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类心灵
-
>
气候文明史
-
>
南极100天
-
>
考研数学专题练1200题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
-
>
神农架叠层石:10多亿年前远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声音简史
地下水变化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551287
- 条形码:9787562551287 ; 978-7-5625-5128-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下水变化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拉萨站和武汉九峰站两个超导重力仪观测台站的高精度重力观测数据及水文、气象等资料,对潜水层饱和与非饱和带的地下水储量变化及其水文重力效应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 超导重力仪工作原理及其数据分析与处理,地下水储量变化模拟及其重力场影响,拉萨与武汉九峰超导重力观测站的地下水重力场影响研究,拉萨站水文重力场影响模拟结果与全球水文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初始条件、土壤参数及地形对局部地下水分布及其重力效应模拟的影响,武汉九峰站地下水变化对重力固体潮调和分析的影响,用超导重力技术定量分离局部非饱和带地下水储量变化。
地下水变化对重力场观测的影响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超导重力仪工作原理及其数据分析与处理
2.1 超导重力仪原理
2.2 格值标定
2.3 超导重力数据的预处理
2.4 调和分析
2.5 超导重力残差
2.5.1 潮汐信号
2.5.2 气压改正
2.5.3 极移改正
2.5.4 仪器漂移项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水储量变化模拟及其重力场影响
3.1 地下水储量变化模拟
3.1.1 相关基本概念
3.1.2 地下水分布的数值描述
3.1.3 达西定律
3.1.4 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3.1.5 一维地下水渗透方程
3.1.6 土壤参数
3.1.7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3.2 渗透方程的数值解算
3.2.1 差分原理
3.2.2 显式差分
3.2.3 隐式差分
3.2.4 中心差分
3.2.5 线性化问题
3.3 地下水重力场影响
3.4 差分方法比较
3.4.1 层间参数取值的加权公式比较
3.4.2 不同差分格式和线性化方法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拉萨超导站地下水重力场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观测数据
4.2.1 超导重力观测数据
4.2.2 气象观测数据
4.2.3 地下水位观测
4.3 模拟方法
4.3.1 土壤参数取值
4.3.2 具体计算过程
4.4 计算结果
4.4.1 土壤含水率的初始状态
4.4.2 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分布
4.4.3 地下水重力效应
4.5 讨论
4.5.1 全球水文模型计算结果
4.5.2 初始条件的影响
4.5.3 土壤参数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汉九峰站地下水重力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观测数据
5.2.1 超导重力观测数据
5.2.2 气象观测数据
5.2.3 地下水位观测
5.3 模拟方法
5.4 计算结果
5.4.1 土壤含水率的初始状态
5.4.2 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分布
5.4.3 地下水重力效应
5.5 地形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下水变化对重力固体潮调和分析的影响
6.1 引言
6.2 Eterna调和分析原理
6.3 观测数据
6.4 结果及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用超导重力技术定量分离局部非饱和带地下水储量变化
7.1 引言
7.2 定量分离非饱和带水储量变化所需各类数据
7.3 非饱和带地下水储量变化的定量分离
7.3.1 用局部水文模型法进行非饱和带水储量变化的定量分离
7.3.2 用超导重力技术进行非饱和带水储量变化的定量分离
7.4 非饱和带地下水储量变化定量分离结果的对比分析
7.4.1 局部水文模型法与超导重力技术定量分离结果的对比分析
7.4.2 局部水文模型法地下水储量变化结果与GLDAS模型对应结果的对比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工作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书主要内容
第2章 超导重力仪工作原理及其数据分析与处理
2.1 超导重力仪原理
2.2 格值标定
2.3 超导重力数据的预处理
2.4 调和分析
2.5 超导重力残差
2.5.1 潮汐信号
2.5.2 气压改正
2.5.3 极移改正
2.5.4 仪器漂移项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水储量变化模拟及其重力场影响
3.1 地下水储量变化模拟
3.1.1 相关基本概念
3.1.2 地下水分布的数值描述
3.1.3 达西定律
3.1.4 渗流的连续性方程
3.1.5 一维地下水渗透方程
3.1.6 土壤参数
3.1.7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3.2 渗透方程的数值解算
3.2.1 差分原理
3.2.2 显式差分
3.2.3 隐式差分
3.2.4 中心差分
3.2.5 线性化问题
3.3 地下水重力场影响
3.4 差分方法比较
3.4.1 层间参数取值的加权公式比较
3.4.2 不同差分格式和线性化方法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拉萨超导站地下水重力场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观测数据
4.2.1 超导重力观测数据
4.2.2 气象观测数据
4.2.3 地下水位观测
4.3 模拟方法
4.3.1 土壤参数取值
4.3.2 具体计算过程
4.4 计算结果
4.4.1 土壤含水率的初始状态
4.4.2 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分布
4.4.3 地下水重力效应
4.5 讨论
4.5.1 全球水文模型计算结果
4.5.2 初始条件的影响
4.5.3 土壤参数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汉九峰站地下水重力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观测数据
5.2.1 超导重力观测数据
5.2.2 气象观测数据
5.2.3 地下水位观测
5.3 模拟方法
5.4 计算结果
5.4.1 土壤含水率的初始状态
5.4.2 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分布
5.4.3 地下水重力效应
5.5 地形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下水变化对重力固体潮调和分析的影响
6.1 引言
6.2 Eterna调和分析原理
6.3 观测数据
6.4 结果及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用超导重力技术定量分离局部非饱和带地下水储量变化
7.1 引言
7.2 定量分离非饱和带水储量变化所需各类数据
7.3 非饱和带地下水储量变化的定量分离
7.3.1 用局部水文模型法进行非饱和带水储量变化的定量分离
7.3.2 用超导重力技术进行非饱和带水储量变化的定量分离
7.4 非饱和带地下水储量变化定量分离结果的对比分析
7.4.1 局部水文模型法与超导重力技术定量分离结果的对比分析
7.4.2 局部水文模型法地下水储量变化结果与GLDAS模型对应结果的对比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工作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1.6¥48.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5.7¥45.8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6.7¥19.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7¥39.8
本类畅销
-
13次时空穿梭之旅
¥18.7¥59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5¥16 -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与二十四节气
¥20.2¥40 -
DZZ4型自动气象站维修手册
¥34¥60 -
多模态地理实体表征方法研究
¥60¥88 -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陕西卷
¥19¥60
浏览历史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44.2¥60.0ANSYS Fluent流体计算从入门到精通 2024中文版 第2版
¥75.2¥109.0电磁纳米网络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
¥99.4¥138.0应用写作
¥12.2¥33.0混合流体模型解的适定性问题的研究
¥35.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