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习录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
>
素书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
>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
>
生活与忆念
-
>
名家小全集(4册)
西方哲学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058145
- 条形码:9787547058145 ; 978-7-5470-5814-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西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伯特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本珍贵的书。我认为,在我们如此枯燥乏味而又残酷的这一代,能出现这么一个聪明、正直、勇敢而同时又幽默的人,实乃幸运。这是一部超越派别和意见冲突的、*适宜于教学的著作。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和其他书相比,罗素的这本《西方哲学史》突显了在人类历史上,允许理性自由发挥其作用的时间是多么少,其时长是多么短暂,其间隔又是多么遥远;同时,本书也强调了当理性得以从桎梏中解放出来时,其成效是多么明显,其工作是多么有益。 ——以赛亚·柏林 我们向罗素先生致敬,因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理性与良知的杰出代表之一,是思想自由的勇敢捍卫者,其卓越的活力、勇气、智慧与敏锐,代表了诺贝尔奖的原意和精神。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致辞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代表性著作,一部既具有思想深度又具有文学才情的哲学史。 ※我国哲学史著作累计发行量无法超越的*峰,它对我国普及西方哲学知识、启迪民智起了积极的作用。 ※别具一格的西方社会文化结晶,一部超越派别和意见冲突的时尚经典。 ※本书用原著四分之一的厚度,呈现《西方哲学史》百分之百的思想精华,便于读者从多方面快速把握本书的精彩内容。
西方哲学史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史》写作于二战期间,源自罗素在美国费城的一系列哲学史讲座。全书共分三卷,按时间顺序依次讲述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本书中,罗素从一位哲学家的视角,完整地展现出他对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理解,其中既包括对重要哲学家的哲学观点的讲述,也包含罗素本人对这些思想的批判。 本书将罗素原著七十万字的内容凝练为不到二十万字,既保留了原著中*重要的思想观点与分析论证,也更贴合当下读者快速掌握、理解经典的阅读习惯,便于读者从多方面把握本书的精彩内容。
西方哲学史 目录
美国版序 001
英国版序 005
绪论 009
卷一 古代哲学
第yi篇 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
第yi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5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 11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 17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24
第五章 巴门尼德 29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33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37
第八章 阿那克萨戈拉 41
第九章 原子论者 44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48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 55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影响 60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观点的来源 66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71
第十五章 理念论 77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80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84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和知觉 88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94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99
第二十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103
第二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108
第二十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114
第二十四章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118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二十五章 希腊化世界 125
第二十六章 犬儒学派和怀疑派 129
第二十七章 伊壁鸠鲁学派 134
第二十八章 斯多葛主义 139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144
第三十章 普罗提诺 149
卷二 天主教哲学
导言 157
第yi篇 教父
第yi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163
第二章 基督教*初的四个世纪 168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172
第四章 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176
第五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181
第六章 本尼迪克特与大格里高利 185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193
第八章 约翰· 司各脱 197
第九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202
第十章 伊斯兰教文化和哲学 207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211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217
第十三章 托马斯· 阿奎那 221
第十四章 方济各修会的经院哲学家 226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230
卷三 近代哲学
第yi篇 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第yi章 总说 239
第二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 243
第三章 马基雅维利 246
第四章 伊拉斯谟和莫尔 251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256
第六章 科学的兴盛 260
第七章 弗朗西斯· 培根 265
第八章 霍布斯的利维坦 269
第九章 笛卡尔 274
第十章 斯宾诺莎 279
第十一章 莱布尼茨 284
第十二章 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288
第十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 292
第十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295
第十五章 洛克的影响 304
第十六章 贝克莱 307
第十七章 休谟 311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
第十八章 浪漫主义运动 317
第十九章 卢梭 320
第二十章 康德 325
第二十一章 十九世纪思潮 336
第二十二章 黑格尔 341
第二十三章 拜伦 347
第二十四章 叔本华 351
第二十五章 尼采 355
第二十六章 功利主义者 360
第二十七章 卡尔· 马克思 366
第二十八章 伯格森 371
第二十九章 威廉· 詹姆斯 379
第三十章 约翰· 杜威 384
第三十一章 逻辑分析哲学 388
西方哲学史 节选
绪论 按照我的理解,哲学是一个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概念。和神学一样,哲学包含了对目前为止无法通过明确知识加以确认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和科学一样,诉诸理性,而非诉诸权威,无论这权威是承袭自传统,还是来源于天启。因此我认为,所有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所有超乎确切知识范围的信条都属于神学。但是,在神学与科学之间,有一片暴露在两方炮火下的无人区;这片无人区就是哲学。思辨的头脑*感兴趣的一切问题,都是科学无法解答的;神学家们深信不疑的答案,也已经不能再像过去千百年来那样令人信服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可能从实验室中找到。神学家宣称能给出答案,所有人都是把握十足的样子;正是他们的言之凿凿,让有现代思维的人们心中存疑。就算不能解答,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就已经属于哲学的范畴了。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要在这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以一个历史学家,或者以一个独面无垠孤寂之恐怖的个人身份作答。 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书中会给出历史学角度的答案。自从人类有能力进行思考推理以来,他们的行为,在无数重要方面,都仰仗着关于世界和人生,以及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各种理论。和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一样,在今天也是如此。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自己必须是哲学家。这里就有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人们生活的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哲学思想,反过来,他们的哲学思想也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环境。这种跨越许多世纪的相互影响就是这本书的主题。 与神学不同,哲学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走完古代时期的进程之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的灭亡,哲学再次被神学淹没。在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从自由的时代继承下来的希腊思想经历了逐渐转化的过程。某些古老的观念,尤其是那些我们认为富有宗教色彩的观念,获得了相对重要的地位;而另外那些更理性的观念,则因为它们不再符合时代的精神,被抛弃了。后来的异教徒们以这种方式对希腊的传统进行了修剪,直到它们适合并入基督教的教义。 在黑暗时代,自五世纪末叶至十一世纪中叶,西罗马世界经历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变化。基督教引发了对上帝有义务还是对国家有义务的冲突,具体表现形式是教会和国王之间的冲突。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不仅是一场神职人员和世俗大众之间的冲突,地中海世界与北方蒙昧之人之间的冲突也因此重新上演。教会既代表了对过去的延续,又代表了当时*文明的事物。 与此相反,世俗权力则掌握在条顿人的国王和贵族们的手中,他们想要尽力保留从日耳曼森林中带出来的种种制度。绝对的权力与这些制度格格不入,在这些朝气蓬勃的征服者看来它的合法性也已经日落西山。国王必须和封建贵族分享他的权力,但是所有人都希望不时地通过战争、谋杀、掠夺或者奸淫释放激情。如果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能喝酒、杀人、热恋,那征服全世界又有什么用?而且他们有引以为傲的骑士军团,为什么要听命于发誓独身又不能调动任何武装力量的书呆子? 所有的武装力量都在国王这边,然而教会却取得了胜利。教会一方的胜利,部分原因是教会几乎垄断了教育,部分原因是国王之间的战争从未停息过,但是*主要的原因是,除了极少数例外,统治者和人民都深信教会手里掌握着关键权力。教会可以决定一位国王在其死后的永恒时间中是应该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教会可以免除臣民效忠的义务,从而鼓动叛乱;此外,教会可以作为秩序的代表替代无秩序,因而赢得了新兴商人阶级的支持。 但是宗教大分裂、宗教大公会议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教皇统治,导致了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破坏了基督教世界的统一性,以及以教皇为中心的政体执行的经院理论。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古代以及对地表的新认识,使人们厌倦了让人感觉精神受到监禁的各种体系。与沉浸在托勒密理论中的自鸣得意相比,哥白尼的天文学给地球和人类指定了一个更卑微的位置。在聪明人之间,新发现的真相带来的乐趣,取代了推理、分析、系统化带来的乐趣;虽然在艺术方面,文艺复兴仍然有序发展,但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却在向庞大而丰硕、混乱又无序的方向发展。 到了十五世纪,教皇和皇帝都丧失了原来的重要地位。教皇变成了意大利贵族中的一员,参与到了复杂无耻的意大利强权政治游戏中。
西方哲学史 作者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 Bertrand Russell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罗素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是现代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也是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曾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共同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主张核裁军运动。罗素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人道主义和思想自由的捍卫。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简史》《幸福之路》等。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5¥24.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