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绪论
1 **节 公共营养学概念
2 一、营养学定义
2 二、公共营养学定义
2 三、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2 四、公共营养学的特征
3 第二节 公共营养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 一、国外营养学的发展历史
4 二、我国营养学的发展历史
5 三、营养学分支学科
6 第三节 公共营养学的工作目的、内容和
方法
6 一、公共营养学的工作目的
7 二、公共营养学的工作内容
7 三、公共营养学的工作方法
8 第四节 公共营养与健康
8 一、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8 二、营养与人口素质
8 三、营养与形态发育
9 四、营养与智力发育
10 五、营养与心理行为发育
10 六、营养与畸形
11 七、营养与经济发展
13 第二章 营养学基础
13 **节 能量
14 一、能量来源及单位
15 二、能量消耗
16 三、能量的膳食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17 第二节 蛋白质
17 一、蛋白质的组成、分类及相关概念
18 二、蛋白质的平衡
19 三、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9 四、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23 五、蛋白质互补作用
23 六、人体蛋白质的营养状况评价
24 七、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25 第三节 脂类
25 一、脂类的分类
26 二、脂类的生理功能
27 三、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
28 四、脂肪的食物来源
28 第四节 碳水化合物
28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30 二、血糖生成指数
31 三、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32 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33 第五节 矿物质
33 一、概述
34 二、常量元素
43 三、微量元素
52 第六节 维生素
52 一、概述
53 二、脂溶性维生素
59 三、水溶性维生素
67 四、类维生素
69 第七节 水和其他膳食成分
69 一、水
70 二、植物化学物
74 第三章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
75 **节 需要量与摄入量
75 一、营养素需要量
75 二、营养素摄入量
76 第二节 膳食营养素与参考摄入量标准
76 一、平均需要量
76 二、推荐摄入量
77 三、适宜摄入量
77 四、可耐受优选摄入量
78 五、宏量营养素的可接受范围
78 六、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
78 七、特定建议值
85 第三节 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
评价膳食
85 一、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个体摄
入量
86 二、评价群体摄入量
88 三、用DRIs 评价膳食质量方面应加强研究
的课题
91 第四章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91 **节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
91 一、食物营养价值的相对性
92 二、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与意义
93 三、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94 第二节 粮食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94 一、谷类的营养价值
95 二、薯类的营养价值
95 第三节 豆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96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
96 二、豆类中的抗营养因子
96 三、豆类的合理使用
97 第四节 果蔬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97 一、蔬菜的营养价值及特点
99 二、水果的营养价值及特点
100 第五节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100 一、畜禽肉类的营养价值
101 二、水产品的营养价值
102 三、乳及乳制品的营养价值
105 四、蛋类及其加工品的营养价值
108 第五章 膳食指南与食谱编制
108 **节 膳食指南
109 一、膳食结构
111 二、合理营养
113 三、膳食指南
114 四、膳食宝塔
117 第二节 食谱编制
117 一、概述
119 二、个人食谱编制
124 三、食谱评价与调整
126 四、食物交换份法设计食谱
135 第六章 营养调查与评价
136 **节 营养调查概述
137 一、营养调查与评价的目的
137 二、营养调查的内容
138 第二节 膳食调查与评价
138 一、膳食调查的目的
138 二、膳食调查方法
142 三、膳食调查结果的评价
145 第三节 体格检查与评价
145 一、成.人体格检查
149 二、儿童体质检测
151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与评价
151 一、实验室检查的方法
151 二、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
154 第五节 营养缺乏病的临床检查
154 一、营养缺乏病
154 二、营养缺乏病的诊断
154 三、常见体征与营养缺乏症的关系
158 第七章 营养监测
158 **节 国内外营养监测系统的介绍
159 一、概述
161 二、中国营养监测系统
164 三、国外营养监测系统
166 第二节 营养监测的内容
167 一、用于制定国家发展规划及政策
167 二、用于营养改善计划
168 三、用于监测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危险因素
168 四、用于预警和干预规划
170 第三节 营养监测的工作程序
171 一、监测人群的确定和监测点的选取
171 二、确定监测指标
174 三、营养监测数据的收集
175 四、监测资料分析和利用
179 第八章 社区营养
179 **节 社区营养概述
180 一、社区营养的概念
180 二、社区营养的目的
180 三、社区营养的内容
180 四、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82 第二节 社区营养的工作方法、程序和步骤
182 一、社区营养的工作方法
184 二、社区营养的工作程序和步骤
185 第三节 社区动员
185 一、社区开发
186 二、社区参与
186 第四节 社区营养诊断(社区需求评估)
186 一、社区营养诊断的概念
186 二、社区营养诊断的目的与意义
187 三、社区营养诊断的内容
188 四、社区营养诊断的程序和步骤
188 第五节 保障居民营养的政策与措施
189 一、保障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基本原则
190 二、保障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政策策略
191 三、保障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的重大行动
195 第九章 特定人群的营养
196 **节 孕妇营养
196 一、孕期妇女的生理特点
199 二、孕期妇女的营养需要
202 三、孕期营养不良的影响
203 四、孕期的合理膳食原则
204 第二节 乳母营养
204 一、哺乳期的生理特点
204 二、哺乳对母亲健康的影响
205 三、乳母的营养需要
206 四、乳母的合理膳食原则
208 第三节 婴幼儿营养
208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209 二、婴幼儿的营养需要
212 三、婴幼儿喂养要求
216 第四节 儿童青少年营养
216 一、学龄前儿童营养
218 二、学龄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221 第五节 老年人营养
221 一、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223 二、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224 三、老年人常见的营养问题
225 四、老年人的合理膳食
228 第十章 营养干预
228 **节 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
229 一、营养与健康信息的主要内容
230 二、营养与健康信息收集方法
233 三、营养与健康信息调查表的设计与应用
236 四、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238 第二节 营养干预方案设计与实施
238 一、社区营养干预的意义
239 二、社区营养干预的措施
244 第十一章 营养教育
244 **节 营养教育概述
245 一、概念
245 二、主要对象
245 三、主要内容
246 四、营养工作者需要具备的技能
246 五、目的和意义
247 第二节 营养传播
247 一、传播概述
248 二、传播分类
249 三、传播方法
250 四、传播原则
251 第三节 传播技巧在营养教育中的应用
251 一、健康咨询
255 二、健康科普讲座技巧
258 三、营养传播材料的制作及使用
261 第四节 饮食行为改变理论
261 一、饮食健康相关行为
261 二、行为改变理论
263 三、饮食行为干预技术
264 第五节 营养教育干预计划制定
264 一、健康教育诊断
265 二、确定优先干预行为
266 三、制定干预策略
267 四、制定干预方案
268 五、干预效果评价
269 六、干预方案制定注意事项
271 第十二章 食物营养政策与法规
282 实训
282 实训一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
283 实训二 利用食物交换份法计算食谱
286 实训三 营养调查与评价
290 实训四 社区营养健康调查
291 实训五 婴幼儿营养指导
294 实训六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设计
296 实训七 营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