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作者:吕澂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2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58.9(6.2折) 定价  ¥9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47447
  • 条形码:9787208147447 ; 978-7-208-1474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本书特色

★佛学的历史根源的意义要突出些(它不一定和社会现象平行),它有自己学说的源流,要从源流方面来了解其本质。 ——吕澂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印度的佛学思想开始流行,是在公元前5世纪,以后逐渐扩展发达起来,一直到公元10世纪大乘佛学在印度衰微,前后经历了一千五百年。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目录

整理者说明

绪论

**讲 原始佛学
**节 释迦的时代
第二节 原始佛学的构成
第三节 原始佛学的要点

第二讲 部派佛学
**节 佛学分派的经过
第二节 上座系学说的要点
第三节 说一切有部系学说的要点
第四节 犊子系学说的要点
第五节 大众系学说的要点

第三讲 初期大乘佛学
**节 初期流行的大乘经典及其主要思想
第二节 龙树的学说
第三节 提婆及其后的传承

第四讲 小乘佛学
**节 有部及新有部的学说
第二节 经部和正量部的学说

第五讲 中期大乘佛学
**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续出的大乘经及其主要思想
第三节 无著、世亲的学说
第四节 瑜伽行派和中观学派

第六讲 晚期大乘佛学
**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法称、月官与瑜伽行派
第三节 月称、寂天与中观学派

余论

附录
谈南传的佛灭年代
略论南方上座部佛学
略述有部学
阿毗达磨泛论
略述正量部佛学
毗昙的文献源流
略述经部学
佛家逻辑
展开全部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节选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这些分裂与教团组织的分派有关。原始佛学发展到佛灭百年后,宗教色彩极浓,与当时的婆罗门教、耆那教性质差不多。教团组织是依据戒律,戒律不同或者学说发生差异,因此就导致分裂。由戒律不同而立异说,由学说不同而变更戒律,两种情况都有,而且互相影响。当然,这只是佛教内部的因素,促使这种分裂的真正原因,还应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探索。  **次分派以摩揭陀的强大为背景。摩揭陀先后吞并了跋耆、憍萨罗等国,势力日盛,使原来受到摩揭陀统治者支持的佛教,也就随着扩展了。如本来是耆那教盘踞的吠合离(跋耆),这时也盛行佛教。另外,佛教还向印度西边的摩偷罗扩张了。这样,由于东西两地风习不同,加上两个教团的领导者(上座)对佛说理解的方法原来就有分歧,自然就逐渐地趋向分裂。佛灭一百一十年前后,摩揭陀正处于尸修那伽王朝*后一代的迦罗瓦尔那(俗称黑阿育,以与后来法阿育相区别)时期,那时吠合离的比丘,违背原有教规,已出现向人乞钱的现象。据说当时西方(摩偷罗)的耶合比丘来到该地后,对此加以反对,发生了争议。耶合回去反映其事,并约集东西两方的长老们对这一行为作了判决:要钱是犯戒的。当时集会的有七百人,为了把经律的内容进行统一认识,又用会诵方式,举行了一次结集。这次结集就以参加的人数命名:“七百结集”。从结集地点来称,又名“吠舍离结集”。对这次决议,多数人都不同意,只是由于作决议的少数是有地位的上座,大家也无可如何。持反对意见的多数只好另外集会一处,也用会诵办法,另外订正经律,据说参加的人上万,就名之日“大结集”。从此,上座、大众两派公开分裂,各行其是。不过两派之间,并没有发生谁是正统的问题。  “七百结集”之外还有个“大结集”,这一说法出于南方所传。这个传说比较合理,也是符合历史情况的,从此以后,佛教就根本分裂了。但是,如北传((异部宗轮论》所说,根本分裂是另外一次结集产生的,并说分裂的原因是由大天所说五事引起的,并把阿育王也联系进去,说得相当支离且有明显的年代错误。阿育王是佛灭二百年的人,南传说的这次分裂是佛灭百年左右的事,相差一百年。日本宇井在处理这一问题时依北方传说,因阿育王年代(佛灭二百年)不可改动,只好把佛灭年代推迟了一百年。  关于“七百结集”争论的问题,各派律中记载不同。上座部诸律,就说开端于乞钱一事。除此一大争端外,还有九件琐碎的事也被认为是非法的(如吃饭能否留一点等等),结集的结果,就明文规定了这“十非法事”。大众部诸律(只有汉文资料)的记载就与上说有异,认为结集的内容,不是十非法,而是五净法(净是许开的意思)。不是肯定哪些不应做,而是肯定哪些可以做,精神就完全不一样。特别是肯定了金银钱财的布施可以接受(此事见于法显带回的《摩诃僧祗律》中)。这一规定,就与当时社会条件有关。吠合离当时商业发达,豪商很多(如后来用做代表人物的维摩诘就很有钱),佛教又特别受到他们的支持,所以常常有金钱的布施,不能不接受。  两大部派分裂,实际上也关涉到对佛学理解上的分歧。根本分歧何在呢?这要追溯到原始佛教本身去。佛在世时,他对哲学的根本性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如四类十四无记等,就留下了许多未得解决的矛盾。在((中阿含·箭喻经》中,佛对矍童比丘提出的哲学问题,举了个譬喻说,如人被毒箭所中,*要紧的是进行急救,而不是先研究发箭人的身世以及为何发箭等问题。这即是说,哲学问题,可以先不讨论。但是和任何学说一样,佛学要深入下去,就不能不接触这类理论问题,例如,世界有边无边、有常无常,身与命是一是异等等。其中尤其是身与命的关系问题,应该先肯定命的有无。佛是承认业力的作用的,因此,他不得不对过去的命定,予以肯定。六师中一些派不但承认过去命定,而且承认未来也是命定的,所以他们实行苦行,以期缩短受苦的时间。释迦在这点上,却比六师高明,他认为人在一生中就可得到解脱。释迦本人三十五岁成道,固然已得解脱,他弟子中得阿罗汉果的人,也可不再受业的支配,得到了解脱。但是,那些未得解脱者又将如何呢?自然会牵涉到有命无命的问题,这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十四无记*后一个问题是人死后是有还是没有?(原来的问题是“如来死后是有是无?”)这是佛在世时已提出的问题,佛灭之后就更为突出了。本来,佛临死时曾对弟子们说,我死之后,你们依靠什么昵?那就是要依法,依自己。可是形成宗教之后,佛徒们不仅不能完全依法,也不能完全依自己,反而要依佛了。所以,根本分歧,表面看来是与戒律的宽严有关,实质还是对佛说发生了异解,可能就与上述九个根本问题,特别是如来死后有无的问题相关。也可以说,两部分裂一上来就是对佛陀本人的看法有分歧。  ……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作者简介

  吕潋(1896-1989),中国佛教学者。字秋逸(秋一),江苏丹阳人。曾就学于南京民国大学经济系,后入欧阳竟无主办的金陵刻经处研究部。1918年协助筹办**内学院,历任学务处主任、院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由锡兰(今斯里兰卡)发起编纂的《佛教百科全书》副主编。1961年受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委托,在南京开办佛学研究班。晚年居北京清华园。精通梵、藏、巴利等多种语言,运用各种语文资料校勘佛教经典。曾主持编印《藏要》三辑。著有《西藏佛学原论》《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