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谢涛说大秦(壹)

谢涛说大秦(壹)

作者:昊天牧云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4.0(4.9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谢涛说大秦(壹)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843863
  • 条形码:9787517843863 ; 978-7-5178-4386-3
  • 装帧:7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谢涛说大秦(壹) 本书特色

喜马拉雅FM头部KOL、历史大咖主播谢涛为你讲述一个真实的大秦揭开大秦帝国兴衰之谜,展现千年家族的前世今生从伯益受封到称霸西戎,筚路蓝缕的大秦创业史一部集创业、职场、智商、情商、仁义、权谋、情怀、格局于一身、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

谢涛说大秦(壹) 内容简介

《谢涛说大秦 壹》以秦嬴崛起为起点,以《左传》《史记》等正史作为基础,以通俗的笔法讲述了从伯益辅佐大禹治水到秦穆公成为西戎霸主这段历史。这其中,有秦嬴作为夏商两朝贵族的辉煌,有周天子式微后秦嬴作为救驾功臣崛起,有秦国与中原诸侯的纠葛,有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骄傲……

谢涛说大秦(壹) 目录

**章 秦嬴:横跨夏商周三朝的贵族


夏商贵族 //002

在周朝崛起 //006

西陲大夫 //009

烽火戏诸侯 //013

周幽王之死 //018

成为周朝诸侯 //019


第二章 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

春秋小霸郑庄公 //024

荒唐的齐襄公 //026

齐桓公的坎坷继位路 //032

管仲相齐 //037

宋国的风波 //040

齐桓公称霸 //041


第三章 东方诸国的竞争

齐鲁再次交锋 //046

平息宋郑风波 //050

齐国助燕 //056

齐楚相争 //063

拥立周襄王 //069

监护人宋襄公 //074


第四章 秦晋也不甘寂寞


秦穆公的长远眼光 //080

赎回来的五羖大夫 //082

晋国骊姬之乱 //090

秦穆公插手晋国内政 //098



第五章 秦国女婿成了新霸主


都是粮食惹的祸 //104

失策的秦穆公 //108

重耳投奔齐桓公 //113

重耳的回国之路 //119

秦国女婿晋文公 //125

平定王子带之乱 //130

退避三舍的真相 //134

晋文公的霸主威风 //142

烛之武退秦师 //144


第六章 秦穆公的雄心壮志


郑国带来的机会 //150

商人弦高的诡计 //151

秦军惨败崤山 //154

秦穆公的复仇 //157

秦穆公称霸西戎 //160


第七章 两支秦嬴的较量

赵盾执政晋国 //166

晋国的继位风波 //170

秦晋交恶 //172

赵盾铲除异己 //175

两支秦嬴的交锋 //178

秦康公上了大当 //182

举不起的霸主大旗 //186

赵盾弑晋灵公 //188

赵盾的功过是非 //193


第八章 楚庄王扛起霸主大旗

楚成王之死 //198

楚庄王一鸣惊人 //201

秦楚联合灭庸 //205

楚庄王问鼎中原 //207

平定若敖氏之乱 //209

楚庄王降服郑国 //212

席卷多国的夏姬之乱 //214

晋国被赶下神坛 //218

楚庄王称霸 //225


展开全部

谢涛说大秦(壹) 节选

秦军惨败崤山 晋军的统帅先轸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当时一流的军事家,打仗从来不蛮干。他选好了*有利于伏击的地点,等孟明视的部队开过来。这个地点就是蹇叔之前再三提及的崤山。孟明视虽然不是**高手,但也不是菜鸟,何况曾经得到过蹇叔的警告,因此到了崤山时,就提高了警惕。 被双方重臣都重视的崤山,其地形确实很适合埋伏:两边全是高山,一条路孤单地从大山里穿过。孟明视虽然很谨慎,但也没能逃脱失败的命运。据《左传》的记载,此役“(晋襄公)发兵遮秦兵于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就连身为统帅的孟明视等三人也被活捉。 据说,晋襄公亲自参加了殽之战,由梁弘驾驶战车,以莱驹为车右。激战到第二天的时候,晋襄公抓住了一名秦兵,命令莱驹用戈杀死他。秦兵一看性命不保,就尖叫起来,莱驹吓了一跳,把戈掉在了地上,结果狼瞫从地上拾起了戈,并用它杀死了尖叫的秦兵。就这样,狼瞫代替莱驹成了晋襄公的车右。 不过,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晋襄公的好心情。全歼秦军,活捉秦军统帅,这是父亲晋文公也没有取得过的战绩啊!但是,怎么处理这三个家伙才好呢?杀了?似乎不合适。放了?那不是太便宜秦国人了。于是,新上任的国君晋襄公在处理秦国俘虏时候犯了难,但晋国太后却已经拿好了主意。 晋国太后又是谁呢?她就是秦穆公的女儿怀嬴,现在又叫作文嬴。她虽然已经是晋国太后,但丝毫没有忘记父亲秦穆公。文嬴深深明白,孟明视等三个人是她父亲目前*得力的武将,要是死了,秦国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失。 文嬴还是有些头脑的,她想救下孟明视等三人,并没有直接就让晋襄公看在她的面子上放人,而是耍了个花招。她对晋襄公说:“秦国跟晋国本来很友好,亲如一家,现在闹成这个样子,都是孟明视这几个家伙害的。秦君很生气,恨不得亲手砍掉他们的脑袋。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秦君亲自处理他们。” 晋襄公哪会想到他的后妈会有其他想法,一听这话,觉得很有道理,既杀了三个敌人,又得了好名声,于是马上下令把孟明视等人放了。 这时,正好先轸来拜见晋襄公,又问起了秦国俘虏的事。晋襄公说:“刚才寡人听母亲(指文嬴)说得很有道理,就把他们放了。” 先轸一听大怒,很不客气地对晋襄公说:“大家拼尽全力才打败秦军,抓住这几个人,太后几句话您就放了。您这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家锐气’啊!秦伯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人,怎么可能杀死自己倚重的大将。做梦吧!晋国就要灭亡了啊!” 先轸由于情绪太激动,只顾进谏,不留神把唾沫喷到了晋襄公脸上。晋襄公脾气超好,没有计较先轸的无礼,而是立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视等人。 孟明视等人虽然在战场上表现得有点迟钝,但这时清醒得很,怕晋襄公突然反悔,因此一出城就拼命狂奔,一口气跑到了黄河边上。等到阳处父气喘吁吁赶来的时候,三个人已经坐上了小船。 阳处父一看孟明视等人已经上了船,就从车上解下来一匹马,用晋襄公的名义送给孟明视。孟明视再怎么傻也不会上这种小儿科的当,站在船上向阳处父施礼,非常有礼貌地对他说:“多谢晋侯的恩惠,能让小臣回到秦国,接受敝国君主对小臣的惩罚。如果小臣能侥幸免罪,三年 之后一定会来报答他。”说完,一行人飘然远去。阳处父只好悻悻地回去复命。 晋襄公这时才反应过来,把孟明视等人放回去,真是大错特错。听阳处父说孟明视还在黄河上大声扬言要来报答自己,他简直郁闷极了。但一切都晚了,秦晋之间将由联合走向对抗。 秦穆公的复仇 秦穆公虽然有点固执,却是个爱惜人才的君主,向来不轻易杀人。因此,当孟明视等人狼狈地逃回来的时候,他一点不生气,还穿着孝服出来迎接,根本不给孟明视等人做检讨的机会,就直接把责任揽到自己的身上:“这不能怪你们啊!都是寡人不好。寡人没有听蹇叔的意见,才让你们失败受辱,这个责任决不能让你们承担。请你们一定要用心准备,以雪前耻, 不要懈怠。” 孟明视等人本来以为,这次回来就算不被杀,也会被罢官,哪知不但什么事没有,还被动地接受了国君的一番深刻检讨,心里只有感激了。他们发誓,一定要打败晋军,为国君挣回这个面子。 崤之战之后的第三年,秦穆公三十五年(前 625),孟明视等人正式向秦穆公提出,要带兵攻打晋国。为什么他们这么有信心呢?有以下几个理由: **,上次交手,是一时不慎中了对方的埋伏,晋国取胜凭借的根本不是真本事; 第二,先轸已经死了,晋国没有能跟秦国抗衡的军事人才了。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先轸年纪不算大,本身才能又很突出,他的死又是怎么回事呢?看晋襄公那个好脾气的样子,也不像是秋后算账的人啊。原来,先轸因为上次一怒之下把唾沫溅到了晋襄公的脸上,回去越想越觉得自己太过分了。如果换成别的国君,估计没等自己把话说完,就会砍掉自己的脑袋。可国君脾气好得很,一边擦脸,一边向自己认错。反观自己的所作所为,哪里算得上人臣啊? 先轸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该继续活下去了。崤之战结束不久,晋国又遭到了狄国的入侵,先轸负责领军迎战。在晋军取得全面优势的情况下,先轸脱掉甲胄冲入了敌阵。一看统帅身先士卒,晋军更是鼓起勇气奋勇杀敌。*后,晋军大胜,先轸却战死疆场。 先轸战死,是晋国的巨大损失。这次秦军来袭,晋襄公任命先轸的儿子先且居为晋军统帅,迎战秦军。先且居虽然不如父亲先轸那样出名,但在城濮之战的时候也已经立下功勋,并深受狐偃的赏识。晋文公时代,先且居就已经“将上军”。所以,他此次能担任晋军统帅,并不是靠父亲的余荫,而是靠自己的能力。 秦军统帅孟明视呢?他在性格上很像父亲百里奚,非常自信。可打仗光有自信不够,还需要谨慎。这份谨慎,百里奚有,孟明视却没有。比如, 他很看不起先且居,觉得先轸死了,晋国就没有什么出色的军事人才了。 孟明视看不起且先居,就犯了严重的错误。双方一接触,他才知道, 晋军的战斗力太强悍了。结果,复仇之战秦军又失败了。孟明视非常沮丧地回到雍都,向秦穆公请罪。秦穆公还是没有怪罪他,还是任用他做秦军统帅。 秦穆公很清楚,孟明视并非没有才能,只是不够谨慎,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对手下士兵不够关心。先后败在先轸、先且居父子手下对孟明视打击很大,但只要再给他机会,他一定会有所作为。 孟明视并没有辜负秦穆公的信任,这次被国君赦免后,他认真思考了两次失败的根源,*后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做法。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此后“孟明增修国政,重施于民”。这样一来,他就得到了士兵的拥护。 晋国大夫赵衰听说之后,就对他的同事说,孟明视这个人不可小视啊,他这样勤于修习自身的德行,谁能比得上他呢? 就在孟明视苦练“内功”、准备报仇的时候,晋国倒先对秦国动手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虽然晋文公已经去世,但晋国仍然以霸主自居。是霸主,就要不断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晋襄公开始在诸侯中立威。 客观地说,晋襄公的战绩是辉煌的。继位的**年,他就连败秦、狄、楚三大强敌。继位的第三年,二月大败复仇的秦军,三月迫使鲁国与晋国会盟,六月与鲁、宋、郑、陈等国在垂陇会盟。会盟之际,陈侯还把卫国执政孔达献给了晋襄公。 眼看着大国战败、小国臣服,晋襄公长出了一口气。不过,赵衰对于孟明视的一番论断又让晋国那根神经紧绷起来。因此,晋国高层决定先下手为强。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晋国联合宋、陈、郑等国攻打秦国。 这次赵衰的预言没有实现,孟明视并没有展现出让人刮目相看的能力,秦军仍然被打得一败涂地。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不仅大获全胜,还占领了秦国一座城。难道秦国就难以翻身了吗?还真不是。 到了第二年,秦穆公三十六年(前 624),秦穆公决定对晋国开战。他再次任命孟明视为统帅,集合大军兵发晋国。 大军渡过黄河后,孟明视下令把船只全部当场烧毁。当场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大家很明白,这是一场复仇之战,如果不能胜利,就会死在晋国,根本用不着船;如果胜利了,自然会有人供应船只。秦军就是抱着这种心思参与对晋作战的。 晋军前些年把秦军打得屁滚尿流,后来上门挑战,又攻下了城池,秦军也是束手无策。这时虽然见孟明视亲自前来,但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哪知秦军根本不是不久之前的软柿子,战斗力强悍得很,一举攻下了王官、鄗两座城。晋国这才知道,现在的秦国不是原来的秦国了。 孟明视带着秦国大军,深入晋国境内,但晋国的守将都谨守城池,不敢跟秦军交战。不久之后,秦穆公率军来到了崤山。这是当年偷袭郑国的秦军全军覆没的地方,也是秦国上下的伤心之地。 崤之战,秦穆公并没有参与,现在他来到原来的战场,放眼过去,是累累白骨。他知道,这些白骨全是他忠心的士兵,就因为他不听劝告,硬把他们派出去,*后都死在这个地方。 当年晋国杀死了这些秦军之后,只顾庆祝自己的胜利,根本没有打扫战场,所以当年战死的秦军一个个曝尸荒野,变成了一堆堆白骨。于是,秦穆公下令,把白骨全部收拾起来,埋葬好,并举行了祭祀仪式。秦军中的哭声三日不绝。 秦穆公狠狠地修理了一下晋国,还拿下了几座城池,使秦国的国际形象迅速得到恢复。不过,他头脑很冷静,知道晋国实力雄厚,现在不过是一时反应不过来,自己*好见好就收。于是,秦穆公下令班师。 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穆公在国君的位子上坐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多年来,他一心向东发展,把诸侯霸主当成终极目标,而且他也确实有争夺霸主的实力。可后来,秦国的东出大业并不顺利,尽管两次插手晋国内政,拥立了两届亲秦政府,却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倒是让晋国赚到了极大的利益。 秦穆公*后总结出,自己称霸不成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没有实力,没有水平,而是因为晋国是姬姓,是周王室的同姓,他却是嬴姓,祖先只是周王室的马倌。那些东方诸侯虽然除了晋国之外实力都不强,但都讲究出身。他们虽然不敢惹秦国,却也并不把秦国当成自己的同类。这种排斥感在秦、晋两国的蜜月期并不明显。现在秦、晋失和,就很成问题。 再者,殽之战让秦军损失惨重,如果不休养生息,秦国就会连自保也成问题。所以,现在仍然不是东出的*佳时机啊!于是,秦穆公就把目光落到了跟秦国相邻的西戎身上。 不过,还没等他有下一步的动作,戎王就先派人到秦国来了。原来,尽管秦穆公没有得到东方诸侯的认可,但他的贤名早就传遍西戎各部落。这次,戎王派大臣由余出使秦国,就是想近距离观察一下秦穆公,看他是不是浪得虚名。没想到,由余这一来正中秦穆公下怀。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都知道,秦国自成为周王朝的附庸起,就一直在和西戎各部争夺地盘。虽然秦国的先君们几度将西戎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但他们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只要手中有了点力量,就会一窝蜂似的跑来抢地盘,根本不汲取教训。这让秦国历代君主都非常头疼。 秦穆公继位之后,西戎的隐患仍然存在。而要对付西戎,除了要有足够强的实力,还要有人才,*好是熟悉西戎内情的人才。 说到人才,秦穆公从继位初年就特别注意招揽。他招揽来的百里奚等人,使秦国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有了这些做基础,秦穆公就想教训一下这些不知好歹的家伙。 不过,还没等秦穆公主动出击,一个不错的机会就送上门来。秦穆公十一年(前 649),也就是周襄王三年,王子带勾结戎人、狄人,要阴谋推翻兄长周襄王。这时,秦穆公联合晋惠公主动出兵勤王。*后,王子带兵败逃到齐国去了。从此,在正史的记载里,秦穆公与西戎的交集就消失了。直到秦穆公三十四年(前 626),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国,交集才再次出现。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戎王派由余来秦国探听消息这一做法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哪知却把西戎部落唯一的知识分子免费送给了秦国。实际上,由余并不是西戎人,而是晋国人。他的先人因为晋国内乱跑到西戎,所以在戎地长大的由余深谙晋国的各种情况。 由余一来,秦穆公跟他交流了一次,就想让他留下来当秦国的大臣。要知道,秦穆公已经不是刚继位的年轻人了,经过三十多年的磨砺,早就具备快速识别人才的眼光。只交流一次,他就对由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余的才能可见一斑。怎么才能让由余留下来呢? 内史廖出了个主意。秦穆公听后,非常赞同。于是,人们便经常能够看见国君宴请由余。席间秦穆公还经常向由余请教地理和排兵布阵的问题。由余在雍都过得很舒服,要美食有美食,要良朋有良朋,只有一样,秦国就是不放他回去复命。 那边由余被秦穆公用各种手段留在雍都,这边戎王收到了不少秦国送来的女乐。虽然戎人战斗力不弱,但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中原地区的繁华。戎王收到这些女乐之后,非常高兴,整天都沉溺其中。就这样,足足一年多之后,秦穆公才同意由余回去。 由余回去之后,发现戎王变化太大了,整天沉溺女乐,根本无心政事。秦伯真是狡猾!于是,由余苦口婆心地规劝戎王不要沉溺女色,要多对政事上心。遗憾的是,戎王只把那些忠言当耳边风。 此后,秦穆公又多次派使者来,向戎王索要由余。这下子,戎王看由余更不顺眼了。什么秦伯没安好心,我看是你吃里爬外吧?渐渐地,戎王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由余了。 秦穆公时刻都在关注着事态的进展,看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就知道时机成熟了,马上偷偷派人去找由余,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跳槽到秦国。由余想起了在秦国度过的那一年,再想想现在的遭遇,终于下定决心投奔秦穆公。 有了深知内情的由余加盟,秦国的西戎事务自然就顺利了很多。秦穆公三十七年(前 623),秦穆公用由余的计策攻打西戎各部,*终取得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成果。而且,这次征伐还使秦穆公“遂霸西戎”。就连周襄王也派人送来了铜鼓,还正式发文让秦穆公当上了西部地区的霸主。 秦穆公的这次向西扩张对秦国之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有人说,正是秦穆公奠定了以后秦统一全国的基础。

谢涛说大秦(壹) 作者简介

昊天牧云,原名谭自安,毛南族文化名人,畅销书作家。主编了《中国毛南族》、《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毛南族卷》、《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毛南族卷》(获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已出版《三国那些事儿》《秦朝那些事儿》《晋朝那些事儿》《元朝那些事儿》《大明王朝·洪武篇章》《大汉的彷徨》等新历史小说数百万字,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