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6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53.1(7.7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736922
  • 条形码:9787521736922 ; 978-7-5217-369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大行业的企业高管及中层、其他行业布局碳中和的企业高管、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从事碳中和各领域研究的聚焦7大行业,荟萃900余个项目成果,精选24个典型案例,探索中国低碳发展路线图 作者专业实力可鉴。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的咨询合作伙伴,BCG自成立58年来,一直致力于协助政府和企业运作社会可持续发展项目,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验和实战心得。 提供通用方法论。基于自身多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察和实战经验,作者深入浅出、剥丝抽茧,提出不同行业碳减排通用方法论。 提供可落地方案。大量援引真实数据,采用建模方式,对7大典型行业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立足国际视角以及服务600余家企业的实践成果,为同行精准提供可落地方案。 提供全产业链布局方案。立足不同行业全产业链实际,为企业布局上下游碳减排提供方案。 建言中国政府应对策略。立足各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前景,从立法、定标准、出政策等方面给出指引中国当下碳中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BCG多年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洞见和服务600余家企业的实战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碳中和的背景、优选针对碳减排做出的努力,并聚焦能源、重工业、汽车、建筑、消费品、互联网高科技及金融7大行业碳中和成功经验,为同行提供有力指引。借鉴国外企业碳中和优选经验,精选24个典型案例,提出中国企业的落地措施;援引自创模型与分析方法,为企业碳中和实施方案提供精准指引;立足各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建言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可采取的应对举措。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目录

目 录

**章 全球碳中和治理的进程及中国碳中和路线图 _ 001
**节 碳中和的由来以及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展 _ 003
第二节 中国的碳减排进程、碳中和挑战及战略意义 _ 011
第三节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 _ 024
第二章 企业低碳发展的通用指引:六步走 _ 047
**节 企业低碳发展的通用“六步” _ 049
第二节 碳排放基线盘查方法 _ 060
第三章 能源行业:推动电力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变 _ 067
**节 整体情况:全球与中国能源行业碳中和发展实践 _ 069
第二节 抓准能源行业的“牛鼻子”——中国电力行业碳中和
第四章 重工业:钢铁减排聚焦能源替换、 能效提升及工艺升级 _ 109
**节 工业碳排放组成及减排挑战:聚焦钢铁行业 _ 111
第二节 钢铁行业政策现状及碳中和举措 _ 120
第五章 汽车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 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减排 _ 135
**节 交通运输业减排的必要性 _ 137
第二节 全球汽车行业减排目标 _ 142
第三节 汽车行业减排特点及举措 _ 148
第六章 建筑行业:创新发展模式, 全链路打造绿色低碳建筑 _ 169
**节 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_ 171
第二节 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趋势及领先实践 _ 184
第三节 中国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路径“四部曲” _ 198
第七章 消费品行业:引领可持续发展趋势, 助力产业链碳中和 _ 207
**节 碳中和对国内消费品企业的战略意义 _ 209
第二节 国际消费品龙头企业的碳中和发展进程 _ 214
第三节 国内消费品企业的碳中和转型之路 _ 216
第八章 互联网高科技行业:推动运营减排, 科技赋能生态碳中和 _ 233
**节 “危”“机”四伏:碳中和时代,互联网高科技行业 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_ 235
第二节 国内外领先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碳中和发展实践 _ 243
第三节 “小我”与“大我”的和谐统一:中国科技企业可用 “三步走”战略引领零碳发展 _ 273
第九章 金融行业:完善绿色金融能力, 驱动全产业的碳中和转型 _ 289
**节 绿色金融的战略意义及发展现状 _ 291
第二节 绿色金融体系的搭建和完善建议 _ 297
第三节 金融机构所需的绿色金融能力 _ 308
第十章 举全社会之力推动碳中和, 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_ 323
**节 个人的碳足迹和碳排放状况 _ 325
第二节 个人如何实践低碳的生活方式 _ 337
第三节 全民动员参与碳减排,举全社会之力推动碳中和 _ 345
致谢 _ 349

展开全部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节选

**节 “危”“机”四伏:碳中和时代,互联网高科技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在碳中和约束下,互联网高科技行业减碳虽然不像工业、交通 和建筑业那样迫在眉睫,但同样遭遇一系列新发展挑战,面临一系列 新发展机遇。只有在“危”“机”四伏的环境里精准把脉、对症下药, 才可能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一、把脉互联网高科技行业之“危”:内部能耗加剧与价值链放大效应(一)挑战一:15年内,科技企业的能源消耗占比将快速上升,碳中和压力巨大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速 应用,带来了数据流量的井喷式增长。为此,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建起 一个个大型数据中心,内含数以万计的服务器,日夜不断地计算、传输和存储海量数据,并持续消耗大量能源。自1987 年至2017年近30年间,互联网行业流量从2TB涨到1.1TB,流量的 背后是能耗的加剧。早在2014年,专家就对数据中心碳排放情况做了测算。一个高端数据中心的用电量相当于30~40栋高密度住宅楼房的用电量,其能耗主要源自数据中心的运行以及冷却散热。因此,每年的高额电费 支出成为数据中心的主要开销。为了节省成本,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 还会建立自有发电站来维持数据中心的运营,不过,这些发电站不像 科技公司本身一样充满技术智慧,反而仍旧依赖*传统的火电发电模式。 除数据中心的运行外,日常办公、员工出行及部分科技企业涉及的制造、物流等经营活动(比如由ICT生产的各类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娱乐所需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及服务——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 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数字安全设备,还有网络运行等),也在不 断推高行业整体用电量。特别是随着移动网络的全面普及,未来10 年内,网络耗电量将突飞猛进,几乎能占到科技行业用电量的一半。通俗地讲,每个爱玩网游、爱追热剧、爱刷微博的人,都参与了温室 效应的建设工程。一个典型的日常现象是,当你将“标清”视频切换 为“高清”,这一细微动作背后所带来的碳排放量就增加了。 据统计,2015年全球科技企业自身用电量约为2 370太瓦时,约占各行业总用电量11%,相当于每10千瓦时电里,就有超过1千瓦时的电被科技行业占用。这一数值目前仍在上涨,到2030年,科技企业用电量预计攀升至8 000亿太瓦时,占比超过20%,接近翻 番。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科技企业面临的将是同步增多的减排义务。 (二)挑战二:科技行业价值链碳排放量远超过自身碳排放量,难以在碳中和里独善其身 与科技企业组成一整条生产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才是碳排放的 “大头”,这些企业为科技企业生产配套产品,碳排放总量远高于科技 企业自身。这就是碳中和背景下科技行业的价值链放大效应。 我们在前文提过企业碳排放的三个范围,在此基础上,定义“价 值链碳排放量倍数=范围3碳排放量/(范围1碳排放量+范围2碳排 放量)”,即外部总排放量相对内部总排放量的倍数,通过这一倍数 可以更直观地看出科技企业背后那些“看不见的碳轨迹”。如图8-2 所示,通过获取美国上市公司数据样本,我们惊讶地发现,科技行 业的价值链碳排放量倍数达到2.64倍,与必须消费(1.12倍)、金融(0.48倍)等行业的倍数相比,更加惹人注目。 以谷歌、微软这两个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例,2019年,谷歌全年直接碳排放量(范围1)为7万吨二氧化碳,间接碳排放量(范围2)为79万吨二氧化碳,而导致的上下游企业碳排放量(范围 3)达1 167万吨二氧化碳,范围3占比达93%;在2020财年,微软的直接碳排放量(范围1)为11万吨二氧化碳,碳间接排放量(范围2)为433万吨二氧化碳,上下游企业碳排放量(范围3)为1 159万吨二氧化碳,范围3占比为72%。从两家巨头的官方披露信息看,其上下游企业排放来源主要包括采购商品服务、租赁数据中心、员工商务出 行、通勤、上游制造商生产设备以及运输、销售等环节。 综上所述,高科技企业的碳中和挑战主要来自两方面:“内”在 数据中心和运营办公,“外”在价值链企业。值得庆幸的是,发现这 些问题并非“无一益处”,优化数据中心和日常办公能耗情况,可以 帮助企业“省电省钱”;助力价值链企业减排,不仅可以巩固上下游 企业关系,带动产能和效率,还可以凸显对社会责任的坚守,甚至带 来潜在的商业收益。这些,正是属于科技行业的“新机遇”。二、把握互联网高科技行业之“机”:天然的科技优势与广阔的效益增长空间有“危”必然有“机”。至少目前来看,上述挑战背后不仅隐含着“有形”的机遇,甚至还附带着“无形”的财富。关键就在于,能否把这些机遇的潜在价值进行有效的激活。 (一) 机遇一:提升价值链排放表现,科技对其他行业的赋能意义将进一步凸显 “哪里臃肿减哪里”——价值链企业的碳排放量虽然大,但也意味着可供改进的减排空间十分广阔。科技企业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通过推动价值链各环节的技术创新,来实现行业整体深度 减排。 比如,针对价值链中碳排放源头的火电厂,科技企业可以运用 AI技术赋能传统火电厂进行智慧改造。由人工智能全面梳理火电厂历史数据,总结火电厂高效运行规律,得到更科学的火电运行策略,并通过监测各仪表实时状态,不断给出动态优化调整的运作方案,有效节约人力、物力,使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污染持续降低。 又如,针对油气等能源的勘探开采、储集运输以及终端分销等生产运营环节,科技企业可通过输出有效的节能技术方案,持续推动生产运营过程的能效提高,加强燃料替代等新型低碳技术应用。此外,保持对甲烷排放的减排技术的跟踪以及投入,包括甲烷的监测量化技 术、泄漏检查维修技术、回收利用技术等,也可以提升天然气作为清 洁能源的排放优势。 再如,针对终端消费环节,一方面,可以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以及化工产品回收利用乃至替代相关技术的发展,降低能源产品 消费以及处置环节的碳排放。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创造新 240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型能源设备,为其他新型低碳能源使用提供可落地的方案,如使氢能等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交通、化工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快速、 高效制取氢元素,实现氢能向热能、电能的持续稳定转化,这些都离不开高科技手段的加持。 此外,在碳中和目标导向下,油气等化石燃料的未来生存、增长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碳减排、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的发展进程,相关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创新高潮。 (二)机遇二:借力碳中和倒逼,科技企业将形成更强的发展适应性,产生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从运营的经济效益来看,取缔互联网大型数据中心的自有发电站 是不太现实的,而关闭数据中心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科技企业必将加快寻求实现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的绿色升 级方案,倒逼形成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运营模式。一个令人欣喜的事实是,目前中国国内数据中心的发展已经迎来了“政策红利期”。2020 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显然,“东风已至”,科技企业要做的就是借风起航。BCG 通过参与全球各类绿色咨询项目,为数据中心绿色减排提供了一系列 举措和方案,不仅提升了数据中心的绿色运营内涵,更帮助其获得了 经济效益的巨大反哺。这些做法包括以下内容。 做法1:采购绿色节能的交换设备。作为数据中心的网络核心部分,交换设备在整个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科技企业一般通 过优选在电源、芯片、端口、风扇等方面表现更好的中高端交换机来 实现节能减排,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能耗,反过来为企业带来 0~5%的成本收窄。 做法2:将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有了虚拟化技术,用户可以动态启用虚拟机(又叫虚拟服务器),每个服务器可以让操作系统误 以为虚拟机就是实际硬件。通过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虚 拟机,还可以充分发挥物理服务器的计算潜能,迅速应对数据中心不 断变化的需求。许多公司通过使用虚拟技术来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进行灾难恢复,提高办公自动化,通过效率提升所带来的成本下 降幅度可达5%~15%。做法3:升级冷却技术。数据中心对空调设备控制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非常高,为使数据中心能高效散热,科技企业采取的降温减排手段包括:检查空气流量并减少漏气,*大限度地采用水冷方式等,而这些做法可*终压缩20%~30%的成本。通过上述努力,科技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能更有效地适应低碳社会发展需求,还通过减排措施创造了约50%的降本空间,成功实现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 益的双赢。 除“降本”之外,对生产和运营过程的绿色改造,同步打开了 “增收”的新局面。一方面,针对个人客户,科技企 、业通过绿色生产流程所设计制造的产品,借由“环保”“健康”“可持 续”的定位,在环保意识显著增强的年轻一代消费群体里,很可能创 造出一种新的“社交文化”或“价值标签”,形成新一轮消费卖点。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客户,科技企业的一系列绿色探索和改造,可以 提炼总结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为其他企业进行绿 色赋能,这些都将为科技企业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 (三)机遇三:通过履行低碳社会责任,科技企业将塑造出更积极的品牌形象、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声誉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除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科技企业 通过实施碳中和,还可以获得名为社会效益的无形资产。履行低碳社会责任将成为评判一个企业好坏的价值标尺,对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青睐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全球越来越多的企业都 在积极响应和落实碳中和行动,实现碳中和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一部分。2020年1月,微软宣布要在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同年,包括微软、耐克、星巴克在内的9家大型企业组建了一个名为Transform to Net Zero的全球碳中和组织,旨在分享减少碳排放的资源和策略。苹果公司在过去十多年对每一款产品都进行供应链碳排放的调查,并发布产品碳足迹结果。而谷歌已在碳智能领域形成了经验,如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为数据中心供电,应用人工智能来预测电力需求。 华为每年都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等可持续发展项目上设立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并发布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一方面碳责任的履行与否,将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好公司。从人才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才也将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选择雇主的考量因素。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未来的消费者也更愿意为能够扛 起社会责任的、有担当的、有作为的企业买单。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能做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着社会责任心的企业,毫无疑问 也更容易获得资本的青睐。这些无形资产,难以用金额来直接衡量, 却是必然产生价值的社会效益。 另外,社会效益自带放大功能。在践行碳中和过程中,科技企业可以积极借力媒介平台资源,在履行自身义务的同时,注重带动社会大众投身到碳中和事业里来。这样做,无异于同步开展了一次次高质 量的正向品牌宣传,对丰满企业形象、强化绿色人设起到很好效果。 比如,对公众开展与碳中和相关的环保科普教育,发起类似健康 出行打卡等喜闻乐见的公益环保行动,发起一项自带热搜光环的环保话题。对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而言,不仅能充分发挥既有 的流量和渠道优势,还能进一步强化曝光自身品牌,借自身强大的社 会和网络影响力,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健康社会生态。第二节 国内外领先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碳中和发展实践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2020年以来,各国地区纷纷提出本国地区的碳中和目标:美国和欧盟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日本则提出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碳中和为代表的气候政治已经成为各国地区塑造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舞台,任何一个大国都不希 望在这一轮围绕碳排放议题的承诺与行动中落后。 在美国,居于行业前列的几大科技巨头都先后做出了零碳排放的承诺,已经成为碳中和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亚马逊、微软、谷歌、脸书、苹果等科技巨头均提出了本公司雄心勃勃的碳中和计划,部分 企业甚至已经实现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具雄心的脸书甚至承诺到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目标。 早在2007年,谷歌就已经承诺逐步实现碳中和,并由此成为了 **家承诺碳中和的科技巨头。为了履行承诺,谷歌付出了很多努力。例如,谷歌很早就自行开发了高能效的制冷系统,把其数据中心 的耗能量降到了行业平均值的一半。2016年,谷歌又联合DeepMind 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中心的耗能进行了优化,由此降低了30%的 耗能。与此同时,谷歌还积极通过购买与自身能源消耗量等量的可再生能源,推进可循环战略等方式辅助降低碳排放。到2020年,谷歌已经基本实现了本公司层面的碳中和。 面对谷歌在碳中和领域取得的成绩,由“环保教父”比尔·盖茨 缔造的微软也不甘落后。2020年,微软宣布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负排放,并在2050年,消除该公司自1975年成立起所排放的碳总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微软不仅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以满足数据中心100%的日常电力需求,还预计在2030年前,用低碳燃料(如氢气)取代柴油发电机作为数据中心的备用电源。除此之外,微软还积极应用CCUS,开始对其历史碳排放量进行逐步抵消。根据微软2021 年2月公布的信息,微软在宣布2030年碳负排放承诺的**年里,碳排放量减少了6%,约73万吨,并通过全球的26个项目,采购了可消除130万吨碳排放量的解决方案。同时,微软还首度发布了《环境可 持续发展报告》。这份年度报告不仅回顾了微软对于碳负排放的承诺,也涵盖了微软在保护水资源、推进零废弃以及打造用于收集有助于提升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的“行星计算机”等方面的努力。 与美国科技巨头相比,我国的互联网巨头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时间稍晚,但为此付出的相关努力却并不落后。例如,在2021年3月12 日植树节当天,蚂蚁集团也提出了碳中和承诺,并预期在2030年达成这个目标。此外,在2021年2月末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华为副总裁周桃园提出了华为数字能源零碳网络解决方案,具体包括极简站点、极简机房、数据中心、绿电四个方面。未来,华为将融合智慧能源云,助力运营商应对内外挑战,推动运营商向低碳、 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努力。一、 国内互联网高科技领军企业的“富春山居图” 国内互联网高科技领军企业的低碳路径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主要聚焦三个方面来实现节能减排。一是减少数据中心能耗。数据中心是互联网企业产生直接排放的*主要源头,优化数据中心的能耗水平,目标就达成了一半。二是改良企业内部运营模式,主要是针对员工, 通过倡导、实施低碳环保的办公行为,使企业由内而外地闪烁出“绿光”。三是加强用户绿色行为引导。主要是针对外部,通过发挥互联极简站点:从室内刀片发展到室外刀片,全面实现杆站化,以降低能耗、省电费、 省租金。网企业多样化的产品、渠道和流量优势,引导广大用户积极参与绿色 低碳活动,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养成绿色行为习惯。此外,能力强大 的公司,还可以积极赋能外部行业,带动全社会一起减碳降排。 目前,国内互联网高科技领军企业已纷纷跟进,联想、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字节跳动等企业都已汇入碳中和大潮。联想、百 度、京东等的低碳实践,甚至作为案例被纳入了BCG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共同发布的全球首份《企业碳中和路径图——落实巴黎协定 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路》报告。值得一提的是,联想在2020 年12月15日由彭博(Bloomberg)发布的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披露表现排行榜”上,位列**。纵观排名 前20的公司,MSCI评级A级以上的才5家,而联想是唯一一家获 AA级的企业,为全球同业*高等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像联 想这样的行业头部企业,有义务也需要有觉悟,把绿色低碳当作一项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为同行建标立杆。

中国碳中和通用指引 作者简介

BCG中国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该中心一直致力于同企业和政府合作,帮助它们将承诺转化为行动,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低碳世界,推动技术和经济转型,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该中心汇集了多名具有丰富本地专长、国际经验和全球资源的咨询专家,为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支持和服务。该中心的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多样性、循环经济、脱碳、可持续农业、转型融资、水资源管理和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主题。2021年,BCG作为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的咨询合作伙伴,进一步助力塑造全球气候议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