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3119135
- 条形码:9787203119135 ; 978-7-203-11913-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本书特色
◎作者陈正祥在国际地理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是英制大学首位中国籍讲座教授,也是中国学术界数据可视化的先驱。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兼具现代地理科学的专业视角和宏阔的历史视野,展现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时代□迁及相互影响,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特质的塑造。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是享誉靠前的地理学家陈正祥先生的代表作,兼具现代地理科学的专业视角和宏阔的历史视野。作者学识广博,研究角度独特,重视从正史、方志、游记等各类传统典籍中汲取素材,纵论中国大地上的大江大河、名城古迹,展现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时代变迁及相互影响,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特质的塑造。作者见识深邃,论证细密,并且很好重视数据的力量,不遗余力地制作了大量精致图表,化繁为简,堪称妙品。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前言
中国文化是全世界延续□久、影响□大的文化,它发源于黄土地带,然后向周边扩散,波及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并向西伸入西域。在秦汉和唐宋时代,中国文化曾放发无比的光辉。自北宋王朝灭亡,中国文化开始失落;但在广阔的汉文化圈内,经济开拓继续向南方发展,生产技术仍不断有所改进。
汉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特别是水稻的栽培。稻米是人类□好的粮食。汉文化爱好和平,努力建造城池来抵御侵略。大批城池成为中国特有的地理景观。
农业的高度发展,需要适当的水热条件。中国文化中心的从西北移向东南,一方面固然是不断受到游牧□□的压力,但也受到东南地区较佳生产条件的吸引。科学实验知识告诉我们,在同样的耕作技术下,愈炎热湿润的地方,农业生产的效果愈好,但当然也有限制。从华南而南洋,乃至澳洲的北部,都很适宜汉文化的发展;又因为汉文化是缓进的、和平的,它的自然发展会给各地的原居民带来安定和繁荣。唯此项自然发展,受到了欧洲侵略势力的阻挠。
十五世纪初叶明王朝伟大航海事业的中止,是汉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捩点,中国的势力从印度洋和非洲东部退缩,给欧洲人以机会,让他们纷纷抢夺新世界。明代中后期蒙古残余势力的侵扰长城内外,倭寇的不断袭击东南沿海,两面夹攻,更削弱了中国的势力。亚洲人内争方殷,欧洲人倾巢而出,侵占了全部所谓新土地。这是汉文化和欧西文明发生差距乃至优劣倒置的基本原因。到了十八、十九世纪之交,欧洲的残暴势力终于侵入亚洲。
欧洲人要掠夺亚洲的资源,并确保新侵占的土地,关键在乎能否阻挡中国势力的南下。因为当时在力量的对比上,可能抵抗他们邪恶势力的便只剩下古老的汉文化。于是他们首先残酷地屠杀汉文化前哨城市像马尼剌[拉]、巴达维亚[雅加达]等地的华侨,后来又想出利用鸦片毒害中国的狠办法。英国人大做鸦片生意,先摧毁中国人的健康,再麻痹中国人的意志,然后以真刀□□,劫掠中华大地美好文物,并且破坏不能搬走的!
鸦片战争对汉文化的打击是空前的,它揭穿了当时中国人的虚弱,破坏了汉文化在东亚和东南亚的传统突出形象;科学和技术的相形见绌,使有烟毒后遗症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从此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力量,无法继续向南扩张。中国过剩的大量人口无法向外移殖,接着连汉文化本身,也受到了可怕的腐蚀,直到今天!汉文化圈的外围,包括□□、朝鲜和越南等,一向崇尚汉文化的,都遭遇极大的震荡,开始怀疑这古老文化的优越性,争相摆脱汉文化的影响,转而接受欧西的文明。□□的明治维新以及稍后的所谓日英同盟,都是鸦片战争的附属产品。
优美中国文化的如此失落,好似美满家庭因不肖子弟吸食鸦片而突然破产,曾长期令人迷惘!中国文化经受这恶毒的打击,难道永远不得翻身?我不相信。中国文化如果真的不能复兴,中国人就要永远做世界的二等□□!于是我发奋努力,多多旅行,用功读书,一直使自己在地理学研究上遥遥领先,□后主持了包括各国专家学者的世界农业地理委员会。我在北非各国考察并指导沙漠灌溉,首先把中国人的影响力带回非洲!
据说我还是□□个直接选任英制大学讲座教授的人,但我从来不讲求这些!我只做每一个知耻中国人应做的事。195□年美国地理学会庆祝创会招请的地理学家中,我是亚洲的四人之一;1957年□□承担召开国际地理学会首次在亚洲举办的区域会议,因其时未脱穷困,举办方发表的邀请名单仅有十一人,我是亚洲的两人之一;1959年是现代地理学之父洪包德[堡]逝世一百周年,柏林地理学会联同国际地理学会邀请的亚洲学者,我是三人之一,并且是全体一百人中□年轻的一人。这些我做到了,其他只会空喊复兴汉文化的人,又做出了一些什么贡献?
我从台北转职到了香港,很想对鸦片战争的发源地做一番实地考察。英国人以香港作基地,对中国欺辱搜括了一百多年,我误认他们已知罪疚深重,要从事忏悔,想做点善事,才创办这所新大学,我可能对此做出贡献。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到香港后不久,便发觉鸦片战争的邪恶意识及犯罪形象依然存在!
要挽救中国文化的沉沦,阻止它的继续被腐蚀,进而恢复它固有的光辉,我想这一代的中国人实应负担较多的责任。为达成此项目标,首先要认识中国文化,而我愿以身作则。我一直是念理科的,有了这个信念之后,就得改□我的研究方向,用文史哲的知识代替脑海里的符号同公式。有几段颇长的时期,我只读中国的古书,乐而忘倦;所订购的科学书刊,任其尘封。终因文史的根基不够好,进步甚为缓慢。所写的有关论文,多数属于尝试性质。
本书所收的文章,大部分发表过,但不见得都很成熟。《中国文化中心的迁移》,是1979年在□□广岛大学和国土地理院的讲稿,稍后又刊载广岛大学《地理科学》季刊第3□期。《方志的地理学价值》是1964年我就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时的就职演说,也就是英国制大学的所谓Inaugural Address,曾经由该大学印刷发行。上述文章,皆或多或少经过了修订。《北京的城市发展》,是国际研究中国之家于1977年出版《中国研究丛书》第三号《北京》一书的摘要。《长城和大运河》是残卷。我在过去三十年间,对长城和大运河曾收集大批资料,包括地图和照片,两者皆可单独成书;但1977年底离开中文大学时,大部分稿子都不见了。大运河的因为摘要油印过,部分赖以保存。
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文化地理和历史地理实难以严格划分;譬如地名,它是文化地理的一个构成部分,但却追随历史而不断改□。我□近所写的另外七八篇论文,体系倒比较完整,有朋友劝我应先发表《中国历史地理》一书。但我总觉得中国靠历史吃饭的人太多,对此应该特别小心谨慎;同时内地近年从地下发掘出了许多古文物,必定有一些可充实我的历史地理著作,不妨再等待数年。因此才决定先出版这一本书。我知道应该提到而未能触及之处尚多,可是我目前的研究工作实在太忙,无法面面顾到;若有缺失或不妥当,希望读者指点和批评。
我的研究考察旅行,尤其是在东亚,使我深信汉文化并非单独属于中国人,而是为整个东亚人民所共有。我和我的许多□□朋友,都认定汉文化是很优美的文化,特别是在精神感召方面,否则它不可能延续得这么长久;汉文化圈是一个伟大的地理单元,否则它不可能养活十二亿人口。
放眼世界,□势激荡。我呼吁广大汉文化圈人民的大团结,用较大的经济、文化联合力量,迎接非常艰难但也可能转运的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忘却过去的是是非非,而努力争取将来。□□人应该□□胸怀,尽量消除因狭窄生存空间所产生的偏激。我们应该互相了解,加强合作。我一直就想通过我的学术研究,特别是文化地理的研究,能对促进汉文化圈人民的了解和合作有所贡献。或许也就是这个心愿,才引导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努力工作。
1980年9月□5日于□□广岛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目录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节选
《中国的城》节选
中国自古为农业社会,初期所发展的城市主要是农产品集散中心。农民把产品运送到市集去,回程要购买一些日用品或补充农具和陶器。这就使市集出现制陶和冶炼等手工业。在边界地区,还产生实物交换的贸易,例如以丝和茶交换马匹及毛皮之类。这也会产生市集。市集的人口增多,生活的需要也随之增加,而以商贩和手工业为生的,也渐向城市集中,于是城市的范围日益扩大。城市愈扩大,商业和手工业愈兴盛;这是互为因果、循环影响的事。
中国城的规模,尤其是城墙所包围的土地面积,远较欧洲及□□的城堡为大。中国城不但包括民居,还有农田、园圃、山林、川泉。这并非完全为了保护老百姓,也是为持久性的防御设想。城中有农田和水利,围城的威胁可以减少。若干大城,其内有大片空地;配合水源,开关为公园或游玩地区。古代长安的曲江,洛阳的天渊池,开封的龙池,南京的玄武湖,北京的三海以及济南的大明湖等,都是佳例。只有这样的格□,人民心目中才会起“大乱在城,小乱在乡”的念头。福建的泉州城,在1945年经航空测绘订正的地图上,仍有四分之一是空地。民国初年完成的二万分之一苏州城图,显示城内也还有不少农田。(参阅陈正祥《中国地图学史》附图,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79年出版)
中国较大的城,特别是在北方的,给水每有困难,常须从城外远处引河水入城。我在《北京》一书中,已做出了详细的论述。现再以洛阳为例,说明引水对于城内土地利用的影响。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
元丰初,开清汴,禁伊、洛水入城,诸园为废,花木皆枯死,故都形势遂减。四年(1081),文潞公留守,以漕河故道湮塞,复引伊、洛水入城;入漕河,至偃师,与伊、洛汇,以通漕运,隶白波辇运司。诏可之。自是由洛舟行可至京师,公私便之。洛城园圃复盛。
中国的城,多数造得很高大。根据方志的记载,低的也有5米,高的则达18米,防御的功用显著。用军队冲杀,很难越过城池。比较有效的攻城办法,是挖地道、架云梯或用水淹。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和这些行动有关的无数故事!历史小说对这些故事的描写有声有色,非常生动精彩。
周文王征伐商朝西部主要同姓诸侯崇国,就是利用钩梯、临车、冲车等攻城器械,攻陷崇城,一举灭掉崇国。
西汉景帝三年(前154),以吴王刘濞为首、包括邯郸的赵王刘遂在内的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王朝为维护统一,坚决出兵打击。《汉书·高五王传》关于出兵赵国,有这样的一段记载:
汉使曲周侯郦寄击之,赵王城守邯郸,相距七月。吴、楚败……栾布自破齐还,并兵引水灌赵城。城坏,王遂□□,国除。
《明史·庄烈帝本纪》(卷二四):
崇祯十五年(164□)夏四月癸亥,李自成复围开封。……九月壬午,贼决河灌开封。癸未,城圮,士民溺死者数十万人。
在金朝末年,也就是灭亡前两年,蒙古兵围攻河南归德城,久攻不下,曾经发生过如下的一件弄巧成拙的趣事。
《金史·石盏女鲁欢传》(卷一一六):
正大九年(1□3□)二月,以行枢密院事守归德。……方大兵围城,议决凤池大桥水以护城。都水官言,去岁河决敖游堌时,曾以水平量之,其地与城中龙兴塔平,果决此口则无城矣。及大兵至,不得已遣招抚陈贵往决之,才出门,为游骑所钞,无一返者。三月壬午朔,攻城不能下,大军中有献决河之策者,主将从之。河既决,水从西北而下,至城西南,入故濉水道,城反以水为固。求献策者欲杀之,而不知所在。……五月,围城稍缓,颇迁民出城就食。
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编按)的宁城,曾是辽代的中京,195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发掘。这座城经过辽、金、元、明四个朝代利用,也有外城、内城和皇城;城门、道路、宫殿、官署的布□,明显模仿了中原的都城制度,是契丹族接受汉文化的一种表现。从辽穆宗开始,契丹受□□的影响逐渐加深,辽代墓葬中反映了此项演□;在兴宗重熙以后的辽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东北地区在草原和森林交接地带,也很早就建筑城堡了。黑龙江肇东县(今肇东市。编按)八里城的金代城堡遗址,曾经正式发掘,城周4公里,开有四门;门外有瓮城;城外壁布置马面,环绕壕沟。从城的建筑和出土的许多武器观察,这里可能是一处屯军的城堡,但同时又出土了大批的铁农具,而且种类繁多,形制和中原地区相似,表明农耕已到达这一带。牛、羊、猪骨和三股倒刺鱼叉的发现,证明居民兼营家畜饲养和捕鱼。就当时的政治情势说,这些农民可能大部分是金人从中原掳掠来的。类似八里城的屯军城堡,在松花江流域尚有不少。
中国所有的城,并非完全为汉人所筑。古代和□□交错杂处的□□□□,稍后也学会了筑城,用以防范□□的进侵。例如分布在陕西泾河和漆河以北的义渠,就曾经建造了许多城。《史记·匈奴列传》(卷一一○):“当是之时,秦晋为强国。……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其后义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至于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城。”《水经注》引《晋书》:“凉州城有龙形,故名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
云南洱海地区南诏早期所建的城,一般都很小。例如剑川县邓川旧城东北1公里的城址,建在背依大山、西凭深堑、东临弥苴河的山冈上,用夯土筑成,面积仅3,000平方米,显然是南诏学习汉人筑城,用来防御汉人的。大理的太和城、羊苴咩城以及剑川的罗鲁城,面积也都很小。但昆明一带九世纪中期以后所建的城,像拓东城和喜洲的大厘城,却在交通便利的平地上,面积也比以前的城扩大。这反映了南诏晚期政□的比较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的主要寺院,也建有城。例如日喀则西南的萨迦,便有高大的城堡,形制完全模仿中原。萨迦分南寺和北寺,而以南寺为主寺。寺的东、南、西三面俱设街道,隔街建有石砌的多层平顶僧房。南北两寺共收藏三万函藏文书籍,除佛经外还有文学、传记、天文、医药等书籍,大多数是14世纪以前之物。日喀则东南的夏鲁万户府城址,平面作正方形,四隅有角楼基址,四壁各开一门;门外有瓮城,城周掘壕。著名的夏鲁寺在城的东南部,占了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寺外壁的东墙上,镶嵌了以□□生产为内容的石雕版画,其中有农耕、纺织、制陶、冶铁、营造等图像。寺的大殿使用了重檐歇山屋顶,铺有琉璃瓦;梁架结构也采用汉式,还有小木做装饰。这些表明了□□文物和中原地区的渊源关系。
帝国声威空前强大,而国都之城非常简陋的,似仅有和林一例。和林亦作哈拉和林,为蒙古初年三帝驻跸之地,到元世祖迁都燕京,尚尊称其地为上都,并建置岭北行中书省以资守护。《元史·地理志》说太祖十五年(1□□0)建都和林,但当时只有行帐,到太宗七年(1□35)才筑城垣。欧洲旅行家鲁不鲁乞(Guillaume de Rubru-quis,约1□15—1□70)到达和林时,其地已筑有土墙,位置在和林川的东岸。他描述此土城为庞大蒙古帝国商路的焦点,常有外国商人及使节来到,城内有许多从各国俘虏来的工匠。城四周的土墙,开有四个城门;在每一城门旁边,有一个指定的市场。东门旁边的市场买卖谷物,西门旁边的市场买卖绵羊和山羊,南门旁边的市场买卖牛只和车辆,北门旁边的市场买卖马匹。蒙古人当时建造这座土城,一定是很勉强的——因受到汉文化的传统影响,不得不筑以阻挡牛马骆驼而已。当时蒙古骑兵耀武亚欧大陆,各国使臣奔走和林,不绝于途。其中颇有些人,对和林做了记载。只是和林遗址,不在目前我国境内,暂且不去提它。
中国城市的形态,绝大多数是方形的。在平原地带,特别是较小的城,形状常呈正方形。使用二万五千分之一地形图,可在华北平原找到许多例子。正方形的城,包括的面积□大;中国人筑城,讲究以□低成本,取得较大的面积,于是正方形便成为中国城的传统形制。试观古代的国都,从西安、洛阳、开封到北京,所有的城都是方形的。北京一地,从战国时代燕国的蓟算起,曾建造过五个大规模的城,但都是方形的。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相关资料
很可惜的是,即使是中国历史的研究者,听过陈正祥名字的都很少,能够深入运用他的研究成果的当然就更少了。这是被忽略、被遗忘的宝藏,我真的希望有更多人能知道,能珍惜,还能将之吸收并融入我们的中国历史知识系统中。
——杨照《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
中国在数据可视化方面的先驱人物,是地理学家陈正祥。陈正祥在国际地理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陈正祥认为,“有些长篇大论说不清楚的现象,用地图来表示却可一目了然”,这些思想,正是数据可视化的目的和精髓。直到今天,他的不少作品还被世界各国的专家视为精品,被称为数据可视化的经典之作。
——涂子沛《数据之巅》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作者简介
陈正祥(19□□—□003),国际著名地理学家、生态学家。祖籍浙江海宁。19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1945年之后,留学澳大利亚、□□、英国等国,获地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台湾大学任教,并创办敷明产业地理□□□和“国际研究中国之家”,后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学讲座教授(□□位被任命为英制大学讲座讲授的中国人)、东京大学特级教授等。
陈正祥教授研究领域广泛,著述丰富。据统计,193□—199□年间,他撰写了中、英、德、日等4种文字的著述共计6□4种,其中专著和专刊□56种、论文368篇,这在国际地理学界juewu仅有,其早期关于祖国西南、西北、海南岛等地的著作,至今仍是研究这些地区的宝贵历史文献。国际地理联合会前会长卡尔·特罗尔(Carl Troll)称其为“中国地理学界□□人”,并推崇其为“东方的亚历山大·冯·洪堡”。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1.6¥40.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8.7¥39.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25.4¥49.8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论李贽
¥18.9¥49.8 -
宋朝的腔调
¥17.1¥39.8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6¥35 -
史学遗产六讲-大家小书
¥12.1¥24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9.4¥49.8 -
中国史学名著题解(新版)
¥2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