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美学研究(第18辑)

中国美学研究(第18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75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99.8(7.8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美学研究(第18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203159
  • 条形码:9787100203159 ; 978-7-100-20315-9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美学研究(第18辑)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学、哲学、艺术类专1.权威专家和顾问团队,一流学者,直面美学学术前沿 本书主编朱志荣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获得过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奖项。本书顾问团队包括陈望衡、李泽厚、阎国忠、杨春时、叶朗、曾繁仁、张玉能、朱立元等国内美学界举足轻重的专家学者。本书所收论文集聚海内外美学名家、新秀具有开拓性的学术成果,直面美学学术前沿。 2.强调本土特色,彰显时代价值 中国历代有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资源,但与其他诸多学术领域一样,遭遇了古与今、中与西、本土与外来、世界与民族等多对矛盾交织的“现代性”困境。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接处,王国维、朱光潜、蒋孔阳等美学先驱以西阐中,在当时无疑为中国美学研究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在此基础上,《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更强调中国美学本身的特色,主张通过中西美学诸多范畴的对照,彰显中国本土美学资源自身的特点和内在意蕴。其中涉及北宋文人画观、六朝画论、中华文艺思想、中国史前岩画、梁启超美育思想、朱熹理学美学思想、老子与康德的美学观比较等,既保持本土美学资源的民族特质,又圆融自信地移植西方美学资源;既保持本土美学资源的原汁原味,又彰显其在当代语境下的时代价值。 3.以世界眼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将本民族的美学研究放在时代的潮流中,以世界性视角进行剖析,旨在为中国美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平台,并为进一步发掘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层次价值,促进中国美学的现代转换和运用提供条件,对美学研究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美学研究(第18辑)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朱志荣为主编,王怀义为副主编。《中国美学研究》以研究中国美学为主,兼及心理美学、西方美学等著译的学术集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美学研究》学术内容丰富,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美学与现实生活及人生等各大研究领域,包含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审美意识、审美心理、艺术美学、实践美学、美学译文和书评等板块。本集刊既有宏观体系的整体建构,又有对微观个案的具体分析;既强调美学研究的理论性,又重视其人文性。《中国美学研究》(第十八辑)主要分为“中国古典美学”“美学理论”“艺术美学”“西方美学”等几个部分,所讨论的学术话题包括但不限于:老子与康德的美学观,百年中国美学理论实践的内在诉求,中华文艺思想起源研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征,大脑的审美与知觉判断的特定系统研究,朱熹的理学与美学的融通,等等。

中国美学研究(第18辑) 目录

【中国古典美学】

“无为而无不为”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论老子与康德的道德实践观

从“古之郑卫”到“八音之首”:古琴身份演进的一个视角

论《淮南子》“神游”的审美意蕴

论朱熹的理学与美学的融通

类与摹仿——余宝琳中国意象诗学观探析

【美学理论】

美感经验:百年中国美学理论实践的内在诉求

“空白”的审美张力效应

论中国当代奇幻文学的现代主义面相

全国美学会议与中西美学的同步化历程

从“分野”到“化通”——谈梁启超美育思想的群己向度

【艺术美学】

论中国史前岩画意象的创构

粉本与格套:汉画像的程式化构图特征

六朝画论中“象”的形态及审美指向

元祐文人圈题画酬唱与北宋文人画观

中华文艺思想起源研究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征

象物之学:中华文艺观念的政教源始

山水画的精神渊薮与气化美学的生成

基于“第三空间”的中国画水墨意蕴及审美特征研究

什么是“日常生活”?——生活美学的核心概念之辨

民间传说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西方美学】

大脑的审美与知觉判断的特定系统研究

非话语的“美学”:重审舒斯特曼“Somaesthetics”的学科提议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的学术价值

戴维森隐喻论的美学维度

文学艺术作为分析情境的建构——一种拉康式美学实践方案


展开全部

中国美学研究(第18辑) 节选

  艺术创作中“空白”的表现形态,若从技巧上或具体作品的意象组合特征上做较细的划分,显然会有多种多样。我们现在从调节艺术节奏和使作品留下虚灵“活眼”,进而促成有限艺术境界增值方面,做大类别的归结,主要讲“以虚代实”与“横云断山”两种形态。  (一)以虚代实  “以虚代实”是中国绘画、中国戏曲等艺术门类所讲究的一种艺术技巧,也是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在强调一种由形而神的虚实关系。追溯上去,可与老庄哲学中的“有”“无”观念相沟通,如“有生于无”,“有无相生”,“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等。其中,“无”非无有,而是一种“虚”,一种隐匿于中的深广境界。在老庄那里,或美妙的声音充满天地,或生动的形象无边无际,那都是美的极致,而这种极致的*佳体现,也是唯一体现,即是“无”,即“虚”。作为哲学上的表述,这当然是玄奥的。至若进入艺术实践中的以虚灵而蕴藉无限,倒是不难理解的。一部艺术作品,即使是泱泱数百万言的鸿篇巨制,所能直接表现的东西总是有限的,所以,为使“小空间”化为“大空间”,实现“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艺术家便巧妙地避实就虚,留出未定空白,让别人去想象、去补充。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都在很大程度上含有虚中见实、实中有虚、实要空灵、虚则无穷的内核,都认可艺术创作中宕开后的空疏,可以容万象流动,乃至形成物外之境、弦外之音。  清人赵执信在《谈龙录》中记述了洪异、王渔洋和他本人对诗歌表现特点的看法。洪舁说:“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王渔洋则认为:“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赵执信基本赞许王氏之说,但有补正:“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应该说,洪异所强调的“首尾爪角鳞鬣”俱全的做法,是笨拙而呆滞的,不光篇幅小,高度概括(突出象征点)的诗歌不便如此求全迫塞,即使是其他大篇幅之作也不宜如此。而可取的倒是赵氏所言,在作品中留出虚灵的空白点,通过一鳞一爪,让人去联想那伸屈变化的“神龙”。这样,“惟恍惟惚”,虚实相谐,可以达到“言不尽象,象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意蕴。画家黄宾虹说得好:“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活眼多棋即取胜。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八大山人作画,就是将“顾盼之情”传送于空荡之间。潘天寿的荷花图《新放》画的是一朵荷花,一片荷叶,几茎水草。别致的是,荷花只露半朵,余者隐起,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意境深远,情趣无限。对此,作为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会意更深。他的许多画都是藏露相宜、留有余域的。他在《折枝兰》一画中题诗道:“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主于露而无虚无藏,极易落于滞塞和浅薄,而有露有藏,有实有虚,有疏密相宜,则可空灵透气,接纳更多画外气韵。深谙此中道理的画家,画山径,断断续续,显得迂回曲折;画山水,忽隐忽现,显得流动有变,实现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戏曲诸多虚拟性的舞台动作与道具使用,也与此灵犀相通,即较充分地体现着以虚代实的“藏”法。  艺术创作中形成空白的以虚代实,还适于表达艺术情境中某些难以靠实境表达的东西。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写张飞在长坂桥上喝退曹操百万追兵一段很精彩。读者可以借助文字符号的描述,去想象、去幻化出那使地动山摇、河水倒流的一“吼”。可是,说书人说到此处,该如何传达出其氛围和神情呢?若去仿效张翼德也直接大吼一声,效果想必是不会好的。所以,具有高超艺术素养的说书人便巧妙地避实就虚,留出供听众想象和幻化的空间。李斗《扬州画坊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说书人)吴天绪效张翼德据水断桥,先作欲叱咤之状。众倾耳听之,则唯张口怒目,以手作势,不出一声,而满室中如雷霆喧于耳矣。其谓人曰:‘桓侯之声,讵吾辈所能效?’状其意,使声不出于吾口,而出于各人之心,其可肖矣。”在这里,说书人“状其意,而使声不出于吾口”,留下艺术空白,调动听众参与其中,以至“各人之心”创造出自己预期中的“吼声”——“满室中如雷霆喧于耳”。此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乔治?布洛克说过这样的话:“把一个柠檬放在一个橘子旁边,它们便不再是一柠檬和橘子了,而变成了水果。,,①这表明两个事物组合起来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新的质。我们所谙释的”以虚代实“、虚实相生,也正是在强调一种”虚“与”实“谐而产生新质的有机组合。不过,这新质主要是体现在艺术空间的深度与广度上。  (二)横云断山  宽泛地看,任何艺术都需通过有无、隐现、断续、曲折的艺术空间和艺术节奏,去体现既跃动有隙,又连贯和谐的意脉。一般说来,不连贯,意脉不畅;而无间隙无变化,则又会滞涩和板结。为使艺术创作显得峰回路转,于有无、隐现的呼应中透出生气和活力,艺术家们采取”中断“或宕开的方法,或空出一片虚灵之地,或营造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借用脂砚斋之言而述,即为”横云断山“。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已从小说等叙事性创作中注意到这一点,他说过:“大多数叙述中故事线索突然中断,又从另一个视角或预料之外的方向继续下去,其结果造成意义的空白,有待于读者补充完成,把隔断的部分连接起来。” “道德与实践”是老子与康德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范畴,但人们常从一般的哲学层面来考察二人的思想立场,忽略了其美学观念在向道德实践转化中的重要功能。本文主要从自然审美的层面说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和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中的道德实践观,说明老子的“无为”并不是完全地归顺自然和否定形式美,而是顺从自然的有度治理,是一种虚静恬淡的审美心态;而康德的“无目的”也并非是完全地否认经验概念的美,而是主张在自然先验与认知经验之间的调和,使经验融入自然先验的普遍规律中,从而转为“合目的性”的内在和谐的完满形式美。由此,二人都肯定了无功利的纯粹自然之形式美,均是从审美—道德的途径来实现各自*高的“自由”理想。   ……

中国美学研究(第18辑) 作者简介

朱志荣,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哲学》《康德美学思想研究》《中国审美理论》《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等。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获得过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奖等奖项。 王怀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理论和中国艺术史研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