南亚、美国等地)、Lewis(1879—1915年,记述大量种)、 Thérond(1931—1987年,亚洲、欧洲、非洲)、Bruch(1914—1940年,蚁冢阎甲)、Reichensperger(1923—1958年,蚁冢阎甲)等(Mazur,1997,2011a)。 20世纪中叶以来,阎甲科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分类学家逐步对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展开探讨和研究。 Wenzel(1944)提出了**个比较清晰的进化分类系统,是现代分类系统的基础;随后各国阎甲分类学家纷纷展开地区性研究,完成大量修订性工作,并不断增加新的种类,有 Kryzhanovskij 和 Reichardt(1976年,苏联)、Vienna(1980年,意大利)、.hara(1994年,日本)、Yélamos(2002年,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等。 Mazur(1984b,1997,2011a)的阎甲科世界名录,系统完整地收录了阎甲科已发现的物种,并提供了一个普遍认可、采用较广的分类系统;Mazur(2004)的名录是对古北区阎甲总科种类的总结。.hara(1994)首次运用支序分析法分析了阎甲科的系统发育关系;.lipinski 和 Mazur(1999)也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了更加广泛的分析。同时,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分类学家及其研究类群或地区还包括:Dahlgren(1962—1985年,腐阎甲亚科 Saprininae)、Dégallier(1979年至今,法属圭亚那等地)、Gomy(1969年至今,非洲区和东洋区的小型阎甲)、Olexa(1958—1992年,美国、欧洲、亚洲)、Penati(1993年至今,腐阎甲亚科以及区系研究)等(cf. Mazur,1997,2011a)。 20世纪末期至今,是阎甲总科系统学研究的高潮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阎甲总科的系统发育和分类地位(Lawrence and Newton,1982,1995; Hansen,1991,1997; Beutel,1994;.hara,1994; Archangelsky,1998; Caterino and Vogler,2002; Beutel and Komarek,2004; Caterino et al.,2005);新分类特征特别是幼虫特征的发现(Kovarik and Passoa,1993; Beutel,1999; Caterino and Vogler,2002; Caterino and Tishechkin,2006; Gomy and Orousset,2007);DNA序列数据的采用与评价(Caterino and Vogler,2002; Caterino et al.,2005; Caterino and Tishechkin,2006);形态与分子性状综合分析及其对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评价(Caterino and Vogler,2002; Caterino et al.,2005);阎甲科内分类单元的分类修订,主要包括 Helava等(1985)和 Dégallier(1998a, b)对伴阎甲亚科 Hetaeriinae的修订,Kanaar(1997)对缘尾阎甲属 Paratropus的修订, Mazur 和.hara(2000a, b)及.hara 和 Mazur(2000,2002)对方阎甲族 Platysomatini的修订,Caterino(2000,2003)、 Dégallier 和 Caterino(2005a, b)及 Caterino 和 Dégallier(2007)对嗜蚁阎甲亚科 Chlamydopsinae的修订,Kanaar(2003)对柱阎甲属 Trypeticus的修订等。 中国阎甲总科种类的研究,在21世纪之前均为外国学者完成。Quensel(1806)*早记述了中国阎甲总科的物种 Hister chinensis(= Nasaltus chinensis中国完折阎甲)。之后很多学者对中国阎甲区系的发现做出了贡献,其中 Erichson(1834)记述2种,Marseul(1855,1857,1861,1862,1864a,1870)记述11种,Lewis(1879b,1885c,1892d,1894a,1898,1900,1905b,1905c,1906b,1907a,1909,1911,1915)记述15种,Bickhardt(1912a,1913a,1920b,1920d)记述18种,Reichardt(1932a,1941)记述3种,Wenzel(1944)记述3种,Cooman(1947,1948)记述3种,Hisamatsu(1965)记述3种,Dahlgren(1971b)记述2种,Kryzhanovskij(1972b)记述2种,Mazur(1994,2003,2007a,2007b)记述5种,Kapler(1996,1997,1999b,2000)记述5种,.hara(1999b)记述3种,Gomy(1999)记述3种;其他学者也零零散散描记了一些种类,包括 Schmidt(1890a)、 Reitter(1896)、 Silvestri(1926)、Miwa(1934)、Kryzhanovskij 和 Reichardt(1976)等。近十几年来,本书的作者 Zhou 和 Luo(2001)总结了中国脊阎甲属 Onthophilus并增加描记1种,这也是中国阎甲研究历史上中国学者的首次描记;Zhou 和 Yu(2003)描记了长阎甲科的2种,迄今为止仍然是稀有的记录;随后本书作者 Zhang 和 Zhou(2007a, b, c)先后总结并修订柱阎甲属 Trypeticus、丽尾阎甲族 Paromalini等类群的中国种类并描记10种。 Lewis(1915)根据 Shiraki收藏的标本*早对台湾的阎甲类群进行了统计,这些标本现大部分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近十几年来,其他外国学者也对我国台湾的阎甲类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包括.hara(1999b)对阎甲族 Histerini的修订、.hara(2003)对腐阎甲属 Saprinus的修订和 Mazur(2007b)对阎甲科 Histeridae的修订,在*后这篇文章中,Mazur还对分布在台湾的阎甲类群进行了初步的动物地理区系研究。 有关中国阎甲种类的记录有几本主要的世界名录可资查询。 Bickhardt(1910c)的 Coleopterorum Catalogus Pars 24: Histeridae中记录了中国的9属36种;胡经甫(Chenfu F Wu,1937)的 Catalogus Insectorum Sinensium中记录了中国的8属37种,这是中国学者关于阎甲种类的首次记载; Mazur(1984b)的 A World Catalogue of the Histeridae (Coleoptera: Histeroidea)记录了中国的9亚科45属166种(包括亚种);Mazur(1997)的 A World Catalogue of Histeridae (Coleoptera)中记录了中国的9亚科46属187种(包括亚种);Mazur(2004)在 Catalogue of Palaearctic Coleoptera中记录了古北区阎甲总科的种类,在 Mazur(1997)的基础上新补充了中国的2科6属31种(包括亚种)。随后一些外国学者,以及本书的作者又陆续发表了中国的一些种类(见上述),并增加了大量的中国记录种(Mazur and Zhou,2001; Mazur,2007a; Zhang and Zhou,2007a, b, c; cf. Mazur,2011a)。到本卷动物志完稿时,中国阎甲总科共包括扁圆甲科和长阎甲科,以及物种丰富的阎甲科的10亚科,共计67属303种及亚种。 二、形态特征 (一)成虫 阎甲总科的物种体形变化丰富,体长从0.7 mm(小齿阎甲属 Bacanius,异跗阎甲属 Acritus)到35 mm(长阎甲属 Syntelia),但绝大多数物种个体比较小,体形短,紧缩,大多为卵圆形,隆凸,也有一些种类背腹扁平,如扁阎甲族 Hololeptini、丽尾阎甲族 Paromalini的大多数种类及方阎甲族 Platysomatini的一些种类等;一些种类圆柱形,如长阎甲科 Synteliidae、柱阎甲亚科 Trypeticinae、细阎甲亚科 Niponiinae、条阎甲族 Teretriini,以及方阎甲族的一些种类;少数种类圆形或球形,如小齿阎甲族 Bacaniini、球阎甲族 Abraeini、异跗阎甲族 Acritini等;还有一些生活在蚁巢中的种类,外形似蜘蛛,主要包括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