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组织学与胚胎学

作者:周雪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14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4.8(7.3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组织学与胚胎学 版权信息

组织学与胚胎学 内容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版)》系统介绍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知识,立足基础、突出重点、内容精要、注重联系临床工作实际,为后期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等)和临床医学课程(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和生殖医学等)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知识,《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版)》在每章开始提出了学习要点,每章末尾附有小结。此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三版)》的主要章节还配有微课视频(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供读者学习参考。

组织学与胚胎学 目录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上篇 组织学
**章 组织学绪论 003
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003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003
三、组织学的学习方法 006
第二章 上皮组织 008
一、被覆上皮 008
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011
三、腺上皮和腺 013
第三章 固有结缔组织 017
一、疏松结缔组织 018
二、致密结缔组织 022
三、脂肪组织 023
四、网状组织 024
第四章 软骨和骨 025
一、软骨 025
二、骨 027
三、骨的发生 029
第五章 血液
一、红细胞 034
二、白细胞 035
三、血小板 038
四、骨髓和血细胞发生 038
第六章 肌组织 043
一、骨骼肌 044
二、心肌 046
三、平滑肌 048
第七章 神经组织 050
一、神经元 050
二、突触 053
三、神经胶质细胞 054
四、神经纤维和神经 056
五、神经末梢 058
第八章 神经系统 061
一、大脑皮质 061
二、小脑皮质 064
三、脊髓灰质 066
四、脑脊膜和血-脑屏障 067
五、神经节 068
第九章 循环系统 070
一、血管壁的一般结构 070
二、动脉 071
三、毛细血管 073
四、静脉 074
五、微循环 075
六、心脏 076
七、淋巴管系统 078
第十章 免疫系统 079
一、免疫细胞 080
二、淋巴组织 081
三、淋巴器官 082
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089
一、甲状腺 090
二、甲状旁腺 091
三、肾上腺 091
四、垂体 093
五、松果体 096
六、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096
第十二章 消化管 098
一、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098
二、口腔与咽 099
三、食管 101
四、胃 102
五、小肠 105
六、大肠 107
七、消化管的淋巴组织 108
八、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109
第十三章 消化腺 111
一、大唾液腺 111
二、胰腺 112
三、肝 114
四、胆囊 118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 120
一、鼻腔和喉 120
二、气管和主支气管 121
三、肺 122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127
一、肾 127
二、排尿管道 133
第十六章 皮肤 136
一、表皮 137
二、真皮 139
三、皮肤的附属器 140
第十七章 眼和耳 143
一、眼 143
二、耳 148
第十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153
一、睾丸 153
二、生殖管道 157
三、附属腺 158
四、阴茎 159
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一、卵巢 161
二、输卵管 165
三、子宫 165
四、阴道 168
五、乳腺 169
下篇 胚胎学
第二十章 人体胚胎学绪论 173
一、胚胎学的研究内容 173
二、胚胎学的相关分支与研究方法 173
三、学习人体胚胎学的意义与方法 174
第二十一章 人体胚胎学总论 176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 176
二、人胚早期发生 179
三、胎膜和胎盘 186
四、胚胎龄的推算和胚胎各期外形特征 190
五、双胎、多胎和连体双胎 191
第二十二章 颜面、颈和四肢的发生 194
一、鳃器的发生 194
二、颜面的形成 195
三、腭的发生 196
四、牙与舌的发生 197
五、颈的形成 199
六、四肢的发生 199
七、常见畸形 199
第二十三章 眼和耳的发生 202
一、眼的发生 202
二、耳的发生 205
第二十四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 207
一、消化系统的发生 207
二、呼吸系统的发生 211
三、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常见先天性畸形 212
第二十五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 214
一、泌尿系统的发生 214
二、生殖系统的发生 218
第二十六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224
一、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224
二、心脏的发生 225
三、胎儿的血液循环及出生后变化 229
四、心血管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 230
第二十七章 神经系统的发生 232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 232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生 235
三、神经系统的常见先天畸形 236
第二十八章 先天畸形 238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 238
二、致畸敏感期 240
三、先天畸形的预防和产前诊断 240
索引 243
主要参考文献 257

展开全部

组织学与胚胎学 节选

上篇组织学 **章组织学绪论 学习要点 ①组织学的研究内容;②组织学常用的研究技术及方法;③组织结构的立体形态与不同断面形态间的关系;④组织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显微镜下的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内容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器官与系统。细胞(cell)是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tissue)是由形态、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群体结构,是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器官(organ)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中央有大空腔的器官称空腔性器官,如血管、消化管等;无大空腔的器官称实质性器官,如肝、肾等。系统(system)由一些结构连续、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完成连续的生理活动。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组织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与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妇产科学、组织工程学等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生命科学研究不断深入,组织学内容不断充实、更新和扩展,并与当代生命科学各学科理论上相互渗透,技术上相互引用促进,关系日益密切。医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课题,如细胞遗传与突变、增殖与分化、凋亡与衰老的调控等都与组织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医学生通过对组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组织切片的观察,可系统掌握人体的微细结构,为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及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形态学基础。 按研究方法、手段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组织学还可划分为:描述组织学、比较组织学、实验组织学和分子组织学等。 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组织学研究的是微细结构,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清楚。显微镜有光学显微镜(light microscope, LM,简称光镜)和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EM,简称电镜)。这里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技术 要研究机体的组织结构,必须将要观察的材料制备成很薄的样本并进行染色,方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结构,简称光镜结构。光镜的分辨率约为 0.2 μm,可放大约 1 500倍。 1. 切片法石蜡切片法(paraf.n sectioning)是*常用的技术,其基本程序如下: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常用的染色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简称 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某些酸性物质(如胞核内的染色质、胞质内的核糖体等)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称为嗜碱性(basophilia),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细胞质及细胞外基质中的碱性成分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称嗜酸性(acidophilia),着粉红色;若与两种染料的亲和力都不强,则称中性(neutrophilia)。除 HE染色法外,还有多种染色方法,如银染法,用硝酸银染色时,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银离子还原为银颗粒而呈黑色,称亲银性(argentaf.n);有些组织结构需添加还原剂才能使硝酸银还原,称嗜银性(argyrophilia)。有些结构染色后所呈现的颜色与所用染料的颜色不同,如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时,其颗粒显示为紫红色,称为异染性(metachromasia)。除石蜡切片法外,尚有冷冻切片法,即应用液氮、低温制冷装置和恒冷切片机将组织迅速冷冻并切片,常用于不稳定活性物质的研究和快速病理诊断。 2. 非切片法血液和脑脊液等液体样本,可直接在载玻片上涂片,干燥后再进行固定和染色,称涂片法。疏松结缔组织和肠系膜等软组织,可在载玻片上撕开展平,制成铺片,待干燥后进行固定和染色,称铺片法。骨和牙等坚硬组织可直接磨成薄片进行染色观察,称磨片法。 (二)几种特殊的光学显微镜 1.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uorescence microscope)一般采用高压汞灯和弧光灯作为光源,激发生物样本中的荧光物质,产生各种荧光。利用荧光显微镜可研究自发荧光物质或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以达到对特定物质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观察的目的。 2. 倒置显微镜倒置显微镜(inverted microscope)的光源和聚光器在显微镜载物台的上方,从而增大了载物台放置样本的高度,主要用于观察体外培养的活细胞,可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连续拍摄。 3. 相差显微镜相差显微镜(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可将活细胞内各种结构对光的不同折射转换为光密度差异(明暗差),从而使镜下结构反差明显,呈现清晰的影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将相差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制成倒置相差显微镜,用于研究体外培养活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分裂、增殖、运动等变化过程。 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是一种高光敏度与高分辨率的显微镜,主要由激光光源、共聚焦成像扫描系统、电子光学系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四部分组成。它可对较厚的组织切片进行连续精确的断层扫描,获得其内各层面的精细图像,经计算机合成处理后形成完整的三维图像。还可动态观察体外培养的活细胞,并对细胞内分子或离子进行标记,检测各种物质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 CLSM突破了普通显微镜不能对组织或细胞内部进行定位检测的局限,能够对细胞内部进行非侵入式光学断层扫描成像,是开展亚细胞水平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近年出现的双光子显微镜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可用于观察更厚的标本,获得更强立体感的成像,对细胞的损伤更小。 (三)电子显微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技术简称电镜技术,是以电子束代替可见光,以电磁透镜代替光学透镜,*后将物像投射到荧光屏上观察。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结构,称亚微结构或超微结构。目前常用的电镜有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 1. 透射电镜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的分辨率为 0.1~ 0.2 nm,放大倍数为几万到几十万倍,主要用于观察组织细胞内部的平面微细结构,图像似黑白照片。用透射电镜观察的样本必须制备成超薄切片(通常厚为 50~ 80 nm)。其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戊二醛和锇酸固定、脱水、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机切片、电子染色等。电子束投射到样本时,可随组织构成成分的密度不同而发生相应的电子散射,如电子束投射到质量大的结构时,电子被散射较多,因此投射到荧光屏上的电子少而呈暗像,称电子密度高(electron dense);反之,则称电子密度低(electron lucent)。 2. 扫描电镜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是用极细的电子束在样本表面扫描,用特制的探测器收集产生的二次电子,形成电信号运送到显像管,在荧光屏上显示立体图像。其分辨率一般为 5~ 7 μm,主要用于观察组织和细胞的表面形态和立体结构。 (四)组织化学技术和细胞化学技术 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技术和细胞化学(cytochemistry)技术是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对组织或细胞内某种物质进行定位检测的一种方法。若与显微分光光度计或图像分析仪合用,则可获得定量信息。 1.一般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其原理是在切片上加入能与组织细胞中某种待检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其*终产物或为有色沉淀物,可用光镜观察;或为重金属沉淀,可用电镜观察。常见待检物质如下: (1)糖类:显示细胞、组织内的多糖或蛋白多糖的常用方法是过碘酸希夫反应(periodic acid Schiff reaction,PAS反应),其基本原理是,糖类可被过碘酸氧化形成二醛基,后者与无色亚硫酸品红结合,反应产物为紫红色沉淀。 (2)酶类:每一种酶都可催化特定的底物产生化学反应。为证明细胞或组织中某种酶的存在和活性,先将切片放入有特异性底物的溶液中孵育,底物经酶水解或氧化形成初级反应产物;该产物再与相应的捕捉剂结合,形成不溶性、有颜色的或电子致密的反应终产物,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 (3)脂类:显示脂肪和类脂,样本常用甲醛固定,冷冻切片,油红 O、尼罗蓝或苏丹类脂溶性染料染色。也可用锇酸固定兼染色,脂类呈黑色。 (4)核酸:显示 DNA的传统方法为福尔根反应(Feulgen reaction)。切片经稀盐酸处理后,使 DNA水解,打开脱氧核糖核酸和嘌呤碱之间的连接键,暴露出醛基,再用 Schiff试剂处理,使 DNA呈紫红色。 2.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与肽类均具有抗原性。将组织中待测的多肽或蛋白质作为抗原,把经过标记的、与待测抗原相对应的抗体与之反应,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因被标记在显微镜下可见,从而对组织和细胞中某些多肽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进行定位、定量分析,这种技术叫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常用的标记物有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酶(如辣根过氧化酶)等。该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基础研究和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 3. 原位杂交技术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又称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技术,是在组织细胞原位进行核酸分子杂交,以检测 RNA或 DNA序列片段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两条单核苷酸链通过碱基互补原则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杂交体。应用含有特定序列、经过标记的 DNA或 RNA片段作为核酸探针,与组织切片或细胞内待测核酸( RNA或 DNA)片段进行杂交,便可获知是否有待测核酸及相对量。常用标记物有放射性核素和地高辛精。 (五)放射自显影技术 放射自显影技术(autoradiography,ARG)是通过活细胞对放射性物质(如 3H、14C、32P、35S、131I等)的特异性摄入,以显示该细胞的功能状态或该放射性物质在组织或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将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物质注入动物体内,让动物存活一定时间后取材、制备切片,并在其上面涂以感光材料(如感光乳胶),置暗处,细胞内放射性核素产生的射线能使乳胶感光。经显影、定影处理,可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从而获知被检物质在组织或细胞内的分布、相对含量及代谢转归。 (六)组织和细胞化学定量技术 1. 分光光度术显微分光光度术(microspectrophotometry)是以物质分子对光波的选择性吸收为基础,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光密度值( OD值),从而对细胞内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一门技术。如测定细胞内蛋白质、核酸、酶、脂类、糖类等的含量。 2.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是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定量和分类研究技术,能对单个细胞及其群体的某种化学物质含量与种类作出分析。其工作原理是,分离被检细胞,并进行荧光染色或标记,然后使单细胞液流快速通过仪器的激光照射分析区,被检细胞产生不同的荧光信号并转变为电脉冲,经计算机分析获得该细胞群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有关数据。该技术快速、精确、灵敏。 3.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显微图像分析系统(microspe image analysis system)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显微镜、图像采集装置、计算机和数据分析软件。该系统应用数学、统计学等原理,对被观察切片所提供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根据图像像素大小、位置、灰度等信息,以获得组织和细胞内成分的数量、体积、直径及表面积等参数。此外,该系统还可将平面图像中获得的某种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