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作者:毛艳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9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53.8(7.8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版权信息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本书特色

一般而言,重新理解、重新解读是为了澄明某个问题的本来面貌,当然也可能陷入与误解类似的错误之中。由于重新理解、重新解读容易让人觉得已经预设了误解、误读的存在,读者心里也会存疑:焉知这种重新理解、重新解读不是一种新的误解或误读?但是,问题只会愈辩愈明,遮蔽亦会愈来愈少,就此而言,重新理解、重新解读至少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内容简介

人们在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时,往往容易出现一些误解。澄明种种误解及其原因,揭示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真实的面貌,显现马克思思想本来的样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分为五个部分,,阐明重新理解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原因。第二,梳理西方近代以来形而上学批判的演变进程及主要流派。第三,介绍马克思进行形而上学批判的背景及其逻辑路径。第四,探讨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五,马克思对其他形而上学批判的超越。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目录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

**章 人们对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误解
**节 人们对马克思的误解及表现
第二节 关于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关系的误解
第三节 关于形而上学的误解

第二章 西方形而上学批判的演变
**节 作为批判对象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第三节 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第四节 其他哲学家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第三章 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逻辑进程
**节 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缘起
第二节 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 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独特之处

第四章 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解决的问题
**节 所谓形而上学“因素”
第二节 马克思对待抽象的双重态度
第三节 科学的形而上学

第五章 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超越
**节 马克思为何能够超越其他形而上学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如何超越其他形而上学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意义
结语 拨开形而上学的迷雾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节选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一)哲学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  形而上学批判在哲学批判中体现得*为明显与透彻,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由于黑格尔哲学是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它既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完成,也是传统形而上学发展的顶峰,对黑格尔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是哲学批判的重要内容;二是对18世纪唯物主义的批判,这种唯物主义起初带着诗意的微笑,后来变得敌视人了,脱离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在此意义上,哲学批判就是形而上学批判。  首先,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展现出来。“几乎二十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十九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我心里指的是黑格尔。”①马克思虽然出生于19世纪,但他的哲学批判同样离不开黑格尔哲学。  在马克思之前,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有力的,他将宗教批判延伸到唯心主义的批判之中,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视为一种宗教。但是,他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时候,没有将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体系与辩证法区分开来,没有发现其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因而未能给予黑格尔致命一击。费尔巴哈虽然看到了黑格尔哲学的致命缺陷,却没有真正克服它。不仅如此,他自己的哲学由于缺乏辩证法的滋养,也有严重的缺陷。比如,他不能认识到现存世界是在人们的实践中不断生成、发展的结果,反而将它视为开天辟地以来始终如一的产物;唯物主义与历史观在他那里永远无法达到统一,当他看到唯物主义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反之亦然;人类与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社会性、主体性、能动性无从体现。事实上,这些想法并不是偶然的认识结果,从根本上看,这些问题是一致的。费尔巴哈只是将事物看作客体、看作感性,却不理解实践、感性活动的意义与作用,这与黑格尔只看到主体、绝对精神,却看不到感性及感性活动并没有本质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不过是分执于形而上学的两端,互不相让,形成了各自的“绝对”。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批判则不然,他从根基处人手,摧毁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大厦。首先,他揭示出“绝对精神”绝对的、抽象的统治,真正击垮了“意识的内在性”。虽然黑格尔把世界看作一个运动的、发展的过程,却不过是“绝对精神”作为绝对主体的绝对运动。在黑格尔那里,人类社会现实的历史及其活动反倒成为副本,自然界的运动也只是外化的结果;从运动的过程来看,归根结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与自我发展,绝对精神通过自我外化和自我异化,实现以自身为目的的各种运动;从运动的主体来看,“绝对精神”成为绝对主体、绝对主导,现实的人、现实的自然界只不过是绝对精神的谓语和象征。就其本质来看,绝对精神不过是“知道自己并实现自己的观念”而已。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抽象的、思辨的、非现实的绝对精神成为绝对的主语,成为笼罩在一切事物上的乌云。  其次,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在对近代唯物主义的批判中显现出来。*初,18世纪的唯物主义在反对17世纪形而上学的斗争中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法国唯物主义,它不仅反映出与当时政治制度的斗争,也表现出对当时宗教和神学的反抗,而且还反对当时存在的一切形而上学,尤其是反对以笛卡尔、马勒伯朗士、斯宾诺莎以及莱布尼茨等为代表的形而上学。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反对17世纪形而上学的斗争,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在关于上帝存在、上帝创世等神学思想上。起初,17世纪形而上学还有积极的、世俗的内容,到了18世纪,随着实证科学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它开始脱离形而上学,全部形而上学只剩下思想的东西和天国的东西。因此,对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神学性质的批判就成为主要的方面。其二,表现在反对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的二元论及唯心主义思想中。①在马克思看来,18世纪唯物主义之所以能打败17世纪的形而上学,是因为这种唯物主义运动本身由当时法国社会的生活实践所决定,这种社会生活关注人们直接的现实和尘世的世界,同“它那反神学、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实践相适应的,必然是反神学、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理论。形而上学在实践上已经威信扫地”②。可见,当时唯物主义的优越性在于面向现实、面向人们的生活世界,面向人们的生活实践。然而,在后来的发展中,近代唯物主义越来越远离人的现实生活及其实践活动,日益陷入形而上学之中。其表现是:“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唯物主义变得漠视人了”。③  再次,马克思还通过人类历史的发展揭露了形而上学的虚幻本质。他认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只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④,人类自身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观的、科学的证明。事实上,现代科学对此早已有了明确的证明。世界历史的发展并非由人的自我意识、形而上学的纯粹抽象的行动来决定,它是人类物质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无疑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一种批评。  ……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作者简介

  毛艳,1979年生,湖北云梦人,博士,讲师。现任职于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近年来,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等三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点项目等三项,参与两部著作的编写,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