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

作者:杨全红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42.6(7.2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2393715
  • 条形码:9787122393715 ; 978-7-122-39371-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 本书特色

1.院士团队领衔,作者为参与过动力电池领域 重大项目的一线专家,起点高、实用性强,具有很高的战略咨询价值。 2.20余次调研或会议讨论,200余人次动力电池领域专家献言献策,内容翔实丰富,指导性强,为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3. 力求从动力电池前沿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技术对 外动力电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 梳理、全链条覆盖、全角度解读,兼顾关键科学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不仅立足于解决动力电池行业的中短期目标,还针对包括锂硫电池、全固态电池在内的下一代技术革命性的 技术研发,旨在勾勒前瞻性基础研究、革命性高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全景图在内的动力电池近、中、远期发展路线图。 4.广大从事动力电池研究和生产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 科技工作者,也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投融资企业确定产业规划蓝图提供重要参考和清晰指引。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 内容简介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依托于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天津研究院重大项目,在陈立泉院士主持下,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李泓研究员组织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南开大学等单位从动力电池前沿基础研究、产业发展现状、智能制造技术、先进检测技术、标准制定与政策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发展现状,并解读了动力电池产业政策及产学研模式;*后对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战略规划及产业发展提出了前瞻性战略建议,形成了一份极具价值的战略咨询书稿。本书共分7 章,内容翔实丰富,数据准确全面,参编人员均为动力电池产学研用一线科技工作者,使得本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可为广大从事动力电池研究和生产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从业者提供学术内容支撑,也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确定产业规划蓝图提供重要参考和清晰指引,为引领我国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向动力电池产业及相关领域进行有效集聚提供参考借鉴。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 目录

第1章 绪论001 1.1 动力电池发展背景001 1.1.1 动力电池的起源001 1.1.2 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002 1.1.3 动力电池的前景006 1.2 动力电池技术和产业现状007 1.2.1 动力电池技术现状007 1.2.2 动力电池产业现状010 参考文献014 第2章 动力电池技术与产业015 2.1 动力电池原材料技术与产业015 2.1.1 原材料前沿技术015 2.1.2 原材料产业技术028 2.1.3 原材料产业现状049 2.1.4 原材料技术与产业分析068 2.2 动力电池材料技术与产业074 2.2.1 电池材料前沿技术074 2.2.2 电池材料产业与技术119 2.3 动力电池电芯技术与产业136 2.3.1 电芯前沿技术136 2.3.2 电芯产业与技术163 2.3.3 电芯前沿技术总结188 2.4 动力电池模组和系统192 2.4.1 电池包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主要组成及基本功能介绍192 2.4.2 电池热管理技术195 2.4.3 不同结构电芯的模组装配技术198 2.4.4 模组与系统技术现状综述202 2.4.5 中国企业地域分布206 2.5 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210 2.5.1 梯次回收利用技术现状210 2.5.2 梯次回收利用市场213 2.5.3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分布217 2.5.4 外优势企业介绍218 参考文献219 第3章 智能制造技术与产业226 3.1 智能制造技术分析226 3.1.1 智能制造的内涵及意义226 3.1.2 智能制造的系统架构226 3.1.3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应用227 3.1.4 动力电池制造设备技术分析229 3.2 智能制造生产力需求分析233 3.2.1 动力电池产业概况233 3.2.2 动力电池制造设备的竞争格局236 3.2.3 动力电池制造装备发展趋势238 3.2.4 动力电池行业智能制造案例241 3.3 中国锂电设备企业分布情况242 参考文献243 第4章 检测技术与标准244 4.1 测试技术244 4.1.1 谱学技术244 4.1.2 电镜技术247 4.1.3 大科学 表征技术251 4.1.4 表征技术 外发展261 4.2 测试技术与标准266 4.2.1 测试技术与标准发展现状266 4.2.2 电芯测试标准268 4.2.3 电芯测试技术270 4.2.4 系统测试技术与标准276 4.2.5 动力电池测试标准的不足281 4.2.6 失效分析技术282 4.3 测试技术分析288 4.3.1 测试技术对比分析288 4.3.2 测试标准发展规划290 参考文献292 第5章 动力电池产业政策与产学研合作现状295 5.1 动力电池产业政策解读295 5.1.1 政策统计295 5.1.2 政策分析298 5.2 我国 项目支持情况301 5.2.1 科研项目介绍与汇编301 5.2.2 科学与技术获奖情况306 5.2.3 人才及科研领军人物307 5.3 产学研模式分析308 5.3.1 企业拥有自主独立的研发机构308 5.3.2 联合多方在企业共建研发平台309 5.3.3 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309 5.3.4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公共服务平台309 5.3.5 科研院所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309 5.4 政策和路线建议310 5.4.1 政策建议310 5.4.2 路线建议312 参考文献313 第6章 动力电池发展趋势与战略314 6.1 《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314 6.2 动力电池发展趋势与战略315 6.2.1 动力电池材料技术路线图315 6.2.2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316 6.3 新电池体系电池技术发展趋势317 6.4 车型导向动力电池趋势与战略320 6.4.1 世界各国电动汽车发展规划320 6.4.2 动力电池下游应用概况333 6.4.3 2020—2030年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发展预测342 6.5 智能装备技术发展趋势与战略359 6.5.1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359 6.5.2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361 6.5.3 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发展战略362 参考文献363 第7章 发展与展望365 7.1 前沿技术发展总结365 7.1.1 前沿技术发展现状365 7.1.2 前沿技术发展建议367 7.2 产业发展建议370 7.2.1 持续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371 7.2.2 推进固态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373 7.2.3 持续钠离子电池产业技术发展374 7.2.4 持续发展智能制造产业374 7.2.5 测试技术及标准发展趋势375 7.3 政策支持建议377 参考文献378
展开全部

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

陈立泉院士,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亚洲固体离子学会副 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 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近年来,开展了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室温钠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为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奠定了基础。曾获 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2007年获 池材料协会终生成就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全红,教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睿唯安“ 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从事碳功能材料、新型二维材料和 电池研究,在致密储能和锂硫催化方面取得进展。获 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担任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副主编, Carbon 和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等10余份刊物编辑和编委。发表 SCI 论文200余篇,他人引用25000余次, H 因子88。拥有中国和 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 李泓,研究员 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电池、电池失效分析、固态离子学,目前是科技部 能源领域储能方向主题专家, 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和项目责任专家, 新能源汽车创新中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储能科学与技术》常务副主编,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 固态离子学会、 储能联盟科学执委会等组织成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