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习录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
>
素书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
>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
>
生活与忆念
-
>
名家小全集(4册)
日本近代思想史
¥41.8¥58.0制造宠物:支配与感情
¥44.5¥78.0当代中国法治文明建构研究:基于中国传统儒学人文精神
¥54.3¥89.0文化中心与政治变革(豫东北与明朝的衰亡)
¥54.6¥78.0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实存哲学
¥48.4¥78.0
新书--禅与日本文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1160615
- 条形码:9787541160615 ; 978-7-5411-606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书--禅与日本文化 本书特色
l “世界的禅者”“东方的圣人”铃木大拙影响世界的作品。 l 本书以“禅”为钥匙,带领读者打开日本文化的宝库。 l 深入浅出,让你既读懂“禅”,也读懂“日本文化”。
新书--禅与日本文化 内容简介
《禅与日本文化》是久负盛名的日本文化普及读物。本书分为七章,**章简介何为禅,后面六章分别介绍禅与美术、武士、剑道、儒教、茶道、俳句的关系。本书从各方面介绍日本传统文化,深入浅出,是与《菊与刀》齐名的了解日本的入门作品。
新书--禅与日本文化 目录
序
作者自序
**章
001 禅的预备性知识
第二章
013 禅与美术
第三章
043 禅与武士
第四章
075 禅与剑道
第五章
115 禅与儒教
第六章
135 禅与茶道
第七章
165 禅与俳句
—— 俳句的诗歌灵感基础里的禅的直觉
新书--禅与日本文化 节选
**章 禅的预备性知识 不言而喻,如今关于日本人的道德或修养乃至精神生活,诸多公正且具有正确认识的国内外权威学者在其著述中都一致认为禅宗对日本人性格的形成产生过极为重要的作用。我*近从*具权威的两位外国人的著作——查尔斯· 艾略特 的《日本佛教》和乔治· 桑塞姆3的《日本文化史》中看到有关论述,并引用于本书。考虑到多数读者对禅不甚了解,因此先做二三介绍,应该是适当的,且有此必要。然而,这并非易事。对于甚至没有通过阅读、听讲获得概念性知识的人们来说,理解禅尤为困难。因为禅要求超越理论和语言的解释,而且一直让普通读者难以企及。我希望对禅尤感兴趣的人们可以读两三本我的著述。总之,我先在此简单勾勒一下禅的概略,让读者多少了解一些禅对日本人性格及 其文化的影响。 禅是在八世纪的中国唐朝兴盛的佛教形态之一。兴起的时间则更早,始于六世纪初从南印度来到中国的菩提达摩。其教义与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无异。它所教导的自然就是一般的佛教。但是,禅的目的是在印度、中亚,也在中国,剔除——随着它的发展在创始人的教导周围堆积起来的——一切肤浅的见解,教诲佛陀的真正的根本精神。这些所谓“肤浅的见解”,可以说是宗教仪礼、正统教义式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依据民族心理特殊性产生的东西。禅希望能直接面对佛陀的精神。 这是什么精神?构成佛教精髓的是什么?就是般若(大智)和大悲。般若大概可以译为“超越性的智慧”,大悲大概可以译为“爱”或者“怜悯之情”。通过般若,人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悟见其本质。因此,如果获得般若,我们就能洞彻生与世界的根本意义,消除因个人的利益、痛苦而产生的烦恼。大悲在此时自在地发挥作用。这意味着“爱”不受利己的妨碍,可以惠及万物。佛教的爱可以惠及非生物。一切存在都是现在的生存状态的持续,不论取何种形态,当爱渗透其中之时,成佛将成为注定之事。 禅要唤醒沉睡于我们心中的、被“无明”和“业”的密云重重包裹的般若。“无明”和“业”产生于对知性的无条件屈服。禅拒绝这种状态。因为理性作用表现为逻辑和语言,而禅的自我本身蔑视逻辑。当必须表现自我时,禅总是呈现无言的状态。知识的价值在事物的精髓被掌握之后才得以认识。这是禅唤醒我们超智慧(般若)时所采取的与认识的一般途径截然相反的特殊方法,其意在于磨炼我们的精神。 宋代五祖法演1的下面这一段话对于我们理解与以智力、逻辑、文字语言为基础的教义截然相反的禅的方法大有裨益。 我这里禅似个什么?如人家会作贼。有一儿子,一日云:我爷老后,我却如何养家?须学个 事业始得。遂白其爷。爷云:好得。一夜,引之巨室,穿窬入宅开柜,乃教儿子入其中取衣帛。儿才入柜,爷便闭却,复锁了。故于厅上扣打,令其家惊觉,乃先寻穿窬而去。其家人即时起来,点火烛之,知有贼,但已去了。其贼儿在柜中私自语曰:我爷何故如此?正闷闷中,却得一计,作鼠咬声。其家遣使婢点灯开柜,柜才开,贼儿纵身吹灭灯,推倒婢走出。其家人赶至中路,贼儿忽见一井,乃推巨石投井中,其人却于井中觅。贼儿直走归家问爷。爷云:你休说,你怎生得出?儿具说上件意。 爷云:你恁么尽做得。 (人问禅为何物,吾以为习禅如习盗。某夜,盗之子见父老,欲承其业。一日,父亲带他夜间潜入豪宅,打开一口箱子,命其入内盗窃衣物,儿子刚爬进箱子,老子就把箱子牢牢锁住,拔腿便跑,跑到门外还大声呼喊:“有贼进屋啦! ”于是全家喧哗,起身点烛,四处搜寻,并不见偷儿踪影。 可怜儿子藏在箱中,动弹不得,又不知老爸玩的是什么花招,只怪他心肠太狠。强忍愤懑,忽然灵光一闪,计上心头:装鼠,乃作鼠啮声。有丫鬟秉烛来探,刚开箱锁,只见这偷儿掀开箱门,推开丫鬟,“噗”地吹熄烛火,夺路而逃。但听身后众人来撵,这偷儿恰见路边一口深井,旁有巨石一块,偷儿抱起巨石,投入井中。追兵至,绕井聚观,皆道那偷儿是慌不择路,投井亡命了。 这边厢,偷儿却平安回了家,看见老爸,他怨愤交加,老盗说:“孩子,你别恼,先告诉我你如何逃生。”儿子便一五一十地说了,老爸欣然大笑:“儿子,夜盗之术,你已深得其中三昧了。”) 法演通过这则极端的夜间偷盗术的故事来阐述禅的方法论。禅宗里,弟子向师父请教时,师父会掴其脸喝道:“咄,此懒汉奴!”如有僧人向师父提出诸如“我对解脱我们烦恼的真理持有疑问”这样的问题时,师父会在法堂上将其带到众人前面,然后大声呵斥道:“大家请看,持怀疑态度者在此!”并且当众将这个可怜的僧人推开。僧人连滚带爬地仓皇逃回自己的房间里,仿佛持有疑问本身就是一种犯罪。在这样一种可以自我进行自在反省的开放性场所,反而令人如迷途孩子般徘徊不知所向。如果有弟子问师父“您懂得佛法吗?”之类的问题,师父会立即回答道:“不,我一无所知。” 弟子再问:“那么谁懂佛法?”师父大概会随手一指书房前的那根柱子。 虽然有时候禅师会模仿逻辑学家的行为举止,但他们其实完全颠覆了一般推理法和评价标准。不仅如莎士比亚某部戏剧中某个人物所言“美即丑,丑即美”, 而且也还是“汝即吾,吾即汝”。 正所谓无视事实,颠倒价值。 日本的剑匠经常运用禅的修行法。一个虔诚的弟子前来要求学习剑术,隐居于深山小庵里的师父也只好答应。然而,弟子的日课就是为师父砍木伐薪、溪边取水、劈柴炊爨、洒扫庭除等日常生活琐事,并没有正儿八经的剑术学习。时间一长,年轻人开始不满,自己跑到这深山里来并不是为了给师父当家仆,而是为了学习剑道之技。有一天,他向师父表明心意,要求学艺。师父道:“嗯,既然如此……”结果这个小伙子无论干什么事都无法安心了,清晨做饭的时候,师父走过来冷不丁在他背上打一棍子;打扫庭院的时候,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飞来棍棒。弄得年轻人整天精神紧张,提心吊胆,总是眼观四方,生怕挨打。这样过了几年,弟子终于做到不论棍棒来自何处都能巧妙躲避不至及身。但 是,师父对他还是不依不饶。有一天,师父在火炉旁亲自给自己烧菜,弟子一看,机不可失,便抄起一根大棒,朝师父的脑袋打下去。当时师父正俯身搅拌锅里的菜,却用锅盖挡住了来自弟子的棍棒。这时弟子顿时开悟,认识到自己一直未能理解、望尘莫及的剑道的真谛。他真正感受到了师父对 自己无比亲切关爱之心。 这是禅的修行中的不同寻常之处。它依靠亲身体验了解真理是什么,而不是诉诸理智作用和体系学说。后者牵涉技术之细节,其结果只是皮相之见,未能触及事物的核心。理论在棒球比赛、建造工厂、生产各种工业品等时也许很有作用,但在创作直接表现人的灵魂的艺术品、提高创作艺术品的技术、获取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就显得无能为力。实际上,凡是与纯粹意义的创作相关的事物,都实在“难以传达”,即超越了以论议为主体的悟性的界限。因此,禅的宗旨是“不依靠语言”(不立文字)。 从这一点来说,禅与冠以科学以及假科学之名的一切事物截然相反。禅是体验性的,科学是非体验性的。非体验性的东西是抽象的,对个人经验不太关心。体验性的东西完全属于个人,没有本人的经验作为背景就失去意义。科学意味着系统化,禅与之相反。科学和哲学需要语言,语言却是禅的障碍。为什么呢?因为语言是一种代表,不是实体本身。实体在禅中才有*高价值。禅即使需要语言,其价值也不过是等同于买卖中的货币。人们不会穿货币御寒,不会喝货币止渴。货币应该是当现实的羊毛、现实的食物、现实的水对生活具有实际价值的时候一种可以与它们兑换的东西。然而,人们始终忘记这个再明白不过的事实,不愿意停止存款守财。人们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记忆语言、玩弄概念的,还自以为聪明。是的,这固然“聪明”,但这种聪明在处理人生各种事情的时候毫无裨益。如果有所裨益的话,今天不正是应该进入黄金时代的千禧年的大好时机吗? 知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类知识是通过阅读、倾听而获得的东西。我们平时记在脑子里的重要的所有物,即所谓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各个角落,亲自进行调查考察。所以只能依靠别人为我们准备好的地图获取世界知识。 第二类知识是一般被称为“科学”的东西。这是观察与实验、分析与推理的结果。这类知识比**类具有坚实的基础,大概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体验性、经验性的东西。 第三类知识是通过直觉的理解方法获得的东西。按照重视第二种知识形态的人的说法,直觉性的知识对事实缺少坚实的基础,所以无法具有绝对的可靠性。但是,作为事实,所谓的科学知识并非完美无缺,其本身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发生非常事态,尤其个人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科学和逻辑根本无暇调动存储的知识与推断,仅仅依靠记忆的知识完全无济于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精神无法在瞬间唤起存储的一切记忆。然而,直觉性的知识形成各种信仰,尤其是宗教信仰的基础,能够*有成效地应对危机。 禅所要唤醒的正是这第三种形态的知识,与其说它深深渗透于存在的基础,不如说它出自我们存在的深处。 前面稍微涉及细枝末叶之事,总之,关于佛教精神的自觉,从禅对理性作用所持有的这个根本性态度来观察,我们可以知道在禅的氛围里一般存在着对世间事物的某种特殊的思考方式和感受方式。这就是: 一、禅是聚焦精神的结果,忽视形式。 二、禅在任何形式中都能发现精神的确切存在。 三、由于形式的不完整、不完善,精神尤显突出。因为形式的完整容易让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形式,而难以转向内在的真实。 四、否定形式主义、因循主义、仪式主义的结果就是,精神暴露无遗,回归其孤绝性、孤独性。 五、超越性的孤高,或者说这种“绝对的”孤绝是修得主义(苦行主义、禁欲主义)的精神。对一切不需要的东西,都不留下丝毫痕迹。 六、所谓“孤绝”,以世俗语言表达,就是无执着。 七、如果把“孤绝”的意思理解为佛教所说的“绝对”,则沉落于森罗万象之中,从被视为*卑微的野草到被称为*高形态的物象所构成的森罗万象。 以上算是开场白。以下将从美术、武士道的发展、儒教、教育的研究与普及、茶道的兴盛等方面论述禅宗对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的性格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其他方面则见机涉及。
新书--禅与日本文化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铃木大拙(1870~1966),日本著名禅宗研究者与思想家,世界禅学权威。 铃木大拙曾任东京帝国大学讲师、大谷大学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在镰仓圆觉寺从著名禅师今洪北川开始学禅。从事佛教典籍的英译和西方哲学、神学著作的日译,熟悉西方近代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成就,多次到美国和欧洲各国教学、演讲,晚年赴中国进行佛教实地考察。他在把禅学智慧传播到西方,深刻影响了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约翰·凯奇、史蒂夫·乔布斯等人,并得到荣格、海德格尔和汤因比等重要思想家推崇。一生著述宏富,除日文著作外,用英文写作了大量有关禅宗的著作,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研究内容除禅宗思想外,还包括华严、净土等佛教思想。1970年在其百年诞辰时,日本编辑出版了共有32卷《铃木大拙全集》。 译者郑民钦 196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历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处长,中日友好协会副秘书长,日本庆应大学访问研究员,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日语系教授、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日本和歌俳句史》《颤动着时代痛苦的心灵》,译著《孔子》《性的人》《东京人》《春琴抄》《潮骚》《金阁寺》等。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12.5¥29.8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20.1¥45.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6.2¥42.0
-
中国佛学研究史-典藏版
¥20.9¥49.8 -
汉化佛教法器与服饰
¥22.6¥48 -
四十二章经-佛教十三经
¥10.5¥10 -
蒋维乔讲佛教
¥13.2¥35 -
白话坛经
¥9.8¥25.8 -
续佛教考古:从印度到中国(全二册)
¥185.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