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中国秦腔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042733
- 条形码:9787569042733 ; 978-7-5690-4273-3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秦腔史 内容简介
《中国秦腔史(第二版)》是一本学术专著,为再版图书,在作者撰写的文化部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基础上加工完成。该书从秦腔的起源、秦腔美学风格流变、秦腔与秦川文化、古代秦腔、近代秦腔与清代花部、易俗社与秦腔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秦腔改革、新时期秦腔振兴等方面安排章节,对秦腔的历史流变、艺术发展规律、文化蕴涵、时代演进与当代生存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的学术梳理,是目前较为完整的秦腔综合发展史类书稿,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创新性。
中国秦腔史 目录
**章 秦腔的源流发展
**节 秦腔起源诸说
第二节 作为成熟戏曲形态的秦腔的产生
第三节 明代末年秦腔的成熟与传播
第四节 秦腔与花雅之争
第二章 秦腔的音乐体制
**节 秦腔的音乐结构
第二节 秦腔音乐与梆子腔系统
第四节 秦腔音乐与京剧
第三章 秦腔剧目创作
**节 秦腔传统剧目概述
第二节 易俗社的经典剧目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剧目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剧目的整理与发展
第四章 秦腔演员介绍
**节 魏长生与秦腔进京
第二节 魏长生的艺术特色与代表作品
第三节 魏长生之后的著名演员
第四节 新旧时代交替时期演员的旗帜——刘毓中、苏育民
第五节 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秦腔演艺
第五章 秦腔班社
**节 易俗社的产生及其影响
第二节 易俗社的人才培养制度及成果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及其影响
第四节 陕西地区其他重要班社
第五节 甘肃等地秦腔班社
下部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生态谱系的演进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的改造与成绩
**节 走进新时代的秦腔
第二节 戏曲改革工作的展开
第三节 剧目创作的可喜成果
第七章 秦腔艺术的复苏与变革
**节 传统戏曲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第二节 传统戏的现代转型
第三节 传统戏的推陈出新
第四节 新编历史剧的创作
第五节 戏曲现代戏的新发展
第八章 走进新世纪的秦腔艺术
**节 奖励机制的建立与作用
第二节 戏曲史论建设和学术研究
第三节 走向世界的传统戏曲
参考文献
中国秦腔史 节选
《中国秦腔史(第二版)》: 1921年易俗社赴汉口演出,涉足江夏,献艺汉上,历时一年有半。在汉口,剧社有幸与欧阳予倩领导的南通伶工学校进行座谈联欢,互相观摩交流。因得到欧阳先生的指导,在艺术上、技艺上都得到了多方面的提高,此次交流实为秦腔史上继魏长生之后秦腔远涉大江南北的又一次壮举。剧社又于1932年、1937年两度进北平演出,引起轰动。随之又先后赴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安徽五省的十几个市、县、镇巡回演出。在北平期间,剧社受到北平京剧界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筱翠花、马连良、齐如山、翁偶虹等名流及新闻界的欢迎、支持与指导。先后参观了北平国剧学会及传习所各部、著名的富连成科班和中华戏曲学校,还观摩了京剧名家尚小云、筱翠花、李万春及中华戏校学生(李和曾、宋德珠、王金路、侯玉兰等)的精湛演出。易俗社赴汉口、北平及各省、市、县的演出,不但宣传了秦腔,而且通过艺术交流丰富了秦腔艺术的内涵。 由于众多新编剧目中小生、小旦戏份的增多和唱词文学性的增强,音乐方面也随之有了改变。为烘托缠绵悱恻的抒情气氛,不仅在唱词上打破原秦腔七字和十字句式的旧规范,而且对弦乐也做了较多改进,创造了清新、委婉的优美唱腔。如《双锦衣》中的“数罗汉”、《三滴血》中的“虎口缘”、《昆阳戟》中的“骂月”、《杨贵妃》中的“游园”等唱腔都有较大突破。在武戏方面,在继承秦腔打击乐的基础上,易俗社吸收了不少京剧的锣鼓经,加强了打斗气氛和节奏感。舞台美术方面不断革新,增强了舞台艺术的真实感和审美感。改变*为显著者是在化妆方面,由于在汉口、北平等地的演出交流受到欧阳、梅、程、尚、荀、筱等先生的具体指导,易俗社汲取了京剧的化妆技术,改进了秦腔原来比较粗简的化妆。如旦角从勒人字额到贴云鬓,从梳大头到戴古装顶子,头饰从土银货、假花朵到玻璃管串子以及全付仿钻头面;生角、净角从用黑帕子勒头到用水纱网子;生、旦在面部施胭粉、画眉点唇以及戏剧服装的面料、色彩、刺绣的图案,旦角官装、古装、清装、时装的使用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改进。在布景道具、灯光方面,设置人力转台,从使用硬片布景到电光布影,使舞台美术面目一新。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舞美师陶渠加盟易俗社,使该社舞台美术更加现代化。这种种具有首创意义的改进,推动了秦腔艺术全面的革新。 1924年鲁迅先生一行来西安讲学,在20天内,曾五次观看该社的演出,并捐赠五十大洋,题赠“古调独弹”匾额。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该社由国家接办。田益荣、杨公愚先后任党代表、社长,改变不收“女生”的制度,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期男女新生(也是易俗社第十四期学生)进行培养。该期学生,行当齐全,文武兼备,技艺全面,毕业后成为该社骨干力量,活跃舞台数十年。旦角有张咏华、全巧民、刘棣华、孙利群,小生有陈妙华、王芷华,须生有王保易、惠琨华、郭葆华,净角伍敏中(后改丑角),丑角辛恒民,武生有张宁中、薛庆华、刘果易,武旦李箴民,武净王侃中,武丑任惠中等,他们各有优长,深受观众喜爱。演出剧目有《牛郎织女》《白蛇传》《绿绮记》《貂蝉》《劈山救母》《水淹泗州》《闹天宫》《三岔口》《乾元山》《挡马》等。此后,又以训练班的形式培养了三期学生,其优秀者有张忠义、桑梓、毛文德等。“文化大革命”后青年演员的来源,主要靠市艺校分配,也个别吸收外县优秀演员,如张保玮等。 1952年,易俗社先后吸收了著名女演员孟遏云、肖若兰、宁秀云、赵桂兰等人,加强了剧社的旦角阵营。几十年来,男女新老演员同台演出了《三滴血》《游龟山》《火焰驹》《双锦衣》《夺锦楼》《软玉屏》《盗虎符》《一字狱>《桃花扇》《卖画劈门》《烙碗计》《伐东吴》《群英会》《拷红》《杀狗》《奇双会》《木楠寺》《无底洞》《庚娘杀仇》《连升店》《白先生看病》《雁荡山》等百余出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和移植剧目;还演出了《刘胡兰》《保卫和平》《大家喜欢》《妇女代表》《一罐银圆>《红梅岭》《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社长的女儿》《大木匠》《于无声处》等一大批现代戏。其中有许多剧目被电台、电视台录音、录像。易俗社经历八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在管理、教学、剧目、表演等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剧社特有的艺术风格,对秦腔艺术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2年全国**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易俗社王天民荣获奖状,刘毓中获表演一等奖,宋上华获二等奖,孟遏云获三等奖。1953年,剧社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赴朝鲜慰问演出。1956年,《游龟山》-剧参加陕西省**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导演、音乐、演奏一等奖,王天民、李可易荣获奖状,刘毓中、王秉中、孟遏云、樊新民、肖若兰获演员一等奖。1957年,与兄弟剧团合拍了戏曲艺术片《火焰驹》。1959年参加陕西省演出团赴京为庆祝十届国庆献演,随后又巡回演出于全国十三省市。1960年拍了《三滴血》戏曲艺术片。1964年,排演《红梅岭》参加陕西省现代戏会演,获演出一等奖,刘毓中、肖若兰、雷震中等获表演一等奖。 ……
中国秦腔史 作者简介
吴民,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四川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分会副主任,四川文旅厅专家,四川艺术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四川艺术节特约评论员,四川省川剧院、四川大剧院专家顾问,长期从事戏曲生态学与地方剧种史论研究,曾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中国秦腔史”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秦腔”的撰写工作。 钟菁,成都大学影视与动画学院讲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艺术学理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美学。深耕戏剧影视美学领域多年,目前已在《当代文坛》、《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影文学》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出版多部相关研究著作。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4.4¥10.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1.9¥58.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9.3¥55.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20.2¥42.0
-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八品)
¥8.8¥18 -
新编历史小丛书:京剧小史
¥10.4¥29.8 -
演员不设防
¥16.8¥45 -
银幕形象创造(赵丹)
¥12.2¥28 -
一学就会100种世界上最帅的舞姿
¥16.7¥45 -
中国十大古典幽默滑稽剧
¥2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