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尔蒙文:蒙文
-
>
我的石头记
-
>
心灵元气社
-
>
女性生存战争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精装)西洋镜:第三十四辑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41.3¥168.0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犊皮纸博物画
¥548.9¥998.0(精)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九品)
¥58.7¥150.0春秋左传今注今译(全三册)/李宗侗
¥77.1¥188.0笔下流金 西方文字书写史
¥49.7¥168.0
北京出版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4928495
- 条形码:9787514928495 ; 978-7-5149-2849-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北京出版史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
★ 《北京出版史》不仅是一部史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的宝典
★ 全书为读者提供了研究中国出版发展史的重要参考,也为北京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 无论是对于学者、出版人,还是对于广大文化爱好者来说,本书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
《北京出版史》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中国古书起源、北京古代出版发展肇始,以及辽、金、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了北京图书发展的不同概况;下篇则分章节着重介绍了近现代时期北京图书出版发展的概况,如民国时期教育机构及外来思想对北京城图书发展的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发行业的演变及发展分期,以及“文革”前后出版发展受到的打击和迎来的发展热潮等。
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无论是作为学术读物还是社会普及性读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推动对北京地区出版发展概况乃至对北京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此书作为研究北京地区出版的发展状况的一类图书,既是北京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对研究中国出版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京出版史 内容简介
《北京出版史》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中国古书起源、北京古代出版发展肇始,以及辽、金、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了北京图书发展的不同概况;下篇则分章节着重介绍现代时期北京图书出版发展的概况,如民国时期教育机构及外来思想对北京城图书发展的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发行业的演变及发展分期,以及“”前后出版发展受到的打击和迎来的发展热潮等。
全书内容丰富、资料实,无论是作为学术读物还是社会普及性读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利于推动对北京地区出版发展概况乃至对北京文化发展的历史规行深入的研究。此书作为研究北京地区出版的发展状况的一类图书,既是北京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对研究中国出版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京出版史 目录
上篇 北京古代出版史(605—1911年)
章 北京古代出版的早期发展
节 中国古代图书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古书起源及古籍文献发展
二、中国古籍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北京古代出版发展肇始
一、北京早期文字记载痕迹及手写书的出现
二、北京出版活动肇始——房山石经的整理雕刻
三、北京图书贸易之始——唐末五代初幽州书市
第二章 北京古代出版兴起
节 辽南京城的建立及北京城市地位的转变
一、辽南京城建立
二、辽朝契丹人的汉化
第二节 辽代南京城的图书出版
一、辽代南京城的图书典籍流通
二、辽南京典籍雕刻的兴起
第三章 北京古代出版的成熟化发展
节 金中都时期的图书刊行及流通
一、金中都的建立及女真人对北宋典籍的北掠
二、金中都的主要雕版印书活动
第二节 元大都的出版和北京书肆业初步规模化
一、元大都的确立及北京次大规模南北文化融合
二、元大都的出版发展及专业书肆、图书交易市场的出现
第三节 明代北京出版发展及聚书之地的形成
一、明朝前期的宽松经济、文化政策及明北京城的建立
二、明代北京中央机构、顺天府等图书出版刊行的发展
三、明代北京书肆的刊印活动及“聚书之地”的形成
第四章 清代北京出版的兴盛发展
节 清王朝建立及北京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的确定
一、满族的兴起与清王朝的建立
二、满洲人入关前的满族文化发展
三、满族入关与清王朝全国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清前期北京文化发展
一、清代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形成
二、清代前期学术发展与北京文化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 清代整理文化典籍及在北京的雕版刊行
一、清初对传统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刊行
二、乾隆时期典籍整理出版带来北京古代出版发展的高峰
三、乾隆年间《乾隆大藏经》《满文大藏经》的刊行
第五章 清代北京书肆发展及琉璃厂文化街兴起
节 琉璃厂及其文化街的兴起
一、琉璃厂早期历史变迁
二、清代初年的旗民分城而居与宣南文化形成
三、琉璃厂书肆的集中发展及文化街的兴起
第二节 清代北京书肆及代表性图书的刊行传播
一、清代北京主要书肆
二、清代北京书肆代表性图书的刊行和传播
第六章 清后期北代出版发展
节 晚清北京中西文化交锋及传统文化的裂变
一、清中期的衰败与外国侵略者次占领北京
二、清后期北京次中西文化的交锋
三、晚清时代京城传统文化体系的裂变
第二节 现代印刷技术与北代出版发行业崛起
一、西方文化及西式图书大量涌入北京
二、晚清时期西方印刷技术传入京城
三、晚清北京新书业与古旧书业格局形成
下篇 北京现当代出版史(1912—2000年)
第七章 民国时期北京出版发展
节 北京城现代程中的文化发展
一、民国期间北京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变化
二、民国期间北京教育及研究机构发展带来北京文化需求大增长
三、新文化运动兴起,北京学术文化发入新阶段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北京出版发行业的发展
一、民国期间北京的出版发展
二、民国时期北京书业的发展
第八章 新中国初期北京国营出版发行业初创
节 新中国初期北京国营图书业的初创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版发行业的演变及发展分期
二、解放后我党对旧出版机构的接管和私营出版的管理
三、新中国初期国营图书出版发行业初创
四、新中国初期北京书业的整合发展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北京图书阅读的新面貌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政治理论图书的出版与阅读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北京出版的代表性文学作品的积极影响
第九章 1956—1965年当代北京出版次发展高峰
节 新中国建设与北京文化发展新环境的形成
一、北京社会快速发展及文化发展新环境的形成
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带来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三、重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与“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
四、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北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第二节 当代北京出版次发展高峰
一、以苏联文学作品为的外国文学名著出版和阅读
二、革命题材的“红色经典名著”出版带来京城文学阅读时尚
三、“学技术、学科学”读书热潮下的出版发展
四、连环画的出版及“小人儿书”情缘的形成
五、北京国营书店举办次北京书市活动
第十章 1966—1976年北京出版发展的破折与徘徊
节 “命”对北京出版秩序的打击和影响
一、“评海瑞罢官”引发的京城书业灾难
二、“”的出版热潮及“样板戏”图书出版
第二节 “”后期的出版工作部分恢复
一、“评法批儒”带来出版工作部分恢复
二、“评《水浒》、批宋江”带来的古典文学名著的重新出版
第十一章 北京出版快速恢复带来的出版热潮
节 “”结束后的北京出版快速恢复
一、“”结束后京城“书荒”影响下的图书
二、“书荒”后的读书热带来北京出版的“春天”
三、恢复高考及解放思想拉动北京图书的求知热、外语热
第二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北京出版发展高峰
一、从“伤痕”到“改革”的新时期文学图书带来北京出版崛起
二、“解放思想”带来的读书反一步推动出版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大潮带来北京出版、发行全面繁荣发展
第十二章 北京出版多元化时代
节 北京开启出版多元化时代
一、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开启北京图书出版多元化时代
二、京城波澜起伏的读书热潮留下的历史记忆
第二节 图书阅读热潮下北京出版化开启
一、多元化、个性化阅读下图书出版“热风”
二、世纪之交的新纪元让北京出版开始迎合市场快速发展
北京出版史 节选
北京出版史 作者简介
马建农,1961年4月出生于北京,编审,中国书店出版社总编辑。曾主持《北京通史》《北京旧志汇刊》《海王村古籍丛刊》《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等国家重点项目的编辑出版工作。长期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并进行北京史及清代北京文化史的研究,著有《琉璃厂》《北京阅读史话》等书,所撰写的《北京古旧书业与北京文化发展》《北京书肆业的文化功能》先后获两次全国出版优秀论文奖,先后发表北京史以及古籍编辑专业论文三十余篇。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1.6¥48.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6.9¥49.8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25.7¥45.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5.7¥30.0
-
万物皆无序
¥15.3¥42 -
日本大众传媒史-(增补版)
¥9.6¥32 -
辅助美育-听姜德明说书籍装帧
¥18.4¥58 -
好莱坞内部的中情局-中央情报局如何塑造电影和电视
¥14.6¥39.9 -
编辑忆旧
¥22¥30 -
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第5版)(精)
¥56.4¥78
玉座珠帘:慈禧全传-高阳作品·上下册
¥25.6¥80.0楚家燕
¥22.8¥28.0最近国际思想史
¥53.9¥108.02022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口腔医学分册
¥259.2¥360.0又见敦煌人物篇
¥33.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