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承续研究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承续研究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49
中 图 价:¥40.3(5.6折) 定价  ¥7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承续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2506272
  • 条形码:9787522506272 ; 978-7-5225-062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承续研究 本书特色

我国对待科技的态度从传统的“跟跑者”“ 并行者”转为主动的“领跑者”,要在未来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推动中国科技的不断创新,再上新台阶,进而实现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待科技态度的转变是由于现实国情的转变,我国近年综合实力大幅的提升,也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承继与发展。兰州理工大学两们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梳理马克思的科技思想,梳理中国共产党几代人有关科技的论述,阅读本书,让您整体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与时俱进,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承续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历史发展的自然脉络,对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技术工作这一方面的创新与探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向科技进军”口号的提出,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结合当时的时代追求思想的演变与体系建构,展示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思想体系形成全过程,分析每个时期科学技术创新的现实意义。科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适应时代需要,引领时代发展,永为“**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承续研究 目录

目 录

**章??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理论 1

**节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产生的背景 1

第二节 马恩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阐释 13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推动历史进步的理论阐释 21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31

**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萌发(1949—1977年) 32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1978—2002年) 42

第三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2003—2012年) 52

第四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完善(2013年以来) 59


第三章 毛泽东论科学技术 70

**节 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政策 70

第二节 向科学技术进军的伟大号召 78

第三节 工业现代化与科学技术现代化 81

第四节 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 86


第四章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95

**节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世界科技革命背景 95

第二节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00

第三节 尊重知识和人才 112

第四节 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思想 123


第五章 江泽民与胡锦涛论科技创新 135

**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135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实施 144

第三节 科技发展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153

第四节 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161


第六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170

**节??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 171

第二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 177

第三节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184

第四节 坚持科技创新为经济服务 191

第五节 科技强军的重要战略 195

第六节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201

第七节 培育创新人才队伍 205


第七章 新时代科技强国的成就与前景 213

**节 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新成就 213

第二节 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 228

参考文献 239

后 记 247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中国的承续研究 作者简介

杨莉,籍贯云南,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甘肃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与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哲学会常务理事,兰州理工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学和研究工作,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省哲学社会科学等研究项目多项,分别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提名人物(2013)、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2014)、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三等奖”(2006、2008)等荣誉或奖励。 吴宗铖,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82年入甘肃工业大学水力机械专业学习,1986年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1986年入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学位)专业学习,1988年获法学学士学位。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与研究,专注于马克思思想研究。近年来在《科技进步与对策》《科学经济社会》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