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现代教育心理学

作者:冯维 主编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6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19.0(3.4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现代教育心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164555
  • 条形码:9787562164555 ; 978-7-5621-645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现代教育心理学 内容简介

  《现代教育心理学》共分为十九章。  **章至第三章主要讲基本理论。在明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明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心理发展的实质及规律、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述评心理发展理论以及学习理论,使读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特点及基本理论有初步的认识。  第四章至第八章主要讲认知发展学习。主要阐述学生在陈述性知识学习、程序性知识学习、学习迁移、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学习策略等认知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规律。目的在于使读者明确认知发展学习是学生基础和重要的学习,任何教育教学措施都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学习基础之上的,从而增强其对认知发展学习的科学性认识。  第九章至第十四章主要讲社会性发展学习。主要阐述学生成就动机、社会规范学习、情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健康人格培养、班级群体心理等在社会性发展中的地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教育对策。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学生只是搞好认知发展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要注重社会性发展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性发展学习的教育与培养。  第十五章至第十九章主要讲教学心理。主要阐述教师心理、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教与学的测评,这些对教师认识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教师如何搞好这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目的在于帮助读者能够熟悉或更好地适应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现代教育心理学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节 概述
第二节 心理发展理论与教育
第三节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学习理论
**节 概述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陈述性知识学习
**节 概述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
第三节 陈述性知识教学

第五章 程序性知识学习
**节 概述
第二节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第三节 程序性知识教学

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
**节 概述
第二节 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问题解决策略训练与教学
第四节 创造力的培养

第七章 学习策略
**节 概述
第二节 学习认知策略
第三节 学习元认知策略
第四节 资源管理策略
第五节 学习策略的教学

第八章 学习迁移
**节 概述
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
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促进

第九章 成就动机
**节 概述
第二节 成就动机理论
第三节 成就动机影响因素
第四节 成就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十章 社会规范学习
**节 概述
第二节 社会规范学习理论
第三节 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
第四节 学生失范行为的矫正

第十一章 情感学习
**节 概述
第二节 情感理论
第三节 情感教育与培养
……
第十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三章 健康人格培养
第十四章 班级群体心理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十六章 教学设计
第十七章 教学模式
第十八章 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十九章 教与学的测评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现代教育心理学 节选

  《现代教育心理学》:  二、教育与认知发展  认知是指那些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它不仅包括学习所需要的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还包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素质。认知发展指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知发展储备生存**知识,提高学生在现代生活中的生存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哈钦斯首次提出了“学习型社会”,我国也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种学习需求,进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能力。学习型社会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组织模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以人的素质构建为前提和基础。作为学习型的人,必须要有新的知识观、学习观等认知能力。  教育通过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提高学生在现代生活中的主动适应能力,增强竞争力。新的知识观强调学生的发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吸取知识,而是合理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建构新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凡是对学生具有建构意义的都是知识,凡是认知结构的完善和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都是认知发展。学习型社会要求人、教育、生活和社会的整合,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谋求各种教育形式的综合统一。它使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人士的特权,不再是某一特定年龄阶段的社会成员的专利品,而是每个社会成员一生都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学习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需求之一,一次性的学历教育已无法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和社会竞争的需要,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结构,是成为学习型社会人的发展的必然。学生是否受教育以及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其认知发展,还会影响其在学习型社会中的生存、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育与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指个体在家庭、社区、学校、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能适应社会的心理与行为特性。例如,积极向上的社会动机、正确的自我意识、对情绪的管理、社会规范的遵守、和谐的人际交往、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全的人格特征等。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所在。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中,能否顺利获得社会性是衡量社会化的重要标准。学生社会性的获得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实现。  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一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是从个人成长发展的角度,强调个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侧面,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林崇德,2002)。也有学者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个体在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观念以及这些方面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社会性发展是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知识,习得社会规范,定位社会角色,调控和培养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不断完善的社会化过程。  ……

现代教育心理学 作者简介

  冯维,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重庆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特殊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职业教育、管理心理学、家庭教育、女性心理与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主持和主研多项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共出版专著、教材、译作16部(含合作),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曾获得教育部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得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得四川省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多次获得西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