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洋镜:京华旧影
-
>
东洋镜:嵩山少林寺旧影
-
>
东洋镜:晚清杂观
-
>
关中木雕
-
>
国博日历2024年礼盒版
-
>
中国书法一本通
-
>
中国美术8000年
人鼠之间
¥16.1¥39.8桥梁之旅:桥梁的历史和知识
¥42.5¥68.0古琴自学方法
¥38.1¥58.0零号病人(新视野人文丛书)
¥15.7¥49.0科学全知道:那些尖端新奇的科学理论
¥14.5¥45.0
古琴三书 本书特色
《中国古琴考—七弦琴》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古琴形态、沿革、历代琴式及历代名作。在指名及指法方面也做了汇集整理。傅惜华《中国现存琴曲考》主要是考证了秦火以后现存的早期琴曲十余首,现计划重新搜集补入相关传世古本减字琴谱(善本),方便读者检阅。王光祈《翻译琴谱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翻译琴谱的研究,他将古琴谱以西方五线谱的形式呈现,试图使之与现代音乐打谱方式相连接。过程中他顺带整理了中国的琴谱符号和指法符号。在各种指法中,如果和与西方通行指法相似者,就直接用西方符号,如果没有此种符号,就由他自行创制。他在研究古代乐谱符号方面可以说是先驱者。
古琴三书 内容简介
廖元善《中国古琴考——七弦琴》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古琴形态、沿革、历代琴式及历代名作等,同时他在研究古琴指法符号方面也有贡献。 傅惜华《中国现存琴曲考》考证了现存的十余首早期琴曲,现重新搜集补入相关减字琴谱,方便读者检阅。 王光祈《翻译琴谱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琴谱翻译问题,他将古琴谱以西方五线谱的形式呈现,试图与现代音乐打谱方式连接。他还重新整理了琴谱符号和指法符号,或直接用西方符号,或自行创制符号系统。
古琴三书 目录
(一)琴之定名及其意义
(二)琴之功用
(三)琴之名称
(四)琴之形态
(五)琴之象形
(六)琴之沿革
(七)历代琴式
(八)五音
(九)十三徽
(十)七弦
(十一)指名与指法
(十二)琴谱示例
(十三)历代名作
(十四)参考书籍
中国现存琴曲考(傅惜华)
(一)高山
(二)流水
(三)苍梧怨
(四)风雷引
(五)羽化登仙
(六)列子御风
(七)雉朝飞
(八)梧叶舞秋风
(九)静观吟
(十)捣衣
(十一)潇湘水云
(十二)良宵引
翻译琴谱之研究(王光祈)
(一)导言
(二)定弦
(三)徽位
(四)右手指诀
(五)左手指诀
(六)附用符号
(七)翻译之例
(八)琴书举要
古琴三书 作者简介
傅惜华(1907年-1970年),又名宝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1907年农历五月初五,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姓富察的满族家庭。他出生后不久,旋即爆发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满洲贵族统治了250多年的大清王朝,以后又是各路军阀连年混战。社会的动荡使傅氏家族的生活每况愈下,所以,傅惜华在北京蒙藏专门学校毕业之后,就没有能继续升学,而是走向了社会。但他从学生时代养成的博览群书和刻苦钻研的习惯,为其以后从事艺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4.4¥42.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4.8¥23.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1¥16.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5.7¥30.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8.7¥6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我有南山君未识-陕南民歌之旅
¥14¥48 -
音乐的伤痛
¥19.8¥38 -
纸上交响(平装)
¥7.9¥23 -
蒂佩特科雷利主题复协奏幻想曲
¥3.6¥9 -
珍珠.松香.夜莺.序列:西方音乐中的德奥
¥30.6¥68 -
星船与大树
¥28.8¥48
激荡:晚清二十年
¥60.0¥88.0小豆子彩书坊·原创童话故事:雪人邮递员[四色注音]
¥12.2¥29.0小吃大艺-记忆中的老北京小吃
¥24.1¥68.0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
¥28.9¥59.0学生实用成语词典
¥14.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