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1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666459
- 条形码:9787513666459 ; 978-7-5136-664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精品力作,连续出版15年,具有作者的权威性、视角的全面性、研究的系统性、理论的前瞻性和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1 内容简介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1)》以“城市更新与创意产业发展”为主题,通过若干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反映全国总体情况和趋势,组织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哈尔滨、常州、扬州、宁波、南昌、抚州、青岛、郑州、武汉、重庆、贵阳、西安、西宁、澳门17座城市的专家学者参与撰稿。关注各城市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激发创意产业发展活力,推动创意产业升级转型;详细阐述这些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创新模式与特点,总结城市更新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归纳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短板,结合创意产业正在面对的国内外巨大挑战,探索应对措施及发展方向。 本年度报告沿袭以往“总报告、分城市报告、评析”三个板块的基本框架,继续发布“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报告”,采用文化创意创意生态、赋能能力、审美驱动力、创新驱动力4个方面、16个指标、45个数据项对国内149个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给予评价分析,形成指数报告,发布排行榜,并对“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进行专题研究分析。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1 目录
**章总报告:城市有机更新促进中国创意产业持续发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包括创意产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国家到地方多措并举提振创意文化消费、加快创意产业融入内循环、以“文化”推动区域融合与城乡发展。随着城市更新行动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重要工作,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融合迎来新的机遇。
第二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更新中发展壮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京一方面出台政策措施支持文化创意企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文化的繁荣兴盛引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增长。同时,以城市规划为蓝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涵养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文化气息,赋予城市生机活力。
第三章天津:城市更新助力创意产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疫情防控下,天津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复工复产,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以文旅融合为依托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促进城市更新,推动天津创意产业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四五”时期,创意产业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价值和重要作用将更加凸显,在要素市场建设、“文旅”战略、特色创意产品等方面展现出更大视野。
第四章石家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作为一个发展中城市,石家庄面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资源环境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石家庄市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物联网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城市建设和经济增长,重塑城市核心竞争力,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加快融入京津冀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第五章哈尔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哈尔滨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突出以文化为中心的发展之路,突出城市文化功能,增强城市文化驱动力,与哈尔滨市正在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相一致。城市更新保存了城市历史文化,延续了城市文脉,记录了城市个性的发展和演进,注重和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
第六章常州:红色IP引领,助力城市更新和创意产业升级()
常州以红色IP为引领,运用“文旅”思维,形成“红色IP文化IP”的发展思路,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红色IP优势,塑造有内涵、有创意、有颜值的红色IP品牌,积极建设可体验、宜休闲、有温度的红色文化示范区,创新基于“诗与远方”融合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助力城市更新和创意产业发展,为“大运河文化带”战略和“文旅休闲明星城”战略赋能。
第七章扬州:打造特色创意街区,助力古城文创产业发展()
扬州作为一座25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致力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城市“微更新”打造系列特色文化创意集聚区,成功揽获“东亚文化之都”“运河之都”和“美食之都”的称号,将扬州打造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名城。
第八章宁波:城市更新中的宁波想象()
宁波对城市更新有着极高的要求,体现出对传统与当代的双重重视。2020年,宁波组建博物院、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充分发挥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管理委员会作用,组织多项活动,促使现代创意点亮传统城市,提升市民文化素养。未来,宁波的城市更新将更加依靠数字化改革,将乡村振兴与都市区协同发展结合起来,助力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
第九章南昌:城市改造迭代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
南昌市在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和文化创意产业迭代发展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成绩斐然。绳金塔、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绿地象南文化商业中心、佑民寺洪州禅文化旅游街区、“红谷十景”项目等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建设、 “三大”开发区特色项目开发及形形色色的文旅特色小镇打造等,起着标杆和引领作用,形成了许多典型经验。
第十章抚州: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
抚州以“临川韵味、山水秀城”为总体设计目标,城市更新围绕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空间体系规划。注重城市空间的氛围营造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优化文化商业空间,实施综合、全面的城市更新。对于老城区的更新及遗产保护,坚持“街区建设、规划先行”的原则,编制相应的保护规划,以唤醒历史文化为核心,让其成为造福民生的活性资源。
第十一章青岛:城市更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共生共荣()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青岛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曲折中奋进,文旅产业在多方探索中提质增效。在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以文化创意产业引导的城市更新模式,不仅护住了城市文化根脉,也降低了城市改造成本、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市更新的完成,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突破提供了空间和保障。
第十二章郑州: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打造历史文化主地标
城市()
郑州通过完善推进机制、强化项目支撑、弘扬黄河精神、组织开展黄河文化月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效果初步显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建设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谱写黄河文化辉煌发展新篇章是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第十三章武汉:激活城市记忆,文化产业助力城市更新 ()
荆楚文化重镇武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城市记忆资源。在城市转型升级中,武汉以文化产业为引擎,从地域、历史、文化、社会四维出发,激活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在实践中保护、传承、创生城市记忆,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更新与文化产业互动共荣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城市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
第十四章重庆:打造西部文创文旅高地,实施大文旅+城乡
内生力()
重庆作为全国的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工矿业文化浓厚。借助“十三五”期间文创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与“网红重庆”的巨大势能,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将更广泛地参与到重庆的“城市更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和都市文创园区、文旅景区的打造,重庆“文化IP”的深度开发,将形成全新的“重庆创意、重庆文化、重庆产品”。
第十五章贵阳:城市更新与文化产业融合助推创意产业园区
发展()
贵阳市全面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挥贵阳市和贵安新区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通过维护、整建和完善旧空间资源等方式,进行空间再造式的更新创造,构建与完善了多样化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优化了贵阳市的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由此满足了疫情期间人们飞速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十六章西安:城市更新焕发生机,文化底蕴展现独特风采()
西安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通过完善政策体系,统筹西安城市低效用地,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统筹老区新区发展,保护古都风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以钟楼、碑林、小雁塔、七贤庄等为主要更新片区,打造*具历史文化特色的人文景区,彰显千年古都的文化自信,达到保护文化遗产并延续城市文脉的城市更新目标。
第十七章西宁:城市转型步伐加快,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西宁市积极创建高原美丽示范城市,着力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使城市更加宜业、宜居、宜人。本章通过对西宁市城市更新目前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西宁市未来在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方面的对策建议。
第十八章澳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的重要城市,具有深厚的中西方文化根基。其在城市更新中融入并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推进澳门产业适度多元、提升城市地位具有重大意义。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更新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城市更新又为创意产业提供了更多平台和机会,两者有机融合将给澳门的文化产业带来科技、产业、区域等更多的融合趋势。
第十九章评析:城市更新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几乎停滞不前。随着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在疫情冲击中逆势发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复苏并亮点频现,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加快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作为城市发展新趋势的城市更新中,各地创意产业获得资源与空间,并与城市的规划布局、发展愿景相融合,推动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第二十章指数发布:2020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报告()
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于2018年首次发布,2020年新增了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9个城市,总样本达到149个。优化了文化创意GDP和文创贡献率指标,对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进行了专题分析,为新的一年文化创意赋能经济促进城市发展带来借鉴和启迪。中国城市文化创意指数将成为“文化创意”城市更新战略管理工具。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创意书系》出版书目()
后记()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1 节选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升级。时至今日,伴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和文化提升,以及服务业的大力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推动一部分城市向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迈进,这就是创意城市。 创意城市已经为众多有识之士所关注、所认同、所思考。在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束缚日渐紧迫的形势下,城市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必然要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环境友好、成效显著的创意经济。创意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而城市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据地和目的地,创意产业也正是从城市发端、在城市中集聚发展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又激发了城市活力,集聚了创意人才,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 综观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米兰等众所周知的创意城市,其共同特征大都离不开创意经济。首先,这些城市都在历史上积累了一定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基础,足以支持创意经济的兴起和长久发展;其次,这些城市都已形成了发达的创意产业,而且能以创意产业支持和推进更为广泛的经济领域创新;*后,这些城市都具备了和谐包容的创意生态,既能涵养相当数量和水平的创意产业消费者,又能集聚和培养众多不同背景和个性的创意产业生产者,使创意经济行为得以顺利开展。 对照上述特征不难发现,我国的一些城市已经或者正在迈向创意城市,从北京、上海到青岛、西安等二线城市,再到义乌、丽江等中小城市,我们自2006年起每年编撰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一直忠实记录着它们的创意轨迹。今天,随着创意产业的蔚然成风,其中的部分城市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大量可供研究的数据与文字资料,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 因此,我们决定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的基础上,逐步对中国各主要创意城市的发展状况展开更加深化、细化和个性化的研究和发布,由此即产生了“创意城市蓝皮书”,这也是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创意书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这部蓝皮书能够成为中国每一座创意城市的忠实记录者、宣传推介者和研究探索者。 是为序。 2011年11月Preface to the Blue Book of Creative CitiesPreface to the Blue Book of Creative CitiesPreface to the Blue Book of Creative CitiesZhang JingchengCity came into being while social productivity has developed into a certain stage and upgrades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productivity. Along with the marching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growth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ities worldwide have by now entered an unprecedented stage as of the era of creative cities. Creative cities have caught the attention from various fields these years. While the global competition for limited resources gets he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only solution for cities, which brings creative economy of high added value and high efficiency into this historic stage. Creative industries is the parallel phrase to creative economy, which regards cities as the bases and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ities is also the place where creative industries started and clustered. On the other h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elped to keep the city vigorous, attract more talents and strengthen the public image of the city.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world cities such as London, New York, Tokyo, Paris, and Milan, creative economy has been their common characteristic. First, histories of these cities have provided them with certain amount of economic, cultural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which is the engine to start and maintain creative economy; second, all these cities have had sound creative industries which can function as a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the city; finally, these cities have fostered harmonious and tolerant creative ecology through time, which conserves consumer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while attracting more creative industries practitioners. It can be seen that some Chinese cities have been showing their tendency on the way to become creative cities, such as large cities of Beijing and Shanghai, medium-size cities of Qingdao, Xi’an and even small cities of Yiwu and Lijiang, whose development paths have been closely followed up in our Chinese Creative Industries Report started in 2006. By now, some cities have had rich experiences, comprehensive data and materials worthy to be studied, thus the time to carry out a special research has arrived. Therefore, based on Chinese Creative Industries Report, we decided to conduct a deeper, more detailed and more characteristic research on some active creative cities of China, leading to the birth of Blue Book of Creative Cities,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reative Series published by China Creative Industries Research Center. We hope this blue book can function as a faithful recorder, promoter and explorer for every creative city of China.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1 作者简介
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首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专家顾问团专家,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是国内较早研究创意产业的学者之一。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5¥39.8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生活十讲
¥29.2¥68 -
羌族
¥5.4¥8.3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29.6¥52 -
手艺
¥18¥42 -
后浪 要命还是要灵魂:医病冲突中的跨文化误解
¥37.6¥60 -
珞巴族:西藏米林县琼林村调查
¥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