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作者:陈晋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96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27.1(6.8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9112694
  • 条形码:9787219112694 ; 978-7-219-1126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青少年本书是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图书《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的青少版,由著名党史专家陈晋根据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倾力打造。全书重点讲述了毛泽东阅读《诗经》《西游记》等典籍以及《观沧海》等诗词文赋的心得体会、对书中知识智慧的运用,充分彰显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对伟人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积极影响。 1.本书是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图书《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的青少版。 2.本书重点讲述毛泽东是如何阅读中华典籍,从中吸取智慧逐步成长为伟人的,充分彰显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激发青少年读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本书史料新颖,内容丰富,呈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关于毛泽东读书的趣事,有利于青少年读者加深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认识,进一步涵养优秀品格。 4.本书在讲述毛泽东读书故事的过程中,以小见大地反映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有助于青少年读者加深对党史、新中国史的认识,更加爱党爱国。 5.本书呈现了毛泽东很多宝贵的读书方法,对引导青少年读者善读书读好书具有积极意义。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内容简介

一代伟人一生以书为伴,是酷爱读书的典范,留下了许多读书佳话。有名党史专家陈晋针对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从熟读“诸子百家”、史书手不释卷、爱读诗词文赋、巧读古典小说等方面,生动讲述一生中富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重点展现了中华很好典籍对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影响,以及如何将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全书事例生动典型,是广大青少年读者领略伟人科学的读书方法,感受伟人开阔的胸襟、远大格局的经典读本。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目录

熟读“诸子百家”

毛泽东小时候读什么书

从《论语》看怎么学,怎么教

《大学》告诉我们“学有本末,事有终始”

教人不走极端的《中庸》

永久奋斗:要有孟子说的浩然之气

老子说的“祸福相生”,是辩证法

我们也会变成庄子想象的“鲲鹏”

愚公为什么能够移山

他的话激发我研究《孙子兵法》

《盛世危言》激起恢复学业的愿望

崇拜梁启超

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我就是爱读鲁迅的书

每读一遍《共产党宣言》,都有新的启发

自然科学是真学问


史书手不释卷

要学好二十四史

读历史的人不一定是守旧的人

张仪故事:没有压力不会进步

老粗出身的刘邦,是个人物

为什么不能学楚霸王

要认清自己,更好成长

不能给曹操贴上“奸雄”的标签

袁绍优柔寡断

郭嘉多谋善断,很值得学习

吕蒙读书: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才德远超他人的马周

徐有功公正执法,愿以身殉志

《资治通鉴》为什么写得好

我很想学徐霞客

要结合地图来读书看报

从《智囊》看出要善于教人改过

《东周列国志》有不少国内和国际斗争的故事


爱读诗词文赋

《诗经》是老百姓的“发愤”之作

屈原如果继续做官,写不出《离骚》

曹操的诗体现英雄本色

从两篇赋读出晚年心境

谢灵运:从山水诗人到造反诗人

好文宜读

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

从边塞诗读出人的意志

“诗仙”脱俗,但也想当官

消愁破闷,把人带进神奇世界

“诗圣”如何谈政治

钻研韩愈文集,学会写古文

刘禹锡自信达观的气概

江州司马有平等心情

“诗鬼”的幻想

杜牧咏史:教人做事要干到底

倒霉的罗隐值得同情

击节沉吟辛弃疾

陆游:国事家事两端情

《西厢记》里两个见义勇为的年轻人

奇联共欣赏


巧读古典小说

爱看《水浒传》这样的造反旧小说

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没有法子,才上梁山

梁山好汉的策略和胆识

三打祝家庄:解决矛盾的经典案例

没有知识分子,就不能胜利

从《三国演义》看战争

共青团员为什么不能挂帅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的个性和信仰

神话世界其实也反映着现实

反官僚主义的英雄孙悟空

行善即除恶,除恶即行善

搞不清本质,就无法降妖

从《聊斋志异》读出不怕鬼的精神

姜子牙法宝的启示

《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

《红楼梦》可当历史来读

贾府是怎样衰败的

不要把我们的青年培养成林黛玉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节选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的个性和信仰 明代作家吴承恩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基本上反映的是远离现实生活的虚幻世界。如果仅凭直觉体验,则很难从中读出现实内容。鲁迅在1924年的《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就谈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因为《西游记》上所讲的都是妖怪,我们看了,但觉好玩,所谓忘怀得失,独存鉴赏了。” 五四以前,关于《西游记》的宗旨,虽议论纷纷,但大体也不过是“劝学”“谈禅”“讲道”之类,由于作者笔调幽默、滑稽,因此对这些宗旨,读者也是“无所容心”的。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学运动中,对《西游记》的主题作了较多阐释的是胡适。他经过大量考证,确认这部书“起于民间的传说和神话,并无‘微言大义’可说……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鲁迅也认为,这部神魔小说“实不过出于作者之游戏”。 毛泽东读《西游记》,却常常看出它的别样价值。 这部小说,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把神性、人性和动物特征结合起来,是很成功的。孙悟空、猪八戒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典型。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克服重重困难方面,各有不同的方法,各有不同的心理活动,也各有不同的贡献。他们的个性,也由此展现出来。同时,不同个性的差异,导致这个团体有很多矛盾,他们经常发生争吵,但*终还是同心同德地向西迈进。 毛泽东读《西游记》,很注意这方面的描写。核心的一点,就是他认为这个团体既有共同遵守的“党性”,又有各不相同的“个性”,*重要的是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始终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不止。 1938年4月,在延安抗大第三期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要求学员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接着,他笑谈《西游记》的人物,用比喻强调这三句话的重要性: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到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吃苦,臭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孙猴子很灵活、很机动,但他*大的缺点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毛泽东还特地提到了那匹白马,他说:“你们别小看了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了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曾多次与不同的人谈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一起到西天取经,虽然中途闹了点不团结,但是经过相互帮助,团结起来,终于克服艰难险阻,战胜了妖魔鬼怪,到达了西天,取来了经,成了佛。读《西游记》,就是要看到他们有个坚定的信仰。 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朝着一个目标,团结一致,坚持奋斗,*后总会成功的,这是毛泽东对《西游记》宗旨的一个解读,也是他读《西游记》的一个重要视角。 神话世界其实也反映着现实 对于如何理解《西游记》的主题,毛泽东是有自己的倾向的。在他看来,小说写的神仙世界,与现实生活有关。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过一段话: 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所说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所说的孙悟空七十二变和《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鬼狐变人的故事等等,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并不是具体的矛盾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变化。……神话或童话中矛盾构成的诸方面,并不是具体的同一性,只是幻想的同一性。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毛泽东认为,神话或童话中的人物,只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延伸,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幻想的产物。 1956年《西南文艺》刊登了一篇题为《试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的文章,认为《西游记》的作者“借神佛妖魔讽刺揶揄当时世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丑恶本质;借孙悟空这个英雄形象,反映了在封建统治者压迫下的中国人民,在阶级斗争中,坚持反抗,在生活斗争中,征服自然、克服困难的伟大的创造能力”。毛泽东读后在这段话下面画了着重线,有的地方还画了两道,表明他是重视这个分析的。作为一个大国领袖,在日理万机之余,详读一本地方文艺刊物所载关于古代神话小说的评论文章,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毛泽东还特别欣赏著名作家张天翼在1954年2月《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西游记〉札记》的长篇论文,根据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观点,毛泽东还进一步提出,不读第七回以后的章节,不足以总结农民起义的规律和经验教训。这便强调了神话与现实的“同一性”联系。 《〈西游记〉札记》认为,《西游记》之前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所写的,一边是神,神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上自天界,下至地府,无不对其俯首听命;一边是魔,偏偏要从那压在头上的统治势力下挣扎出来,直立起来,甚至要造反,天兵天将去收服,魔头们便同他们恶斗起来。“这就使我们联想到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与人民——主要是农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到了《西游记》,我们甚至于要猜想作者是多少有意识地来表现这一点的了。” 因为这个故事在流传过程中,老百姓已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描写、取舍和加工了。那么,《西游记》为什么写魔头孙悟空闹了一阵天宫后又失败了,并归顺而修成“正果”呢?该文解释说,究竟闹出怎样一个局面,起先连孙悟空也糊里糊涂,直到如来佛问起他,他才想到玉帝的尊位——“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可见,即使孙悟空成功了,也不过是把玉皇大帝改姓了孙,就像刘邦、朱元璋之乘农民起义而爬上龙位一样。当时的作者们所见到的历史现实只能如此。于是,在前七回孙悟空造反不成,作者们就只看见这么两条路摆在孙悟空面前:或者是像赤眉、黄巾、黄巢、方腊他们那样,被统治阶级血腥镇压;或者是像《水浒传》里所写的宋江那样,接受招安。《西游记》写孙悟空走了后一条路。 张天翼这篇文章提出的这一观点,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的《西游记》研究领域,是很有代表性的,即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神话世界同现实社会的关系。正好《西游记》又描写了神魔之间叛逆与收服之间的斗争,人们就十分自然地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阶级斗争观点来比较。这样的解释,恰恰吻合毛泽东关于神话传说的一贯看法,从而引起他的兴趣。 还有一个材料也可说明毛泽东的一贯思路。一次毛泽东在同一个阿拉伯国家访华代表团谈到人世间纷争不断的问题时,来宾们感慨万千。毛泽东接着提出一连串问题:伊斯兰教的真主是谁?谁是佛祖?谁是基督教的上帝?继而他又发挥说,按照中国道教的看法,天国还有一位众神之王,叫“玉皇大帝”,如此看来,天国也不会安宁,天上也要划分势力范围呀!在这充满想象力而又机趣含蓄的谈话中,体现出沟通人间与天国、现实与幻想的思路,说明五花八门的神仙和上帝,只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延伸而已。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作者简介

陈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多年来从事中共党史文献和当代理论研究,以及电影、电视文献片撰稿,著述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主要著述有《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毛泽东的诗路与心路》《读毛泽东札记》《毛泽东文艺生涯》《毛泽东阅读史》《新中国极简史:1949至2019的年度故事》《中国道路与文化自信》《问答中国》《陈晋自选集》等十余部。担任《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新中国》《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大国崛起》《筑梦路上》等多部大型电视文献片总撰稿。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