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创新思维与方法

创新思维与方法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26cm 页数: 240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3.1(7.2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创新思维与方法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3281595
  • 条形码:9787113281595 ; 978-7-113-28159-5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创新思维与方法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打开创新之门、创新驱动与互联网思维、传统创新方法、创新思维与技法、TRIZ创新方法基础、提高系统协调性的发明原理、消除有害作用的发明原理、改进操作和控制的发明原理、提高系统效率的发明原理、用矛盾矩阵求解技术矛盾、用分离方法解决物理矛盾、S曲线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用TRIZ解决发明问题等方面。本书知识面广,是有关科技创新、创新思维、TRIZ创新方法的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

创新思维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有关科技创新、创新思维、TRIZ创新方法的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教材。全书各章都精心安排了课前阅读“创新引领”和课后“实验与思考”环节,实操性强,把创新方法理论和技术知识融入实践中,帮助读者加深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书后附录提供了习题和部分实验与思考的参考答案。 本书内容涉及打开创新之门、创新驱动与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传统创新方法、创新思维与技法、TRIZ创新方法基础、提高系统协调性的发明原理、消除有害作用的发明原理、改进操作和控制的发明原理、提高系统效率的发明原理、用矛盾矩阵求解技术矛盾、用分离方法解决物理矛盾、S曲线和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用TRIZ解决发明问题等方面,知识面广,编排系统又充分地考虑了教学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各个专业学习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TRIZ创新方法的应用型教材,也可供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创新思维与方法 目录

第1章 打开创新之门 1.1 发明与创新 1.1.1 发现和发明 1.1.2 创造与创新 1.1.3 典型问题和非典型问题 1.1.4 科技创新体系 1.2 知识创新 1.2.1 知识创新的特性 1.2.2 形式与能力 1.2.3 提升竞争力的源泉 1.3 技术创新 1.4 管理创新 1.4.1 核心内容 1.4.2 四个阶段 1.4.3 基本条件 1.4.4 创新文化与环境 1.5 国家标准: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2章 创新驱动与互联网思维 2.1 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2.1.1 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 2.1.2 党的十五大提出“三步走”战略 2.1.3 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2 创新驱动发展“三步走”战略 2.2.1 创新驱动发展的国际经验 2.2.2 创新驱动发展架构顶层设计 2.2.3 “三步走”战略与现代化建设相呼应 2.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 2.4 互联网思维的由来 2.4.1 工业化思维 2.4.2 商业民主化的思维 2.4.3 用户至上的思维 2.4.4 互联网+思维 2.5 关于互联网的再认识 2.6 经济新常态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3章 大数据思维 3.1 什么是大数据 3.1.1 天文学——信息爆炸的起源 3.1.2 大数据的定义 3.1.3 用3V描述大数据特征 3.1.4 大数据的结构类型 3.2 思维变革之一:样本=总体 3.2.1 小数据时代的随机采样 3.2.2 大数据与乔布斯的癌症治疗 3.2.3 全数据模式:样本=总体 3.3 思维变革之二:接受数据的混杂性 3.3.1 允许不精确 3.3.2 大数据优于算法 3.3.3 纷繁的数据越多越好 3.4 思维变革之三:数据的相关关系 3.4.1 关联物,预测的关键 3.4.2 “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3.4.3 通过相关关系了解世界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4章 传统创新方法 4.1 克服思维定势 4.2 试错法 4.3 头脑风暴法 4.3.1 头脑风暴会议的组织 4.3.2 头脑风暴法基本规则 4.3.3 头脑风暴小组成员 4.3.4 头脑风暴法的技巧 4.4 形态分析法 4.5 和田十二法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5章 创新思维与技法 5.1 创造性思维方式 5.1.1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5.1.2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5.1.3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5.1.4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5.2 创造性思维技法 5.2.1 整体思考法 5.2.2 多屏幕法 5.2.3 金鱼法 5.3 因果分析法 5.3.1 五个“为什么” 5.3.2 鱼骨图分析 5.4 资源分析法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6章 TRIZ创新方法基础 6.1 TRIZ起源与发展 6.1.1 理论体系 6.1.2 发展历程 6.2 发明的五个级别 6.2.1 发明的创新水平 6.2.2 发明级别的划分 6.2.3 发明级别的意义 6.3 TRIZ重要概念 6.3.1 技术系统 6.3.2 功能 6.3.3 矛盾与冲突 6.3.4 理想度、理想系统与*终理想解 6.4 TRIZ核心思想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7章 提高系统协调性的发明原理 7.1 分割原理(1) 7.2 局部质量原理(3) 7.3 增加不对称性原理(4) 7.4 组合(合并)原理(5) 7.5 多功能性原理(6) 7.6 嵌套原理(7) 7.7 重量补偿原理(8) 7.8 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30) 7.9 多孔材料原理(31)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8章 消除有害作用的发明原理 8.1 抽取原理(2) 8.2 预先反作用原理(9) 8.3 预补偿原理(11) 8.4 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原理(21) 8.5 变害为利原理(22) 8.6 颜色改变原理(32) 8.7 同质性原理(33) 8.8 抛弃和再生原理(34) 8.9 强氧化剂原理(38) 8.10 惰性环境原理(39)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9章 改进操作和控制的发明原理 9.1 等势原理(12) 9.2 反向作用原理(13) 9.3 未达到或过度作用原理(16) 9.4 反馈原理(23) 9.5 中介物原理(24) 9.6 自服务原理(25) 9.7 复制原理(26) 9.8 廉价替代品原理(27)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10章 提高系统效率的发明原理 10.1 预先作用原理(10) 10.2 曲率增加原理(14) 10.3 动态特性原理(15) 10.4 空间维数变化原理(17) 10.5 机械振动原理(18) 10.6 周期性作用原理(19) 10.7 有益作用的连续性原理(20) 10.8 机械系统替代原理(28) 10.9 气动与液压结构原理(29) 10.10 物理或化学参数改变原理(35) 10.11 相变原理(36) 10.12 热膨胀原理(37) 10.13 复合材料原理(40)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11章 用矛盾矩阵求解技术矛盾 11.1 什么是技术矛盾 11.1.1 技术矛盾的定义 11.1.2 改善与恶化的矛盾参数 11.1.3 改善是指“功能”的提升 11.2 39个通用工程参数 11.3 矛盾矩阵 11.4 利用矛盾矩阵解决技术矛盾 11.4.1 分析技术系统 11.4.2 定义技术矛盾 11.4.3 解决技术矛盾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12章 用分离方法解决物理矛盾 12.1 什么是物理矛盾 12.2 定义物理矛盾 12.3 解决物理矛盾的分离方法 12.3.1 时间分离 12.3.2 空间分离 12.3.3 条件分离 12.3.4 系统级别上的分离 12.4 将技术矛盾转化为物理矛盾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13章 S曲线与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13.1 技术系统进化规律的由来 13.2 S曲线及其作用 13.2.1 S曲线 13.2.2 技术预测 13.3 技术系统生存法则 13.3.1 完备性法则 13.3.2 能量传递法则 13.3.3 协调性法则 13.4 技术系统发展法则 13.4.1 提高理想度法则 13.4.2 动态性进化法则 13.4.3 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13.4.4 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13.4.5 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13.5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意义 【习题】 【实验与思考】 第14章 用TRlZ解决发明问题 14.1 科学效应及应用方法 14.1.1 社会效应与科学效应 14.1.2 在TRIZ中应用科学效应 14.2 裁剪 14.2.1 裁剪原理和过程 14.2.2 裁剪对象选择 14.2.3 基于裁剪的创新设计过程 14.3 用TRIZ解决发明问题 14.3.1 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进化 14.3.2 宝马汽车的外形设计 【课程学习与实验总结】 附录 附录A 习题与部分实验与思考参考答案 附录B 39×39矛盾矩阵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创新思维与方法 作者简介

周苏,1982年华东水利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由水电部研究所调入杭州大学计算机系任教,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调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计算机系任教,2005年晋升教授。在杭州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专/兼职任教,教学经验丰富。长期从事计算机等专业教学工作,担任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导论、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电子商务概论、移动商务、多媒体技术、项目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统计学、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传播技术、网络生态学、人机交互技术、艺术设计概论、艺术欣赏概论、计算机平面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概论、信息资源管理、办公软件高级应用、IT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对计算机学科教学以及应用型院校教学有深刻理解。 余强,男,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党院办副主任,研究生毕业,助理研究员。湖北黄冈人本科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级素质拓展培训师、三级心理咨询师。曾任职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长期从事高等学校教育研究、学生创新创业等研究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